「話嘮」終於有救了,這病能治!

2021-02-20 哈佛商業評論



你一定聽說過「愛情蒙蔽了雙眼」,其實當你說話的時候,你的眼睛和耳朵也同樣在被蒙蔽著。一旦你講得興致盎然、滔滔不絕,就會很難發覺自己處於「討人嫌」的境地。你甚至不會發現其他人正善意地試圖插話,或者正試圖離開(很有可能是覺得你實在太煩了,想趕快逃離)。

與人談話,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你的談話在點子上,具有相關性和準確性。但是在下意識的情況下,你說得越多,就會感到越放鬆。沒錯兒,這種感覺還挺自在愜意。但是對聽者而言,實在是枯燥乏味。談話的第二個階段就是:你有著強烈的「說話欲」,以致於注意不到其他人是否在聽了。

第三個階段發生在你已經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了,但意識到要把聽者帶回到正題上的時候。如果在看上去是「談話」但實際上是「獨白」的第三階段,你無意中注意到聽者已經開始對你不耐煩了,你會怎麼辦?

這時候你本該採取的做法是引導「無辜的受害者」(即聽者)說話,你來傾聽,形成互動。然而不幸的是,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說得更多,以再次重拾聽者的興趣。

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最基本的原因是所有人都渴望被傾聽;其次,談論我們自己本身的過程會釋放多巴胺——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話嘮的人永遠話多」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沉溺於這樣的興奮之中。

在我的新書《只是傾聽》(Just Listen)發布後不久的那段時間,我竟然一直都沒有注意到我已經把朋友兼職場夥伴Marty Nemko惹惱了。Marty Nemko是美國國家公共電臺舊金山分公司KALW廣播的一個職場節目的主持人。他和我曾經有一段時間互相指點彼此。他的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他說:「馬克,作為傾聽方面的專家,你自己本身就要少說多聽。」

當我從尷尬中緩過來的時候,他為我提供了一個非常棒的改進策略,我一直在用。這個策略幫助了我,可能也會幫到你。Nemko將其稱為「交通燈法則」。他說當和很多人說話的時候,尤其是那些缺少耐心的A型人格的人,這個策略的效果會更加明顯。

談話前20秒鐘,你面前的燈是綠的:只要你的話和談話內容相關並且顧及到他人,你的聽者是會喜歡你的。但除非你是個非常有天賦的善談人士,不然凡是說話超過半分鐘的人,都會讓聽者覺得其嘮叨、令人厭煩。所以在接下來的20秒鐘,燈是黃的——人們會開始對你的談話內容逐漸失去興趣,認為你囉裡囉嗦。在40秒鐘的時候,燈變紅了。沒錯兒,偶爾你會想闖紅燈繼續講話,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你最好停下來,否則就危險了。

Nemko說遵循「交通燈法則」只是預防你說太多的第一步。找到之所以話嘮的潛意識動機,才是更重要的。 你是覺得說啊說啊能夠一吐為快還是為了澄清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因為平時你總是在聽別人說 ,一旦發現一個可以傾吐的對象,就無法控制了?

不管原因是什麼,冗長的談論總是讓對話進行不下去,也許還會讓你們雙方陷入不快的交替獨白中。毋庸置疑,這肯定不會對你們的談話和關係有半點兒推進。

一些人之所以說話冗長囉嗦,原因之一是試圖給對方留下聰慧的印象。但是通常情況下,這些人在內心裡就不覺得自己是聰慧的。如果你就是這種情況,一定要清楚:繼續大談特談,只會給對方留下更糟的印象。

當然,Nemko認為一些人之所以話嘮只是因為「沒有時間概念」。如果是這種情況,「解藥」就不再是從心理角度洞悉自己,而是培養自己對於20秒、40秒的時間感。例如,打電話的時候用手錶計時。慢慢形成習慣後,你就會在燈是綠色、至少是黃色的時候,自覺停止講話。

最後要記住,如果你的談話內容中沒有顧及到聽者,那麼對話有可能在20秒的時候就中斷了。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你要通過問問題、基於對方的談話內容發表見解等方式來讓對方融入到你的話語中。這樣才會形成真正的對話,而非爭論謾罵。

好啦,我想我的40秒到了,就在這裡結束吧。

編輯|馬雪梅xuemeima@hbrchina.org《哈佛商業評論》(ID:hbrchinese)發布的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正式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轉載。版權聯繫:yiwenyang@hbrchina.org,010-85650620要擁有屬於你的卓越密碼?長按下方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訂閱管理聖經。


相關焦點

  • 話嘮須守口
    無論是一個男人還是一個女人,一旦成了話嘮就完蛋了。言多必失有三層意思:一、你是廣播站,無人敢把私密話說給你聽;二、若說得不合適,難免會得罪人;三、一天到晚嘚啵嘚啵說個沒完,沒人再把你當盤菜。本質上,就是失去了別人的尊重。恍若一座城,城門四開,被人一眼看到了底。
  • 好高騖遠是一種病,得治!
    看著朋友那落寞的眼神,十分同情,我完全能理解那種低谷中的無望,急急忙忙四處打電話給朋友尋找工作。 結果找了三四份工作,都幹不過十天,不是嫌棄工資過低,就是工作太累。每天睡到自然醒,睜開眼就抱怨命運不濟,人情不古。口口聲聲要掙大錢! 我問他,你有什麼掙大錢的資本和條件說來聽聽?他十分肯定的說:有錢人就是命好!
  • 你的樂於助人是一種病,得治!
    這就跟男女關係一樣,被追的很容易高高在上,追求者則「誠惶誠恐」,生怕哪點做不好,讓對方不滿意。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且寶貴的,在我看來,總是太過主動地幫助別人,噓寒問暖是一種病,得治。你怎麼知道別人真的需要你幫助?就算是需要幫助,他不知道開口嗎?
  • 你的「囤積症」,得治!
    越囤積,越匱乏老公是個IT(shou)達(ji)人(kong),有什麼好用的手機應用他一定是第一個知道但我一直有點嫌棄他手機,很長時間他手機都非常非常慢,開個微信的時間都可以去喝杯咖啡了,終於,前兩天他的手機不堪重負,徹底死機,死的妥妥的,連開機都不行了。他一整天都坐在電腦前面,在給他的手機治病,心煩意亂,嘴裡還叨叨著「這搞的,一整天啥也幹不了」。我在旁邊看著他,默默地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跟他說「手機的病不難醫,你的病才得趕緊治啊。」他回頭看我「什麼病?」
  • 人治與法治:人治,法治,還是無為而治?
    人治與法治,就像集權與分權一樣,它同樣不是「是非」的問題,而是「階段」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在什麼時候人治,在什麼時候法治,最合適。2018年6月,現年58歲的Intel公司CEO科再奇突然宣布離職。為什麼?因為他與某位員工有「親密關係」,這違反了Intel的「無辦公室戀情制度」。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所以,科再奇必須辭職。
  • 銷售員請不要把你的「窮病」帶到公司!
    小編一直認為,「窮」是一種病。比如說,一名銷售員幹了好幾年了,依然來回跳槽,依然靠保底過日子,那基本就可以確定這個銷售員得了「窮病」了。
  • 農村老絲瓜,換一種用法能治鼻炎方便有效,在家就能治,還不反覆
    下面我就把這個偏方分享出來,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偏方非常的簡單,用到的材料就是老絲瓜。首先,先準備1個乾枯成褐色的那種老絲瓜。然後將老絲瓜乾枯成褐黃色外皮剝掉,裡面的籽也扣掉,然後將處理好的絲瓜瓤烘乾,磨成細粉。用的時候,用白酒配著磨好的細粉喝下去,每天早晚喝2次就OK了,飯後食用,每次喝下去的絲瓜瓤粉差不多有我們常喝的可樂瓶蓋大小那麼多就行了。
  • 你說,我的這個懶病該咋治呢?
    這是一個幸福到舒適的年代,這是一個慵懶到無為的時代。
  • 人治到法治
    這是企業家為君之道第292篇原創首發文章曾經有一位前輩說過,「咱中國不能硬搬西方的管理系統
  • 如何能快速地擺脫物質欲望,專注於奉愛服務?
    求求你,能不能治好我這個病呢?」聖人說:「國王啊,我肯定能治好你的病的,但是你必須要遵從我所有的囑咐,否則藥物就沒有療效了。」聖人的臉色一沉,繼續說:「國王,你要注意哦,在服藥期間,你不能有任何物質享樂的欲望,如果你有這些欲望的話,吃下去的藥就沒有效果了。治療期間,你必須要貞守,不可以接近任何的女色,你甚至不能看一眼女人的臉。如果你發誓遵守這些規則,那麼我就給你治療的藥物。」
  • 「在家呆越久越不想找工作」這病該咋治?
  • 領導被架空,通常都是從失去這五個權利開始,要抓緊了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侵刪在愛職場上,每個人都想要坐到領導的位置,但是很多的人對於這個位置都是虎視眈眈的,你雖然坐上了這個位置,但是這個位置能不能坐得穩,就看你的能力了,很多領導在坐上這個位置之後,由於自身能力不足,被架空的也是非常多。當領導被架空,通常都是從喪失這些權力開始的。
  • 【睡前故事】總裁有王子病怎麼辦
    1   人人都知道,總裁有王子病,且路痴。   王子病很嚴重。   嚴重到穿個衣服都得兩個人伺候著。   路痴也很嚴重。   嚴重到在公司裡上個廁所都會迷路。   而且,他還脾氣不好,這個月光是貼身秘書就換了三個了,每個任職都只不過是幾天,就被辭退了。
  • 萬惡的賒銷,終於有法子治你了!
    如果白條的數額超過了盈利,這就說明你在拿自己的錢做好事,如果很不巧的碰上了幾筆大額爛帳,你一定在虧錢!2018年, 電纜生意似乎更難做了,賒或者不賒,這是一個難題,徹底告別賒銷,好像也是不現實的,但賒銷一定要講策略,千萬不能亂賒,不能盲目的賒。所以以下六種人,堅絕不賒銷!
  • 工作狂是病嗎?
    這個結論是由挪威卑爾根大學安德森(Cecilie Schou Andreassen)教授為首的心理學研究團隊得出的。具體來說,他們發現:32.7%的工作狂同樣符合ADHD標準;而在非工作狂人群中,這一比例為12.7%;25.6%的工作狂同樣符合強迫症標準;而在非工作狂人群中,這一比例為8.7%;33.8%的工作狂同樣符合焦慮標準;而在非工作狂人群中,這一比例為11.9%;8.9%的工作狂同樣符合抑鬱標準;而在非工作狂人群中,這一比例為2.6%。
  • 被同事在背後捅刀子,再生氣也要忍住,這3個「殺招」最有用
    朋友當時本來就做錯了事情,自然不敢給領導解釋,這件事情卻把她傷得不淺。她也沒什麼社會經驗,最後沒有報復。但是如果是我遇到這件事情,我絕不會這麼輕易放過她。在職場中同事之間就是有競爭關係,別指望著互相能成為好朋友,所以才會有這麼多捅刀子、穿小鞋的人。如果有人故意針對自己,在背後捅了一刀,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一、忍耐別衝動首先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忍,千萬不可太衝動,不能衝動找別人理論。
  • 中核凱利開展2019年度依法治企暨全面風險管理培訓
    為提升中核凱利法治建設和風險管理團隊的法治水平和風險管理水平,8月1號和2號,中核凱利在深圳開展了2019年度依法治企暨全面風險管理培訓交流。中核凱利法治建設和風險管理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總經理劉錄,法治建設和風險管理建設領導小組成員、黨委書記高清安,副總經理張旭,紀委書記兼總法律顧問連琛瑋,副總經理兼總會計師孫建寶受邀參加了依法治企暨全面風險管理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