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連日本俘虜都不殺,但這位國軍將領被抓後,沒多久就被槍斃

2020-12-24 騰訊網

世界上各個國家的軍隊紀律不同,但是有一條公共約定,那就是不殺俘虜。不過雖然紀律如此,真正在戰爭中還是出現過不少虐待戰俘,甚至屠殺戰俘的情況。不過我軍紀律嚴明,是嚴格不允許殺俘虜的。

不僅不殺,解放軍還會優待俘虜。比如抗戰時期,一些無惡不作的日軍戰敗被俘,我們的戰士會剩下吃的用的給他們,甚至還會為戰死的日軍掩埋屍體,打掃戰場。這樣的品質才是軍人應有的品質。正因為如此,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解放軍的隊伍中來,因為他們了解了我軍的光榮傳統與風格,知道解放軍是一支不可戰勝的隊伍。

不過,曾經有一個人被俘之後,卻被解放軍在審判之後立即槍斃。這個人又是誰呢?他又做了什麼樣的事情,讓解放軍無法容忍呢?

這個人名叫謝文東。1887年,謝文東出生在遼寧省一個小山村裡。謝家起初還是當地的大戶,家裡頗有些資產,因此謝文東小時候被送去私塾讀了幾年書。後來謝文東養蠶種地,也賣過牲畜。可在發展到後來,謝文東卻因為欠下了當時還不起的債務而綁了當地一位富戶的票,從此遠離家鄉,來到了吉林省。

謝文東從小好動,手上有些功夫。但是他沒有將一腔熱血投入到報效祖國上,反而是常常打家劫舍,欺凌弱小。仗著有些拳腳,他時常勒索當地有錢人,後來攢了些錢買了田,就當起了地主。再後來,還做了依蘭縣一個自衛團的團長。

很快,日本人的軍隊就來到了東北。當他們來到謝文東所在地區時,那時候的謝文東還是頗有些民族氣節的。他看不慣日本人欺壓當地百姓,帶領當地農民起義,殺死了日軍20餘人。

後來,他組織了一支隊伍,加入東北抗日聯軍,成為第八軍軍長。如果當時謝文東能夠下定決心,帶領鄉親們抵抗侵略者,那麼他後來也是一位後人銘記的民族英雄。很可惜,謝文東是個投機倒把的人,他見利忘義,一旦有些小恩小惠施捨於他,他就要改旗易幟換山頭。

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候,謝文東背叛了組織,改投日軍,成為一名人人喊打的漢奸。1939年,他還接受了發動對華戰爭的裕仁天皇的召見。當時他對日本人俯首稱臣,表示自己以前犯下了天大的過錯,以後必然悔改。

日軍看他是個能用得上的人,不僅「原諒」了他,還給他一個所謂的會長頭銜,讓他幫助日本人做事。從那時候開始,謝文東開始成為日本人的走狗。他出賣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出賣自己的同胞,害死了數百名中國勞工,成為人人喊打的賣國賊。

不義之師必然會被打敗,日本人最終被趕出了中華大地。而抗戰結束之後,那段時間局勢混亂,謝文東卻逃過了正義的審判,轉而又拉起了一支近千人的隊伍。這時候他搖身一變,又一次假惺惺地投靠共產黨。我黨寬仁,接受了謝文東的投降,將他和他的隊伍收編為三江人民自治軍。然而謝文東不知悔改,僅僅在幾個月後就又改投國民黨,與共產黨為敵。

在東北地區,謝文東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嚴重破壞我軍敵後根據地,配合國民黨,對我軍解放東北造成了極大的阻礙。而在國民黨軍中,謝文東卻一再被重用,成為國軍中將。他倒行逆施,妄圖幫助國民黨竊取我軍勝利果實,這必然是不能成功的。

1946年,謝文東的部隊受到東北民主聯軍和合江軍區的聯合圍剿,最終慘敗。謝文東帶著幾個親信逃了出來,到處躲避我軍的追捕。當年年底,謝文東在四道河子附近被活捉。根據他的罪行,公審之後他被判處了死刑,並且立即執行。

至此,投靠過多方組織的謝文東走完了他罪惡的一生,被執行時,謝文東59歲。如果當初,謝文東帶領著自己的隊伍積極抗日,與我們的同胞一起趕走日本侵略者,他一定會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即便是犧牲了,那為國捐軀也是光榮的。可是謝文東偏偏做了漢奸,後來還阻礙東北解放的進程,最後只落了個遺臭萬年的下場。

相關焦點

  • 解放軍不殺俘虜,卻為何槍斃國軍第七軍中將軍長,他做了什麼?
    在國民黨軍隊經歷了三大戰役的失利之後,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也開始分崩離析,而在解放軍勢如破竹的進攻之下,各地的國軍也紛紛起義投降。1949年12月11日,廣西迎來了全境解放,當時國民黨桂系王牌第七軍軍長李本一也被迫投降。在李本一投降以後,他就被送往武漢花園口關押,並在兩年以後被執行了槍決。
  • 解放軍一向不殺俘虜,卻為何槍斃國軍第七軍中將軍長,原因為何?
    李宗仁、白崇禧都投入麾下,得到了孫先生的支持,新的桂系也就此誕生,為了擊敗對手,白崇禧等人挑選精兵強將。1924年,李本一被白崇禧看中,他為人果斷,作戰勇猛,在軍中立下了''死打爛打''的名聲。  僅僅三個月,新桂系就統一了廣西,之後,李本一等新桂系將領被提拔了上去,他也被白崇禧保送南寧軍校深造。
  • 這兩位國民黨高級將領,戲劇性被解放軍俘虜,被俘後還非常不服氣
    當時國民黨只能通過空投進行補給,但是空投的糧食和彈藥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滿足供應,甚至有的還落到解放軍的陣地上。成了我軍的戰利品。難怪說蔣介石是運輸大隊長,這就是表現之一。這就導致國民黨兵,經常連一口熱飯都吃不上,再加上解放軍天天在戰場上廣播喊話:站對面的國軍兄弟們,放下武器投降吧,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時間一長,黃維兵團的軍心開始渙散,四面楚歌。
  • 1948年,我軍俘虜了一個16歲國軍士兵,多年後卻成解放軍上將!
    我軍歷史上,每個成為開國將軍的人物,都有一段不凡的人生經歷。不過,從一個當初被俘虜的國民黨士兵,最後卻成為解放軍上將的,卻不多見,而這種小說似的歷史故事,沒想到卻發生現實生活中。因此解放軍挑選俘虜補充兵員的時候,就選中了他。就這樣,徐惠滋成了東野二縱一個尖刀連裡的戰士,那個時候,徐惠滋才只有16歲。徐惠滋加入解放軍後,就跟著部隊進入到關內,在天津戰役中,徐惠滋多次衝鋒陷陣,由於作戰英勇,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就立下了一個二等功。
  • 國軍將領在關鍵時刻,棄暗投明扭轉局勢,幫助解放軍全殲六萬餘人
    他就是曾經的國軍將領韓練成,也是魯南會戰中最大的功臣。瞬息萬變的戰局之下,他違背上級命令,為解放軍的反攻開闢了絕無僅有的道路,同時也放棄了自己的晉升之路。在那段崢嶸歲月裡,他就如同指引著光明的燈塔,帶來了希望。
  • 最後逃離大陸的國軍將領的名字你都沒聽過,後官至陸軍總司令
    當毛主席在天安門廣場上告訴世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時,留在大陸的國軍還在苟延殘喘。那麼,最終離開大陸的國軍將領是誰呢?這個人叫黃杰,很多人可能並不熟悉。黃潔關麟徵黃杰,湖南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他是不折不扣的黃埔系。濟南事變時,黃杰擔任1團3營營長,奉命護送蔣介石離開。中原大戰時,黃杰已是第1師第2旅少將旅長。
  • 西野70%都是俘虜,在胡宗南手下總敗,為何到彭總手下就成精兵
    而當時解放軍正規軍總數也就400餘萬人,俘虜兵竟然佔到70%!如此眾多的俘虜,嚴重考驗著我軍的俘虜政策。殺俘是古今中外堅決反對的。都遣散也不可能,無疑會有部分人再逃回國民黨軍,再次助紂為虐。晉中戰役我軍曾經放回去一批閻錫山軍隊俘虜人員,結果閻氏把他們重新召回軍隊,組成了雪恥團,在我軍進攻太原戰役中,造成了相當的傷亡。
  • 解放後,那些起義、投誠和被俘的國軍將領,待遇差距有多大?
    在解放戰爭中,我黨領導下的人民解放軍取得了全面勝利。與此同時,國軍軍隊戰死和投降的人數加起來共計807萬人(其中戰死人數約為34萬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起義或者投誠的部隊。對於國民政府的高級將領來說,在解放戰爭中無非是4種結局:戰死、起義、投誠或者被俘。
  • 這個黃埔一期的國軍中將,把坦克放在城牆當炮臺,被俘後對國軍海軍...
    馬勵武是黃埔一期生,他被解放軍俘虜後,很長一段時間牢騷滿腹,怪話連篇,在戰犯管理所連輕微勞動都不願幹,所以經常挨批。一批,心裡更不痛快,而他罵得最厲害的就是國軍的海軍了,按理說他是國軍的陸軍中將,是在魯南戰役被俘的,怎麼反而會對國軍的海軍怨氣很大呢?這是有原因的。
  • 濟南城破前,蔣介石命令王耀武殺掉解放軍俘虜,王耀武卻全部釋放
    而把74軍帶成國軍主力的,正是74軍的第二任軍長王耀武,同時我們熟知的抗戰連續劇《亮劍》中的國軍將領楚雲飛,也是以王耀武為原型。王耀武於1904年出生在山東泰安,並且1924年的時候和幾個夥伴一起報名參加了黃埔軍校,成為了黃埔三期的學員。
  • 解放戰爭,百萬國軍俘虜如何處置?從「去留自由」到「一律不放」
    共產黨軍隊從創立開始,在如何處置俘虜的問題上,態度都是很好的,不打罵、願留的留下來、願走的就走順便還發點路費,特別是傷病俘虜,還會幫你治好病才放你走,這是在1928年的時候,毛澤東親自宣布的工農革命軍的俘虜政策,但是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的時候,中共在俘虜政策上做了很大調整,簡單來說就是
  • 戰俘副團長攙扶普通傷兵,解放軍營長:有問題,果然抓到「大魚」
    解放軍優待俘虜,不但不殺俘虜,不搜俘虜腰包,願意留的留下,不願意留下的還發給路費回家。有一位國軍戰俘副團長攙扶著一位普通傷兵,解放軍營長看後說:「有問題「,後來果然抓到了一條「大魚」。在解放軍的強大火力殺傷和多路插入猛打猛衝的攻擊下,國民黨軍很快陷入混亂,潰不成軍,最終此戰解放軍俘虜了4萬多國軍。李仙洲見大勢已去,急忙脫下將官服,換上了一身普通士兵的衣服,帶著少數隨從向北逃去。逃跑途中,李仙洲左腿中彈,幸好沒有大礙,簡單包紮之後,在一個團副的攙扶下一步一拐地繼續向南方逃竄。
  • 被俘虜,這個國軍中將提了一個要求,戰士們一聽炸了鍋
    勝敗乃兵家常事,歷史上做過俘虜的將軍不在少數,解放戰爭時期就發生了這麼一幕,有一個國軍中將坐著坦克突圍,原本以為無懈可擊,可出人意料的是,半路上因為坦克故障做了俘虜。看起來富有戲劇性,可就是真實地發生了,此人是誰?事情還得從一個著名抗戰將領說起。
  • 日本女兵被俘虜如何處理?有人建議立即槍斃,彭總司令說了兩個字
    日軍做夢也沒想到,在途經公路兩側齊腰高的玉米地裡,早已埋伏著我團數百名官兵。300米、200米、100米……「打!」團長胡震一聲高喊,各營、連官兵輕重火器一齊開火,槍聲、殺聲、手榴彈爆炸聲頓時響徹山谷。日軍的第三輛運輸車被手榴彈擊中起火爆炸,癱瘓在路中央,後面的車被堵住,動彈不得。在半個小時的時間裡,就消滅掉日軍一個中隊一百多人,繳獲擲彈筒二門、輕機槍兩挺、步槍數十支,戰果輝煌。
  • 一群被遺忘的士兵:清軍等來國軍,國軍等來解放軍,接班換崗
    中國人民無論身處何地,不管任何時代都對於"國家"兩個字看得很重,從古至今,為了保衛國家湧現出的民族英雄數不勝數。特別是常年駐守邊疆的戰士們,忍受著艱苦的環境與無盡的孤獨,站在祖國的邊防線上。我國新疆的賽拉圖是一處很不起眼的地方,被清軍收回後,等來了國軍的接任,國軍又將任務交接給解放軍。
  • 解放戰爭中,最能打的十位國軍將領:黃百韜悍勇,胡璉狡猾
    雖如此,國民黨軍隊也不是一無是處,有幾位將領,還是表現出了不錯的軍事素養,也給我軍造成了一定的麻煩,筆者選出了十位解放戰爭中表現最好的國軍將領,排了一個國軍解放戰爭十大名將,與大家分享下吧。第十位:邱維達。邱維達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黃埔四期,是一個不平凡的名詞,出了太多的名將,邱維達就是其中的一員。
  • 國軍這位將領被稱為小諸葛,打仗更是兇猛,老蔣卻為了面子而殺他
    而且老蔣在拉攏人才方面很有一套,很多國軍將領都對他忠心耿耿,誓死追隨於他。但老蔣不僅生性多疑,對所有部下都留一手,心胸也非常狹小,無法忍受屈辱,更聽不下他人的意見,明明擁有很多人才,卻不會唯才是舉,這一切都註定了他必將失敗。
  • 桂系將領一貫驍勇善戰,但在解放戰爭中,也有四位成為我軍俘虜
    就連我軍四大野戰軍司令員都十分敬佩。三野副司令員粟裕說桂系士兵十分驍勇,比蔣介石嫡系還要強悍。二野司令員劉帥說;遇到桂系將領先不打為好,先打保安隊,再打蔣介石嫡系軍,最後再打桂系將士。而從未打過敗仗的林總,人生兩場失敗的戰役就是敗給了桂系將領白崇禧。而一野司令員彭老總早在紅軍時期就領教了桂軍的厲害,說桂軍猛如虎,惡如狼。
  • 海南島戰役結束後,3位國軍將領逃往臺灣,都是誰?
    1949年,隨著渡江戰役拉下帷幕,國軍敗局已定,剩下的殘兵敗將大都逃往臺灣。不過,不死心的國民黨政府,在海南島集結了重兵,企圖實施所謂的「光復大陸」計劃 。1950年,為解放海南島,我軍發動了海南島戰役。
  • 八路軍中,是誰第一個抓到了日軍俘虜?為抓俘虜他還專門學日語
    相信大家在抗日戰爭影視劇中都會看到這樣一幕:戰敗的日本將領將刺刀刺中了自己的腹部。可見軍國主義教育對他們的洗腦有多嚴重,戰敗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恥辱,要剖腹自殺來謝罪。並且日本士兵絕不會讓自己成為俘虜,在戰敗的時候誓死不肯繳槍。這也給八路軍的抓捕俘虜帶來了難題,既然日本士兵如此蠻橫,那麼八路軍中誰第一個抓到了日軍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