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令人心動的offer2》中見到了君合律師事務所的創始人肖薇律師。其實在2010年,君合律師事務所出了一本《律師之道》的書,書中肖薇律師作為第一位律師講述了做律師的利弊。他總結了做律師的幾個優勢:
1.律師是一個永遠能學到新知識的職業。2.律師所接觸的事物往往是非常新鮮的事物,許多新業務甚至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或者一般人不曾想過的問題。3.律師是一個可以白手起家,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換取幸福生活的職業。4.作為律師,只要你努力,有這種素質,一般來講可能六七年,比較慢的可能九年十年,就能成為一個事務所的合伙人,你在事務所擁有一份權益,成為老闆級的人物,扮演股東型的角色。5.律師能夠轉行從事其他行業,很多律師轉行做了政府的公務員、公司的內部律師或高級管理人員、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員、學校的老師,甚至法官。6.律師是某種程度上的自由職業者。和很多職業相比,律師比較自由,比較獨立,通俗地說就是可以「吃百家飯」。7.律師的職業生命長,相對越老越值錢。作為一個律師,你工作時間越長,積累得也越多,你的經驗也越多,你的體會也越多,客戶的基礎也越好。8.隨著律師的知識性、專業性得到大眾的認可,也隨著律師經濟收入的提高,律師在中國的社會地位逐步提高。近年來,一些優秀的律師開始在人大、政協等國家、地方機構發揮作用,成為代表、委員,等等。
但是,同時我們注意到肖薇律師也講到律師的劣勢:
律師工作一般較忙,特別是經濟好的時候。無論是訴訟律師還是非訴訟律師,往往手裡都有許多案件或項目同時進行。加班加點對於律師而言是家常便飯。假日無休也是司空見慣。
前面已經說過,當律師的好處是專業知識不斷更新,壞處是活到老也得學到老,工作到老,永無止境。你要做律師不可能停,你必須有一顆不斷燃燒的心才行,必須有蠟燭的精神才行。律師的業務水平不能落後,想要保持優秀的競爭力,必須隨時接觸最前沿的業務,不停地忙碌和進取。
律師相對還是輔助性的工作,它是非主流的。在公司企業裡面經營類是最主要的,賺錢的是最主要的,律師是輔助性的。因此做律師就要有一個位置和心態的問題,要有做幕後工作人員的心態,而不是做明星。 作為服務行業,律師幫助他人解決問題,告知他人可能的法律風險和法律後果。律師不作出任何商業決策,不直接承擔商業風險,也不直接承擔商業責任,因而並不會獲取相應的商業利益。
律師不屬於官的體系,又不是純商的體系,非官非商。中國仍然還是相當官本位的一個體系,而且現在官本位以外又有了一個商本位。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律師只是一個相對的、非主流的服務業。其他國家的律師可以從政,可以高調地從事社會主流工作。在中國,律師屬於比較低調的行業,是輔助業、服務業。
律師職業在形式上好像很自由。正如前面所說,律師是吃百家飯的,可以自由更換合作對象。但是吃百家飯實際上也意味著受百家管,每家都在給你加任務,都在催促你工作。所以,形式上,律師好像挺自由的,但是實質上律師是非常不自由的。律師可能要更多地尊重客戶的意見,收起個人的一些主觀情緒,還要犧牲個人的生活和時間來完成客戶交給的任務。 而且,工作來了的時候,律師並沒有太多機會挑剔工作的內容是否喜歡、客戶是否喜歡、工作時間是否影響到個人安排等,更不能自由地選擇這一切。所以,如果是不喜歡束縛,希望過無拘無束的生活,就不宜選擇律師這個職業。
任何一個職業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既然選擇了一個職業,希望在這個職業中有所成就,那麼就要忍受其弊而發揚其利。祝所有的律師在2021年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