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午13:00 不見不散
有朋友問我:「我性格比較內向,不喜歡與人打交道,這樣性格的人,在職場中是不是沒啥發展前途啊?」儘管我很想安慰朋友說,內向的人在職場也並不一定就沒希望,可是,我深知,性格內向的人,在職場中往往更容易錯失機會。這種看似有用的安慰話語,或許並不是他所想要的。於是,我也開始思考,內向的人該如何在職場中發展。結果,還真被我想到解決方案了!那就是選擇一個好職業,充分發揮內向性格的優勢,只要職業選得好,內向也變成寶。以下3種職業就非常適合性格內向的人,不僅不用為社交而煩惱,內向的性格反而更具體發展優勢。一、技術性工作心理學家布魯默在《象徵性互動論》中提出了「自我互動」的概念,「自我互動」就是指人在環境中,對自身心情、心態的調節。性格外向的人,調節能力往往比較強,因此,他們往往能夠適應各種環境;而性格內向的人,他們則需要通過思考來進行調節,這就使得他們的思維能力往往更加厲害。因此,比起與人相處來說,他們更適合與「事」打交道。比如,程式設計師這一類的工作就特別適合性格內向的人,因為這份工作很少需要與人接觸,主要是研究程序代碼,強調的是邏輯能力、專注能力、學習能力、思考能力。而這些,正是內向者的專長,他們做起來往往會更得心應手,特別適合內向者、二、藝術性工作心理學家榮格認為,性格內向的人生更關注於自身,思維也更理性,他們往往不盲從,有著對世界的認知。大家如果去搜集一下從事藝術設計性工作的大師就會發現,他們大部分都是性格內向者。比如,喜劇大師周星馳和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首位獲得者作家莫言,他們都是很少參加社交活動,作品卻總能在打動作者。內向性格的人非常喜歡獨處,在獨處時,他們可以挖掘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這也就是大師們能夠打動人心的核心秘密。同時,這也就註定了藝術性工作特別適合他們,他們從事藝術性工作會非常有優勢。我遇到過不少優秀的小說作者,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說話並不多,但是,小說的腦洞之大確實讓人驚訝,我有時候都忍不住懷疑,他們是不是外星來的。因此,如果你的性格比較內向,完全可以考慮從事藝術性工作,比如嘗試著寫一本自己的小說。也許,你會想著說:「我文筆不好,寫出來沒人看的」,這其實也是內向特質在作怪,內向者或多或少都有點不自信,但其實寫小說這件事,最重要的是想法,而不是文筆。如果你有足夠精妙的想法,即便用大白話也能吸引讀者。三、檢查、決策性工作內向性格的人往往更加心細,他們更關注於事情的細節,是天生的觀察家與檢察官。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偵探這一職業往往都是偏向於內向的,比如說《神探夏洛克》中的主角,幾乎完全無法與人正常溝通。這是因為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關注於事情本身,自動將人際關係排除在外了,這也就導致,他們在做事時,會更加專心。我之前在工廠上班時,負責檢查的IQC一般都是性格偏向於內向的人,外向的人做不了多久就會自己辭職。原因很簡單,性格外向的人注意力容易分散,別人隨便跟他說幾句話,他就沒法好好工作了。而檢查的工作又特別考驗注意力,所以啊,這一類工作更加適合性格內向的人。內向,並不是一種缺陷,它只是一種特性而已,千萬別將它視為魔鬼,自信一點,其實適合內向者的工作也非常多。本文來源:網絡。由人力資源心理學整理編輯, 所推送文章非商業用途,著作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人力資源心理學」立場。
👇
支持我們,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