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孤獨讓你變得出眾,而不是合群

2021-02-19 感官英語和成長之路

文/Y.Phoenix

相比於西方人,中國人更加害怕寂寞,不懂怎麼享受一個人的時光;而且過於在乎別人的看法,總是想從別的眼中尋找自己的存在感。為了不被貼上「不合群」的標籤,而刻意頻繁地參加一些沒什麼實際價值的社交活動。在西方人看來,中國人有點「過度社交」。

什麼是有效的社交?有明確的議題和目標,並且能圍繞這個議題和目標開展下去;找到問題和解決方法;能達成一致意見;明確跟進工作和責任人;控制時間和效率。當然這是針對工作而言,生活中沒人會這麼刻板。個人認為,對於與工作無關的私人社交活動,平均每周2次以內是正常的,大於等於3次就會過度消耗自己了(耗時、耗財、耗生命)。

我來舉兩個例子:

A、約兩三個私人關係非常好的前同事,吃個AA制的午餐,增進一下感情,聊一下各自的近況和將來的打算,開拓一下思路,趕在下午上班前順道去看個展覽,在放鬆心情的同時也培養了興趣,也沒有耽誤工作。有明確的目的,有控制時間,而且一舉多得,這是有效社交。

B、下午在三裡屯見完客戶一身疲憊,還不到下班時間,但現在回公司不值當,也不想回家,幹嘛呢?在微信朋友圈隨手發一句:「有在三裡屯附近的嗎?陪我唱歌喝酒唄,贈香吻一個。」瞬間一堆回復(僅僅因為貌美),半個小時後來了1個,1個小時後來了2個,2個小時後來個3個,有的不生不熟,有的根本都沒見過,呆了半小時就走了,半夜一兩點後還在不斷進進出出,酒喝得不少,飯沒怎麼吃,唱到凌晨4點餓得心慌,出來再吃個宵夜,等回到家都6點了,一頭扎到床上睡2、3個小時,拖著疲倦的身軀、混沌的頭腦、滿滿的罪惡感上班去……純屬寂寞空虛冷,沒有實際的目的,沒有特定的人,在時間上無節制,砸錢毀了身體還耽誤工作,這是過度社交、無效社交。

過度社交的直接後果就是:自己的可支配時間、金錢、生命被浪費,尤其是時間。對於一線城市非傳統行業的打工族來說,除去工作、交通、睡眠時間,每日可支配時間非常有限。這些寶貴的時間原本可以用於思考、讀書、培養興趣、提升自我、休息放鬆、健身、養生、談戀愛、接私活、創業等等,如果過度社交,這些事情就會被擠壓,甚至會從你的生活中消失掉。

在這裡,我特別想強調一下『思考』。為什麼要思考?因為在上班的時間裡,根本沒有安靜的環境和整塊的時間供你一個人冷靜思考。人是在不斷的思考中清除障礙,沉澱優勢,明確方向,獲得持續成長的。一個每日只顧埋頭苦幹而不會尋找時間進行獨立思考的人,是不會有任何進步的。思考什麼呢?思考今天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有什麼經驗和校訓,怎樣改進;思考明天的工作和生活有什麼計劃;思考今天發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思考今天記在貼紙上的一個在上班時間難以細化的靈感;思考我還有什麼重要的事沒有做,重要的人沒有見,重要的地方沒有去……

享受孤獨。適度脫離群體,學會和自己相處。孤獨是可貴的,在這樣沒有被打擾的時間和空間裡,完全依照自己的意願來安排這段時光怎樣度過,是一種莫大的『自由』。在每天非常有限的自由的時空中,如果可以做到『自律』,有計劃、有節制、自我激勵,也就可以帶來『效率』,成就那些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也就成就了你自己。

It is loneliness 【編者:solitude用在這裡更合適】 that makes you different, not gregariousness. 正是孤獨讓你變得出眾,而不是合群。但凡那些才華橫溢、有所作為的人,都是會享受和利用孤獨的人,他們在孤獨的時候積蓄能量,才能在不孤獨的時候爆發和綻放;但凡那些害怕孤獨,成天在飯桌、酒桌、歌廳裡尋找存在感的人,一定都會淹沒於芸芸眾生。

轉載自:豆瓣

作者:葉飛 / Y.Phoenix

原帖地址:http://www.douban.com/note/392939146/

編者:對於超過三個人的聚會,筆者一直並不是很熱衷參加,因為一大桌人一起吃飯或是一群人幹點兒什麼事兒其實都不能lead to有意義的交談。真正有意義的交談或是深入的談話只能在兩三個人之間進行。平時我也特別害怕那種人多的場面,好像自己只是一個湊數的,只是隨大流的做些事情而已。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能真正地讓心靈充盈起來,吸取養分,獲得重生。

看看Wikipedia怎麼定義「solitude」:

Solitude is a state of seclusion or isolation, i.e., lack of contact with people. It may stem from bad relationships, loss of loved ones, deliberate choice, infectious disease, mental disorders, neurological disorders or circumstances of employment or situation (see castaway).

Short-term solitude is often valued as a time when one may work, think or rest without being disturbed. It may be desired for the sake of privacy.

A distinction has been made between solitude and loneliness. In this sense, these two words refer, respectively, to the joy and the pain of being alone.

以下是關於Solitude的一篇美文和中文譯文:

I find it wholesome to be alone the greater part of the time. To be in company, even with the best, is soon wearisome and dissipating. I love to be alone. I never found the companion that was so companionable as solitude. We are for the most part more lonely when we go abroad among men than when we stay in our chambers. A man thinking or working is always alone, let him be where he will. Solitude is not measured by the miles of space that intervene between a man and his fellows. The really diligent student in one of the crowded hives of Cambridge College is as solitary as a dervish in the desert. The farmer can work alone in the field or the woods all day, hoeing or chopping, and not feel lonesome, because he is employed; but when he comes home at night he cannot sit down in a room alone, at the mercy of his thoughts, but must be where he can :see the folks,:」 and recreate, and, as he thinks, remunerate himself for his day’s solitude; and hence he wonders how the student can sit alone in the house all night and most of the day without ennui and :the blues:; but he does not realize that the student, though in the house, is still at work in his field, and chopping in his woods, as the farmer in his, and in turn seeks the same recreation and society that the latter does, though it may be a more condensed form of it.

Society is commonly too cheap. We meet at very short intervals, not having had time to acquire any new value for each other. We meet at meals three times a day, and give each other a new taste of that old musty cheese that we are. We have had to agree on a certain set of rules, called etiquette and politeness, to make this frequent meeting tolerable and that we need not come to open war. We meet at the post-office, and at the sociable, and about the fireside every night; we live thick and are in each other’s way, and stumble over one another, and I think that we thus lose some respect for one another. Certainly less frequency would suffice for all important and hearty communications. Consider the girls in a factory---never alone, hardly in their dreams. It would be better if there were but one inhabitant to a square mile, as where I live. The value of a man is not in his skin, that we should touch him.

I have a great deal of company in my house; especially in the morning, when nobody calls. Let me suggest a few comparisons, that some one may convey an idea of my situation. I am no more lonely than the loon in the pond that laughs so loud, or than Walden Pond itself. What company has that lonely lake, I pray?

And yet it has not the blue devils, but the blue angels in it, in the azure tint of its waters. The sun is alone, except in thick weather, when there sometimes appear to be two, but one is a mock sun. god is alone---but the devil, he is far from being alone; he sees a great deal of company; he is legion. I am no more lonely than a single mullein or dandelion in a pasture, or a bean leaf, or sorrel, or a horse-fly, or a bumblebee. I am no more lonely than the Millbrook, or a weathercock, or the north star, or the south wind, or an April shower, or a January thaw, or the first spider in a new house.

(點擊最下面的「閱讀原文」收聽這篇英語美文的英文朗誦)

譯文:

獨處

我發現人若大部分時間用於獨處,將有益身心。與人為伴,即使是摯友,也很快會有厭煩或虛度光陰的感覺。我愛獨處,我發現沒有比獨處更好的伴侶了。出國,身在熙攘人群中,要比退守陋室更讓人寂寞。心有所想,身有所系的人總是孤身一人,不論他身處何地。獨處與否也不是由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來確定。在劍橋苦讀的學子雖身處蜂巢般擁擠的教室,實際上卻和沙漠中的苦行僧一樣,是在獨處。家人終日耕于田間,伐於山野,此時他雖孤單但並不寂寞,因他專心於工作;但待到他日暮而息,卻未必能忍受形影相弔,空有思緒做伴的時光,他必到「可以看見大伙兒」的去處去找樂子,如他所認為的那樣以補償白日裡的孤獨;因此他無法理解學子如何能竟夜終日獨坐而不心生厭倦或倍感悽涼;然而他沒意識到,學子雖身在學堂,但心系勞作,但是耕於心田,伐於學林,這正和農人一樣,學子在尋求的無非是和他一樣的快樂與陪伴,只是形式更簡潔罷了。

與人交往通常都因唾手可得而毫無價值,在頻繁的相處中,我們無暇從彼此獲取新價值。我們每日三餐相聚,反覆讓彼此重新審視的也是依舊故我,並無新奇之處。為此我們要循規蹈矩,稱其為懂禮儀,講禮貌,以便在這些頻繁的接觸中相安無事,無須論戰而有辱斯文。我們相遇在郵局,邂逅在社交場所,圍坐在夜晚的爐火旁,交情甚篤,彼此幹擾著,糾纏著;實際上我認為這樣我們都或多或少失去了對彼此的尊重。對於所有重要的傾心交流,相見不必過頻。想想工廠裡的女孩,她們雖從不落單,但也少有夢想。像這樣方圓一英裡僅一人居住,那情況會更好。人的價值非在肌膚相親,而在心有靈犀。

.

我的房子裡有很多夥伴,尤其在無人造訪的清晨。我把自己和周圍事物對比一下,你或許能窺見我生活的一斑。比起那湖中長笑的潛鳥,還有那湖,我並不比它們孤獨多少。你看:這孤單的湖又何以為伴呢?然而它那一灣天藍的湖水裡有的卻是天使的純淨,而非魔鬼的憂鬱。太陽是孤獨的,雖然時而在陰鬱的天氣裡會出現兩個太陽,但其中之一為幻日;上帝是孤獨的 – 魔鬼才從不孤單,他永遠不乏夥伴,因從他都甚眾。比起牧場上的一朵毛蕊花,一支蒲公英,一片豆葉,一束酢漿草,一隻牛虻或大黃蜂來,我並不孤單多少;比想密爾溪,風標,北極星,南風,四月春雨,正月融雪,或者新房中的第一隻蜘蛛,我也並不更加孤單。

這裡的英文您能看懂嗎?看懂需要藉助中文翻譯嗎?如果您的英文水平還不足以讓您感到自信,「感官英語」能助力您英語聽說能力突飛猛進。感官英語的微信試聽即將開始了,如果你還沒關注本公眾號,請趕快關注並每天注意查看,9月22日新班開班前將進行四次試講。

愛滿手是傳播愛,成長,藝術和美的平臺,歡迎關注。品牌產品:感官英語,使命是用10年的時間幫助5000萬中國人開口說漂亮英語,並成為英語的主導教學法。

--

感官英語是留美博士兼二級心理諮詢師JJ老師獨創的英語教學法,旨在應用思維導圖和調動人所有的眼耳鼻舌身意進行學習,有效結合NLP和心理學的理論,是革命性的全息化全腦教學法。愛滿手是全國最早嘗試移動互聯英語教育的公司,迄今已有一年半的成功經驗,不僅幫助學員開口說,更達到自信流利漂亮。

微信個人號:aimanshou。微信公眾號:eyes_mind_soul,或直接搜索「愛滿手」。

點擊下面的「閱讀原文」可以收聽「Solitude」的英文朗讀(by JJ老師)。

相關焦點

  • 你要麼出眾,要麼出局
    這個世界其實真的很殘酷,人就是這樣,要麼出眾,要麼出局,沒有中間選項。而在中國總是多一些中庸的片段,讓人能舒服一些,可是這些中庸的片段增加了我們生活的溫和,同時也增加了複雜性,但揭開這些中庸背後的邏輯,背後從來都是殘忍。我的一個朋友來北京找工作時投了幾家簡歷,他最喜歡的是一家做風投的公司,那次面試結束後,他聽到對方說:你回家等消息吧。
  • 聰明的人都孤獨,事實上他們是在享受孤獨
    聰明人從來都不孤獨,你以為的孤獨只是你的以為,他們是在享受。孤獨的大腦能更好的進入學習的狀態,更能提高專注度。聰明人只做必要的社交,所以才會讓普通人認為其孤獨。聰明人的交流是在進行一場知識的交換,思維的交換,而不是內容單一的說說話,對於沒有營養和技術含量的對話在聰明人看來等於是對時間的剝奪,他們會認為對方無法交流而終止話題或者故意「尬聊」等待對方收場,聰明人不做沒有意義的事,而聚眾聊天就是其一。
  •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2020年我想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生存的非常艱難的一年,對,你沒看錯,是生存,而不是生活,隨著市場融資環境的變化,導致一線城市的就業環境也產生了變化,尤其是在網際網路環境當中,因為自身在網際網路環境當中,對這面了解能深一些,在2019年末開始到2020年一整年,就是不斷伴隨著項目關閉、降薪、裁員等等的一系列操作,而就業市場上也是大批的失業者,就我當時去面試的路上
  • 採購人的10級孤獨,你是幾級?
    一個人做審核供應商計劃並實施審核,與供方市場、技術、生產等講述要求組織採購降本跨部門會議,其他部門都忙沒來,除了組織者的我公司其他採購都安排輪流安排出去參與培訓提升,除了自己替供應商詢問財務付款日期,財務問你為哪個公司服務的
  • 懶散者出局 自律者出眾
    唯自律,方可出眾。    沒有自律的起點,就不會有收穫的終點。混一天和努力一天,看不出任何差別。三天看不到任何變化,七天也看不到任何距離。但是,一個月後,會看到話題不同。三個月後,會看到氣場不同。半年後,會看到距離不同。1-3年後,會看到人生道路不同!    不要假裝努力,結果不會陪我們演戲!在平凡與優秀間有座橋,是自律。當自律形成習慣,懶散自然消失。
  • 最孤獨職業排行榜,你的工作上榜了嗎? | Is your job one of the loneliest ones?
    你的世界只有你的小隔間和偶爾從設備裡傳來的指揮信息。Other jobs demand a certain bravery, as well as a resistance to such solitude.有些職業有時還伴隨著時刻面臨險境卻又不得不做的「無畏之孤「。
  • 如果你是普通人,想變得優秀,我勸你一定不要跳出舒適圈
    也許吧,為了變得優秀,我們會經常給自己制定一些計劃。剛實施時,大家熱血沸騰來著,很認真地執行。但是過了三天,一星期,就洩氣了。有的人,甚至過一天,就堅持不下去了。其實,你知道嗎?你犯了一個大錯。不是你不夠自律,而是你不明白,你自身沒有某方面努力的能力。我舉個例子。你平時都不喜歡看書。小時候班級考試,你都是倒數第一第二。
  • 為什麼一些很外向的人會喜歡孤獨,經常獨來獨往
    你會發現在我們周圍有些平時外向開朗的人,卻常喜歡獨來獨往。請不要懷疑,他就是一個內向的人。而且很多人都是這樣。
  • 王小山:孤獨的走向未來
    創業是一件很孤獨的事兒。如果你耐不住寂寞,耐不住誘惑,就不要選擇創業。我創業快6年了。在這6年的時間裡,我幾乎沒有任何節假日。
  • 孤獨殺我
    我一直以為我和孤獨相處的不錯,直到我越來越容易無原因的疲憊,易激惹,暴怒和悲傷。我知道,我的情緒堵住了。身體需要科學的運動,心理情緒需要正常的流動,才能保持身心健康……醫生說:我需要回到人群交流,哪怕是無效交流也不要再獨處下去了。
  • 人到四十,為什麼你會越來越孤獨?
    可是長大的過程,「大人」卻無法避免地責備管教小孩——「你動太多了!你不要再動了!安靜點!乖乖坐著!」甚至打罵小孩,於是我們慢慢的失去身體動感,變得越來越放不開,嚴重起來,很多長期壓力累積在身體裡無法釋放而不自知。失去了「真實的自我」的我們,活的很累。為了被愛,被接受,我們戴著面具活著,可是我們知道這個面具是假的,這個面具很脆弱。
  • 孤獨與桀驁-記錄圈子點滴美好
    孤獨與桀傲Part 1「或許接觸這個圈子,只是時間問題。」有的,我在有感情的扮演自己的角色,僅此而已我曾經以為,我是因為要報復渣男而誤打誤撞入了圈子,其實不是,我是一個有很深刻孤獨感和不安的人,這種情緒,總會讓我接觸到這個,或許入圈是必然,不是壓力,就是孤獨Part 2「借花獻佛,手有餘香。芸芸眾生,不過眾生。」
  • 連載 | 我很孤獨,因為我所有的朋友都上班了
    可是我卻非常害怕創業,一創業,思想要變得無比開拓,甚至還要經常去思考很多這輩子都不可能想的問題,這種感覺很像聲樂系的主任在跟音樂學院的學生上課,「懸音垂要豎起來,打開口腔,要讓自己興奮起來··· ···」(只有讓自己興奮起來才能很容易的獲得高音,這是方法論,你看到的電視裡面,歌手一旦唱到高音時的猙獰的面孔或high大的表情都是因為要精準的去找那個「高音」)回望過去幾年的喧囂,誰還沒有風光過,但是那些風光顯然都是你曾經給別人打工的時候
  • 內向者需要變得更外向嗎?
    「你怎麼不說話啊?」可能是內向者最怕聽到的一句話,通常發生在一群人聚會的時候。有些溫和的人出於善意,會不經意把話頭兒遞到你嘴裡,讓你發言;而爽快一點的,則會直截了當問出這句話。從小到大,學校環境不斷強調的團隊協作、集體意識,迫使每一個人都努力變得活潑開朗,來讓自己更「合群」。一個在國外念書的朋友表示,她最受不了聚會時四處遊蕩找人完全不認識的人尬聊。內心只有一個堅定的聲音在吶喊:怎麼還不結束!請讓我回家!
  • 李浩菲|熬得住出眾,熬不住出局.
    雖然這個表演李浩菲透露說確實吃了不少苦,但更要感謝的是自己的搭檔:「如果不是我的搭檔,我不會飛這麼高,很難平穩落地。」除了才藝方面,李浩菲的主持功底也很穩。在比賽第二輪的即興主持環節,李浩菲用一卷衛生紙的故事打動了所有人。對於大家給予自己的認可,李浩菲表示以後要更努力,要多聽取大家的批評意見,「熬得住出眾,熬不住出局。」
  • 女生該如何讓自己在社交場合變得優雅而高貴? 外交官禮儀課
    微信ID:foreignlinkOrg『峰嶺,傳遞外交正能量』在社交場合女生該如何讓自己變得優雅而高貴你看,銀白色頭髮的老太太,一襲湖藍色套裝,坐在萬黑叢中,大方得體,顯得格外亮眼。相貌身形都不出眾的米歇爾·歐巴馬,總能以最快的速度為其即將要出席的首腦會議和世界各地的首映禮挑選最合身的禮服,看起來都非常驚人。從定製吳季剛的禮服,穿去總統的就職舞會,到穿J.Cre休閒風格服飾都能Hold住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