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例利用Excel 建立家庭支出記錄統計分析模型,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分析支出規律。不用一個公式,也不用一個函數,用最簡便的方法,達到目的。
半年或一年下來,工資都用到哪兒去了?每月花了多少錢?這一項是不是花了這麼多?這個月比上個月多用了還是少了?。。。。。。
以下可能是大家關心的:
以上這些統計表,看起來很複雜, 但只要平時將每一筆支出按一定的格式記錄下來, 再利用Excel的透視表等功能,只需拖一拖,就可以輕鬆實現。
關注後回復「ex",可下載Excel文檔。結合動圖一起操練。
(以下操作,為使動圖容量儘可能的小,格式沒作優化處理)
將日常支出適當分類,確定各類包括的內容。 B3:B20為費用分類區域,它將用於第2步,欄位"費用分類"中使用數據驗證,輸入費用類別時,即在這些費用類別中挑選,而不用手動輸入,提高輸入準確性和效率:
當然這是指自己花錢的清單,哪一天用了幾多錢?幹什麼用的?吃了?喝了?玩了?送人了?。。。。。。這些得記下來,不然神仙也不知道錢到哪兒去了。
記錄要遵守一定的規則,要不然幾天後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如果按下面的格式記錄,就是在幾個月後,甚至幾年後, 都有辦法幫你把它找出來。
B列欄位費用分類中設置「數據驗證」,將數據區域轉成"表"格式。光標位於數據區時,單擊功能鍵區的「插入」,再單擊「表格」即可。
"表"格式的好處是隨數據記錄的增減,連續數據區域會自動隨之擴大或縮小。利用其建立的數據透視表,數據源也就可自動變化,當數據源有變化時,只要更新下透視表,結果就自動更新了。
光標位於數據區域中,按ctrl+ A,全選數據區域,在功能區中單擊插入,再單擊「數據透視表」。
將「日期」欄位拖入行標籤中,右擊,創建組後,將」年」拖入篩選區,並在下拉筐中選中「2018年「;將欄位「支出金額」拖入數值區域,就可以得到2018年各月的各種費用統計結果:
如果覺得哪項目支出值得懷凝,就將光標放在它的匯總數上,雙擊,馬上新建立了一張工作表,清楚列出明細清單。 如想看下"食物食品」的明細, 就可以在上面的透視表中雙擊H12單元格:
重新布置數據透視表,將「日期「拖出行標籤,」費用分類「欄位拖入行標籤,再拖一次」支出金額「進數值區域,將其中之一的"值顯示方式",改為"列匯總的百分比", 就可得到各項支出佔全部支出的%:
在上面透視表的基礎上, 將「日期「拖入行標籤,」費用分類「欄位拖出行標籤,得到各月支出及其佔全部支出的%:
在上面透視表的基礎上,"年」拖到列標籤上端,C列的"值顯示方式"換成"差異百分比",將"支出金額"用"條件格式"中的「數據條」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