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有尺,心中有量

2021-02-25 商道思維

欲成大器,先有格局。

而所謂格局,不過是眼中有尺、心中有量。

把目光放長,把格局放寬。格局越大的人,越容易走上坡路,越能活出最好的模樣!

公司有個小夥子,人很能幹,工作也很賣力,各方面都很優秀,但每次公司有晉升的機會時,他都遺憾地錯過了。

有一次,公司有個任職項目經理的機會,他主動報名,但老闆卻沒同意。

事實上,老闆不給他機會,是因為這個小夥子格局比較小。

比如,每次老闆讓他加班做一點事,他要麼不情願,要麼抱怨佔用了自己私人的時間。

比如,每次同事讓他幫忙裝一個電腦軟體,或者幫忙買個早飯點個外賣之類的,他總是特別嫌麻煩。

再比如,爬山時他只給自己買了水,吃飯時他總是搶著去佔座位,甚至打車時,也總搶著坐後排。

有一句話說,越怕吃虧的人,越會吃大虧。

其實,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

主動去承擔錯誤不推責的人,不一定是真錯了,但一定是真大氣。

願意去全力付出不計較的人,不一定是真不計較,但一定是真靠譜。

捨得讓自己吃虧而沒有怨言的人,不一定是真喜歡吃虧,但一定是真厚道。

我們常常說,吃虧是福,捨得是福,厚道是福。但從沒有聽說過,計較是福,自私是福,小氣是福。

無論做什麼事,最終都是在做人。

記得這麼一句話:人生所有的履歷都必須排在勇於負責任的精神之後。

梁啓超曾說: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

人活一輩子,若沒有值得自己去照顧的人、去擺平的事,那有什麼意思?

敢於承擔責任的人,思想更清明,心態更積極,眼界更長遠。

他們碰到任何事情都會當做機遇,且往往辦事讓人放心;而遇事就溜的人,不過是把每一件事情都看作一份不得不做的工作。

眼界孰高孰低,一看便知。

能扛事兒,也意味著敢於承擔失敗、挫折,以及批評、指責。

真正的強者,是敢於接受輸,不推諉,不藉口,不臨陣脫逃,輸了又怎樣,下次我們再贏回來。

有格局的人,便是如此。扛得起事兒,做人才有根基,生活才有滋味。

古人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意思是,在安逸的環境裡,也要葆有危機意識、認真地思考未來,才能有備無患。

過分的安逸會麻痺人的神經、消磨人的鬥志。在年輕時就選擇了安逸,後半生就註定要顛沛流離。

那些偷懶和散漫,最終不是變成了擋住你的高牆,就是變成了困住你的泥潭。

作家吳軍說:「很多人成不了大氣候,不是因為能力不行、機會不夠,而是因為過早地選擇了安逸的生活,停止了奔跑。」

不沉迷於安逸、居安思危,是一種了不起的智慧,更是一種非凡的格局。因為它背後,是時刻保持著頭腦清醒,和對未來的警醒。

別在該奮鬥的年紀裡選擇安逸,老了才能把日子過得雲淡風輕;在風平浪靜時能居安思危,才能在狂風暴雨時從容應對。

很多時候,我們都急於成就一番大事業,想讓自己變得不平凡。

於是,我們總把目光放在遠處,急於趕路奔向目標,渴望能完成一件大事鑄就自己的成功。

殊不知,欲速則不達,成功並非依靠完成一件大事來取得的。

人生的許多收益並不像自動販賣機一樣,投幣下去就會立見成效。而是像農夫撒下種子,要經歷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才會還你一個碩果纍纍。

也許有時候你會倍感無力,明明已經盡力,結果卻還是不能如意。

但請不要灰心喪氣,因為這世上少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那些站在山巔的人,都是經過了日積月累的努力,才等到厚積薄發的驚喜。

能夠沉得住氣,以最偉大的方式去做渺小的事情。這樣的人,往往更具備做大事的潛能。

做事別怕慢。急事慢做,慢事急做,事急則緩,事緩則圓。沉得住氣,是意志的磨礪,是自我的突破,更是智者的品質。

相關焦點

  • 做人有尺,講話有度
    什麼是「尺」,什麼是「度」;我們常說的過猶不及就是這個意思,多了少了都不好,所以說萬事須講「度」。
  • 出言有尺,做事有餘,說話有德
    與人相處中,真正有修養的人,總是能讓人如沐春風。 Ø 出言有尺,是一種善良。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有這麼一些人,明明心眼不壞,卻很不受人待見。 因為他們的說話方式,總是很容易令別人陷入尷尬。 其實,與人交往中,如何拿捏好說話的分寸,也是一門學問。
  • 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
    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 2020-07-05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個人心中都有頭會飛的豬
    江湖上曾經流傳過水皮的一句名言,叫「滿倉等待最後一次暴跌」,有人不理解,為什麼知道還有最後一次暴跌不空倉等待而要滿倉等待呢?其實這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心理問題,或者說是一個哲學問題,最後一次暴跌會不會發生、什麼時候會發生又有誰能作肯定回答呢?而且即便真的發生了,空倉的又怎麼會去滿倉呢?
  • 劉爭:心中有方向 腳下有動力
    1.心中有方向我與火車的緣分,要追溯到很多年以前,那時候的我還是個小孩子,平日裡最大的愛好就是站在橋下,望著一列列駛向遠方的火車,充滿了好奇,一直追問媽媽火車怎麼動、用什麼製造的等問題。高考填寫志願的時候,我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大連交通大學車輛工程專業,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 Excel表格設計輔助工具之三:Excel圖片參照尺
    本人設計了六種Excel表格設計輔助工具,即Excel釐米參照尺、Excel像素表格尺、Excel圖片參照尺、Excel標準網格表、Excel釐米
  • 厚黑學:做人,真正有「心計」的人,反而有七個很「老實」的特徵
    做人,真正有心計的人,在保護自己、對待他人時,往往有一些很老實的表現,比如,更懂得成全別人,與人方便,多寬容人,多施善舉於人,等等。具體而言,從厚黑學的角度來講,做人,真正有「心計」的人,反而有以下七個很「老實」的特徵,真奇怪!
  • 責任心有多強,能力就有多大!
    有一句話: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是否可以這樣理解:責任心有多強,能力就有多大。沒錯,無論你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如果缺乏強烈的責任心,你的能力會大打折扣,甚至因此止步不前。很多人並沒有深刻的認識到這一點,覺得自己有能力,在哪裡都是香餑餑,其實不然。
  • 下班後的「隱性工作量」應該有個說法
    對於這個令人頭大的問題終於有地方出手了↓↓↓《措施》要求規範微信群、新媒體帳號的管理,包括各單位要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建微信工作群,原則上一個單位只建一個工作群,發言要有內容不得隨意刷屏,原則上非工作時間不發布工作信息,因專項工作組建的微信群在結束工作後應及時解散等。
  • 創始人格局|心中無敵 無敵天下
    」成功了,有了鮮花,有了掌聲,但這時候的你,除了考慮自已,還要考慮更多的是團隊,發展,你的社會使命等等。這個時候,你覺得壓力會更大,鮮花和掌聲的後面,是更多的要求。所以,創始人還是需要耐得住寂寞。國內每天有30億+次的出行需求,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低廉的公共運輸工具,打車還是小眾需求。從市場預測來看,共享單車每天的需要有2億人次,日訂單量遠大於淘寶/天貓(6000萬+)、京東(1000萬+),滴滴(2500萬+),美團外賣(1500萬+)。這也是為什麼之前騰訊要入股摩拜,阿里要重金投資ofo和哈羅,本質上打的是核心的支付市場。
  • 你眼中的Cisco是什麼顏色?
    思科向來多元化,員工中也不乏思想行動獨特的 「大神」,其中就有一位痴迷於漫畫!
  • 適合發朋友圈的句子,優美且有哲理,經典且有內涵,精闢且不庸俗
    5、 月有陰晴圓,人有悲歡離合。我們不用為取悅每一個人而勞累傷身,別人眼中的不合群也只是他們理解不了你的高度。圈子有很多,沒必要非要拼命的鑽進哪個圈子裡面,也沒必要因為別人的一句風涼話變得鬱鬱寡歡。人生在世開心最重要,有了好心情,才能更好地做事情。6、 不要相信那些所謂的貴人、好運,在這個社會上有的是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而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他們一樣可以有好的發展。
  • CooStaY創始人Peter:運柔成剛,有不為之
    很多留學生對於自己未來的人生規劃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畢業之後該做什麼,有了一些想法但也不確定是不是要走上創業的道路。Peter給了在校留學生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回答:「人應該經常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我是誰?我能做什麼?我做這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過去的幾年中,每次生日Peter都會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 上司眼中,什麼樣的人有領導才能?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一些領域內的傑出人士早年都曾經在同一個團隊工作過,甚至有過共同的老闆,可見出色的領導者往往能夠培育出更多強有力的領導人。培養人才需要時間和精力。即使是最偉大的領導者也只有有限的時間和資源能夠花在指導下屬上。那麼你如何準確鑑別誰是可塑之才,以保證你的時間和指導獲得最大的回報呢?Dov Eden,著名的心理學家,發現了找出具有領導者潛力的人才的方法。
  • 結構洞理論與量能結構洞
    那麼,我們股市中可不可以有一個聯接呢,當然有,那就是股市中的結構結理論,這是本人的原創的新概念。當然也是受到了鄭浪濤老師的量能空洞理論的啟發。        股市量能結構洞,這是一個新的發現,也是一個頓悟。我的理論構想就是通過量能洞理論來聯接洗盤與啟爆點的關係。       今天第一次提出這個理論,後面再逐步完善。
  • 不要在心中樹立假想敵人
    但很快我就覺知到自己這個心念很恐怖,這是在心中樹起了假想敵人,我這個不好的假設,會加重我的負能量。對當事者於歡的同情,如果用肉眼來看,只能看到情,如果用慧眼去看,就能看到因。對於我們心中生出的假想敵人,如果不能及時覺照到,就容易把想像與現實混淆,從而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 【對話:AEBELL營銷視界】南區營銷事業部李建聰:心中有夢,眼裡有光
    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建聰說:美電貝爾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有一幫很優秀的領導、同事以及客戶,和他們一起工作讓我學習到很多優秀的工作方法和經驗,三年來,我的個人的處事方式、業務技能和個人談吐都成熟了很多,我很珍惜現在的平臺和周圍的人和事,未來,我會在這個平臺、沿著這條路堅定地走下去。心中有夢便無懼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