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學院:文藝復興的黃金時代,自由的思想高峰

2020-12-16 孟娜敘史

引言

人類社會的發展漫長而又悠遠,從野蠻走向文明,從落後走向繁盛,一些代表著時代文明的作品應運而生。比如現收藏於義大利梵蒂岡博物館的壁畫《雅典學院》,它是由義大利畫家拉斐爾創作的,拉斐爾「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之一。畫作是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舉辦的雅典學院的軼事作為題材,而創作的。

1509年,羅馬教皇邀請拉斐爾為自己的梵蒂岡宮作畫,而拉斐爾所做之畫是第一室裡的《哲學》,並且取名為《雅典學院》。這幅畫高20794米,長6.172米,畫裡一共有58個人物,每個人物都畫得栩栩如生,每個人臉上的表情神態都能清楚地看見,而且《雅典學院》裡的人物形體跟他其他的作品都有所不同,人物畫得更加豐滿魁梧。

畫壁內容

從壁畫上看,畫作採用了拱形門作為背景,而且這個拱門直通天際,瞬間打破了牆面對房間的局限,在視覺上增加了整個畫面的縱深感和空間立體感。我還們還能看到在拱門的兩邊的牆上有兩個雕塑,左邊是手持七弦琴的阿波羅,右邊是智慧女神雅典娜還有她的美杜莎之盾。

這幅畫人物之多,然而卻不亂,而且整個畫面很集中。我們普通人自然是無法做到,但是極具藝術天分的大神們是能夠做到的。那麼畫面中如此多的人物,都有些誰呢?《雅典學院》經過很多藝術鑑賞家的分析,根據所畫人物的特徵,發現歷史中很多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等都能在這幅畫中找到,所以他們也推斷出來了一些人物。

人物之一畫面的中心是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看起來像是一邊走,一邊在談論著什麼重要的事情。然後柏拉圖和亞裡斯多德的兩旁站著不少人,他們個個懷著崇敬,正在聆聽兩位大師的辯論。在柏拉圖的左邊,是他的老師蘇格拉底,蘇格拉底這位聞名世界的大哲人,我們不用過多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蘇格拉底正在和一群人討論著問題,站在蘇格拉底對面的那位身穿盔甲的年輕軍人好像並不太認真聽他說話。有的學者推斷說,他有可能是亞裡斯多德的學生——亞歷山大,馬其頓的國王。

同時我們還注意到,柏拉圖的手是指著天的,因為他是唯心主義。而亞里斯多德的手是指著地,因為他是唯物主義。這樣我們大概可以看到,哲學思想兩大流派在歷史長河中的誕生。

人物之二然後他倆階梯下平臺左邊有一組人物,這組人物的中心人是畢達哥拉斯,他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我們可以看到他正專心地演算著數學,因為不能有絲毫差錯,所以他沒有受到周圍的影響,摒棄了雜念。而站在畢達哥拉斯背後頭包白巾的是阿拉伯伊斯蘭學者伊本路西德阿維洛依。

而在他們後面頭戴桂冠,正在抄寫東西的是古希臘晚期的哲學家伊壁鳩魯,他也被稱為「花園派哲學家」。而站在伊壁鳩魯對面的是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基提翁的芝諾。

站在畢達哥拉斯前面手指一本大書的是修辭學家聖諾克利特斯,他看起來欲言又止似乎想要給畢達哥拉斯一些重要的提示。站在聖諾顆粒特斯身後,身穿白色鬥篷的,是科德拉羅斐爾。

人物之三在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階梯下平臺右側的這組人物中中,可以看見一個禿頂的數學家歐幾裡得,他就是這組人物的中心,可以看見他正埋腰用圓規在石板上畫著幾何圖,他的身邊有著4個青年學生正在認真地圍觀,而他身後是頭戴桂冠手持地球儀的埃及大天文學家託勒密,託勒密主張地心說的;託勒密對面時手持天文儀的索羅亞斯德,他是波斯有名的預言家。

而在最靠右邊的人,有學者認為是拉斐爾的老師佩羅吉諾,也有人認為這是是拉斐爾的朋友畫家索多瑪;而緊挨著的則是拉斐爾本人。

人物之四然後是在柏拉圖前方,斜坐著右手撐著思考的是古希臘大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在亞裡斯多德階梯前方,也有一個很顯眼的人,此人衣冠不整半裸著身體,斜躺在階梯上,看起來有點像乞丐,這人就是古希臘犬儒派哲學家第歐根尼……總的說來,這些人物,或行走、或交談、或爭論、或計算、或深思,完全沉浸在濃厚的學術氛圍和自由辯論的氣氛中。

壁畫中的藝術

這幅畫人物非常多,然而卻很有條理,沒有意思混亂,配色不僅符合當時的時代,而且整體給人的感覺也很舒服。並且在如此多組的人物中,整個畫面還顯得很集中。這是因為拉斐爾在作畫時將所有人朝向都是以中心的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為主,這些不同人物的形態,填滿了原本空白的畫面,讓整個畫面顯得栩栩如生,也讓整個畫面看起來彼此分散,但是內裡又有聯繫。

而且我們知道,大師們都非常上場構圖,能夠給人非常震撼的感覺。當然拉斐爾也不例外,他利用臺階,使眾多人物有了前後主次之分,讓畫面顯得更加真實、生動、有趣。讓觀畫者仿佛融入了先哲們討論的場景裡。而且每個人物的身份和特點,拉斐爾通過神情動作都做了精細的思考和細緻的安排,使他們符合各自的身份和學術特點。

壁畫中文藝復興、思想自由的主題

拉菲爾這幅畫打破了時空的限制,把歷史上不同領域的名人,都匯聚在了一起。展現了拉斐爾超凡的藝術思想,同時也寄託了他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雖然這幅畫沒有《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等作品為人所了解,但是它表達的思想卻是無可企及的。比如兼容並包、開放自由的思想。拉斐爾為後人展現了古代人文黃金時代的高貴理想,也為後人留下了一個記錄歷史上最輝煌的「黃金時代」的憑證。同時也表現出了文藝復興與哲學的淵源,奠定了拉斐爾一代宗師的地位。

一直到現在這幅壁畫不僅被認為是文藝復興最盛時期美術形態和空間和諧理想的高峰,更體現了文藝復興時代人們的精神追求。而且拉斐爾有著自己和諧明朗、優美典雅的藝術風格,在文藝復興時期獨樹一幟。

總的來說《雅典學院》的主題思想是預示著人類思想的兩大流派的啟蒙,不僅思想受兩大流派的影響,藝術家們也受兩大流派的影響。這幅畫作也符合了《哲學》主題的思想,是文藝復興的黃金時代與思想高峰。

參考材料:

藝術與科學的滲透與交融——評拉斐爾的壁畫《雅典學院》

群星薈萃《雅典學院》

相關焦點

  • 拉斐爾雅典學院與文藝復興對古希臘文化復興之間有哪些聯繫?
    2018-10-17 15:54:10 來源: 老牛科技 舉報   而文藝復興本就是對古希臘文化的一種傳承
  • 《雅典學院》:拉斐爾打造的理想國
    眾所周知,拉斐爾·桑西(Raffaello Santi,1483—1520)是「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之一,奠定他這一殊榮的作品是經典名作《雅典學院》。拉斐爾 《雅典學院》 500cm×700cm 壁畫1511 年 梵蒂岡籤章室藏這幅置身於宗教場所的大型壁畫,更像是一幅世俗的歷史繪畫。比起同時代的《最後的晚餐》和《西斯廷穹頂壁畫》,《雅典學院》不僅在內容和形式上更完美,在思想上更是獨特且唯一的。
  • 談論一下拉斐爾的《雅典學院》?
    《雅典學院》被稱為「文藝復興第一畫」,倒不是因為它的繪畫成就,而是因為它最能體現文藝復興的精神,那就是:復興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的文化。這幅畫裡所描繪的50多個人,大部分都是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偉大哲人。當時基督教之所以能如此寬容,和文藝復興這個歷史時期有很大關係。因為文藝復興的興起,被中世紀淹沒已久的古希臘哲學又重新火起來了。尤其是新柏拉圖主義,對基督教的神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當時的神學家們認為,基督教和這些古代理性思想是不衝突的,在梵蒂岡裡畫這幅《雅典學院》,反而更能體現基督教的包容性。4.
  • 歷史:古代雅典以及她的黃金時代!
    歷史:古代雅典以及她的黃金時代!希臘雅典市及其著名的雅典衛城,已經成為全國人民想像中的象徵,並非沒有原因。古代雅典開始是一個小的邁錫尼社區,並且發展成為一個城市,在其高度上,集中體現了希臘最好的美德,並享有這樣的聲望,即斯巴達人拒絕解僱城市或奴役公民,即使在雅典失敗後也是如此。
  • 拉斐爾《雅典學院》的超時空敘事,先賢們與古希臘美學思想脈絡
    當然,渴望與蘇格拉底共度一個下午的不僅有賈伯斯,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拉斐爾不僅有同樣的渴望,而且為我們呈現出了這場華麗宏偉的史詩級聚會。本章先借拉斐爾這幅《雅典學院》,來看看被後世敬仰的那些重要哲學家們,他們提出過什麼樣的美學思想,並影響了古希臘的藝術家、文學家,讓他們在建築、雕塑、戲劇、繪畫方面呈現出與古埃及完全不同的面貌,而且一直影響了後世直到今天的西方藝術與審美習慣。
  • 拉斐爾這幅史詩巨製《雅典學院》裡的這一幕,你真的看懂了嗎?
    拉斐爾是享譽歐洲「文藝復興三傑」之一。他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協調、和諧、安寧、對稱以及完美和恬靜的秩序的藝術,而被尊為「創作典範」而享有盛譽。從這個意義上說,他的作品甚至可被稱為「人文主義及文藝復興世界的頂峰」。
  • 名畫鑑賞:雅典學院 義大利 拉斐爾 壁畫
    雅典學院 義大利 拉斐爾 壁畫 縱279.4×橫617.2釐米 梵蒂岡塞納圖拉大廳雅典學院是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柏 拉圖興辦的。拉斐爾在這幅巨型壁畫中,描繪了當時這個學院裡的哲學家、 科學家以及藝術家們進行學術探討的熱烈場面。畫面中央邊走邊議的是柏拉圖和他的弟子亞裡斯多德,他們在激烈 地爭論著。
  • 「遇見大師」系列(上):文藝復興藝術三傑的繪畫奇蹟
    他無窮的好奇心與創意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其代表作有《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等。這幅畫作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這幅名畫折射出來的女性的深邃與高尚的思想品質,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女性美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
  • 神秘的拉斐爾和《雅典學院》
    [摘要]《雅典學院》堪稱美術史上偉大的典範,拉斐爾創作這幅經典作品的時候才不過26歲。雅典學院(壁畫) 拉斐爾拉斐爾·桑蒂與達·文西、米開朗基羅一起被譽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1483年3月28日星期五,耶穌受難日這天,拉斐爾出生於義大利烏爾比諾的一座村莊裡。
  • 文藝復興盛期的藝術——才華橫溢的天才拉斐爾
    拉斐爾,「文藝復興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義大利最著名的藝術大師之一,代表著文藝復興時期的巔峰。他是一個天才,為世人留下了許多曠世傑作,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天才,卻在僅僅三十七歲的時候驟然辭世,給後世留下光輝文化財富的同時,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遺憾。
  • 認識拉斐爾名畫《雅典學院》
    其中一張圖,借鑑了拉斐爾名畫《雅典學院》的構圖和布局,28隻小可愛拍了一張全家福。混設計圈不懂點藝術史恐怕說不過去。《雅典學院》是義大利畫家拉斐爾·桑西於1510~1511年創作的一幅壁畫作品,現收藏於義大利梵蒂岡博物館。
  • 伯裡克利當政期間,雅典進入了「黃金時代」
    公元前443年到前429年,伯裡克利一直連任雅典最高級的官吏——十將軍中的首席將軍,不僅負責指揮陸海軍,而且兼管外交事務,成為國家的實際領導者。在此期間,雅典進入了「黃金時代」。伯裡克利時代,雅典國家的政治機構仍有執政官、五百人會議、公民大會、公民陪審法庭等組成,但和過去不同的是:普通公民的政治權利得到進一步的發揮。雅典公民大會真正履行了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職責。這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最基本的特點。凡屬國家內政外交的方針、政策,如訂立條約、決定和戰問題、罷免任何官吏、判處犯人死刑等事項,都得由公民大會討論通過,作出決議。
  • 首席將軍伯利克裡,怎樣帶領雅典走向富強,進入「黃金時代」
    在這次改革之後,雅典的民主政治再次得到了發展,整個希臘社會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也正是由於此次改革,使得雅典民主政治最終確定並由此達到了頂峰,被後人稱為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與梭倫出生在一個落魄貴族之家不同,伯裡克利可謂是出生在一個真正的名門貴族之家。
  • 張敢:看懂文藝復興——達文西時代的名家與名畫
    哪怕對西方藝術一知半解的人,也能說出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提香等藝術巨匠的名字,腦海中也有《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西斯廷聖母》《雅典學院》《創世紀》等名畫的印象。
  • 但丁、莎士比亞……這些文藝復興時期經典為何有必要精讀?
    我們今天常說,「文藝復興」重新發現了「人」,就是因為在這段時期,越來越多的人從中世紀神學的禁慾、盲從和絕對信仰中掙脫了出來,形成了一個新的傳統——獨立和自由的思考傳統。這個傳統就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人文精神」。
  • 從拉斐爾名畫《雅典學園》解讀古希臘哲學
    名畫《哲學》是其中的一幅,也被稱為《雅典學院》,畫作長寬為2.794X6.172m。戰後,雅典因佔主導地位,在經濟、政治和文化方面迅速得以繁榮進入了希臘黃金時代,蘇格拉底就是生活在這個繁榮的時代,而創造這個黃金時代的政治家就是偉大伯裡克利。
  • 世界歷史必知100事「TOP5 文藝復興:歐洲將徵途轉向星辰大海」
    既然談及分水嶺的作用,我們首先看一下,文藝復興之前歐洲是怎樣的狀態,是什麼社會背景醞釀了這樣的一場文化思想運動。首先,12世紀的文藝復興為這次文藝復興埋下種子。文藝復興開始於14世紀,屬於中世紀晚期。另外,商業文化也相較於其他歐洲地區更加相信個人的努力和對自由、公平的認同。在以上背景之下,強調人文主義的文藝復興從亞平寧半島開始,並逐漸發展至整個歐洲。一般來說,文藝復興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開端期,大約在14世紀初。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是文藝復興的「前三傑」——彼特拉克、薄伽丘以及但丁。
  • 從黃金時代到文藝復興 : 《想見你》背後的臺劇興衰史
    2019年的三部9分+臺劇從1990年代-2000年代的臺劇「黃金時代」,到2010年代錯失的10年,再到這兩年臺劇的一場「文藝復興」,30年來的臺劇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興衰史開放民營電視後,臺灣新聞自由邁向新階段,這本是好事,奈何「一放就亂」,短短20年時間,臺灣本土就出現了100多個電視臺,300餘個頻道,而臺灣人口才2300萬人。電視臺混戰,嚴重瓜分和稀釋了市場。當前生存得最好的,不是戲劇臺或綜合臺,而是新聞臺,因為臺灣傳媒高度發達,雞毛蒜皮的小事抄抄剪剪就可以成為新聞。很多新聞臺雖然利潤不高,生存艱難,但除了人力外,也不需要太多的成本支出。
  • 文藝復興時期裡「怪咖」的八卦
    可以看出,贊助人柯西莫給了他足夠大的自由去創造,這也是文藝復興的特點之一,不僅僅是藝術家在創作藝術,贊助人也完成了創作的一部分。 多納泰羅(Donatello, 1386-1466年)是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第一代美術家,也是15世紀最傑出的雕塑家,多納泰羅對古典美術的推崇和借鑑,可以說是文藝復興義大利美術家的共同特點。
  •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是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對教育產生了影響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是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對教育產生了影響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是歐洲在意識形態領域發生的思想解放運動,對教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從14世紀到17世紀的大約300年間,歐洲在意識形態領域發動了一場以「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為口號的反對封建主義和教會神權的思想解放運動,史稱「文藝復興」。文藝復興創造了歐洲繼古希臘、羅馬文化繁榮之後的第二個文化高峰,推動了教育領域內的深刻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