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 | 兩步懂得開放式問題還是封閉式問題

2021-02-27 南方傳媒書院

1、使用封閉式問題,能使對方快速了解採訪意圖和大概方向。但使用開放式問題,則可以使對方情緒放鬆。

2、 對一時還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對象,可以採用開放式問題作為開頭,使對方在不經意的聊天中進入狀態。

3、 對於一些比較激烈的話題的採訪,可以用一個含義廣泛的開放式問題開頭,然後縮小話題,最後進入正題。這樣對方不會從一開始就抱有敵意。

4、 對一個熟悉的採訪對象,或者一個工作繁忙的採訪對象來說,開放式問題可能會讓對方覺得你的採訪沒有充分準備,會佔據對方過多的時間。對於這類人,使用封閉式提問將更好一些。

5、 如果是突發新聞,請多問封閉式問題——什麼時候起火?多少人受傷?他們是誰?傷員被運到了哪一所醫院?你們什麼時候接到的救援電話?你們花了多長時間趕來?為什麼會發生火災?

6、 如果涉及較多的數據,請務必使用封閉式問題,一個小小的數據也許就會成為全篇報導成功的關鍵。

7、 儘管封閉式問題有著明確的作用,但是如果單純地使用它們,會導致談話枯燥,產生令人尷尬的沉默。採訪對象如果不停地回答封閉式問題,就會覺得自己在接受FBI偵探的詢問。

8、 開放式問題可能產生過多跟問題本身不太相關的細節,花費大量時間才能整合出有用的信息。

相關焦點

  • 封閉式問題 VS. 開放式問題
    何為封閉式問題呢?封閉式問題的特點是:(一)只用「是」或「不」就能回答的問題。(二)運用「封閉式」這種技巧的目的是控制話題的方向,例如:1、你是懂事長嗎?2、你是推銷壽險的嗎?3、這狗愛吃白菜嗎?4、你願意回上海嗎?
  • 如何問出開放式的問題?
    開放式問題,是幫助對方得到更多可能性,更聚焦於成果的教練提問方式。         很多學教練的朋友常常問我:何教練,到底什麼叫做開放式問題?什麼叫做更加開放的問題?         首先我們講一講開放式的問題。
  • 如何讓開放式問題更加開放
    設計強有力的開放式問題是門藝術。練習去感覺問題的興趣層次是一種簡單的學習方法。
  • 開放性問題大討論
    開放性問題(open questions):是一些不能那麼輕易地只用一個簡單的「是」、「不是」或者其他一個簡單的詞或數字來回答的問題。開放性問題會請當事人對有關事情做進一步的描述,並把他們自己的注意力轉向所描述過的那件事比較具體的某個方面。以「怎麼樣……」開始的開放性問題比那些以「為什麼……」開始的開放性問題會得到更有價值的信息。開放式問題,即讓調查對象自由回答的問題。
  • 乾貨 | 論投訴處理最有效的5大基本步驟
    1、先處理人,後處理事:「您先不用著急(消消氣),我馬上為您處理,你這邊是遇到了什麼具體問題呢? 「 不一定認同客戶的觀點但一定要認同客戶的心情。5、肯定語氣,讓客戶放心:「您放心,我們一定會儘快幫您查清楚這個問題,只要一查證清楚,我們馬上就會致電給您。」(當前臺不能解決的時候)場景一:客戶情緒激動、發脾氣、不斷罵人,問題說不到重點前期給您造成這麼大的困擾,非常抱歉。現在最重要還是先解決您反映的問題,對嗎?
  • 面試時被問到這3個問題,要小心了
    1.為什麼問這個問題雖然定義主要職責有一定難度,但它可以激發應聘者進行頭腦風暴,幫助他們區分主要和次要的工作職責。這個問題可以突顯出應聘者簡歷中的亮點,能讓面試官了解到應聘者的舒適區,以此來看看應聘者是否符合職位要求,並探究應聘者在最初回答中忽略的細節。
  • 活動回顧丨西安交大「思源大講堂」系列之 《人才管理新邏輯:開放式人才模式》
    傳統的封閉式人才模式和構架因其內在的邏輯和自身的局限正在逐步瓦解,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在外部使用和配置人才,組建敏捷團隊,完成特定任務,開放式人才模式將成為未來的主流。     2019年12月27日晚,西安交通大學MBA企業導師,中山大學MBA客座教授,雲智匯顧問公司總經理 聶忠先生應邀做客西安交通大學「思源大講堂」並帶來《人才管理新邏輯:開放式人才模式》主題講座,深圳虛擬大學園a405教室座無虛席。管黎華院長也為聶教授的到來致以了熱烈的歡迎。
  • 開放式辦公室,你了解多少?
    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選擇新的辦公室方式——開放式辦公室。摒棄了傳統的格子間,將隔板統統變成歷史,每個人無論職位,都在同一個開放式空間辦公,打破等級壁壘,營造一種合議式的職場文化。開放式辦公室,open office space。開放式辦公室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門,沒有隔斷,沒有阻礙與其他空間連成一線,成為一個整體。
  • 鴕鳥心態,讓我們無法正確面對問題不敢面對問題
    鴕鳥心態「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也是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
  • 如何在開放式辦公室裡高效工作?
    (文/Lauren Lee Anderson)你工作過的辦公室很可能都是開放式的,它們作為一種打破工作場所層級結構、把員工從小隔間裡解放出來的方式,已經被廣為使用。另一方面,開放式辦公室也被認為是個會嚴重分散員工注意力的環境,根據聲音研究所(The Sound Agency)的一項研究,該環境下的員工生產力會暴跌66%。每天在開放環境下辦公,怎樣才能促進合作、提高效率呢?以下策略或許能助你保持清醒、高效。築一道「虛擬的牆」在開放式辦公環境裡,他人的存在就是夢魘。
  • 開放式辦公室雖好,但我想要一個人靜靜|忙day
    忙 Day  在開放式的辦公環境工作方便協作,但同時沒有隱私,
  • 30張圖表學會拆解問題的技術
    技能和經驗在VUCA時代的價值正變得越來越小,可以說,這是一個沒有法則的時代,無論菜鳥還是老人,都必須依靠自己的全新探索和勇敢嘗試來為這個「沒有過往模式」的世界重新建立新規,學會「自己解決問題」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加重要,而其中的關鍵是學會將問題拆解為具體的可執行的步驟。只要懂得拆解的技術,不管遇到的是工作、學習還是人生的任何難題,你都能輕易找到突破口,一擊即中。
  • 用A3方法解決問題,問題出在哪了?
    問題解決練習的紅色標記是基於豐田工作方法(TBP)之8步解決問題之流程(如圖所示),並使用A3方法來識別輔導機會。關於這8個步驟的詳細說明,大家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和諸多精益思想的書籍中找到,因此,這裡,我會更多地關注幫助某個人或者團隊去了解應該在何處進行改進的層面。
  • 開放式辦公室vs傳統辦公室,你pick哪個?
    員工面對面的交流減少了約70%,並且增加了大約50%的電子郵件交流和即時通訊,這打破了人們認為開放式辦公室能讓員工協作的觀念。有研究顯示,開放式辦公往往是壓力、衝突的來源。並且,與擁有更多私人空間的員工相比,在開放式辦公室工作的人請病假的時間要多出近三分之二,他們感到更不快樂、壓力更大、工作效率更低。並不是沒有人喜歡開放式環境辦公,仍有一批富有創造力的人是喜歡開放式辦公環境的。
  • 自從搬到開放式辦公室,整個人都變得不好了!
    幾個同事私下裡吐槽,說自從變成開放式辦公之後,連說話都不敢大聲了。為什麼在開放式環境中工作會讓人感到不愉快呢?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針對600多名高管和600多名員工的調查顯示,開放式辦公室對工作效率和員工心態的威脅比大多數高管意識到的更大。許多員工都表示,公司環境缺乏隱私,噪音汙染嚴重,員工被過度暴露於令人分心的談話或許多非正式會議的討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