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騙局得逞是利用了人們 寧願死也不願意思考的天性

2021-02-12 楊寶忠求實論壇

英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羅素名言:「 許多人寧願死,也不願思考,事實上他們也確實至死都沒有思考。」 大量騙子設置的騙局之所以能夠得逞,就是利用了人性中,大多數人寧願死也不願意思考的天性。

在進入今天要討論的話題之前,為了說明問題我首先做一個自我簡介:

本人天生喜歡獨立思考,天生喜歡刨根問底,這一秉性令我有幸在股市及房產投資中,經歷了從地獄開始的天堂之旅。挽救我的巴菲特思想和智慧正是大量知識和獨立思考的結晶。

自我介紹並非要顯擺自己,對於我這個淡泊名利年過花甲的人來說,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我這樣做只是想說明一個人的成功,並非源自於簡單的幸運,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對真相永不枯竭的好奇心必不可少。

2001年4月,我離開過熱的股市,開始研究並投資房產長達七年之久,積累的相關研究資料可以堆成一座小山。

本人簡介【一】:《資本的力量》截選,楊寶忠的成長經歷



本人簡介【二】:新聞  楊寶忠的故事


世間所有的謊言都禁不起推敲,稍微加以邏輯推理和分析就可以識破,問題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謊言可以百年金身不破呢?問題就出在:「 許多人寧願死,也不願思考,事實上他們也確實至死都沒有思考。」 。在加上既得利益集團對謊言的百般呵護,對揭示真相人士的瘋狂打壓,使得人們更加難以獲得真相了。

今天我要和大家聊兩個話題。


【一】古人說的經絡是血管,今人說的經絡是謊言不存在。三年來我懷著濃厚的興趣查閱了大量資料,終於把經絡的來龍去脈搞得清清楚楚。曾撰寫文章《楊寶忠科普群   經絡百人訪談【3】》,下面是我錄製的幾段關於經絡話題討論的音頻。

在上面的音頻中講述了,今天人們談論的經絡是1922年惲鐵樵在《群經見智錄》一書中拋出的謊言。在這之前兩千多年的時間裡,古人說的經絡一直都是血管。

視頻:古人說的經絡是血管,今人說的經絡不存在

上面的音頻和視頻傳遞的信息,如果您有耐心和興趣認真的傾聽和觀看,收穫將超出您的想像,您會和我一樣發出感慨,經絡都可以說謊,還有什麼不可以說謊呢?

話題【二】:《所有中藥貼都是騙人的:因為中藥不可能通過皮膚進入人體》。

話題【二】因為在文章《所有中藥貼都是騙人的:因為中藥不可能通過皮膚進入人體》中,已經有詳細的論述,在這裡就不在展開討論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點開這篇文章查看詳情。

96歲的查理·芒格名言:「不了解歷史的人,天真的就像一個孩子。」 我已經是年過花甲之人了,在我了解經絡這個謊言之前,我就一個天真的孩子,從未想過世間還能有這樣荒誕的謊言存在。

我越來越認為,一個人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那不是你的錯,那是多數人的天性使然。但是,如果我說的話你聽不進去,對經絡和中藥貼謊言依然執迷不悟,那就是你的錯了。

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生活的環境少一些謊言,請理解和認可本篇文章論點的讀者,點讚,並將本文分享給更多的人吧,如果換了我是讀者我會這樣做的,因為我信奉「不以善小而不為」的信念。

歡迎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 查看本人詳細介紹

往期文章精選:


2019年我最驕傲的一件事    為戳穿經絡謊言提供新證據

所有中藥貼都是騙人的:因為中藥不可能通過皮膚進入人體

視頻:民間思想家,解讀蘇聯解體

蘇聯解體內部原因:行賄受賄謊話連篇

北京大學教授王建國 完整視頻終於找到了

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兩個凡是,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大逃港時的宣傳    全部都是謊言

大逃港:大陸港人血脈相連情同手足

李嘉誠與鄧小平會談,當面表示香港制度五十年不變

美國副總統應補歷史課:中英關於香港聯合聲明,已成過時無效文件。

楊寶忠論壇

相關焦點

  • 抵效勤奮 VS 深度思考
    要想成為真正的「高成長人群」,防止你與預期「背道而馳」,就要學會並保持深度思考的能力。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以下,Enjoy:許多人寧願做「低效勤奮者」也不願意深度思考以下這個故事,人們常常用來說明執行力的問題。其實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張三和李四同時受僱於一家店鋪,拿著同樣的薪水。
  • 別總說「亡我之心不死」……
    最近,亡我之心不死這話,又開始高頻出現。不只是普通老百姓和官媒,連一些精英也不時引用。像俞敏洪,當然不知道他是「會」說話呢,還是骨子裡真的這麼想。 嫉妒之心也算人之常情。因為人人希望自己卓越優,不想被別人比下去。 但是,兩百多年前經濟學開山鼻祖亞當斯密,就揭示了財富的「秘密」:分工和專業化。
  • TED:金字塔騙局
    而金字塔騙局主要通過 招攬新投資人給老投資人報酬。Many pyramid schemes also capitalize  on already existing trust within churches,許多層壓式推銷組織還利用immigrant communities,  or other tightly knit groups.教堂,移民社區或其他緊密聯結的團體 成員之間的信任。
  • 不要把思考的權利拱手讓人
    如果說第一部《心智成熟的旅程》讓我記住了「人生苦難重重」這條真理,教會我直面困難,這本書則讓我徹底明白了思考的價值。伯特蘭·羅素曾說:「許多人寧願死,也不願思考,事實上他們也確實至死都沒有思考。」大多數人是不願意思考的,因為思考很麻煩,會花費我們大量的時間、精力,有時候還不會得到想要的結果。
  • 寧願失敗,也不要猶豫!
    因為猶豫,常常會讓我們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甚至不敢行動,白白錯失許多難得可貴的機會。                               其實,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因素絕不是思考得如何周密齊備,而是行動。事情總是處於不斷發展變化過程中。無論之前思考如何周密萬全,總會有不足的地方。
  • 《社交天性》為什麼大腦天生愛社交
    對於人類大腦是如何對社交圈做出反應這一問題,我們利用諸如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簡稱 fMRI)這樣的工具,獲得了一系列令人吃驚的發現——放在以前,這是絕不可能的。這些研究成果再一次證明了以下這個結論:我們的大腦天生就與他人相互連接。人類的社會心理一部分可以追溯到億萬年前最早的哺乳類動物時期,而餘下的社會心理則是在最近才進化出來,而且很可能是人類獨有的。
  • 揭露窮人騙局——「看廣告賺錢的網絡兼職」
    「窮人思維」只會讓窮人更窮窮人思維是指與富人不同的對待事物的態度和思維方式,主要表現為不上進、不善思、鼠目寸光,只看眼前利益,不懂得感恩和互贏,其不是說窮人腦子裡擁有的思維。有這種思維的人需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思想,尤其是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以便學習富人的思維最終也能變為富人。
  • 回看 2020,我的 50 條人生思考
    網際網路是個按需分配的池子,人們只關注自己能看到、想看到的信息。讀書的時候,有傳播學學者提出,網際網路的出現能抹平信息鴻溝,讓信息普惠成為可能。但工作了幾年,我發現不是那麼回事,網際網路可能還拉大了信息鴻溝,因為網際網路是個按需分配的信息池子,人們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能看到的信息。
  • 利用從眾心理扭轉劣幣驅逐良幣
    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在面對市場競爭時,都很頭痛「劣幣驅逐良幣」,原因在於自己埋頭苦幹做出來的品牌或品質,剛剛投放到市場,就引來各種假冒偽劣的產品,而消費者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單純從價格因素出發,反而讓自己認真的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那些山寨貨卻大行其道,最後「老實人」被「騙子」排擠出市場。
  • 這一次,徹底讀懂行為經濟學名著《思考,快與慢》
    第二套思考系統是——理性系統。它依賴人的理性,需要刻意思考。運行起來要消耗大量腦力,而且比較慢,所以被稱為「慢系統」。當我們解答覆雜的數學題時,需要集中注意力推理,就是慢系統在起作用。3. 兩套系統看似相反,但我們的思考過程,都是它們合作的結果。
  • How to Avoid TEFL Scams and Bad Employers 如何避免TEFL騙局和不良僱主
    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和教師在線上遷移,一些不道德的人物試圖利用教師尋求在線工作。 無論您是申請在線工作還是在國外工作,以下內容幾乎絕對可以證明是騙局或不良僱主/招聘人員。 系統會先要求您付款。您永遠不必為找到工作而付錢。通常,「僱主」會要求將其發送給Western Union或無法追溯到他們的類似服務。雖然在國外從事工作可能會涉及許多費用,例如籤證,背景檢查和航班,但您不應該將這筆費用中的任何一項支付給個人。
  • 巧妙地利用逆反心理,可以到達你的目的
    當然,這種手段的利用需要嫻熟的技巧,需要對局勢把握得當;否則,被對手識穿,來個順水推舟,將計就計,就會有苦也說不出。在談判這種緊張的氣氛中,談判雙方都有很強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客觀環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牴觸情緒。換言之,逆反心理是指客體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具有強烈牴觸情緒的心理態度。
  • 思考的藝術
    拉吉略教授擁有20多本書,多次出現在電視屏幕上,發表了大量文章和演講,最有代表性的暢銷作品《思考的藝術》被譽為《聖經》中的「聖經」。批判性思維領域。這是最早的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讀物之一,是解決問題和糾紛的唯一策略。多年來,他創新的思維技能培訓方法幫助人們建立了思維標準。內容介紹:  思維活動是否自動完成?
  • 為什麼不去死?
    小時候我完全不相信死後的另一個世界,也不希望死後有另一個世界,因為我覺得那樣活著的人實在顯得太過愚蠢,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希望有那個世界,雖然我最終並不相信。突然想起好幾年前一位死去的學弟。當時學校內網好多人嘲笑他,嘲笑他的邏輯,嘲笑他的自大,嘲笑他的物理,嘲笑他的宿命論,甚至還用量子力學配合那句「書讀的太少而想得太多」來嘲笑他。但是卻沒人能回答他活著的意義。
  • 回答不出來「你長大想做什麼」?TED:別擔心,你可能是多重潛能人才!
    但是,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想終其一生都要從事同類工作,或者因興趣廣泛一直找不到那項所謂的「人生意義」與「天命」,Emilie Wapnick透過自己的經歷,則要告訴尋尋覓覓的人們:其實你並不孤單。不喜歡被貼上標籤,興趣和職業可能明天就會改變,我們可能都認識幾個像Emilie Wapnick的人,甚至那個人就是自己。
  • 不作死就不會死,10句話毀掉你的銷售生涯!
    3、這不關我的事情說這句話的時候,自以為可以明哲保身,殊不知領導和同事已經給你貼上「失職失德」的標籤。公司是一個團隊,很多工作說明白是一個團隊的整體戰鬥,能找到你的事情,還能不關你的事?你是公司的一員嗎?既然是公司的事情,怎麼又會不關你的事情呢?
  • 創業公司的不死法則
    在YC工作了11年,一手創立YC並見證了1000多家公司的興旺和消失,Jessica總結了創業不死的6條法則。恰逢,前幾天艾問節目採訪,這個回答應該更加直接而全面。I want to start off today with some per­sonal news.
  • 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火了)
    最近流行的一句話:只要幹不死
  • 正面思考還是負面思考?好多人都不知道......
    正面思考是指在遇到挑戰或挫折時,人們會產生「解決問題」的企圖心,並找出方法正面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