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畫廊 | 盧禹舜,當代著名畫家、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擅長山水畫。
有一次,公司要召開新品發布會,其中有一項員工介紹新品的發言環節,領導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
這本是一件榮耀的事,但我卻一直在腦補上臺後的種種問題:大家會不會笑話我的發音?臺下那麼多客戶,說錯了他們會怎麼議論我?萬一發布會不成功,公司會不會把責任推到我身上……
對結果種種不好的預測和內心沉重的壓力感,讓我最終決定推掉任務。
我鼓足勇氣去找領導,向他推薦另一位同事。我不停地說著同事的優點和自己的缺點,領導一針見血地回我:「你就是擔心做不好,所以給自己找各種理由不去做。」
一語驚醒夢中人。
因為不敢面對失敗,很多時候,我索性選擇不去經歷。這樣,即使我享受不到成功,也不會被失敗打擊。
這是我的性格缺陷,遇到挑戰,首先會想到不好的結局。因為害怕失敗,所以習慣性退縮,許多機會就這樣被我放棄了。
其實仔細想想,失敗的機會少了,成功的機會不也一樣少了嗎?
人生是一次次打靶的過程,如果每次沒有中十環的把握,就不去打,那連中一環的機會都沒有,何談練成中十環的本領?
不能扛事的人,當然也不能成事。逃避失敗的同時,也會錯失成功。
名家畫廊 | 盧禹舜
去年,我正式開始寫作,不久後成了籤約作者。但在前段時間,我接連遭遇打擊,文章修改多次後依然被退稿。
我的自信轟然坍塌,甚至懷疑之前的一切都是憑藉運氣。老師察覺到我的變化,給我發過來一段話:「遭遇退稿是寫作者的必經之路,不要光盯著失敗。想想自己為什麼失敗,或許就有收穫了。」
順著老師的話去思考,我豁然開朗。
找到原因,我確實有了收穫:我需要找準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深入鑽研;放平心態,做好迎接更多失敗的準備。
經過這個思考過程,我反而慶幸,正是接連失敗,才讓我看到更清晰的前行方向,還學會了怎樣在失敗中尋找生命的彩蛋。
人生哪能事事順遂?迷茫的時候,尋找出路的過程也是成長。不能讓一段旅途的灰暗,遮擋住整個人生的光芒。
名家畫廊 | 盧禹舜
不要覺得偶爾的失敗是在走彎路。事實上,這種彎路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個孩子自小各方面表現優秀,一直被周圍人捧著長大,最後也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當地最好的初中。但他自制力不強,迷上了電子遊戲,從此無心學習。從初一開始,成績直線下滑 。後來,他乾脆破罐破摔,選擇退學。
失敗本就是人生成長的一部分,而從未經歷過失敗的人,往往經不起任何打擊。
他們要麼為了避免失敗,選擇不輕易開始;要麼失敗後,鑽進自我否定的牛角尖,搭上一生。
而另一些人,遇到機會就勇敢嘗試,成功了固然幸運,失敗了就總結經驗教訓,一點點積攢邁向成功的力量。
每一次失敗,都是一次檢閱自己的機會。只有將導致失敗的因素一一剔除,結局才會指向成功。在這個過程中,你受到歷練越多,未來收到的驚喜也會越多。
人生在世,最可怕的不是遭遇失敗,而是被失敗打敗。
失敗能成為絆腳石,也能成為墊腳石。
真正智慧的人,會把失敗看成通向成功的一條捷徑。允許自己失敗,才能找到這條捷徑的入口。
(收看收聽更多《夜讀》文章,請下載新華社客戶端、關注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主播 | 沙青
作者:傾城 來源:貓姐能量圈(ID:tqq1214cat)
監審:葛素表
監製:周年鈞、吳煒玲
編輯:關開亮、王朝、郝瑞
美術設計:趙丹陽
實習生:紀瑋晨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社音視頻部
點亮在看,不懼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