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瑪(6-sigma)這個名詞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說到它的具體含義和代表的意義就不一定很清楚了。今天我們就談談到底什麼是六西格瑪(6-sigma)。
用一句話說,六西格瑪就是一套質量管理的方法。從全球工業發達國家的情況看,質量管理的發展經歷了質量檢驗階段(二戰以前)、統計質量控制階段(20世紀40-50年代)和全面質量管理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三大歷史階段。而六西格瑪就誕生於全面質量管理蓬勃發展的20世紀80年代中期,是對全面質量管理特別是對質量改進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六西格瑪中的「西格瑪」,即Sigma ,是統計學上的一個概念,中文叫「標準差」,用來衡量一組數據與「標準」之間的「偏差」。這個標準差,我們通常用「每百萬次採樣數的缺陷率」(DPMO)來衡量。1-sigma,就是每百萬件抽樣中,有69萬個不合格,相當於一本書每頁有170個錯別字。3-sigma,就是每百萬件抽樣中,有6.7萬個不合格,相當於一本書每頁有1.5個錯字。那麼6-sigma呢?就是每百萬件抽樣中,有3.4個不合格,相當於整個小型圖書館的所有藏書中,只有1個錯別字。
所以到這我們就看出來了,這個神奇的六西格瑪(6-sigma),不僅是統計學概念,其實更是一套死磕過程改進的質量管理方法體系,包括一套叫做DMAIC的管理工具。DMAIC是五個英文單詞的縮寫。D代表Define,定義質量問題;M代表Measure,收集有關質量問題的數據;A代表Analysis,分析數據、發現問題的主要原因;I代表Improve,針對原因進行改進;C代Control,監控改進結果,不斷循環。
劉潤在他的課程中介紹六西格瑪時,只希望大家記住三點:1)變態的質量,源自於變態的過程管理;2)看似簡單的DMAIC,不斷循環,會有奇效;3)質量,就是穩定性,就是一次性把事情做對。
最後讓我們用兩個經典案例來看看運用六西格瑪進行質量管理給企業帶來的奇效。
1982年,摩託羅拉遇到了質量危機,他們吸取各家所長,提出了6-sigma質量管理的理念,並於1984年~1986年期間,開始實施。1988年,摩託羅拉贏得美國國家質量獎。1987~1997年,摩託羅拉公司節省下來的成本累計達140億美元。
1995年美國通用公司GE開始實施6-sigma管理。推行期間,總資產從250億美元,增長到4500億,市場規模從全美第10位,發展為全球第1位。
最後讓我們做一個小結:
什麼是六西格瑪(6-sigma)?
(1)6-sigma在統計學上,代表百萬分之3.4的不合格率;
(2)6-sigma在管理上,是一套基於DMAIC,定義、收集、分析、改進、控制的循環改進的方法論;
(3)6-sigma在管理哲學上,是一種堅信「質量、源自變態的過程管理」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