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噸重坦克翻個底朝天,號稱世界上最安全的戰車,有個大問題

2020-12-21 網易新聞

中東地區一直以來就戰火不休,不僅該地區周邊國家連年徵戰,許多世界大國也直接或間接參與其中。

表面上都是為了保境安民,實則各自心懷鬼胎。

除了美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國際列強外,表現得最為積極的當屬以色列了。

以其驍勇好戰、矛盾突出,看誰都是一副「你瞅啥」的狀態,而喜提「中東小霸王」的諢名。

不過,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最近「中東小霸王」就鬧了一個大笑話,淪為軍迷們茶餘飯後的笑談。

據以色列國家新聞網11月22日報導,以色列一輛梅卡瓦坦克在約旦河谷行軍途中突發翻車事故,導致整個戰車底朝天,現場畫面極為狼狽。

事後,以色列軍警封鎖了這一區域,不過翻車的視頻在網上不脛而走。

此前梅卡瓦坦克號稱世界上最安全的一款坦克,很多軍事雜誌都曾高度評價其優秀的防禦能力。

據悉,梅卡瓦坦克在最易遭到攻擊的車體、炮塔頂部、戰鬥艙頂點、兩側,都採用了間隙或間隔裝甲結構。

並對一些重要的部件,如蓄電池、三防裝置、液壓動力元件進行了重點隔離保護。

此外最重要的一點,為了防止梅卡瓦坦克遇襲後產生二次效應,設計者把火炮彈藥放在了可耐高溫的特質容器裡。

並且,這款坦克還能自動滅火和抑爆,對一些有毒氣體和放射塵埃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然而就是這樣一款號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坦克,竟然在非戰鬥狀態發生了翻車事故,其個中隱情令人生疑。

很快,官方的事故調查結果出爐,原來駕駛員在駕駛坦克過程中行車速度太快,沒有將坦克停在拖車的指定位置,匆忙之間又剎車不及,就一頭栽倒在了拖車側方。

此時坦克發動機尚未停止運轉,戰車履帶兀自轉動不止,危急關頭附近士兵緊急參與救援。好在僅有坦克駕駛員受了一點輕傷,坦克車也並無太大折損。

網友說,一次翻車,偶然為之,絲毫不能影響它世界最安全的名頭,畢竟戰績和設計在那擺著,毋庸去置疑。

不過,這款以色列國防軍最先進的主戰坦克,仍有一個大問題需要注意,這也是翻車事故的根源所在。

那就是過分地追求坦克的防護能力,導致坦克的重量無節制地增加,一度達到了60噸。坦克車過於笨重,難免影響其機動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觀影娜】看破產姐妹,學英語之「翻個底朝天」怎麼說?
    我喜歡把陌生人家的藥櫃翻個底朝天。 O.M.G!你確定這樣的是去工作的?不是去砸場子的嗎? 但是這翻譯,愛了~ 一般提到「把...翻個底朝天」的翻譯,我們腦海中冒出來的可能是這個: To turn sth upside down:翻個底朝天 例句: I turned my house
  • 坦克世界更新,義大利炮來了!波蘭線?二戰波蘭真的有坦克嗎?
    《坦克世界》終於更新了,小夥伴們都玩了沒有?反正軍武菌一邊高喊「爺青回」,一邊可是玩了個爽,連打了幾個晚上,頭都快像夢小二那樣「突突突」了……為啥這麼帶勁?除了重溫對戰的激情,還因為有新坦克上線!▲這是一輛5級車比如停留在圖紙階段,沒來得及發展的P43,重29噸,裝一門75mm炮,外形上借鑑了繳獲的T-34,在美蘇英德那裡只算中型坦克,但在義大利就是最重的坦克了。
  • 世界十大最強重型坦克和步戰車組合中國排第二
    在世界主要陸軍強國裡,都有一款性能先進、機動良好、火力強大的重型主戰坦克和步兵戰車的組合,通常優先裝備給重型裝甲和機械化步兵部隊,成為地面突擊的裝甲尖刀。2016年初,熱衷各種排行榜的西方軍事媒體,也為當今各國的重型坦克和步戰車組合,進行了一次排名,最後有10個國家和地區的裝甲組合入圍。
  • 以色列梅卡瓦主戰坦克,被稱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坦克
    黎巴嫩真主黨遊擊隊主要使用反坦克飛彈、RPG火箭筒以及路邊炸彈,52輛梅卡瓦中有21輛損毀失去作戰能力,5輛徹底被毀無法修復。 而從損毀圖片來看,梅卡瓦坦克防護水平相當堪憂。被RPG-26破開首上裝甲、炮塔被AT-14擊穿正面,以色列人的裝甲技術的確差遠了。但離譜的是在這場戰鬥中總共只有23名梅卡瓦坦克乘員陣亡,有4個還是在死在坦克外被偷襲沒閃。
  • 蘇聯這輛坦克外號「陸地UFO」,全重達60噸,能硬抗核彈的餘波
    坦克一直是二戰的中堅力量,蘇聯就在核爆的中心點附近投放過坦克進行測試,結果發現現有的坦克,面對核彈的衝擊波,無一不被掀翻,成了底朝天的王八。為了應對這種情況,1957年蘇聯設計師打造了一款專為核戰而生的坦克——279項目核戰坦克。
  • 踢館:拳擊手等都30噸重了,未來輪式步兵戰車會不會取代履帶的?
    問:很多人都說輪式步兵戰車不能執行高強度對抗任務,但是拳擊手等輪式戰車都達到30多噸了,防護能力也大幅提高,為啥不能和主戰坦克配合充當重裝部隊的主力呢?只是因為野地通過能力太差嗎?
  • 主戰坦克戰場叫慘,步兵戰車說我比你更慘!
    其實戰場上的主戰坦克還有一個長期的「伴侶」,在現代戰場上面臨的局面比主戰坦克本身更「悽慘」,這就是步兵戰車,簡稱步戰。步戰為何說比主戰坦克更慘呢?但是問題是既然步兵戰車和坦克是一起伴隨作戰的,那麼顯而易見,步兵戰車和衝鋒在一線的主戰坦克的距離也就是幾十上百米, 這就意味著主戰坦克面臨對手的火力打擊風險,對步兵戰車幾乎是一樣的。
  • 戰車:美軍加速研發新一代坦克裝甲車輛 第四代坦克真的要來了?
    自蘇聯解體後,再無敵手的美軍就成為藍星上擁有最強大地面部隊的國家,不但兵員和裝備規模龐大,技術兵器性能也始終處於世界頂尖水平。不說俄羅斯的 T-14主戰坦克,就法國和德國等在開發的135毫米坦克炮,如果將其應用到主戰坦克之上恐怕車重馬上就朝著65噸以上的重量飛奔而去了。而大噸位的戰鬥全重帶來的還有良好的裝甲防護,即使在信息化在坦克設計佔比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坦克裝甲不被神出鬼沒的飛彈、火箭筒擊穿,最終還是要落在硬碰硬的「甲彈之爭」上,大噸位也就成為必然趨勢。
  • 中國展示50噸級外貿重型步兵戰車
    珠海航展上展示的VN-11A步兵戰車與我國自用04A戰車的炮塔基本相似,沒有理由出口型重步戰用相同的炮塔卻取消掉車長周視儀 該車採用與外貿型步兵戰車VN-11A相同的炮塔(模型的一些細節與實物有一定出入,VN
  • 世界上現役最重的大口徑輪式自行火炮,南非G6自行榴彈炮
    G6犀牛155毫米自行榴彈炮是一種南非迪奈爾公司在G5牽引式155毫米榴彈炮基礎上研製輪式自行榴彈炮,1988年設計定型,最突出的特點是採用輪式車輛底盤,戰鬥全重高,最大戰鬥全重達47噸,比一些履帶式的自行榴彈炮還重。由於南非具有發達的公路網,地形以廣闊的高原硬質沙漠為主,地勢平坦,這樣的設計也算是因地制宜。
  • 《坦克世界》一度被玩家稱為「鼠爺」的鼠式德系重坦萌新攻略
    在《坦克世界》中有德系車和蘇系車是粉絲最多的兩個車系,這兩種車系中的重坦又經常出現在最前線,短兵相接像極了歷史上的蘇德大戰,硬漢之間的戰鬥,完全不像美系重坦一樣,找個坡趴著就露個個頭。敢進行「白刃戰」那自然對於裝甲和血量有著極高的要求,在德系重坦中「鼠式」是相當的皮糙肉厚,曾一度被玩家們稱呼為「鼠爺」。
  • 德國將推出混動戰車,歷史悠久可溯源到二戰,8個車輪單獨驅動
    戰後德國武器裝備最出名的,當屬豹2系列主戰坦克,早年的豹2和如今的豹2A7更是成為波蘭等國家裝備首選,這也是對德國裝備的認可。不過隨著主戰坦克研發和使用成本越來越高,許多國家都開始尋找替代武器。德國發現了這個商機,先是推出了山貓步兵戰車,然後又推出了創世紀步兵戰車。後者在技術方面有了全面提升。
  • 話說軍世:日本增購16式機動戰車,是要硬剛主戰坦克麼
    16式也就是16式機動戰車,也被稱為「二十一世紀坦克殲擊車」,名稱不同而已,該戰車擁有一門52倍徑的105毫米主炮,該炮的通用性很好,可以兼容標準的北約105毫米彈藥,目前105毫米坦克炮發射穿甲彈,實際最大穿甲能力在550毫米到600毫米左右,理論上具有擊穿部分主戰坦克的能力。
  • 戰車溯源:被豹1擊敗的「小豹子」神秘的西德偵察坦克
    可是總有那麼一些「德味」沒那麼重的D系車,比如防禦較差卻機動超群的「豹」1和「萊茵偵察車」,我們今天就來講講一臺神秘的西德偵查坦克Ru251。  220馬力,而LangHS.30重達14.6噸,動力嚴重不足。
  • 日本陸軍的中型坦克發展之路,從九七式中戰車到一式中戰車
    而陸軍兵工廠的二號樣車則偏重速度,重量為10噸,炮塔與過去無異。在測試中,兩輛樣車均有良好表現,不過明顯一號樣車要更為優勢。一號樣車雖然超重五噸,但是時速上並沒有多少降低。這是因為其配備了一臺十二缸風冷發動機,能夠提供125千瓦的動力。在這臺強勁的發動機的帶動下,這臺戰鬥全重15噸的坦克可以跑出每小時38公裡的時速。這一點上,重量更輕的二號樣車雖然也能達到這個速度,卻未免要在其它方面差了一截。
  • 世界10大最強的步戰車,這些你都認識嗎?
    10、中國臺灣CM-32「雲豹」步兵戰車:CM-32「雲豹」步兵戰車是中國臺灣在2001年開始研製,2009年正式裝備的一種8X8輪式步兵戰車。9、印度BMP-2步兵戰車:印軍的BMP-2步兵戰車的歷史比較古老,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引進,是目前印軍裝甲部隊的主力步戰車。8、韓國的K21步兵戰車:K21步兵戰車由韓國鬥山工程機械株式會社生產,2009年正式裝備部隊。戰鬥全重25噸,該車有兩個最主要特點,一是火力強大,二是動力強大。
  • 世界上戰鬥全重最大的步戰車前五名,以色列戰車以51噸居榜首!
    車頂艙口可以另外再安裝3挺機槍,車廂內可以安裝1座60毫米迫擊炮。NO.3 「阿奇扎裡特」裝甲運兵車(以色列)戰鬥全重:44,000千克在1967年和1973年的戰爭中,以色列繳獲了數百輛前蘇聯生產的T-55型坦克,其中許多是阿拉伯人遺棄的完好坦克。經過改裝,安裝新的機槍、發動機和火控設備後,它們裝備了以色列的後備役旅。
  • 日本陸軍的中型坦克終末,未能起到大用的三式中戰車和四式中戰車
    但是「三式」中戰車在炮塔上有較大的改進,炮塔被換為了一個六邊形大炮塔,這種設計是為了加強避彈性能,其炮塔正面裝甲為50毫米,正側面為35毫米,後部和後側面均為25毫米。另外炮塔的直徑也增加到了1.7米,同時採用了電動炮塔,這樣坦克的炮塔轉動速度就有較大的提升。當然,在必要時該坦克也可以由炮塔內的三名車組成員採取手搖方式轉動炮塔。
  • 印度陸軍沒輕型坦克頭疼,印度媒體:8X8步戰車裝上105炮可一戰
    在海拔4000-5000米的高原山地,50來噸的主戰坦克其實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主戰坦克雖然火力強大防護性能好,但是由於高原含氧量低,主戰坦克的機動性在山地很難發揮出來,很容易成為固定炮臺,最好的選擇是輕型坦克。
  • 法英首推多炮塔坦克,自重超百噸,蘇軍T28參與巴巴羅薩行動
    1935年12月12日,蘇聯人民國防委員會下令將戰車團改制為重戰車旅,重戰車旅編制為三個戰車營、一個訓練營、一個戰鬥支援營與其它若干部隊,旅配備54輛T-28、16輛BT坦克、18輛T-26、3輛噴火戰車與相關支援車輛,重戰車旅編制人數1,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