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利兄日誌(ID:lixiongppt)
作者:利兄
每一個做PPT的人都會考慮配色問題,但絕大多數人都不太懂如何去給一個PPT設計一個完美的配色方案。
很多人認為,色彩越多可能越好,這樣重點更清晰。其實不然,在整個PPT都是重點的時候,也就沒有了重點。這就和我們讀書的時候做筆記一樣,書本畫的滿滿的,其實就等於沒畫,甚至破壞了書本原有的協調感。
反過來,色彩少一點,效果會更好。
那麼,具體該如何配色呢?這篇文章就是系統的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讓我們從基礎的三原色談起!
我們知道設計中的三原色是紅黃藍或者是青,是色彩中最基本的顏色,其它的顏色都是這三種顏色混合的產物。
你應該聽說過色輪,其實色輪就是通過三原色創建的,上面的顏色其實都是三原色一點一點混合的。
相鄰的原色進行混合就可以得到一種間色,將鄰近的間色繼續混合,可以得到複色,以此類推,就得到了色輪。
在色輪中,除了可以看到顏色很純的原色或者複色,還可以調整色相的飽和度和明度,來生成新的顏色。
這些顏色都屬於同一色相,所以屬於同色系。
是不是有點印象了,之前我說過在PPT中有一種配色方法就叫做同色系配色。
在PPT中,顏色並不止填充區那麼一點顏色,我們在下拉的菜單中點擊其它顏色,調出一個「顏色」對話框。
在顏色對話框中,可以看到兩格選項,一種是標準,一種是自定義。
標準的就相當於色輪,直接在上面選取顏色。自定義的就是自主選擇色相,然後調整飽和度和亮度。
我更多的建議是使用自定義。
在自定義選項下,又有兩種模式,一種RGB,一種是HSL。
RGB指的是紅色(R)、綠色(G)、藍色(B),這是顯示的三種基本色,其它顏色通過這三種混合而成。
HSL又分別指的是色相(H)、飽和度(S)、明度(L)。
其實在RGB和HSL兩種模式中,我又建議大家選擇HSL模式,因為RGB的混合配色在電腦中不好掌握。
在HSL模式中,色相指的是色彩的具體色調,我們通常稱呼的顏色就是色相,比如紅色,藍色等等。
飽和度,又叫純度,指的是色彩的純淨程度,明度又亮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通過調整飽和度和明度,我們可以中和一些比較辣眼睛的顏色。
那麼如何調整呢?
首先我們將顏色對話框調整至自定義選項,然後在顏色模式中選擇HSL模式。
在顏色框中有個點,左右拖動屬於調整色相,上下拖動屬於調整飽和度,右側的拉杆屬於調整亮度。
比如下面這個案例,亮度太高了,看久的話,眼睛特別的累,非常不適。
所以,考慮觀眾的閱讀舒適度,我們應該調整一下色相的亮度和飽和度,得到下面這樣的效果。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讓PPT看起來更舒服的配色原則。
1、匯報PPT用白底,發布會可以用黑底。
因為白色背景屬於白搭背景,比較好配色,好排版,而且白色背景對於文字的幹擾最小。
發布會因特定的場合,背景必須選擇黑色或深色,如果是白色或亮色背景,會出現背影或反光,導致觀眾看不清演講人,也不利於拍攝。
2、除背景顏色和字體顏色外,強調和修飾的顏色最好只有一種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要保證整個PPT的協調性和統一性。顏色不是越多越好,反而是越少越好。
如果要用顏色來來強調,就只建議選擇一種顏色作為主色。從頭到尾都用這種顏色,這樣可以保持整個幻燈片的設計一致性。
3、配色更多的是參考主題,而是為了純好看
不同企業,做的PPT為什麼有不同的顏色, 這和企業的VI顏色相關;相同的企業,不同的場合,可能配色也不一樣,這和具體的主題相關。
因為不同的顏色,所代表的意義不一樣,年會喜歡用紅色,因為紅色喜慶。學術PPT喜歡用藍色,因為藍色穩重嚴謹。
PPT配色要遵循邏輯內容為主,這也是幻燈片製作的根本。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希望你喜歡!
●進入公眾號輸入822發送,即可閱讀本文
●進入公眾號輸入m發送,獲取全部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