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平時與一些朋友聊天,深感著急,發現他們對一些事情的思考深度(或角度)不夠,往往人云亦云。促使我想寫一系列的文章,來闡述一些如何從經濟學角度理解這個世界。
如果你對下列問題都已經有很深刻的理解或者說有多維度解讀:
經濟學基本概念
古代皇帝好當麼
一戰二戰的原因
凱恩斯主義應用
美蘇競爭的本質
美帝的如意算盤
中國的崛起之路
現代的金融體系
國家競爭的本質
預測股(房)市走勢
那麼可以不用再看我寫的文章。當然如果你看到上述問題沒有很清晰的思考角度,或者說不知道該從哪方面解讀起,那麼就可以浪費點時間消耗在我這不專業的文章裡,帶領你如何思考這些宏觀問題背後的本質模型。
接下來進入我們整個系列文章的第一篇,經濟學基本概念。
經濟學是什麼
現代經濟學就是基於假設的一個又一個數學模型,有很多的經濟學分支。主流上將經濟學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如果按照經濟學流派分類就更多了,什麼古典經濟學、自由主義經濟學、凱恩斯主義、新自由主義等。這些流派之間還有很多互相衝突的觀點,如凱恩斯主義支持政府主動幹預市場經濟,而自由主義則反對政府過多幹預,認為市場是萬能的。
如果是專業的經濟學研究者,他們都是站在量化的角度去研究的,因此需要很多詳細的理論。而從業餘角度去理解經濟學,完全可以省去這些冗餘的步驟,直接理解幾個核心的概念,然後帶著這些概念再去理解整個世界,定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正式基於此理念而創作
個體
個體的意思就是人。整個社會本質上都是由單獨的個體組成的。而每個個體參與的社會化大分工活動,組成了人類社會的整個經濟活動。
大部分人的行為活動主要由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指引,由老祖宗的話可以簡單概括為「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每個個體勞動的意圖都是不斷提升自己在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的層級。如吃不飽飯的個體,想多賺點錢,可以多吃幾碗拉麵。處於溫飽階段的個體,想獲得更多物質,有一個固定住所,提升安全感。有了固定住所的就想找一個漂亮的妹子,實現愛與被愛的感覺,已經能輕鬆把妹的老鐵,可能就更想讓其他人認可自己的社會成就,例如賺更多的錢,買豪宅等等。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的作用從古至今,莫不如是。
因此誕生了第一個理論個體選擇論,即人們總是流向那些能更好提升自己的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的層級理論的職業。
後續的很多分析,都是基於這個理論作為基準點,然後推理出來的。
組織
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可以將社會拆分成一個一個的機構組織,每個組織都有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如學校、醫院、家庭、氏族、佛教、軍隊、政府、國家等等。這些組織有大有小,每個組織裡的個體,都需要從組織裡獲取資源來提升自己的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而每個組織,需要滿足個體的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即有足夠的資源來滿足每個個體的訴求,這樣這個組織才能延續(存活)下去,來完成自己的職責和使命。
因此誕生了第二個理論組織選擇論,即組織總是優先考慮存活下去,然後再去完成自己的職責和使命。
總結
上面兩個理論,就是思考問題的出發點,任何時候都需要明白,每個人都是去做能讓自己獲得更好回報的社會實踐,每個企業都是為了生存下去才談發展。綜上,在任何場景基於這兩個點去深入思考和推理,基本就能將世間萬事萬物的演化過程分析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