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每天全部完成自己創建一份待辦事項清單,那麼恭喜你,你是一個對自己性格特徵非常了解,並且十分有行動效率的人。
但是,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日復一日都難以完成清單上所有的待辦事項。如果你是其中之一,倒也不必擔心,接下來的內容或許能對你有所幫助。
我們需要認真地重新評估一下我們制定待辦事項清單的水平。
你或許可以完成清單上的大部分目標,但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目標更具挑戰性,如 「早起一小時」 或 「睡前寫500字日記」 等;這些事項可能會一直留在清單上,日復一日依然無法完成。
對於每天早上都是7點才起床的人來說,每天鍛鍊5點起床就是過於沉重的負擔;對於1個月才寫2篇文章的人來說,每晚寫500字的日記,就是不合理的要求。
這表明我們在列清單時可能過於注重結果,很少考慮完成目標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而在列清單的時候,儘可能地簡化清單數量,同時要針對自己實際情況而設定目標。
而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我們要注意避免以下兩個誤區:
自律力其實並不能可以克服一切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對自己能力的樂觀估量,只要依靠強大的自律力就可以完成。
但是實際情況在我們照著清單任務堅持一到兩周之後,就會由於是忘記執行,指導方針不明確,對阻礙因素估計不足等的原因而放棄。
但是雖然有時,在完成目標時確實需要調動自律性推自己一把,但我們始終都該將主要精力放在設計行動方案上,思考如何用較少的意志力就能任務才是最有智慧,最有效率的辦法。
執行力與回報程度沒有直接聯繫很多人認為只要回報足夠大,足夠豐厚,肯定能夠完成,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但是這種情況時,一般都是間隔時間比較長,偶爾一次兩次行,而「重賞」的成本很高的,而我們要完成的每日清單是要分散在漫長的歲月中的。
心理學家指出:回報的豐厚程度與人們為之付出的努力之間沒有直接聯繫。
這是因為我們制定目標時,會受目標背後的回報激勵,但真正到了要努力實現目標的時候,我們又會因需要付出巨大努力而退縮。
你的每日待辦事項清單都能完成嗎?
歡迎關注@落花雨的書屋,用文字記錄點滴生活,用熱愛抵擋漫長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