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經濟學幫助我們正確的理解世界

2021-02-25 全球善商

經常會有人問這樣的問題,即「學習經濟學有什麼用」。

經濟學是人類的智慧財產,是前人留給後人的思想財富。和自然界一樣,人類社會的運行也是有法則的,經濟學揭示的便是人類社會運行的法則,這些法則可以被稱為「道」。人類如果違背了這些法則,就要受懲罰。世界的和平繁榮是遵循「道」的結果。經濟學是使人類更自由、更繁榮的科學,一些基礎性的經濟學知識是每個公民都應該懂得的。

經濟學幫助人們認識世界,透析事物的真相。對社會現象來說,真相往往不是被直接「觀察」到的,而是通過對本質的理解「認識」到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對原理的認識先於對世界的觀察。一個人只有當他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時候,才知道什麼是錯誤的。經濟學知識提供了認識世界的原理,幫助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

舉個例子,我們通過學習哈耶克的學說,知道在自然秩序和建構的秩序之外,還存在自發演化的秩序,文明的演進主要是通過自發演化的方式實現的。假如我們沒有接觸到哈耶克的學說,我們就極有可能認識不到這一點,這樣就有可能把人為的建構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手段,從而阻礙了文明的進步。


正如哈耶克所強調的,人的理性無法建構出使社會得以良好運行的規則,或者說,這些規則是無數個體行動的「非意圖結果」。但是,承認無知並不意味著接受盲目。人們必須理解社會運行的基本原理,這樣才能避免因為盲目而導致的悲劇,而這些原理正是經濟學所揭示的。顯然,當有更多的人能夠理解這些規則時,一個社會的進步就會更快。


相反,如果人們不理解這些規則,只知道在約束條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他們的行為就很有可能破壞社會的正常運行,最終損害自己的利益。

在一個分工合作的社會中,你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息息相關,正如《鉛筆的故事》所揭示的,我們所需要的每一種商品都是無數人分工合作的產物。這個分工合作的體系運行得越有效率,每個個體的利益就增進得越多,也越快。


因此,對每個關心自己利益的人來說,他必須關心這個分工合作體系,不能讓這個體系遭受人為的破壞,也不能只關心他自己眼前的利益,因為這個體系決定了他的利益。經濟學告訴人們的正是這個體系如何才能維持和有效運轉的奧秘,這也是人們必須學習經濟學的原因。

掌握經濟學原理很重要。假如一個社會的繁榮不是建立在對原理的認識之上,而是建立在某些偶然因素之上的話,那麼這個社會已經取得的繁榮很可能會消失。比如,我們都知道市場經濟對我們很重要,但是,假如我們不知道市場經濟的基本原理,我們就有可能出現破壞市場經濟而不自知的情況。所以,對原理的認識是一個社會走向持續繁榮的前提條件。


當體現經濟學原理的一般性規則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的時候,一個社會就越有可能走向文明。除了誠信外,一般性規則還包括私有產權和限制政府權力等更為「高級」的一般性規則。之所以它們被稱為高級的規則,是因為它們能夠進一步地促進和平下的合作,從而給人類帶來更大的福祉。

當遵循「誠信」等基本規則時,一個社會也就有了基本的文明。如果社會保護了私有產權,並限制了政府權力,社會就會走向更為高級的文明社會。對於「高級」規則的重要性,我們往往需要通過經濟學的學習才能得知。對於一個社會中的眾多個體來說,當他們習得和遵循更為高級的規則時,這個社會就會從初級文明邁向更高級的文明。可見,經濟學的學習會加快一個社會文明的進程。

經濟學有很多流派,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學科,有的學說是誤導性的或者說是有害的。顯然,「好」的經濟學應該是能夠幫助我們正確理解世界的經濟學。經濟現象是人的行動的產物,經濟學的出發點應該是真實的、活生生的人。


在這方面,奧地利學派經濟學是在所有的經濟學流派中最為堅定地堅持上述原則的,它把經濟學視為人的行動的研究,其代表人物是米塞斯。米塞斯在「人的行動是有目的的」這一假設之上建立了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大廈,對人的行動所構成的社會做了深刻的揭示。

相比之下,主流經濟學中沒有人的行動,它建立在服務於均衡目標最大化(理性人)的假設之上。主流經濟學用最大化來解釋經濟現象,雖然這種解釋也會給人一些啟發,但意義不大,因為重要的是「理解秩序」,而不是「解釋某種現象」,和公眾利益有關的是秩序,而非特定的某種現象。


良好的秩序類似空氣,構成每個個體的生存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說,秩序也是每個個體的利益所在。不僅如此,用約束條件去解釋現象也是有偏差的,因為任何現象都是秩序背景下的產物,而非某些約束條件的產物。只有把現象放到一個大的秩序背景下,我們才能得到更好的解釋。

嚴格地說,芝加哥學派經濟學不是真正的經濟學,因為它沒有提供一套可靠的經濟學理論體系,只是用「最大化」來解釋現象,而「最大化」不構成經濟學本身。人的行動不由約束條件決定,而是更多地取決於人的目標。約束條件不是由經濟學家確定的,而是取決於當事人的目標。

經濟學的一個重要作用是,讓我們不滿足於既有的秩序,幫助我們「想像」更好的秩序。這種想像能力也是「好」的秩序得以出現的重要前提。這種秩序的想像能力是中國目前非常欠缺的,經濟學的學習可以彌補這一不足。這種想像出來的秩序可能在當下無法實現,但在未來是有可能實現的。它不是烏託邦,因為它是建立在可靠經濟學知識之上的。

眾所周知,奧地利學派經濟學,也可以說是「市場經濟學」,會把一個社會往市場經濟的方向「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會抵消市場經濟的反動力量。因此,對於一個決心走市場經濟的國家來說,它有著無可比擬的意義。

它的理念對任何一個社會來說都是超前的,且這種超前是有必要的,「欲求其中,必求其上」。如果沒有超前一點,社會就不會前進一點,所以這種超前實際上是「前瞻」。正如自然科學領域需要新的科學理論來推動技術進步,人類行動構成的社會領域也需要前瞻性的思想來推動社會的進步,奧地利學派經濟學提供的正是這樣的思想。

普遍的錯誤認識會造成時代的悲劇。人類歷史上的很多災難是人禍,是錯誤的認識導致的,比如戰爭和20世紀很多國家推行的計劃經濟體制等。一個國家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人禍,是因為沒有遵循經濟學的教誨,採取了背離經濟學的政策或制度。我們不能認為這樣的人禍今後就不會發生了。

如果一個社會違背了經濟學的教誨,那麼大的危機便已經潛伏在那裡了。實際上,當經濟學的原則沒有得到遵循時,即便沒有出現大的災難,各種看不見的危害也已經產生了。所以,經濟學不是可有可無的,那種認為只要有科技的進步就會帶來繁榮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

經濟學是社會科學的核心,是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學問。人類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類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接受經濟學。學習正確的經濟學,就是從事有價值的生產性活動;傳播正確的經濟學,就是做善事。

|申命記25:13-15|

你囊中不可有一大一小兩樣的法碼;

你家裡不可有一大一小兩樣的升鬥。

當用對準公平的法碼、公平的升鬥。

這樣,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

你的日子就可以長久。

相關焦點

  • 走進曼昆的經濟學世界
    其實《經濟學原理》作為經濟學的入門教材特別適合經濟學小白,不奢望我們看完就能成為經濟學家,但是學會用經濟思維看待事物和問題,講好你的story也是不錯的呢。經濟學領域的偉大洞見,如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原理,以及凱恩斯的總需求理論,並不僅適用於某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它們還給思維活躍的學生提供了觀察世界的透鏡,以此促進公共政策設計。當然一個人通過透鏡看到了什麼取決於特定的歷史、政治和文化條件。
  • 理解世界系列之--經濟學基本概念
    促使我想寫一系列的文章,來闡述一些如何從經濟學角度理解這個世界。如果你對下列問題都已經有很深刻的理解或者說有多維度解讀:經濟學基本概念古代皇帝好當麼一戰二戰的原因凱恩斯主義應用美蘇競爭的本質美帝的如意算盤中國的崛起之路現代的金融體系國家競爭的本質預測股(房)市走勢那麼可以不用再看我寫的文章
  • 如何用經濟學的方式,思考這個世界?
    聽財經新聞,解市場之謎,大家晚上好,我是叮噹!
  • 用「外部效應」理解世界
    為什麼有的人能力平平,卻能收入比我高?為什麼各地都要爭相建設最高建築?為什麼說是你導致了威尼斯被淹?為什麼你生活很健康卻還是患癌症?要解釋上面問題首先要理解一個經濟學概念——「外部效應」:一個人或一群人的行動和決策,使另一個人或一群人受損或受益的情況。它也叫溢出效應、外部影響等名字,分為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兩種情況。
  • 經濟學之父帶你了解人性
    開篇先要說明的是,這是一本911剛出的新書,評論還不夠多,我這裡推薦不代表一定值得閱讀,只是借這本書喚起大家對於這位現代經濟學之父的關注,經濟學離我們並不遙遠,經濟學也不是完全虛無縹緲的公式和理論。
  • 經濟學中的人生哲理 | 論道
    但經濟學提醒我們,慎重考慮機會成本,這些成本可能是一時不容易以貨幣價值來衡量的。比如說,選擇小地方熟人社會安逸平淡的生活,就可能失去了冒險創業的發財機會。既然選擇都有成本(否則就不能稱為選擇),那麼,不惜代價追求完美就不是一個好策略。我們要在成本一樣的情況下,選擇收益最高的方案,或者在收益一樣的情況下,選擇成本最低的方案。總之,要爭取最多的淨所得。
  • 經濟學十大原理
    ---經濟學是研究社會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的科學---經濟學十大原理範圍A. 人如何做選擇        原理一:人們面臨權衡取捨        該取捨包括:1. 兩個目標之間的取捨;2.《經濟學》,為此這本來可以用於學習《藝術史》、看美劇玩遊戲、出遊燒烤、健身等的3個小時,就成了邊際成本;而每周10個小時的總時間成了機會成本。
  • 「糯米」經濟學---牧牧老師一對一經濟學課
    大家好,我是學霸山丘的牧牧老師。
  • 我在貿大學經濟 | 經濟學筆記三步法
    經濟學科作為一門理性思維較強的社會學科,在筆記方面常常讓同學們感到頭疼上課來不及記筆記筆記潦草凌亂,自己都不想看記完就忘,仿佛沒記筆記太多,看起來好麻煩……等等問題是否也困擾這你呢今天小編就為你帶來經濟學筆記破解術~學會善用箭頭經濟學基礎課程中的基礎概念常常有較強的邏輯關係,比如,由前提要求  概念   特點  作用   適用範圍  當一個條件變化導致的影響……當複習時抓住當初做筆記的一條邏輯線就可以輕鬆順下來啦經濟學中許多概念都存在對應關係
  • 反壟斷法與經濟學
    今天我們開始解讀波斯納教授在反壟斷法領域的一部重要著作——《反託拉斯法》,我們首先了解反壟斷法與經濟學理論之間的關係。
  • 學習計量經濟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距離考完計量經濟學已經有一年多,最近也在忙著找工作和實習的事,已經不太記得具體的內容了。只是還記得計量真的很難,是大學裡比較少的幾門上課必須一節不落的好好聽,不然倒下一堂課就完全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了(大學老師上課真的進度很快,完全不管你能不能跟得上),而且就算聽了也不一定聽得懂。
  • 一頁紙總結經濟學原理
    人文學會(HES1929) 「經濟學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它的基本原理簡單到可以寫在一頁紙上,任何人都能理解,但很少有人能理解。」 ——米爾頓·弗裡德曼 弗裡德曼的這句話引起了我的思考。有沒有可能用一頁紙概括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畢竟,亨利·黑茲利特的《一課經濟學》對這些健全的原理做了精闢總結。這些概念能否縮減到一頁紙上? 弗裡德曼本人在1986年的一次採訪中說這句話的時候,並沒有試圖列一個清單。
  • 這一次,徹底讀懂行為經濟學名著《思考,快與慢》
    >這本書的作者丹尼爾·卡尼曼 ,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開創了經濟學的重要分支——行為經濟學。當我們解答覆雜的數學題時,需要集中注意力推理,就是慢系統在起作用。3. 兩套系統看似相反,但我們的思考過程,都是它們合作的結果。對於簡單事務,快系統依靠經驗、直覺迅速做出判斷;當遇到複雜問題,快系統解決不了時,啟動慢系統,進入理性思考。正如書中說的:直覺遇到麻煩,理性出面解決。4.
  • 如何讓點頭之交幫助到我們
    我並不總是在這個平臺上,希望我們可以通過微信成為朋友。這是我的微信ID XXXX。」原來,他想在中國開設太陽能公司,也許他想通過領英物色一些合適的工作夥伴。我想,他完全可以不用把我變成他的微信好友的,他這樣做是為了將我收在他的視線範圍之內,當他需要什麼人的時候,這些微信好友會成為他潛在的員工,他潛在的跟隨者,或者潛在的機會。
  • 『指南針 指引我們正確的方向』
    指南針紋身也是有著和指南針本身一樣的寓意,實物指南針也許是給我們找到了南方,從而來判別其他方向。而生活中的我們,經常會迷失了自我,世界猶如一個「欲望都市」,我們經常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裡。如果一個人沒有正確的方向,將會漫無目的,也沒有方向,像一個羽毛一樣在空氣中飄啊飄!
  • 經濟學十大原理一:人們面臨權衡取捨
    從現在開始我們介紹經濟學最基礎最重要的的十個原理,這些原理是理解經濟學基礎最重要的根基。原理一:人們面臨權衡取捨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已經舉了很多人們面臨權衡取捨的例子,因為資源是稀缺的,所以我們需要合理分配我們的資源,使我們能夠從稀缺資源中獲得最大的收益。
  • 如何講好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概述如何,如何理解理論聯繫實際
    生命、生態、生態學效度李克富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如何講好社會心理學?他提出從3個名詞入手:生命、生態、生態學效度。
  • 經濟學基礎定律之三:木桶定律
    我們可以將組織成員的技能看成是木板的長短,成員的品德看成是木板的厚度。這樣就很容易理解了,對於一個組織來說,組織的發展不僅僅是看他擁有多少有能力的成員,更要看他擁有多少品德優秀的成員。如果沒有品德,那麼這個成員對於組織的損害程度與他的技能將成正比。
  • 《小島經濟學》你讀懂經濟了嗎?
    大家好,我是孤獨君。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本書 -- 《小島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