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蠻不講理的鄰居,我們該「以惡制惡」嗎?

2021-02-25 平果視窗

☀ 定期推送平果資訊八卦,交通實況,同城活動,吃喝玩樂,方言笑話,雲南旅遊等諸多優質內容,免費發布招聘、房產····如此神器!關注我們準沒錯!合作電話:5851951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有個好鄰居是福氣。可「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差不多誰都會說,但真正把「近鄰」處得比「遠親」還親,並不是件容易事。


     鄰裡之間有些小矛盾在所難免。小區的停車位,樓上水管漏水,大半夜的噪音等等很多問題都會成為兩家甚至好幾家之間的矛盾。


碰到這些事情,遇上個好說話的鄰居還好,大家客氣客氣互相體諒或讓步就可以解決問題。但倘若遇上個真是好話不聽,反而唯我獨尊的鄰居,你們又會做何選擇呢?


有很多人會提議「以惡制惡」。鄰居兇是吧?那我就比鄰居更兇!鄰居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我也不考慮他的感受!



       都說「人善被人欺」,一旦你「惡」起來了,先不管事情能不能得到解決,至少對方會忌憚你三分,在態度上就不敢太過強勢。特別是在鄰裡關係上,往往是投訴物業,物業也只能從中協調;報個警吧,最終也會讓雙方調解了事。碰到「惡鄰」,可能當著第三方的面滿口答應,結果回到家中依舊是我行我素,對之前作出的「協議」置若罔聞。


用「惡」來對付「惡鄰」,似乎在實踐中得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樣不僅沒改善鄰裡關係,反而還有可能觸犯法律。搜索新聞,我們不難找出這樣幾個極端的例子。


試問,這樣真的值得嗎?千萬家組成這個社會,在我們希望創造和諧社會的時候,家與家之間的矛盾,真的該用「惡」來解決嗎?


相關焦點

  • 人性中最大的惡是什麼?
    偽善是人間之大惡,他比明著的惡人還要惡出好多倍,他讓你防不勝防,他是那隻把肚子惡癟了,隨時隨地就撲過來的狼。不過,這種偽善的人,再會偽裝,也騙不過獵人的眼睛。獵人手裡的槍隨時瞄準著他。二、縱惡自己不做壞事,卻在後面放縱別人做盡惡事。表面上,他什麼也沒有做,似乎所有的惡與他都沒有關係。其實,這種惡更是惡上加惡。一個人明明知道是件錯誤的事情,就千萬不要縱惡多端。
  • 人生的必要之惡?
    於此同時,整個社會都在不斷向我們描述退休後的美好景象。事實上,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從小家長老師告訴我們只要上了大學就好了。結果怎麼樣?顯然他們描繪的美好並沒有成真,我們有理由相信,所謂退休後一切變得美好,也必然或是在很大比例上不可會成真。把寄希望於遙不可及的未來(退休),反而導致了我們消極面對近40年的工作期。
  • 江歌之死,自私會變成多大的惡?
    江歌案相關人物關係另一層面,如果沒有陳世鋒,這一對女生的友情,可能就跟我們人生中無數無疾而終的女生友情一樣,在日本中國的兩地分隔中、在日漸稀釋的朋友圈聯繫中,漸漸消散。江歌也許一輩子都不會發現劉鑫真正的「惡」。她只是作為自己平常而又日益生疏的一個閨蜜,漸漸在歲月的抹淡中忘卻了她的樣子。可是不。
  • 十日談 | 「不作惡」有多難
    ●我們都曾是理想主義者,在生活的摩擦下開始變得現實,但當別人也跟著一起倒下的時候,還是不免唏噓感嘆一番。谷歌常年因為這條準則被調侃,因為在其龐大的搜尋引擎網絡之下,實在有太多作惡的空間。點點滑鼠,它就可能決定你眼中世界的樣子——地球的另一邊在發生什麼,哪裡的墨西哥菜最好吃,犯了胃病該去哪家醫院……要命的是,每當有一點犯邪的念頭,谷歌內外就會拿出這條準則來對其啪啪打臉。4月,幾百名員工就上書抗議谷歌技術被美國軍方利用,「說好的不作惡呢?」
  • 如何對付惡老闆和操蛋上司?【商業評論談上司管理】
    他們期望下屬每周7天、每天24小時隨時待命,並且要求員工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趕做一些幾乎不可能如期完成的任務。等到員工累死累活交差之後,老闆卻把它壓在手裡很長時間都不理睬。這只能說明最後期限完全是隨意而設,給員工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 改善|如何消除必要之惡?
    作者|王劭禹消除必要之惡
  • 即便你想做個惡老闆,也沒關係
    他們壞到極致,卻又惡得迷人……作為故事中的邪惡勢力,依然大放異彩,他們那最為突顯男人味的優雅與自信或許正是魅力所在。你當然不是真的壞,但對許多下屬和同僚來說,你就是那個惡老闆。然而,你與迷人的惡老闆還差「衣邦人」的距離。你可能穿了假西裝 或許已經擁有他人難以企及的高智商、高學歷、高行動力以及高收入,你卻沒能如同上述那些大反派般攝人心魄。
  • 人性本惡?
    以前聽老師說過一個管理思想的維度,覺得挺有意思:公司的團隊管理制度,都是基於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的基礎衍生出來的,這個善惡,並非傳統理解的善惡,而是信任,善就是信任,惡就是不信任。最突出的區別就是,有的公司以罰為主,有的公司以獎為主。
  • 必要之惡?—— 金惟純的企業經營之道
    如同政治難免「必要之惡」,許多人也認為企業為了追求成長、獲利,有許多「不得不然」。我聽過一則發人深省的故事,完全打破了眾人的迷思。 一位經營連鎖服務業的朋友,多年前經歷一場人生學習之旅後,看到自己雖然事業有成,也創造了數以千計的就業機會,但是員工並不快樂,自己和家人也不開心。 他決定暫停事業的擴張,把照顧員工視為第一優先。
  • 哦,是嗎!
    據調查顯示,41%的人不熟悉自己的鄰居,13%的人壓根不認識鄰居。鄰居成了看不見摸不著的隱形人,但他們又在時刻刷新自己的存在感。他們時而鑑賞音樂時而練習臺步,深刻貫徹睡你麻痺起來嗨的方針政策。他們裝修不分時間,噪聲鋸聲鑽孔聲聲聲入耳。他們放炮只看時辰,紅事白事齊放炮炮炮驚魂。就算你能從平地一聲雷中全身而退,也難逃寂寞無人夜裡,隔壁身體與牆壁共震,嬌喘與叫床齊飛。
  • 從吸仙氣到接地氣,離開媒體圈,我們更自由! | 茜問
    下班還要兼職網約車,已開記者荒● 文茜:慧麟用了一個詞是「改變」,那我如果反駁慧麟,我們現在的新聞媒體大部分是抄襲抄網絡,跟以前自己跑新聞,是不一樣的,而且這個變化非常快速。你以前在當編輯記者的時候,你會抄新聞嗎?你會製造新聞嗎?你會捏造新聞嗎?你會為了點閱率、拿獎金,去做這些事情嗎?你會嗎?○慧麟:我不會。● 文茜:那現在為什麼全部都會?
  • 做人,該翻臉時翻臉,不要怕得罪人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做人,不光要學會包容,還要學會露些鋒芒,該翻臉時翻臉,不要怕得罪人。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做人的根本是一心向善,向善而生,向善而死,但是一味的向善,就會失去了對抗惡的風骨,難以成全自己。善良有一個度,沒有尺度不懂變通的善良並非真善,而是用另一種方式去主張惡的囂張。
  • 「師徒制」的歷史
    20世紀80年代,師徒制等內部技能形成方式的重要性逐漸被忽視並日益邊緣化。因為中國的勞動就業政策改革,也就是先招生後招工,先培訓後就業。與高精尖產業不同,遍布於中國大地上的普通製造企業的技術與技能升級實質上更有利於與勞工福利尤其是就業福利的改善,更加凸顯藍領工人技能形成的師徒制所具有的現實意義。
  • 當 CEO 被吐槽太 nice ,五六百人的團隊該怎麼管? 創業眾生相
    在知乎上碰到一個問題:有哪家公司的程式設計師是不加班的嗎?答者寥寥,且畫風整齊:怎麼可能不加班?唯一被寫出的公司名字叫做:秒針系統。在另一個問答裡,籤名為「秒針系統算法工程師」的丁若谷形容自己這家公司的工作體驗用了兩個字:「暗爽」。
  • 聰明的人,在碰到小人時,從不會犯這兩個「忌諱」
    奇書《菜根譚》中有這麼一句話君子而詐善,無異於小人之肆惡君子而改節,不及小人之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