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

2021-02-08 澎湃新聞
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

2020-07-05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魅力電臺

Radio

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

朗讀者:杜旭洋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語言的表達也是一門藝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和驕傲,我們不應該拿自己的個性去挑戰別人的脾氣。「關係好」不等於「什麼都可以說」,「對方生氣」不等於「開不起玩笑」,「我不是故意的」不等於「你沒錯」,「我沒有惡意」不等於「沒造成傷害」。學會尊重,讓別人舒服,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素養。

說話的時候,多些換位思考,多些設身處地。有時候,可能一句輕描淡寫的指責就會成為壓垮對方情緒的最後那根稻草,一個看似玩笑的評論可能就是輕輕一推的多米諾骨牌。

你不了解別人經歷了什麼,就不要妄加評論。說話有分寸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體現著做人的尺度。時時刻刻把握說話的分寸,注意說話的場合、對象,才能把話說到最有尺度。

每個人都有難處,凡表象皆有根源。言語之間,少些犀利,多些餘地,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開玩笑是日常生活中極為普通平常的事,但玩笑的目的在於調節氣氛,如果不懂得把握玩笑的尺度,就可能傷害到他人。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一個人對待玩笑的分寸感,往往能夠看出他的人品。不要拿別人的缺陷開玩笑,不要拿別人的隱私開玩笑,更不要拿別人的生命開玩笑。真正的幽默,不是亂開玩笑的譁眾取寵,而是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用恰當的話語來愉悅氣氛。

懂得尊重對方,才能讓玩笑開得恰到好處。只有對方覺得好笑的,才叫玩笑;對方覺得不好笑甚至生氣的,那就是沒禮貌。

常言道:「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能折射出其教養與素質。無論外表經過了怎樣的包裝,發自內心的東西依然會暴露於言行。嘴下留德,掌握分寸,才能彰顯智慧、展現人品,也才能成就未來。

凡事把握尺度,是一個人最好的道德修養。願我們都能做到,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

來源:新華社

掃碼關注我們

魅力霍林河微信公眾號

郵箱:meilihuolinhe@126.com

電話:0475—7966565

原標題:《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出言有尺,做事有餘,說話有德
    與人相處中,真正有修養的人,總是能讓人如沐春風。 Ø 出言有尺,是一種善良。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有這麼一些人,明明心眼不壞,卻很不受人待見。 因為他們的說話方式,總是很容易令別人陷入尷尬。 其實,與人交往中,如何拿捏好說話的分寸,也是一門學問。
  • 做人有尺,講話有度
    什麼是「尺」,什麼是「度」;我們常說的過猶不及就是這個意思,多了少了都不好,所以說萬事須講「度」。
  • 說話要真誠,做事要有分寸
    話要走心要真誠   「說話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難的事」,一個人張口說話,真誠是最基本的要求
  • 眼中有尺,心中有量
    欲成大器,先有格局。而所謂格局,不過是眼中有尺、心中有量。把目光放長,把格局放寬。格局越大的人,越容易走上坡路,越能活出最好的模樣!公司有個小夥子,人很能幹,工作也很賣力,各方面都很優秀,但每次公司有晉升的機會時,他都遺憾地錯過了。有一次,公司有個任職項目經理的機會,他主動報名,但老闆卻沒同意。
  • 謹慎的人做事,有守有為
    誠實的人做事,有規有矩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現代人追逐功利,凡事講求速成,做事大都不肯循規蹈矩,總想投機取巧,希望撿現成的便宜,甚至獲得暴利。其實,凡事有因必然有果,不依規矩做事,往往偏離正道,所做不合道德、不合善良風俗、不合眾人利益,自然難以獲得好的結果。
  • 說話要軟,做事要硬(深度好文)
    語氣不對,說話白費。說話要軟,軟在語氣。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出於好心,出於好意,話也是好話,但是出口之後,就變了味,明明是關心,卻變成了指責,這就是說話的語氣有問題。鬼谷子曾說:「口者,心之門戶,智謀皆從之出」。與人說話,不能過於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不管是命令的口吻還是諂媚討好的語氣,都會使人不舒服,久而久之,朋友們就會敬而遠之了。
  • 45度做人,90度做事,180度為人,360度處世.
    有句話這麼說,做人做事必有度,失度必失誤。
  • 45度做人,90度做事,180度為人,360度處世
    :做人做事必有度,失度必失誤。做人、做事、為人、處世,這是一個不斷的遞進的過程,是人生不斷積累的過程,我們要先學會做人,培養自己的品格,再去認真的做事,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體會到為人處事的哲學,這是人生不斷積累到一定程度所迸發出來的智慧。
  • 做事和說話
    有人會說話,坐而論道,說的比唱的好聽。有人會做事,默默無聞之中一聲春雷,有人既會做事,又會說話,成績斐然,風生水起。
  • 說話有邏輯,有順序
    有故事的丫頭。點擊標題下藍字「遇見」免費關注,我們一起前行!
  • 什麼叫度?
    什麼叫度?度就是做人的底線,度就是做事的分寸。什麼是度?度就是尺度,和人交往,不能過火。度就是標準,與人共事,不能過分!人活著,誰都不能離開度,說話要有度,工作要有度,交往要有度,相處要有度!掌握好度,人才不累,弄清楚度,才不糊塗!
  • 最好的生活是張弛有度
    從前考試從不複習,現在有什麼考核評比也都是到節骨眼上匆匆走個過場,絲毫不放在心上。期末考也是,每次問他準備得怎麼樣時,他總是擺擺手表示沒問題,目標不高,及格就行。可就是在這樣的無所謂中,他失去了一次又一次機會。  也有同學說,自己上學期間經常掛科,考試60分萬歲隨緣了。分享下自己的「好心態」,大學開開心心就好了,反正以後工作了會特別忙,也沒時間玩兒了。
  • 「城府深淺,一聽便知」,說話有三個特徵的人,不可小瞧
    「城府深淺,一聽便知」,說話有三個特徵的人,不可小瞧第一個特徵就是說話打太極人在社會上混,免不了與人交往,交往的過程中就離不開語言這個媒介。別看每個人每天都在說話,但是會說話和能把話說好卻是兩碼事。說話伴隨我們的一生,從呀呀學語到妙語連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成的。在生活中,每個人說話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人說話心直口快,有的人說話的時候就善於打太極。
  • 怎麼說話才能有分量?
    今天,就讓咱們一起跟著這位「影響力大師」,學習如何「有分量」地說話。HBR:我現在給你幾個模擬場景,看看人們在職場中如何更有效地影響他人。首先,假想你是一位有創業精神的員工。如果他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曾有欠於你,他們就會慷慨相助。這是互惠法則。  你需要養成樂於助人的習慣,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輕看人們的感謝,不要總以為「小事一樁」。當他人感謝我們時,我們立即擁有了極強的說服力。要將幫助行為,理解為一種合作。這樣鋪墊後,你在隨後需要人員、預算等支持時,成功率就會大大提高。
  • 有品有魚怎麼做之目標管理
    那源自於在我做我自己做小米有品妤的過程當中啊,我其實呢,晉級的 時間呢,是用了前後將近三個月的時間,那很多人說,怎麼用這麼長時間那其實就是源自於 我沒有很好的去了解油品有餘的這樣一個事業,機會沒有確認價值。
  • 管理九字真言: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什麼叫先有司呢?  先有司,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首先自己要做好表率。自己做好表率起碼有兩點:第一是自己要出色地、專業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第二是要在工作狀態和職業精神上給下屬帶一個好的頭。所以,孔子說的「先有司」,是做好管理工作的第一要義。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創業者和管理者,他們抱怨自己的同事和下屬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或者無法完成任務,或者不能以最好的質量完成任務,或者在工作上無法做到全力以赴、精益求精。但是,他們自己有沒有想過:他們自己有沒有達到這樣的要求?沒有為他們的下屬做好一個好榜樣?
  • 說話聲音難聽怎麼改變,說話聲音培訓有效果嗎
    說話聲音難聽怎麼改變,說話聲音培訓有效果嗎提供一個用於職前培訓的內部訓練方法,這方法也許不能幫助你提高「說話的技巧」,但至少可以保證讓你在短期內
  • 實用說話技巧 ▏與善人言,暖如布帛
    人的一生須練就兩項本領:一是說話讓人結緣,二是做事讓人感動。惡語傷人心,良言利於行。
  • 說話有技巧,高情商女人這樣說
    這樣霸道的談話者,如果他言談之中確有內容,所謂「吐佳言如鋸木屑,霏霏不絕」,亦不難覓取聽眾。在英國文人中,詹森博士是一個著名的例子。在咖啡店裡,他一開口,老鼠都不敢叫。那個結結巴巴的高爾斯密一插嘴便觸黴頭。詹森博士在說話,誰敢出聲?詹森之所以被稱為當時文藝界的獨裁者,良有以也。學問風趣不及詹森者,必定是比較的語言無味,如果喋喋不已,如何令人耐得。
  • 有能量 美就有底氣
    加入公司三年有餘,我帶領的成都直營Y580在2017年度可比業績靚麗,12月份達到43%。我也曾沒有目標我是2014年11月1日加入都市麗人,11月15日從兼職轉為正式員工,2015年6月10日升為訓練員,2015年11月19日升為助理,2017年5月升為店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