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服侍、工作,真正的熱忱從何而來?

2021-02-23 恩典浪潮

所以弟兄們,我憑著神的仁慈勸你們,要把身體獻上,作聖潔而蒙神悅納的活祭;這是你們理所當然的事奉。【羅馬書12:1】

 

保羅使用的是祭祀語言,他啟發我們思考獻祭的朝拜者。他在此處談論的不是犯罪後與神和解的贖罪祭,而是燔祭——從牲畜中選取一隻強壯、沒有殘疾的祭牲。燔祭表達了獻祭者對神的絕對忠誠,仿佛在說:「我的一切都是你的,毫無保留。」這是熱忱的一種表現。

 

事實上,「活祭」一詞的弔詭之處在於祭牲本是要被殺死的。這也是祭牲的本意。對神的子民說,「願你們成為活祭」,註定是一條坎坷之路。但這是怎樣一種狀態?羅馬書12章餘下的部分對此展開了論述,其中一節經文細緻地描述了活祭的狀態:「殷勤不可懶惰,心靈要火熱,常常服事主。」【羅馬書12:11】

 

此節經文有兩點特別之處。首先,「殷勤」(zeal)一詞的希臘原文兼具緊迫和勤奮之意。它可能是某種狂熱的狀態——無重點、無原則的十萬火急;也可以形容磨蹭拖沓,勤奮卻毫無緊迫感。神的要求是既有緊迫感又有自律。

 

其次,經文中「心靈要火熱」對應的希臘原文,字面上的意思是「有如心靈在沸騰」。成為活祭意味著我們飽含熱情、嚴於律己、具有緊迫感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這才是我們應有的熱忱。

 

那麼,真正的熱忱從何而來?保羅在開篇寫道:「我憑著神的仁慈勸你們,要把身體獻上,作聖潔而蒙神悅納的活祭。」究竟何謂神的仁慈,使你能成為活祭——不求自己的益處,放下工作背後的工作,將全部熱忱轉向神?答案自然是耶穌,祂是至高的活祭,是神的仁慈的最高形式。當你看到耶穌為你受苦而犧牲,當他受難的情景深深刻進你的腦海,你就會清楚自己看重的事物是否僅僅是罪的延伸了。

 

耶穌為何要受苦?祂的熱忱與犧牲從何而來?在約翰福音中,耶穌望著門徒,對天父說:「我為了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約17:19)

 

「分別為聖」一詞本意是指像奧林匹克選手一樣脫穎而出。我們知道,為奧運會訓練意味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絕對服從於這一目標;每天的每一分鐘、每項活動都應圍繞這一目標進行,即使承受巨大的痛苦,也無怨無悔。只有憑藉這樣的熱忱與決心,才有望摘得金牌。

 

耶穌及其受難也是如此。祂為拯救我們將自己分別為聖;祂失去了一切,忍受著一切,只為實現這一目標。耶穌基督受難是為了你我和天上的父,而不是為了祂自己。祂是我們的榜樣。當耶穌受難那長闊高深的愛打動了你,你在蒙召職位上的工作熱忱便會被激發出來。當你意識到祂為了拯救你所做的一切,你的驕傲和嫉妒便會消失,不再倚靠更多的金錢、權勢或舒適的生活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基督徒工作的動力是出於無私奉獻的真熱忱,而非怠惰利己的偽熱忱。你被神國所接納,因此得到了認可。你在神面前得稱為義,因而無需再證明自己。你通過死祭被拯救,因而得享自由成為活祭。你擁有永無止息的愛,因此可以不懈地努力工作以回應內心的平安豐盛。

相關焦點

  • 熱忱是工作的靈魂
    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曾說過:真正的宜家精神,是依據我們的熱忱,我們持之以恆的創新精神,我們的成本意識,我們承擔責任和樂於助人的願望,我們的敬業精神,以及我們簡潔的行為所構成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欣賞滿腔熱情工作的人,欣賞那些將工作中的奮鬥、拼搏看作是人生快樂和榮耀的人。他們力爭上遊,立下遠大和目標,用熱忱激發自己幹事業的動力,雖然辛苦,但也充滿了機會。
  • 自我價值感從何而來?
    自我價值感從何而來?1、人們往往從外在去尋找自我價值感。但,它不完全來自於外在的成功,根源在內心,來自於父母無條件的接納。正因為父母無條件的接納,於是「無論我怎樣表現,他們都愛我,我都是有價值的」觀念因此而樹立。長大以後,這個孩子不懼怕失敗,敢於嘗試。
  • 信仰見證 | 【臺大醫生的職場見證】我的幫助從神而來
    或許很多人羨慕這樣的工作,但在這個光鮮亮麗的外衣背後,卻是許多嚴格的考驗-面臨許多人生死病痛及醫療的問題,還有永無止境的忙碌。我是一個平凡的人,心裡也有很多軟弱;但幸好我有神、有主,祂成了我力量的來源;甜美的教會生活,更成為我的後盾、支持。很少有醫生能夠像我們基督徒這麼喜樂、安息。    我從信主並開始過教會生活,到現在已經三十四年。
  • 洞察力從何而來?
    當你面對許多 facts,找到能夠串聯起他們的獨到見解的時候 ,也就是當你心生「Aha」的時候,它就是了;當你產生思考「Hmm」的時候,它就是了。或許下次再吃黃燜雞米飯,你能侃侃而談這碗飯背後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  Key Words 是幫助我們能夠在談論某件事情時更好地聚焦 有時我們接觸到海量的信息,雖然它們都是與事物相關的描述,但無論是實操的可能性或是工作的有效性,都不可能直接進行全盤分析。
  • 出彩大明星 | 用心工作、熱忱不息,就能收穫快樂
    他為人十分謙遜隨和有禮貌,對工作熱忱專注、認真負責,得到了同事們的一致認可,他就是大明天津加工中心品管部的楊傑。楊傑平時不苟言笑,但真正接觸他的人都知道他就是個「老司機」。剛來公司時他還是個「青瓜蛋」,對不鏽鋼的這個行業不甚了解。
  • 有一部分人天生就擁有熱忱,而一些人必須通過努力才能獲得.
    這樣做可以提供挑戰,產生興奮,增強信心,磨練意志,如此持續下去,就可以幫助一個人維持熱忱而不衰減。一個具有熱忱的人,會更加熱愛生活,喜愛人生,創造未來,從而慢慢走向成功。 在一家大公司裡,有一部分吊兒郎當的老職員們嘲笑一位年輕的同事的工作熱情,因為這個職位低下的年輕人做了許多自己職責範圍以外的工作。
  • 採購工作的「爐火純青」是何狀態?
    採購經理工作的重心應放在監督指導上,而不是採購工作上。一個經理要帶好一幫人,是要付出很多的心血的。不是說每天像螺絲釘一樣不停去擰緊每一環,去跟催每一次貨,去參與每一項採購具體的細節。甚到自己去擔當採購工作,那麼他的精力是有限的,他會很難把重心放在去防患未然上。再說如果一個採購經理勤於參與採購細節,採購員會感到責任有人擔,事情有人做,責任心會減弱,會很多時侯聽侯領導指導。
  • 綠洲鞋業熱忱歡迎您的加入
    在這裡,讓我們熱忱歡迎各位新同仁的加入,綠洲因為你們今天的加入,將變得更加美好。選擇綠洲,是一個正確而明智的選擇。因為公司高層領導時刻關注著每一個同仁的生活與工作,不斷提升職工的薪資福利,不斷改善公司的生活環境,不斷滿足著職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各種需求。對每一名職工,公司都是進廠時關心,在廠時關照,離廠時關懷!
  • 商務英語口語:37.怎樣保證對客戶的熱忱服務
    商務英語口語天天練第37天:怎樣保證對客戶的熱忱服務第一句:But the service
  • 整理師行業從何發展而來,看完這篇就都明白了!
    她的這些技能都僅僅局限在一個家務範圍之內,就算做的非常好也只是被人們理解為一個優秀的House keeper,創始人史蒂芬妮在當時的那個年代,提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觀點,那就是規劃整理是技能,不是家務它是一個專業技能 ,一個專業的理念,思維方式和操作方法,應用在了家庭生活上,不是管家而是專業(Professional);第二點是:NAPO真正的推動這個專業技能的職業化,並且通過行業協會這種方式,使得所有從事這項職業工作的人都有了支撐
  • 真正厲害的人,身上都有這個特質,不告訴你很難捉摸透!很現實!
    然而現代社會是一個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時代,真正能夠沉得住氣、靜得下心的人,少之又少。前段時間,一個關係不錯的大學同學突然告訴我,他要出書了。畢業後很多人都在風風火火的寫自媒體文章的時候,他堅持自己的小說創作,別的同學說著月入過萬的時候,他不為所動,有人勸他先賺錢再來追夢,但他從不聽。
  • 何老師經典語錄
    何老師經典語錄 - April ,5,2020 -1.不要把有抱負的緊迫感 變成只爭朝夕的慌亂感2.有愛情 我們可以過的更好 沒有愛情 真的我們也死不了3.只有你分外努力 才會顯得毫不費力7.所有的看似意外 其實都有跡可循8.別人不用為你的人生負責,但你要為你的人生負責9.
  • 王振:這一次為感恩而來!
    不知大家是否也有同感:年齡越大越覺得時光飛逝,如果工作很多,那更是感覺時間不夠用。我總希望日子慢一點,精力多一點,那樣可以讓曾許下的承諾,更快兌現……幸福9號工作人員像對自己的父母一樣照顧老人坦誠的說,今天的我做與不做都可以衣食無憂,但當我想到還有一群從不質疑,堅定追隨的同仁,還有那些即使內心有疑問也從未放棄的夥伴
  • 真正「陰險」的人,都有5個特徵,不要輕易得罪,也不要過於親密
    一般來說,真正「陰險」的人,都有5個特徵,不要輕易得罪,也不要過於親密;一個人,有這5個特徵,是心機深、為人陰險的表現,遇到了要小心。一、「譁眾取寵」型切勿小看喜歡「譁眾取寵」的人,你以為他們是小丑類的角色,可事實上,他們就是靠這一招為自己謀取利益,而且,這種人心機很深,表現出來行為都只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善於蠱惑人心。
  • 何為格局?悟天道,尊道重德,順勢而為,盡人事,聽天命,是格局!
    何為格局?悟天道,尊道重德,順勢而為,盡人事,聽天命,是格局!
  • 何同學採訪庫克觀後感: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但是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
    何同學:Is that an innate passion that you're just born with , or is it something that has slowly developed during your work procees? 您的工作熱情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在工作中逐漸形成的呢?
  • 當你工作沒有激情時你該怎麼辦?
    ,如果你不幸福,那麼是你對工作沒有了興趣,如果你已經到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那麼趕快吧,改變才是正道;如果你現正處在這樣的工作狀態,那麼要小心了,多想想未來。要知道,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人到底是為了生活才工作,還是為了工作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