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別等50歲以後才頓悟

2021-02-08 渝美人在線

在日本,有「四大經營之聖」一說,而目前唯一還在世的經營之聖只有一人,他就是稻盛和夫。

相比於其他三個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一生更加充滿傳奇色彩,他是出生最平凡的那一個,卻也是成就最不可估量的那一個,稻盛和夫在27歲白手起家創立京瓷,52歲又成立了KDDI,兩家企業都進入了世界500強的行列。

作為擁有兩家500強企業的人,稻盛和夫現在無疑是光芒萬丈的企業家形象了,但是他不僅僅在經營企業方面成就顯著,在哲學和處世智慧方面也頗有建樹,稻盛和夫說:「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究竟是哪三不問呢?

一、不問過去,空杯心態

真正聰明人,不會因為過去的事情而反覆糾結,反覆留念,因為過去的事情已經無法挽回,即使我們捶胸頓足,也無法影響過去一分一毫,與其把時間浪費在過往煙雲的羈絆上,不如重拾信心,倒空自己,去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這便是人們常說的「空杯心態」。

然而現實卻恰恰相反,很多人不僅沒法忘掉過去,還常常陷入深深的回憶裡,反覆糾結過去,影響了現在的心態。

稻盛和夫說:「人雖然無法改變出生,也無法改變過去,但是只要願意付出,將來的人生軌跡是可以改變的。」因此稻盛和夫自己就接受了過去,付出了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二、不問將來,今日思維

真正聰明的人,不會關係太久遠的將來,畢竟未來還未到來,我們把現在做好了,才是對未來最好的交代。

稻盛和夫說:「未來美好的人生永遠立足於今日,我們要有今日思維,才有機會創造更美好的人生」,但是這種「今日思維」,往往被快節奏的生活所淡化,人們總是在為將來擔心,擔心自己過不好,既羨慕富人的生活,又不願意付出,實在可惜。

與其把寶貴的精力和時間浪費在對將來的「意淫」上,不如把眼光放在當下,你只管付出,剩下的交給天意。

三、不問苦難,擺脫束縛

真正聰明的人,都做到了「不問苦難」,苦難當然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但是它卻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人人都會經歷磨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處理生命中的坎坷與挫折。

稻盛和夫說:幸福不會永遠持續,苦難也不會沒完沒了,人生得意不嬌縱,人生失利不氣餒,這便是生活。

既然人生都是福禍相依的,倘若終日都為苦難而糾結和困擾,未免活得太累了,而且會抹殺人的鬥志,無論你現在處於人生什麼階段,都不要糾結苦難,有時候放平心態,明天便會豁然開朗。

稻盛和夫就是這樣一位企業家,即使他今年88歲了,也早已退休多年,但是其哲學思想、經營理念、處世智慧依然在發揮至關重要的影響力。馬雲三次登門拜訪他,任正非提及他,也自愧不如。

為了幫助更多年輕人、創業者、職場人少走彎路,為了幫助更多人放下不必要的執念,稻盛和夫復盤了一生的經驗,也整合了「阿米巴經營發」和「時間管理法」,總結進了《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裡。建議在座的各位都去看一看。

無論是自己看,還是買來送給身邊的人,此書無疑都很上檔次。

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人開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我這輩子也只經歷過一次
    稻盛和夫卻說:人死後,肉體確實消亡了,但是靈魂卻永遠存續。人堅定了自己的信仰之後,即使現實死亡了,他的靈魂無非都開始了一段新的旅程,只不過換了一個地點和時空罷了。時,稻盛和夫沒有久久而談,而是淡淡地說了句:我這輩子也就體會過一次,而那種感覺並不是用三言兩語就可以形容的,而是體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稻盛和夫一生都在別人的仰慕中,就連馬雲也曾3次親自拜訪,為的就是學習稻盛和夫的經營之道,華為老總任正非多次談及稻盛和夫曾感嘆自愧不如。可就在97年時,年僅65歲的稻盛和夫被診斷出患有胃癌。
  • 稻盛和夫的忠告:請牢記「賣紙袋」思維,是我一生財富的關鍵
    日本著名的「經營四聖」之一稻盛和夫,從27歲時創業,赤手空拳的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的企業——日本京瓷集團和KDDI。但是,65歲的時候,他就從經營第一線引退,但在年近80時,被再度請回,作為一個徹徹底底對於交通運輸業是個門外漢的稻盛和夫,接手瀕臨破產的日航,妙手回春,將日航重新帶回世界500強。他熟讀中國傳統文化的書籍,並且在幾十年裡精心研究利用,將其轉化成為自己的一套「稻盛心血」,這其中作為財富的關鍵——「賣紙袋」的思維,是我們可以學習並加以利用在生活中,使我們財富更好的方式。
  • 50歲以後美與醜是一樣的,80歲以後窮和富是一樣的!
    30歲以後『晚上』與『白天』是一樣的,因為我們每天都在加班熬通宵,如同家常便飯。40歲以後『學歷高』與『學歷低』是一樣的,因為此時浮華虛名已經沒有用了,你需要真正的實力。50歲以後『美』與『醜』是一樣的,因為此時再美再醜都已經差不多,思想和成就才重要。
  • 生而為人,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稻盛和夫:你需要知道這1個真理
    你有曾問過自己,作為人,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什麼樣的意義嗎?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接受教育的背景也不同,甚至眼界更是千差萬別。那,作為人,什麼才是正確的呢?這個問題其實追根究底,就是一個利己和利他人平衡的問題。
  • 稻盛和夫:一般的努力,成就不了真正的人格與見識
    稻盛和夫先生認為:二代領導者,要先明白領導者是能夠讓人跟從的人。因此,他本人首先必須做到能夠受到別人尊敬的地步才行。所謂的被尊敬,是指員工對於你所下達的指示能做到百分之百地聽從。保持謙卑之心,是最低限度的不變法則。要讓他人尊敬的基礎條件就是人格與見識,假設人格與見識都不夠完美,年紀與才華也不夠成熟,那麼唯一能用來填補不足的就只有人品了。
  • 人發財前,多半會出現3個徵兆
    日本「經營之父」稻盛和夫在《給年輕人的忠告》中也有說過,一個人想要發財有所有成就,光靠有家世是不夠的,一個普通的人要想發財,也是完全可以的,發財有能耐的人,是因為身上出現了這3個徵兆,如果你也有其中的一個,那也是有大收穫的。徵兆一:強烈且持續的渴望稻盛和夫說:「心不喚物,物不至,倘若內心不懷強烈的渴望,就無法實現心願。」
  • 稻盛和夫:貫徹顧客至上主義,是從商之本
    阿米巴經營模式:探索經營真諦,用經營把管理做簡單,讓員工像老 板一樣思考·決策和行動,自主經營稻盛和夫——世界上唯一締造兩家世界500強、創造世界航空公司最高利潤率的商界傳奇;阿米巴經營——稻盛和夫縱橫商場的超級武器,由企業家而不是學者總結提煉的經營管理模式,華為「班長的戰爭」、海爾人單合一、韓都衣舍小組制的源頭,通過劃小核算單元,會計核算體系,內部市場化,賽馬平臺,」算清帳分好錢」真正實現激勵人心,激活組織。
  • 第一批90後30歲了,而立之年你慌了嗎?
    #第一批90後30歲倒計時#一度登上熱搜榜前10名。 很多90後表示十分委屈。人家明明感覺自己還是個18歲的寶寶,怎麼就30歲了? 為什麼很多人對30歲都很在意? 因為,傳統的理念裡「三十而立」!30歲是一個衡量人生成敗的一個時間點。
  • 真正聰明的人,在這3個方面都不合群!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一生能獲得很高的成就,享受較多的財富和較高的名譽,但是隨大眾,只會讓自己淹沒在芸芸眾生之中,有的時候「不合群」才可以鶴立雞群。不合群者,往往有過人之處!真正聰明的人,在這3個方面都不合群!1、遵守規則方面我們都知道做人要遵守這個社會的規章和法則,但是有的時候一些看似約定俗成的東西往往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得不合理。
  • 為什麼真正聰明的人都是概率高手?(零公式入門篇)
    懂得概率計算的人裡,有多少人懂得概率思考?再來個1%。懂得概率思考的人裡,有多少人懂得概率行動?還是1%吧。不過,這麼一算,全世界沒多少人真正懂得概率行動了,而且這樣計算也違背了我上面所說的,有些人天生就會概率行動而無需會計算。
  • 稻盛和夫:黑暗的前方總會有「光」,這個「光」就是信念
    【稻 盛 • 金 句】正因為抱有「為世人為社會」絕對要幹成的信念,才最終克服了所有的困難。
  • 你才20多歲,為什麼總怕來不及
    她認識大一開始就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四處旅行拍照的學姐,如今已經開始給旅行雜誌供稿;她認識大二的時候就交換去美國常春藤名校的學長,現在已經在那邊讀研繼續深造;她還認識大三時就已經有了自己設計工作室的同屆的朋友,接了幾個不大不小的單子後,工作室目前已經小有名氣。可是,反觀自己呢?自己好像一無所長,走在人群中隨時會被淹沒。  她說,明年就要畢業了,可是自己並不知道畢業以後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