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播到第七季,辯題觸碰到了成人心理健康——「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藏起來」。
該題與近來的網際網路職場壓力不禁暗合,以至於微博話題有13億的瀏覽。
節目中辯論雙方的語言藝術各有擁躉,來看看你屬於哪一持方。
近期藏起一臉疲憊,笑臉面對學生的河北秦皇島教師走紅網絡
成年人的酷是,出走半生,歸來不發一言。——飛飛
生活啊,好比那黑夜裡漫長的路,走過的人,他從不說出來。——野孩子
我們現場六位辯手,等會就會有個人被淘汰,現場演示成年人的崩潰只能藏起來。——飛飛
一顆會哭的螺絲釘,會生鏽,各位,它怎麼會允許你生鏽?…… 我們恰好又站在現場,這個時候,怎麼忍心說,你怎麼不藏好?——熊浩
如果崩潰是世界末日,釋放它就是一場重生。每個把自己的崩潰不再隱藏的人,都值得那句:祝你生日快樂。——劉暘
永遠不要在別人生命的廢墟上,冷漠的呼嘯而過。——熊浩
在英語裡,這裡的「崩潰」不能說成collapse,這個詞更多是說因病昏倒或暈倒。
與辯題含義相近的詞其實是短語動詞break down. 牛津釋義是to lose control of your feelings and start crying情緒失控哭出來。
例句:
He broke down and wept when he heard the news.
聽到這個消息,他不禁失聲痛哭。
情緒上的崩潰是break down,而身體上的崩潰一般用短語動詞burn out: to become extremely tired or sick by working too hard over a period of time耗盡體力,累垮。
例句:
If he doesn't stop working so hard, he'll burn himself out.
他要是繼續這樣拼命工作,就會把自己累垮。
Burnout作為名詞,也可以理解為情感、心理、生理等多層次的「累垮」,例如以下這些狀況:
A sense of failure and self-doubt.Feeling helpless, trapped, and defeated.Detachment, feeling alone in the world.Healthline 的文章稱人們隱藏崩潰有三個原因:
❶ to avoid showing 「weakness」 免得顯出「脆弱」
Showing emotion might put you in a vulnerable place, and it’s pretty normal to want to avoid exposing vulnerabilities to others.展露情緒可能會讓你陷入脆弱的境地。不想向他人展示脆弱是很正常的事情。❷ to avoid ruining a relationship 避免毀掉一段關係
When people you care about do something very upsetting, you tend to hide your annoyance by pretending you aren’t offended and the relationship is maintained.
你在乎的人如果做了一件你很生氣的事情,你可能傾向於把生氣隱藏起來,假裝沒有被冒犯到,假裝你倆的關係還如往常一樣。
❸ lack of confidence 缺乏自信
If you grow up receiving the message that your opinions and feelings don’t matter, it’s likely that you have learned how to disguise yourself from an early age.
如果你成長過程中老是被灌輸『你的想法和感受不重要』這樣的觀點,那麼很有可能從很小的時候你就學會如何隱藏自己的情緒了。
上述的擔憂和顧慮的確常見。在社媒評論區裡,「算了」是一個高頻詞。
有趣的是,正方把「算了」說出口的那一刻理解為千帆過盡人生勳章,而反方表示「算了」本身就表明了妥協和情緒的釋放。
此外,辯手們也會搶奪題眼的解釋權。
「崩潰」就有太多種解釋的可能。輕則一句「算了」,重則痛哭出聲,甚至訴諸極端。
「藏」自然也有程度不同的理解。
我們都同意「憋著,不動聲色」是藏,那自己一個人哭算不算藏?
假如寬容一點,只在至親密友面前發洩是藏,那把崩潰釋放在一個沒人關注的社交帳號上是不是藏呢?
解釋權在個人。再大的道理也只有到了個體的身上才知道適不適用。
所以「老好人」馬東才會在總結時說「你就問自己崩潰過沒有」。以自己為尺,崩潰才有機會妥當紓解。
不過在個人之外,公共話語裡,藏與不藏之間,絕不是劍拔弩張。
開閘崩潰的人不能給周圍人造成不便,咬牙奮進的也不能忘了寬以待人。這是辯論之外人際和睦的信條。
這裡是中國日報雙語新聞夜聽雙語,我是雙語君。
晚安,好夢。
Notes
trap [træp] v 使落入險境;使陷入困境
annoyance [əˈnɔɪəns] n 惱怒;生氣;煩惱
disguise [dɪsˈɡaɪz] v 掩蔽;掩飾
編輯:李雪晴
實習生:陳羽潔
來源: 微博 Healthline等
雙語君有抖音啦!
抖音搜索: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一起學英語、看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