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人力資源的專家在提倡:個人能力該怎樣發展,人才的結構模型是怎樣的話題,比如提得比較多的就是T型人才。最近又聽說新加坡在提倡「π」型人才,並且從國家層面作出規劃和支持,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而我卻有另外的思考和答案,我提倡人生有三個支撐。今天就來談談人該成為怎樣的才,才能更有利於個人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讓自己的小舟能更平穩地駛向成功的彼岸。
「T」型人才的定義和特點
作為求學多年的學子和工作多年的職場老兵,我接受老師和專家們的建議是,做一個T型人才。什麼是T型人才?
很直觀,T上面的「—」就是指我們的知識面要足夠廣,見識要足夠多,經歷要足夠豐富;T下面的「I」就是指我們需要在某一個領域專得足夠深、看得足夠細、研究得足夠透。這是我們國家一直大力提倡的人才模型。
T型人才的特點是,能很好地在一個領域發展,但缺乏抗風險能力。比如你專注的領域未來不存在該如何是好?傳統內燃機汽車的逐步淘汰,共享經濟的到來,以及智能製造的崛起都是顛覆性的挑戰。
「π」型人才的定義和特點
π型人才是新加坡提出的,我想,他們政府已經意識到社會的發展需要人才模型作出調整。
π型人才就是既要橫向了解很廣,有廣博的知識和閱歷,又要有兩個專業方面的支撐。它的特點是,抗風險能力更強,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更強。
比如老張以前是國營企業裡面搞機器維修的,由於產品淘汰企業難以為繼而下崗,一段時間後聽說老張舉辦了一個商業畫展,著實讓人詫異。原來,老張一直有畫畫的愛好,平時利用業餘時間也在跟畫畫愛好者們交流,甚至參加專業的學習培訓,同時也不斷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市場中去檢驗。所以,才有後來我們看到的商業畫展。老張就是一個典型的π型人才,有兩個專業支撐,讓他的職業過渡更加順利。
人生要有三個支撐
我提倡的穩定人生,是比π型人才更多一個支撐,有三個支撐,基本可以包括工作、興趣和投資(大部分人都可以實現)。就好比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一樣,這樣的人生更加穩定,更加能抗風險。
隨著社會變遷速度的加快,自己年齡的增長,新人的不斷湧現,我們都會或早或晚遭遇不同的危機,比如財務危機、職業危機、中年危機.如何能平順地過渡?如何實現自己的第二次增長和飛躍?
三個支撐就能讓你在職場中更有底氣,在生活中更加從容,在學習上更加充實。找到自己的三個支撐,不斷積累發展,就能更好地走好自己的人生。
三種不同的人才模型,你現在屬於哪一型?你未來想成為哪一型?你又打算如何去實現呢?歡迎留言分享。
當我們在不斷精益自己所在的工廠和工作時,我們也得關注如何精益自己的人生,這才是我們自己一輩子的真正客戶。我的知識星球上有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在不斷用精益感知自己的人生,歡迎加入一起進化成長。
這是我第338篇原創文章,只有7%的公眾號還在堅持原創。如果文章對您有一點點啟發,那會讓我很愉悅,謝謝分享和點擊【在看】!
歡迎關注【精益感知人生】微信公眾號,讓我們一起不斷探索人生、不斷助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