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微博上說過:你想考研,又發現學長選擇工作現在風生水起;你想工作,又看到好友的疲憊和不爽;你想緩一緩,又發現身邊每個人都急著趕路。
看了這段話很有感觸。
凡是我們選擇了的,只看到弊端;凡是我們放棄了的,只看到好處。
然後在猶猶豫豫、扭扭捏捏中帶著一絲複雜的心情,時走時停。
其實,自己選的路未必沒有風景,只是你還沒走到相應的地點;別人選的路未必都是風光,只是你沒瞧見對方的苦楚。
聽大多數人的意見,和少數人商量,自己做決定,並承擔這個決定帶來的快樂與痛苦。
沒有人能代替你,你得自己做決定。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失敗,而是猶豫。
因為猶豫,常常會讓我們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甚至不敢行動,白白錯失許多難得可貴的機會。
其實,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因素絕不是思考得如何周密齊備,而是行動。
事情總是處於不斷發展變化過程中。
無論之前思考如何周密萬全,總會有不足的地方。
唯有在行動中不斷改變、調整,才能最終達到理想的彼岸。
害怕失敗,是每個人的天性、本能,本無可厚非。
但不行動,又怎麼會有成功。
再近的路,也要我們邁開雙腳,一步一步地到達;再小的事,也要用心去做,才能完成。
人生有多少次成功,就會有多少失敗。
真正的成功都是從無數的失敗中走出來的。
做,一切皆有可能。
想,永遠是一個夢。
失敗雖然不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但會帶來成功,猶豫不決、躊躇不前,永遠不會成功。
人生寧願失敗,也不要猶豫。
時間不待人,機會不等人。
積極行動,學會將瞬間的機遇變成永恆的幸運,才是人生最幸福的一件事。
因為沒有人能代替你,你得自己尋找答案。
沒有人能代替你,你得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
我們常常說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但現在很多的情況是有了目標但就是提不起勁兒。
與其在自己的情緒裡猶猶豫豫,不如朝著目標努力,即使累死在前進的道路上,也好過徘徊在糾結的心境裡自責不已。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行話費在線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