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變化:
從前我是大大咧咧,不拘小節的人。
家裡不怎麼整理,有時候亂糟糟的。朋友想過來玩,我也會以各種理由搪塞過去。
如今經常整理,比以前乾淨多了,也覺得可以邀請朋友到家裡玩了。
第二個變化:
個人外表方面,以前也總是不修邊幅,常常鬍子拉碴,頭髮亂蓬蓬,更別提穿衣品位了。
如今雖然品位沒有太大提升,但至少外表方面保持整潔得體,也算是略有提升。
第三個變化:
以前幾乎不運動,體型膀大腰圓,還沒到30歲就開始變成油膩中年。生活習慣也不健康,晚睡晚起,刷手機、打遊戲,白天沒精神,晚上睡不著。
如今早睡早起,身體健康,白天精力充沛,做事效率也高了不少。
第四個變化:
以前直來直去,腦子一根筋,不懂得換位思考,體諒他人。
只顧著自己發洩情緒,傷害了別人而不自知,還美其名曰「真誠坦率」。
如今少說多做,變得細心了一些,在開口之前往往要多思考幾遍,儘量做到有禮有節。
過去的一年,我的狀態變好。既得益於貴人相助,也得益於耐心記錄。今天我們討論一個問題:為什麼你那麼努力,依然拿不到高工資呢?
我覺得有三個原因:
1. 很多人是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了戰略上的懶惰。(我也曾為了走捷徑,做過很多殺雞取卵、鋌而走險的事,以為可以速成、暴發,其實都是妄念)2. 我們往往感動了自己,而忘了我們的用戶。(加班只是做白天沒做完的事,但忙到11點還發個朋友圈,而忘了我們的用戶,公司是只要看結果的)3. 你是有10年的工作經驗,還是只把一個方法用了10年?(永遠呆在舒適區,永遠沒有能力成長,那麼工資怎麼會提高?)劉潤曾經說過:工資是支付給責任的,不是支付給表現的。漲工資,是因為承擔了更大的責任。
底層員工最辛苦,但底層員工沒有把公司做大做強的責任,所以他們拿的薪資最低。合情合理。
於是,問題來了。我們普通員工,怎麼樣提升自己、承擔更大的責任呢?1. 縮短浮潛工作時間,去做高價值的事。
怎麼找到高價值的事?記錄+對比,每天記下做的事情,然後對比每一件事重要性,和對自己未來發展的影響。長期記錄,一定能找到那件必須首先做的事。
2. 無法縮短浮潛工作時間,就在其中製造價值,輸出價值。
3. 增強動力:想像自己未來成功的樣子。
4. 減小阻力:把宏大目標拆分,細化到每天做三件小事。(用woop目標管理法,養成習慣)
5. 不讓情緒主導選擇,要讓理性主導。(買東西之前,說3點非買不可的理由)
6. 給予目標適當的彈性,適當的冗餘可以讓目標更容易達成。
7. 放棄完美主義。(接納暫時的笨拙,並保持自信)
8. 學習、思考、行動,建立成長系統的閉環。
成長確實很難,但如果不成長,未來會更難。這條血的教訓,我花了快30年才認清。
年輕時不願付出的努力,會在我們年老時變成一個個「麻煩」來找我們。
《富爸爸窮爸爸》中作者羅伯特·清崎說:容易的路會越走越難;艱難的路會越走越輕鬆。
為了實現真正的自由,為了獲得更高質量的生活,為了讓家人朋友更幸福。
讓我們試試那條「少有人走的路」吧。
我是陳肉山,關於正確勤奮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你有過心流的體驗嗎?當時的場景是怎樣的?不妨留言,我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