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職場生涯中,遇到的同事裡,英文流利的,客觀上的數量不少,但比例不高。
我之前待過的公司大部分是外企,歐洲的企業為主。
我初入職場的時候英文也不好,有時候和老外打電話,聽不懂對方在講什麼。那個時候很羨慕英文講的溜的同事。事實是,這些英文流利的同事們,大都升職很快。
當時我以為,不就英文好嘛。
幾年之後見到的英文好的越來越多,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升職快。升職的另一個重要能力是溝通能力。比如你英文雖然講得好,但和老闆不對脾氣,不能迅速理解和執行,也不太容易升職。
所以英文水平在歐美企業的作用,大概是這樣的:
如果你現在是engineer,或者specialist,英文很好,那麼很容易升級到supervisor,或者team leader;
如果你現在已經是supervisor或者team leader,英文很好,那麼要升級到manager,就還得看你的專業能力;
如果你現在已經是manager,那麼英文很好是應該的,要再往上升級,其實是非常難的。
那麼是否是英文不好的就沒啥機會升職了?
也不是,我見過在一家300人左右的公司裡,做到總監的,英文水平也就CET-4,還帶有很重的口音,但沒關係,只要業務能力強,說的英文老闆能聽懂,照樣可以混到管理層。
民企是什麼情況呢?
一線的大廠,國際化運營的,當然不缺英文好的員工。
但是普通的民企,比如普通的製造業,給國外客戶做代工的,英文好的真不多。一般也就是對接客戶的那些員工和部分管理層英文好一些,其他的大部分英文不行。原因也很簡單,英文平常工作中很少用到嘛。
不管是民企還是外企,在工作中能用到英語口語對於提高英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郵件是遠遠不夠的。
很多員工英文郵件寫得不錯,但是開口說英文的時候就很結巴了。
口語還是得靠練,而且必須是天天練才行。
有一種情況,英文不好的員工,往往越是怕講英文,好多人覺得不好意思。但如果能克服自己的羞恥心,講多了,提高也是很快的。
看英文電影什麼有用嗎?
說實話,我覺得用處不大。這個和以前在學校的時候聽英文錄音沒有多大的區別。更何況,你看英文電影的時候,往往看的是字幕,學習的效果真的很一般。
所以,如果你的公司裡有老外,抓住一切機會和他們講英文,不管是電話還是face to face, 一方面人家會覺得你工作積極,另一方面也能練習你的英文,不是一舉兩得。
如果你有幾個老外朋友,工作之餘還能約出來聊聊天什麼的,那就更好了。因為有時候你在工作中聊的很順,下班聊生活的時候,話題不同,你可能就不知道如何用英文表述了。
這十幾年來,其實總體上,外企職場人的英文水平是提高地很快的。如果從外企跳槽到民企,往往你的英文水平就是你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