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下)II 好好學習

2021-03-01 狼浪天涯

發現和應用自己的臨界知識

在掌握了理念和方法的基礎上,回到核心問題:如何找到臨界知識?怎樣能夠把臨界知識真正應用起來,實現知行合一?

1、如何發現自己的臨界知識?

臨界知識:其實是對事物更底層規律的總結。所以,我們要學習的不是高深的知識,反而是最基礎而重要的規律。

方法:

a.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入手,學習這個學科的重要知識。

2.找到最重要的知識和原理的原始出處。

3.嘗試用更加基本的原理來解釋這個知識。

4.沒有解釋的時候,想辦法尋找或者自己創造一個假設,並驗證。

核心關鍵:把科學研究的嚴謹方法引入日常的生活思考決策中。

2、如何應用臨界知識?

方法(答案):刻意練習

抓住問題的本質進行訓練

大量地持續練習

核心臨界知識及其應用

每個人都應當有自己的框架來安排自己的臨界知識,不過,確實有一些重要的臨界知識是通用的。

(1)複利效應

知識點:棋盤的故事(棋盤的第1個格放1粒米,第2個格2粒,第3格4粒,每一格是前一格的一倍。第64個格為,1844億億)

如何利用複利效應:

首先,我們要在生活中發現「A導致B,B加強A」這樣的事情;

其次,我們要儘可能地提高這件事情的利率;

最後,我們要加強這件事情重複發生的可能性。

(2)系統思考

為什麼最高效的方法總是反直覺?

在臨界知識中,系統思考是能夠將其他臨界知識串聯起來組合應用的工具。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這個世界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理解事物最重要的思維模式是對事物之間的關係進行整體地、動態地、連續地思考,是在複雜動態系統中以簡馭繁的智慧。

多數人只能看到事件本身,在what層面做出反應;少部分人能夠總結事件的規律、模式(how),從而預見未來;而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探求到系統動作背後的結構 --理解了系統動作的why,就有可能設計整個系統。

訓練系統思考能力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A)關注「關係」而非「事物」

B)分析系統結構,也可以從歷史情況入手。

C)獨立思考,快速試錯,觀察系統的結果。

D)系統關鍵解有時在信息制高點

(3)概率論

核心:注意頻次概率(可統計)與主觀概率(受偏見影響)→→畫出決策樹,應對不確定性

啟示:在不確定的世界裡,我們可以選擇不斷地投入成功概率最大的事情當中,並且避免小概率事件給我們帶來的致命打擊。不應當盲目地依賴老司機的靜態經驗。

從長期來看,一直投入最大賠率的事情,終究會有回報。

(4)黃金思維圈

迅速看透問題本質的利器

看問題三個層面:

what層面:事情的表象,我們具體做的每一件事;

how層面:我們如何實現我們想要做的事情;

why層面:我們為什麼做這樣的事情。

任何一個領域中的頂尖人才思考問題都不會被問題展示出的what所迷惑,而會思考問題背後的本質。這也是黃金思維圈最大的價值:透過問題的表象看到問題的實質。

(5)進化論

知道和做到是兩碼事。

精益創業的思想告訴我們:面對環境變化 的時候,如果不敢確定,你可以先小成本測試,找到相對靠譜的方案後,再加大投入,直到全力以赴。這個過程中,「策略嘗試、觀察結果、保留策略」恰好對應著進化論三大要素:變異、後果、遺傳。

正確的方法論(精益創業)和模仿同級別最優秀人的做法,能夠讓你在沒有冒險基因的情況下,更好地把知道變為行動。

(6)二八法則

問題:我們人脈圈中那20%的關鍵人脈是誰?

答案:和我們擁有差異資源的人脈。

在人脈管理中,擁有更多跨領域的重要人脈,就能夠調動更多的資源解決問題;(自身)具備更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有更多的人願意與你合作,形成正反饋。

(7)安全空間

由於冪律分布定律,小概率事件會造成極端嚴重的後果。為了避免此前的努力付之一炬,我們應該構建安全空間,保證複利效應持續起作用。

為了構建安全空間,我們可以從三個思路出發:

1,設計冗餘備份,保證系統正常動作。

2,提高決策質量,減少極端事件的發生概率。

3,提升系統的反脆弱性,增強系統對極端事件的應對能力。

相關焦點

  • 高新區圖書館好書推薦丨《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在我看來,一切的學習和努力無非三個目標:一是解釋問題,二是解決問題,三是預測問題。應該說,沒有哪個人的學習會超過這個範疇,而評價學習是否有效的標準就很明確了,那就是:學習之後,你的行為或認知是否發生了改變。
  • 好書推薦 成甲作品 《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我們讀了很多書,卻只是讀到了一個個孤立的知識點,而並沒有把新舊知識連成一張知識網,長成一棵知識樹。• 學海真的無涯嗎?到底什麼樣的「知識」值得我們花精力去學?知識無窮無盡,但掌控這個世界運行的底層規律是有限的。你需要的是從海量知識中辨別出其中的「王炸」,一通百通!學海非無涯,知識有主次。• 為什麼學習「學習的方法」,比學習本身更重要?
  • 讀成甲著《好好學習》後的心得
    《好好學習》這本書的作者成甲被有幸選入了邏輯思維「中國最會學習的人」,這本書是關於個人知識管理精進的指南書。我有幸讀到了這本書,下面寫一下讀書筆記與心得,與大家一起共勉進步。     書中提及一個名詞,臨界知識,定義是經過深度思考後發現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律或定律。一旦我們掌握了相關的臨界知識,我們的學習效率會成倍的增加,成績令人諒訝。
  • 什麼是臨界知識?
    臨界知識是成甲在《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中,定義的一種有用的知識類型,那知識還分有用沒用嗎
  • 如何利用「學習循環」(Learning loop)精進職場技能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管理學教授莫滕·漢森,就在他的新書《徵服職場:達人如何做的少反而做得更好》中提出,成功的關鍵不在於你練習了多少個小時,而在於你的學習方式。漢森教授認為,在很多領域例如職場上,人們無法像一個運動員或者音樂家那樣使用「刻意練習」的方法(一種學習訓練的心理學方法)來提升自己的技能,我們更需要的是利用「學習循環(Learning loop)」來學習與精進。
  • 精進自己,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知乎剛剛面世的時候,或者大家剛剛知道知乎這個名字的時候,對它的定義是乾貨經驗類平臺,因此也產生了很多大神一樣的人物,很多人在知乎上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經驗,很多讀者也在知乎上學習思維和角度。採銅慣於使用手術刀一樣的文字,剖析人們思維裡的種種禁錮,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放於困惑的熔爐中反覆冶煉,提煉出知識背後的知識、方法背後的方法。
  • 知識管理最重要的技能是什麼?
    作者 | Jun哥「 整理我們的知識信息,是為了體系化的知識管理。」電子筆記本是用來幹什麼的?記筆記的。 沒錯,就是整理衣服,將一件件的衣服好好的放置在衣櫃裡的「整理」。就是整理你的書櫥,將文史理工按類放置的「整理」。 為什麼要整理?是為了好看嗎? 記住:好看只是整理這個基本技能的附加好處。 我們整理我們的知識信息,是為了體系化的知識管理。
  • 《Agile Scrum 基礎指南》解析帶你全面構建敏捷知識體系
    什麼是敏捷,如何快速構建知識體系對於初學者來說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正規化、體系化、完整化雲層這次幫你免費一站搞定。《Agile Scrum 基礎指南》作為 EXIN Agile Scrum Foundation 認證考試的官方教材,兼顧了專業性與通俗性。讀者可以更好的接觸到敏捷的相關知識。
  • 精進日記 | 我對一些社交應用的定位 (​r16第21天)
    GTD、自律健康、終身學習>、賺錢、區塊鏈、英語| 這是嬉子胡的第336篇精進日記| 用時25分鐘| 2021.1.30三隻青蛙3MITs反思行動/目標1.完成了4篇精進日記今日收穫能力/認知/資訊1.使用 DDD 指導微服務拆分的邏輯 # 深度好文https
  • 讀書筆記 |《好好學習》成甲
    《好好學習》主要介紹了臨界知識,通過發現並運用臨界知識來提升自己的認知深度。
  • OKR管理實戰指南
    我們要兼顧短期的目標,也要考慮長期的目標;我們要考慮收入的目標,也要考慮我們公司內在能力和員工學習和成長的目標;我們要考慮客戶的目標,也要考慮內部運營的目標。這樣我們在思考目標的過程當中,就可以確保這個目標更加的平衡。這就是BSC。漸漸的又出現了一種新的目標管理工具。這是我們過去90%以上企業都在使用的目標管理的方法,叫做KPI。
  • 初學者的編程自學指南
    由於本人目前也處在學習的階段,文章中列出來的內容也並未全部學習過,所以文章的客觀性可能存在一些問題,還望讀者自行判斷。  這份指南會不定期更新,有好的建議也可以留言或者給我發郵件。 準備  需要的所有工具就是一臺可以連接上網絡的電腦以及你本人。
  • 組合總和 II
    示例 2:輸入: candidates = [2,5,2,1,2], target = 5,所求解集為:[  [1,2,2],  [5]]來源:力扣(LeetCode)連結: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combination-sum-ii
  • 學會知識管理系統,好處多
    我們必須學習如何通過將高質量的內容轉換為知識並丟棄瞬時的和無用的內容來控制我們所接受的信息。在學習上,能事半功倍!同時,還有非常多超出你想像的好處,簡單說說:一、能讓你更有系統地掌握知識記得我還沒有掌握知識系統管理時,學習雜亂無章,只要有文章或者書就閱讀。
  • 學習避雷不踩坑,2021最強避坑指南
    同學們應該先理清主體的知識框架在大方向上弄清楚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再學習具體知識點不知道在哪看過讀會計的第一門課就教做假帳腦袋裡想到本阿弗萊德的《會計師殺手》那部電影壞帳損失是指企業未收回的應收帳款經批准列入損失的部分此外關於common stock和preferred
  • 如何避免中年停滯,保持精進人生?
    不懈怠,保持在專業上的精進,永遠都是你的基本面。5. 騰挪一些時間跟上時代。比如少喝低層次的大酒、發展一項興趣愛好、更新一下音樂庫、了解一些最新的資訊。這些都能讓你不停滯、不落伍。6. 注意自己的調性。「調性」這個詞,聽著有點兒虛。但其實,談論的話題高級與否、是否粗俗,就是一個人調性的體現。很多科普類的內容,都能提供穩定的談資,比談論八卦不知道要強多少倍。
  • 「知識爆炸」環境下我們需要怎樣的知識?
    感性知識是由人類行為直接觸動而不一定通過思辨形成的知識。這種知識對應於隱性知識,即難以公開表達或陳述的知識。感性知識是對個人具體情境的熟知或者尚難以表述的熟知,往往難以形式化和溝通。感性知識通常來自個人行為、行動、實踐或者經驗積累,是對事物現實性、可行性的認識。
  • 第一副導演工作指南!
    想成為一名成功的第一副導演,這本指南將能給你第一手相關知識 (戳二維碼即可購買)本書目前是國內一本專門寫給副導演的專業圖書, 作者是好萊塢副導演,所以這本書有很強的實戰價值和可讀性。而無論是200 人的劇組拍攝馬背上的上千名演員,還是12 人的劇組在房間裡拍攝一個人,每一部成功的電影作品都要求有一位強有力的第1副導演(AD)掌舵。
  • 周文強老師分享—日日精進,向上向善
    一定要堅持學習,堅持精進,堅持分享,堅持提升。97%的人每天想賺錢,3%的人每天想成長,成長是根本成長了,錢自然就來了,總是想賺錢,反而賺不到錢。精神緯度每提升一分,財富n倍裂變,能量每提升一分,財富n倍裂變。
  • 學海無涯之知識的詛咒
    ,發現大家都有著同樣的困境,就是陷入到了知識的詛咒的怪圈裡,這就變得特別可怕了,通俗來講,就是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不自信,這幾天聊下來也有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1知識的詛咒昨天和我一個朋友,也是某知名地產商營銷總在聊天的時候談到了這個話題:知識的詛咒。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對知識和專業的敬畏反而讓我們變得畏首畏尾,成為了自己成長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