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我昨天下班又忘了打卡了。」這很可能是某天你加完班回家之後發出的一聲哀嚎。
或許你也想過類似的問題:打卡到底有什麼用?要求按時上班真的重要嗎?工作時長遠超同事有用嗎?統計KPI能真實反映出每個人幹了多少活嗎?
而你對於這些職場規則的迷惑,或許能夠在經濟學裡找到答案。
在這個節目裡,主講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聶輝華強調,人與人的關係,某種程度上都是一種契約關係,無論是婚姻、工作還是社會生活。
理解當今這個不完美、甚至是下行的世界,用博弈論的思維方式,是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節目上線後,引發看理想聽眾的大量評論,聶老師也曾應用戶提議,做了多期節目番外,例如這篇《勸酒文化,絕不僅是職場霸凌》。
本次直播,我們再次邀請聶老師,集中講述職場那些事兒:
上班「摸魚」怎麼了?KPI是萬能的嗎?末位淘汰制好使嗎?為什麼領導都喜歡「馬屁精」?……
在本次直播中,從契約經濟學的角度,聶老師跟我們一同吐槽,討論那些習以為常的績效考核制度有時並不合理。
也許下一次你就可以和老闆 battle,用經濟學家的眼光,重新理解認識工作。
登陸B站,搜索關注「看理想vistopia」,準時觀看聶輝華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看理想《不完美世界的博弈:契約經濟學》主講人
直 播 入 口
登錄B站(嗶哩嗶哩)搜索關注
「看理想vistopia」
今天(9月9日,周三)七點 不見不散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