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析篇】關於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的理解

2021-02-26 遼寧特崗教師

馬斯洛需求層次:人類需求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其中馬斯洛認為在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中還包括另外兩種高級需求:求知需求和審美需求;需求層次理論是解釋人格的重要理論,也是解釋動機的重要理論。其提出個體成長的內在動力是動機(Motivation) 。而動機是由多種不同層次與性質的需求(Need)所組成的,而各種需求間有高低層次與順序之分,每個層次的需求與滿足的程度,將決定個體的人格發展境界。馬洛斯先是將需要區分為缺失性的和成長性的,前四種是缺失性的,缺失性需要起源於實際的或感知到的環境或自我的缺乏。個體會努力從環境中尋求能使其需要得以滿足的東西,無論是物質上的、人際關係的還是社會地位的。這些需要的滿足,完全依賴於外界。而第五種自我實現則是成長性的,成長是導致自我實現的種種過程。成長性動機就是被自我實現的趨向所激發的動機。

一、生理需求

指滿足人的必須的生存條件,而不是生活條件。一般是指人的本能,當沒滿足這個最基本需求時更高層次的需求顯為可選。只有當這個需求被滿足之後不能再被當做激勵因素。

二、安全需求

指人通過感受器官、效應器官或其他能量主要是尋求安全的需求,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財產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職位保障、家庭安全,甚至科學和人生觀都被看成是滿足安全需求的一部分。

三、社交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得到互相的餓關係和照顧,感情比生理需求跟加細緻。生理需求被滿足後更渴望有個穩定的家庭和朋友關係,更渴望一個幸福的家庭

四、尊重需求

人是群居的動物,當個體溫飽問題和家庭問題得到解決之後開始想得到社會的尊重並渴望得到被認可;分為內部尊重(自尊)和外部尊重(聲望);馬洛斯認為,尊重需求滿足之後能讓人更自信、感受到自己的社會價值

五、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是最高層次的需求,也就是所謂的人生最高境界和終極目標。一萬個人有一萬個理想,人的一生就是在為想要成為的那個人而努力。   

友情提示: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以上信息請考生自行辨別,如需繳費請慎重!


相關焦點

  • 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
  • 從「馬洛斯需求理論」談如何激勵員工
    有些人可能會說是為了滿足員工需求什麼的,我覺得是廢話,在管理者看來,滿足員工需求其實最終就是為了員工更好的協作,滿足需求只是激勵的方式,提升效率才是本質。管理者思考的問題都是為了計劃好任務,組織協調好團隊,然後一起更有效率的完成目標,所以我就直接一點說,不講那些什麼所謂為員工好什麼的,因為其實這兩者是雙向的。怎麼激勵?
  • 理解世界系列之--經濟學基本概念
    促使我想寫一系列的文章,來闡述一些如何從經濟學角度理解這個世界。如果是專業的經濟學研究者,他們都是站在量化的角度去研究的,因此需要很多詳細的理論。而從業餘角度去理解經濟學,完全可以省去這些冗餘的步驟,直接理解幾個核心的概念,然後帶著這些概念再去理解整個世界,定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正式基於此理念而創作個體個體的意思就是人。整個社會本質上都是由單獨的個體組成的。
  • 科普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或許有不少小夥伴看到這篇推送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張圖片我曾見過的。」沒錯,這就是鼎鼎大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need - hierarchy theory)。這一理論如今越來越受人關注,在各種講座中我們更多地聽到了金字塔尖上的這一個名詞「自我實現」,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到底是什麼呢?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在其1970年的新版中,馬斯洛進一步完善,提出了需求7層次論。需求層次理論是解釋人格的重要理論,也是解釋動機的重要理論。動機是促使個體發生行為的內在力量。動機產生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需要(need),另一個是刺激(stimulation)。所謂需要即個體缺乏某種東西的狀態。缺乏是一種心理狀態。
  •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是錯的?
    關於人類自身的需求,很多人都知道,當代的心理學家已經建立了很多不同的模型,來描述人的心理需求。 在這眾多的模型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了。他把人的心理需求分成5種: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 不過,按照馬斯洛的這個理論,我們其實還是很難確認內在動機。
  • 這才是完整的馬斯洛需求層次,我們知道的都缺了一層---Z理論
    馬斯洛早期的需求層次理論只要對管理學,心理學稍有接觸的人都知道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這張圖的確是廣為流行的需求層次理論,1954年,身為人本心理學中流砥柱的馬斯洛出版了影響深遠的巨著《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書中提出了上述的需求五層次論。
  • 需求層次理論與客戶滿意度
    隨著社會進步與發展,人們對的消費水平、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標準水漲船高,已經不再僅僅滿於有房可住,更多業主所追求的是美觀、舒適、宜居和優質服務。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去做「客戶描摹」,因為不同需求層次的業主的關注敏感點有所差別。而現階段,業主的需求關注點主要集中在「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這兩方面。
  •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已過時!請學「自我決定論」
  • 完整的馬斯洛需求理論,原來還有第六層?
    很多人還能很快地說出五個層次的需求:生理、安全、愛於歸屬、受尊重、自我實現。這張圖的確是廣為流行的需求層次理論,1954年,身為人本心理學中流砥柱的馬斯洛出版了影響深遠的巨著《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書中提出了上述的需求五層次論。需求層次理論是解釋人格的重要理論,也是解釋動機的重要理論。
  • 收藏 | 簡介3種人的需求理論
    其實驅動這些所有行為的都是我們的內在需求。需求就是人的發動機有了需求,人才有了行動的動力才會為了困難,百折不撓。那人都有哪些需求呢?那來看看,幾位絕世大咖的研究理論。說到需求理論,不得不提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其機動理論被成為「需要層次論」,享譽世界。
  • 員工管理和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簡單一句話來說,就是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成了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 馬斯洛的五大需求層次——你在哪一層?
    馬斯洛的人生五大需求層次,依次從最低層次到最高層次,看看你到哪一層了?如果全部達到,恭喜你的人生己經很圓滿,如果還沒有達到五個層次,還需更加努力,當然,排除對人生根本沒有追求,安於現狀的人。  1.生理需求: 包括維持生存的需求,諸如食、飲、睡眠、性慾等。若不滿足,則有生命危險。這類需求的級別最低,人們在轉向較高層次的需求之前,總是盡力滿足這類需求。
  • 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究竟是幾個層次?
    在理解人的動力結構方面,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迄今還難以被替代的最著名的模型。儘管它被廣泛引用和介紹,但其理解卻有一些混亂和互相矛盾的地方,例如,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究竟是講幾個層次?認知需要和審美需要應該各看成是一個需要層次嗎?馬斯洛是在《動機與人格》「人類動機理論」這一章中詳細論述需要層次問題的。這一章在英文的第二版中安排為第四章,在英文的第三版中安排為第二章。這一章的內容在第二版和第三版中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小標題有一些改動。第一章分為幾節,每一節有一個小標題。
  • 馬斯洛需求理論
    馬斯洛需求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的,在他看來,人有兩類需求,一類是生物屬性帶給我們的低級需求,比如延續生命
  • 馬斯洛需求金字塔
    馬斯洛需求金字塔01需求金字塔理論認為,人的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等級構成。生理需要:衣、食、住、行、基本欲望等滿足生理的需要,是人最底層的需要。安全需要:人們需要穩定、安全、受到保護、有秩序、能免除恐懼和焦慮等。
  • 你真的會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嗎?
    大多數人可能或多或少都聽說過【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也就是那個著名的金字塔。簡單來說,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分為了5個層次,分別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需求層次越低,動機越強,而低層次的需要滿足了就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
  • 新解馬斯洛需求層次論
    只有了解她工作的目的,才能了解她的心理需求。過了一周,這位朋友跟我說,這個女孩來公司上班之前是在她們小區做私人瑜伽教練的,每個月薪酬在4萬左右,來朋友的公司上下班開的都是奔馳越野車。這個時候,我的朋友才知道,這位女孩來上班的目的是打發時間,因為小區私人瑜伽教練一般是晚上工作,而白天就很閒。因此,現在公司給她每個月5500元的薪酬,對她根本起不到激勵的作用。
  • 人的需求分5級,你在哪一級 | 心理需求測評
    | 如何發掘內心真實的需求 |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會有很多欲望,關於金錢、工作、情感,等等。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提出,人的需求和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 STP理論
    我的理解是它與長尾理論相似,都是避開競爭對手,做出細分的市場。人的需求是多樣性的,我們可以看到人類基本的生存需要,所需求的產品大多是被大企業所佔有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人類的基本生活物質需求彈性很小,沒有什麼多樣化的產品,比如水、油、米的這類產品彈性很小。基本上就是贏家通吃、先到先得,由最先入場的企業所佔有,所以stp的理論很難應用這些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