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一位門友和我說找工作不容易,投了好多簡歷都沒有回音。
今天來說下如何比較科學地評估自己的薪水。
看完對話,大家大概明白是怎麼回事。
但是這裡還是得再科學地縷一下條理。
先從客觀地看下常規的一個職場人,收入增漲的大概曲線。
(這裡說常規,不要拿個別異類來否定這個哈)
這裡列舉的是百分比,而不是具體多少錢。
從剛開始進入職場的一兩年,薪水增加的百分比是非常高的,不是公司對你多好,而是你的第一份工作通常都是非常地,一千多,兩千多,了不起就四千(bat的畢業生薪水是年薪10萬+,所以不要拿來比),當你以三兩千的薪水工作了一年多兩年,你的下一份工作基本上都是可以達到翻翻的,如果達不到,你需要檢討一下這一兩年你幹嘛去了。
3年開來,你已經換了至少第二或者第三份工作了,所以你求一段時間的穩定,這段時間的薪水提升主要來自公司的常規加薪,一般來說,加薪的幅度不會超過20%啦,畢竟全國的加薪比例也就10%不到,當然你變現突出會多一些些,始終不會太離譜。
到了第5年,你從新手已經慢慢變成資深,又是一個跳槽季,這一下隨便加個50%到100%都是有可能的。
記得我初入tx的時候,同事和我說,一位之前的設計師,從這兒離開去了b公司,漲了300%,我嚇傻了,還有人可以這樣漲的,不過後面我會說到為何可以漲300%這麼多。
到了第8年,甚至第10年,你的收入可能會呈現直線上升,因為什麼呢?
你可能跳槽到一個公司當管理崗位了
你可能轉型做其它職業了
你可能創業了
其它
這些都是有可能讓你的收入忽然以100%甚至300% 500% 1000%的上漲,這個在不可估算範圍內。
---
說完大趨勢,那麼說下小點的,就是如何評估自己的薪酬。
1.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你得大概了解這個職業的不同地區,不同水平,不同階段的市場普遍薪酬是多少。
廈門的,就不要和深圳比,沒有意義。3年的,就不要和6年比。
那麼了解的最好途徑是什麼?
同學咯,同一個專業,有可能也是同一個城市。
同事,這個要小心,很多公司是不讓打聽薪酬的,如果不是和你好到生死之交,儘量都不要打聽這個。
群友,這種就真的是好地方啦,你我不認識,看看作品,了解一下對方的收入狀況(不是資深的一般都很熱衷交流這個話題,普遍都是哭窮)
2.正確看待自己的成長值
一般來說,hr如何評估你開出的薪酬呢?
你上一次漲工資到現在多久了,然後再用你現在要求的薪金,減去上一個薪酬,就得出你在這一段時間內的要求漲薪數字。
如上面對話的案例中,工作了3.5年,要求15k,這個要求是否過分?
其實正常情況下,不好判斷,因為有人3.5年10k都不到,有人3.5年18k都有的。
那麼在當前情況下是否OK?
她在3年的時候,公司加了一次薪,到達10k,這個就是她之前的價值體現。0.5年後跳槽希望到15k,那就意味著這0.5年裡面她希望變現5k,這麼一看,貌似就有點不妥了。
回到我剛才說的300%加薪的同事,前提他目前的薪酬很低,然後在這樣的大公司裡面苦修了2年多,所以翻了3倍,不足為奇,這個就是他深蹲後的反彈。
而案例的這位妹紙,她半年來並沒有太多深蹲(我也看了作品,還有比較多的明顯瑕疵)。
我認為她不應該開過高的薪酬要求。
3.不要只跟公司裡面的同事比較。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我能力比他好,憑什麼他工資卻比我高!》
裡面有講到,很多人鑽了牛角尖,會讓新來的同事,能力可能和你一樣,甚至不如你,但是卻拿著比你還高的薪水,心理會非常不平衡。
這結果有非常複雜的因素,但是它的出現是符合科學邏輯的。包括跳槽時間,談判能力,綜合能力等,有興趣複製上面的地址看下這篇文章。
最後插一張5年前分享會上的ppt一頁
對你的不同階段擇業和學習都會有幫助的。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了。
往期精華文章導讀:
越努力,越幸運。
這裡是龐門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