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星標"更快獲取資源
文‖陳慶偉
廠盈利水平同PMC的管理水平密切聯繫著,成功在於兩點:1、PMC的管理水平 2、「PMC在老闆心中的地位決定了PMC在工廠中的作用」!本文來自網友,個人覺得非常好,故轉!
其實PMC真沒有那麼容易做的,看到很多人都會說「PMC做得有多爛多爛」就知道了,這個活兒常常吃力不討好,個人感覺日資在PMC這一塊是最重視的、做得最好的,臺港資就差點了,主要是投入方面不如日資這樣大,畢竟PMC不是一個直接有產出的部門,所以在以代工為主的臺日資,不受重視是必然的!
做PMC無非就是3個方面:一、技能面,二、理念面,三,溝通面
技能面沒有什麼多說的,就是SCM、JIT、ERP、英語、Excel、對產品及其工藝的了解等個人技能,這些都是可以學習的,很多人都具備,但是這只是作為一個PMC擔當需要具備的能力,而作為主管級別,這些只是基礎。
作為主管,關鍵是理念面或者叫思路意識,所謂理念,就是你是怎麼理解PMC這個工作的,什麼樣的理念決定你能做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簡單來說,你覺得PMC在一個工廠是一個什麼作用?有人說龍頭,有人說是核心,也有人說是一個輔助部門。其實都有道理,但是都不盡然!
個人覺得PMC是「經營者代表」,怎麼理解呢,就是PMC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代表經營者來管理工廠的,工廠的盈利水平很大程度取決於PMC的管理水平,不得不說的就是「PMC在老闆心中的地位決定了PMC在工廠中的作用」!
也許這話很多人有疑問,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PMC管理的其實主要就是針對「PSI」展開的,P是計劃,S是出貨,I是庫存。在「PSI」中,S是源頭,P是核心,I是調節槓桿。工廠的所有活動都是為了滿足出貨,而產能是有限的,如何解決有限的產能和生產效率最大化以及出貨達成這三者之間的矛盾,就要利用「I」這個調節槓桿,無論原材料還是成品庫存,都是為了確保計劃和出貨達成的一種手段。如何在這三個中尋找一個平衡點也是PMC的一個核心職能,這個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司的盈利水平!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就是PMC要具備「經營者代表」這個意識的原因!
下面談下具體的一個PMC管理思路:
從接受PO開始:訂單評審-->MPS計劃-->物料需求-->月計劃-->日程計劃-->物料交貨-->生產實際--交貨安排。
在這個過程中,訂單評審時需要了解生產周期、設備人員能力、瓶頸項、物料購買LT等等信息,綜合以後可以知道是否有能力按期交貨,包括抓一定的buffer。
「訂單評審」這一點其實很重要!很多工廠就是從這裡開始亂起的!也許很多地方沒有正式的這種評審,其實這種評審就是在PMC老大的腦子裡,看到訂單要第一時間反應出可能在哪個環節有問題,立馬展開行動,將隱患撲滅。很多PMC往往都事後才跟老闆解釋,設備不夠啊,材料買不進來啊等等,事前發現,提給老闆,這個叫做理由,事後來跟老闆解釋,只能是藉口!當然,這個也需要老闆重視,不然就成了廢話,所以說「PMC在老闆心中的地位,決定了PMC在工廠中的作用!」
而對於「訂單評審」之後的工作「MPS計劃-->物料需求-->月計劃-->日程計劃-->物料交貨-->生產實際--交貨安排「,總結為「過程控制」,就是要有一個嚴格的schedule,清楚明確「5W1H」,schedule不是全部,重點在於schedule的合理性和後面的「過程結果管理」,以個人經驗,就是進行「周期性的結果管理」,例如說一個PO,物料需求發出之後,要求MC將vender的回覆結果報告出來,把"NG"的抓出來逐個解決。日程計劃設定之後,如果遇到搶線或其他異常情況時,分析出最好效果,跟生產部門包括客人進行協調,如分批生產、分交期出貨等等。當然,無論是物料還是計劃,都是要在前提是LT是足夠的、總體產能是滿足的情況下,這也再次印證了「訂單評審」很重要!就像一輛車,一天能拉10噸貨,如果一個月200噸,是可以拉完的,就只剩哪個先哪個後的問題,如果是一個月400噸,就是車不夠了!
當然,不得不提的是大家的困擾「異常」,異常包括各種不可預見的情況,到如品質、物料、工藝等等,這個需要通過留buffer來解決,作為PMC主管,需要對公司的產品工藝、生產執行率、包括物料交貨達成率、乃至於插單、品質等等各種可能的潛在因素熟悉之後做一個綜合評估留出一定的餘裕。
總之一句話,優秀的計劃就是要將「變化」的做入計劃之內!從某種意義上說,你能預測到多久,多準,反映了你的水準和高度!
工廠其實有2條「流水線」,一虛一實,生產線是一條實物流,而PMC掌管著大部分的「信息流」,如何讓信息流保持正確以及跟實物流保持同步是非常關鍵的!這個就需要像設定遊戲通關「關卡」一樣設定好,當把這些關鍵「關卡」設置好之後,讓相應的擔當一步一步的去跟進到位,如期如質完成,然後以報表的形式將階段性結果反饋回來,及時消滅「異常」,這就是「過程結果管理」!這也就是日企所謂的:過程好了自然結果就好了!
常常聽很多PMC說「流程有問題」,「別的部門沒有做好」等等藉口!其實不然,PMC的管理是不同於其他部門的,PMC從來都不是針對「點」的管理,而是針對「線」和「面」的管理,業務負責接單、RD負責開發、生產負責製造、品管負責品質,這些都是一個點一個點的具體工作,那麼PMC幹什麼呢?PMC負責盯著這些人把他們的事情都幹好!PMC是負責從接單到出貨這一條「線」的工作,負責滿足所有客人需求這個「面」的工作!這樣的工作性質決定了PMC要主導,要推進,要做好「過程結果管理」,通俗講就是「從頭到尾,從內到外都要管」,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對「出貨達成」負責!所以,「流程有問題」PMC應該去推動它改進!「別的部門沒有做好」,PMC應該及時發現並追出結果!原因再簡單不過「PMC要對出貨滿足負責!」所有影響出貨的因素PMC都要管!
三、溝通面:
這個算是所有做到主管級別的人都必須具備的一個基本職能了,當然作為生管這樣一個搭建在各個部門之間的「橋梁」,這一點尤為重要,很多事情不是一個指令就可以的,溝通就是要知道對方的問題在哪裡,如何解決,很多時候需要一個取捨,「兩弊相抵取其輕」,這個就需要PMC在權衡之後,跟相關人員溝通,讓他們接受並配合PMC的做法。PMC不是欽差大臣,不可以聖旨滿天飛,在既要達成目的又要讓對方不抵制時,溝通是最好的辦法!至於要如何去溝通,這個技巧就看個人了,威逼利誘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呵呵,只要達成目的就好。
說句題外話,面試也是溝通的一種,要想去找一個好的工作,學會如何面試也是一個必備技能了,沒事多試試,這個算是一種捷徑了,不得不承認,這個社會是有很多面試型人才的,就是常說的「面霸」,雖然「面霸」很多會被掃地出門,可是如果不會面試,連「掃」的都輪不上,因為我們根本進不了門
常常說「源頭管理」,一個工廠的源頭就是「PMC」,一個優秀PMC知識面固然重要,但沒有正確的理念和思路卻是「致命的」!有些時候「方向不正確,個人越努力,給公司造成的損失越大!」此話是很適用於PMC主管這個角色的!PMC作為一個團隊,管理的對象是一個工廠!作為這個團隊主管,更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因為他管理的不僅僅是PMC這個團隊,很多時候,他管理的是整個工廠這個團隊。
最近公眾號平臺改變了推送規則,如果你還想常看到PMC的文章,可能需要你在每一次閱讀後,點一下右下角的「在看」或者評論區留言。這樣,每天pmc推送的新文章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感謝大家!
2020年願你很努力也有好運氣
你也「在看」嗎
沒有套路,不需要集贊啥的,長按識別,直接備註:《物料管理入門》即可,這是粉絲福利,因為現在微信文件上限200M,不在是25M,所以這邊電子書54M能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