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到底哪來的?科學界的幾種說法

2020-12-18 網易新聞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被聯合國稱為「二戰後最大的危機」。從去年年底在中國爆發後,短短幾個月擴散至全球多個國家,在這場危機中,國際政壇就病毒來源發生爭拗,社交媒體衍生各種不同的「陰謀論」。

BBC中文翻查各大學術期刊的論文,試圖綜合科學界的各種說法,解答坊間的疑問。

1. 是否是人工製造?

中國武漢是最先發現病毒並觸發廣泛疫情的重災區,該市的華南海鮮市場自去年12月起不斷有人確診,被視為重要的源頭之一。

起初,外界對病毒的了解並不多,許多人聯想到,病毒可能與華南海鮮市場附近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有關,在沒有提供任何具體科學證據下,質疑是「生化武器」,中國政府、研究所等官方機構都立即就這則未經證實的假新聞闢謠。

2020年3月,中美雙方就病毒命名問題出現口角,美國總統川普及國務卿蓬佩奧多次以「中國病毒」、「武漢病毒」來稱呼新型冠狀病毒而引發中國不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上質疑病毒「可能是美軍把疫情帶到了武漢」。

這名中國官員的質疑再次帶出了病毒是否人工製造的討論。美國高官以至歐美媒體,很快就指責未經證實的假新聞。

網上流傳許多「專家」聲稱病毒「可能」或「不排除」是人工製造,但至今,沒有一份登上國際學術期刊的研究報告認為病毒有可能是人工製造。相反,多份權威研究肯定病毒是自然演化,而不是人工製造。

今年2月,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刊出一份來自八個國家的27名科學家的聯署聲明,指各國科學家分析新冠病毒基因組,得到「壓倒性」的結論,認為新冠病毒和其他新興病原體一樣,源於野生動物,強烈譴責新冠病毒非自然起源的陰謀論。

國際《自然》期刊3月刊登了一份美國、澳洲、英國等專家共同撰寫的研究報告,指研究了病毒的特徵和結構,包括其重組受體結合域(RBD)及多合性切位點(polybasic cleavage site),認定病毒「不可能是人工製造」。

RBD是病毒勾著宿主細胞的刺蛋白,即是冠狀病毒中呈現王冠形狀的部分。研究人員認為,蛋白能夠如此有效地與人類細胞連結,現有科學難以做到,是其中一個非人為的證據。

病毒的「切位點」則是病毒打開宿主細胞的工具,如果是人工製造的話,病毒分子結構會以其他現存能引發疾病的病毒作為骨幹,但研究人員發現,病毒的骨幹與現有病毒都十分不一樣,病毒並沒有使用過人工合成方式的痕跡。

有份撰寫研究的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免疫學及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克裡斯蒂安·安德森(Kristian Andersen)表示,綜合這兩點,可以肯定病毒源自天然演化,但要花更多時間研究才能知道其天然演化的路徑。

這份報告被多名歐美科學家形容,是「病毒人工製造陰謀論」的終結。

2. 病毒到底和哪種動物有關?

基因排序顯示新冠病毒的S蛋白受體與穿山甲冠狀病毒株相似度高達90%。

新冠病毒的出現吸引了全球不同的科學家參與研究,得出各種觀點和理論,但有時候,由於研究結果太早向媒體發表,出現了一些研究後來被推翻的情況。

例如早期,有科學家比對病毒與幾種動物的少量基因,推斷蛇可能是病毒的宿主;亦有科學家認為,新冠病毒突刺蛋白有幾個與愛滋病毒(HIV-1)相似的插入片段,推論了愛滋病與新冠病毒的關聯性。這兩項研究很快便被其他科學家提供證據推翻。

隨著時間推進,專家們得到病毒更完整的基因排序,能夠作出更全面的比對研究。科學界目前主流認為,病毒與蝙蝠和穿山甲有關。

武漢病毒研究新發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石正麗團隊最先發現新冠病毒與蝙蝠存在關聯,他們在2月初刊登在權威《自然》期刊的研究指出,新冠病毒與雲南蝙蝠病毒株(RaTG13)的基因排序有96%的相似性,相信蝙蝠是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不過兩種病毒的突刺S蛋白受體並不一樣,當時未能完全知道病毒的演變過程。

這份研究被廣泛引用,令國際專家們傾向病毒是由動物身上逐步演化到人類身上。

中國華南農業大學2月7日宣布,發現穿山甲很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他們發表的研究顯示,團隊利用廣東省森林公安局和海關在2019年3月至12月截獲的25隻馬來亞穿山甲中提取樣本,發現其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的基因相似,特別是其S蛋白受體,「近乎一樣」,推斷穿山甲可能是中間宿主,其冠狀病毒可能與雲南蝙蝠病毒株(RaTG13)重組而有所演化。

另一個由廣西醫科大學丶香港大學等不同單位組成的團隊,則從廣西當局在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截獲的馬來亞穿山甲中提取樣本,發現新冠病毒與這些穿山甲身上的冠狀病毒有類似相似性。研究同樣指出,穿山甲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宿主,文章認為,不應該在溼貨市場出售穿山甲,避免病毒從動物傳播到人類身上。這份研究也在3月26日刊登在《自然》期刊。

BBC中文了解到,中國的研究團隊並非只針對穿山甲進行研究,亦有從可能出現在海鮮市場或地下野生動物市場出現的各種動物尋找樣本,但這種穿山甲在研究中最具突破性。

3. 病毒是否來自中國武漢?

外界最先懷疑病毒來源是當地最先發生多宗確診個案的華南海鮮市場,在1月22日,中國疾控中心主任曾在發布會上,指病毒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

但根據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等人針對首41名確診患者的研究顯示,最早在12 月1日出現病徵的患者,與華南海鮮市場及其他確診者均沒有關聯,反映源頭不一定來自市場的動物。這份研究在1月24日刊登在《柳葉刀》。

科學家呼籲停止違法走私及售賣野生動物,因為這種做法增加了野外病原體接觸人類的可能性。

不過,科學研究認為,病毒與雲南蝙蝠以及被走私到中國的穿山甲的冠狀病毒有相似性,這些動物並非來自武漢,病毒發生異變的過程也不一定在武漢發生。但一些專家認為,這顯示病毒可能源自中國,最先在中國境內發生變異的可能性最大。

香港大學傳染病專家袁國勇在3月10日於《明報》撰文,指新冠病毒與雲南蝙蝠冠狀病毒株相近,以及新冠病毒S蛋白受體與穿山甲冠狀病毒株相似度高達90%等佐證,認為病毒源自中國,與中國人「濫食野生動物」有關。作者後來撤回文章,不過其原因並非與其科學觀點相關,而是他用「中華民國」稱呼臺灣,以及以「武漢病毒」稱呼新冠病毒。

美國中密西根州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麥可·康韋(Michael Conway)對BBC中文表示,中國地區多個物種存在相關病毒,流行病學研究也把首輪疫情爆發指向武漢,顯示新冠病毒「明顯地源自中國」。但他強調,這種病毒異變在各個地方都有可能發生,「不能怪責個別國家,這是人類的問題需要共同解決」。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林贊育有份參與新冠病毒與廣西的走私穿山甲研究。他對BBC中文表示,單憑他們的研究未能推斷出這批馬來亞穿山甲到底是在中國還是東南亞感染病毒。但他指出,非法走私野生動物本身有風險帶入外來病原體,並令野生病原體接觸到人類,他認為要更了解病毒來源,需要更多在中國及其他國家的研究。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2月底表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最先出現在中國,但沒有證據顯示病毒是源於中國,他的說法廣受中國媒體和民眾引用。

綜合多份權威科學文獻,目前沒有科學研究或臨床資料顯示,中國武漢爆發的疫情是來自外來國家,但中國媒體多次報導了沒有科學引證的猜測,分別把矛頭指向義大利和美國。

例如義大利馬裡奧內格裡藥理研究所主任拉姆齊(Giuseppe Remuzzi)在一次訪問中提到,當地一些醫生在11、12月左右便察覺到老人家有奇怪的肺炎病徵。他的說法被中國媒體引用,並指向疫情可能並非來自中國,因為中國最早發現病徵的人,相信是12月1日開始發病。

拉姆齊之後接受西方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媒體扭曲了他的說法,他當時想強調的是病毒可能是任何人發現之前,已經開始傳播。他認為根據基因研究,病毒毫無疑問來自中國,相信義大利的疫情是由一個曾經與中國公民接觸的德國人,把病毒從中國帶到義大利。

他澄清,當時他說義大利在1月前出現肺炎的說法只是根據少數人和醫生的傳言,沒有科學根據顯示這些人是因為新冠病毒而發病。

另一名來自米蘭大學的傳染病專家阿德裡亞諾·德卡利(Adriano Decarli)也察覺到去年年底在米蘭特別多人感染肺炎和流感,正審視醫院紀錄、臨床細節後,可能可以開棺進一步了解病毒是否更早傳入義大利,不過多個專家對德卡利的研究抱懷疑,認為如果病毒更早傳入義大利,那麼病情早就爆發起來。

中國之後,日本丶韓國丶義大利丶西班牙丶美國等疫情也轉趨嚴重。

美國總統川普及國務卿蓬佩奧以「中國病毒」丶「武漢病毒」來稱呼新型冠狀病毒引發中國不滿。當時,兩國爆發口水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沒有提供確切證據下指可能「是美軍把疫情帶到中國」,他的說法被歐美媒體批評是官員帶頭散播假新聞。

中國官方並沒有收回趙立堅的言論,但除了他以外,沒有一名中國官員或外交部發言人再次提及「病毒來自美國」這一論述,並統一以「病毒不一定源自中國武漢、應由科學家界定」作為回應。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3月25日報導,引用一個美國「記者」喬治·韋伯(George Webb)的說法,指病毒可能是來自一個到武漢參與世界軍人運動會的一名美軍單車手,但官媒報導已表明,這種說法沒有強烈證據。喬治·韋伯事實上也並非「記者」,他被美國媒體視為是極右陰謀論YouTube網紅。

網際網路上有觀點指,病毒可能在其他國家爆發流感時便存在,不過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華山醫院感染科醫生張文宏此前接受《中國日報》訪問時稱,新冠與流感不會混淆,因為新冠在電腦斷層掃描(CT)上有非常特徵的表現,很容易區分。

張文宏指出,如果中國病毒是從國外傳入中國,應該幾個城市同時發病,而不是有時間先後。這則訪問其後被《中國日報》撤走。

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香港病毒學家金冬雁:「新冠病毒是人為製造」說法完全是含血噴人
    所以說新冠病毒是人工製造愛滋病毒疫苗的產物,完全沒有任何根據,呂克這一個立論是完全不成立的。但是這幾個插入的序列是怎麼來的呢?現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最初的「祖爺爺」是蝙蝠病毒。而在新冠病毒進化形成的過程中,其中與細胞上的受體結合的序列可能來自它的某個遠親穿山甲病毒。除此之外,這幾段插入的序列確實是它特有的,新冠病毒的纖突蛋白裡面是確實多了幾個胺基酸。
  • 科學界堅持新冠病毒來自大自然!川普被徹底打臉!
    至少在12月23日,這個患者就已經發病了,而按照新冠的平均發病時間,那麼這個人的感染可能在12月中旬。 這篇文章的出現,可以說極大的緩解了中國在世界上承受的壓力。對於新冠的溯源,無疑是提供了新的證據,也極大的改善了汙名化的問題,哪些要求向中國索賠的聲音也基本銷聲匿跡!
  • 新冠病毒到底從哪來?我梳理了一大堆證據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岑少宇】新冠病毒到底從哪裡來?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國內外輿論的焦點之一。要講清楚,只能從流感到電子菸肺病,從實驗室疑雲到基因分析一點點剝繭抽絲,雖然文章短不了,但還是有必要的。如果分成幾篇,在關於某一事件的解讀文章傳播時,難免會歪樓到其他事件上。
  • 新冠病毒中間宿主有新發現!穿山甲被冤枉了?宿主或是這兩種動物
    近日,又有相關研究將新冠病毒中間宿主指向了樹鼩和雪貂,據澎湃新聞,大連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楊永亮等人在線發表論文,結果表明這兩種動物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兩種中間宿主,而穿山甲很可能不是中間宿主。但該論文還未經同行審議,同行評審簡單來講,就是由某領域的專家對研究進行評估和評價。很多人可能都沒聽說過這兩種動物,在這先做個簡單的小科普。
  • 義大利科學界證實:新冠病毒毒性正在減弱,新感染者幾乎無症狀!
    義大利科學界證實,新冠病毒毒性正在減弱。近日,義大利病毒學協會(Siv-Isv)主席、布雷西亞醫院微生物科負責人Arnaldo Caruso成功分離出一種Sars-CoV-2變體並觀察到現在的新冠病毒毒性很弱,Arnaldo Caruso稱,「(當下的)病毒感染程度非常輕,核酸檢測也呈弱陽性,而且即便是那些病毒載量很高的感染者也是無症狀的。」
  • 外媒:為什麼新冠病毒會「選擇性」攻擊一些器官?
    參考消息網10月19日報導外媒稱,來自西班牙薩拉戈薩大學數學與應用學院的一位數學家試圖用數學方法解釋為何新冠病毒會對一些器官造成損傷,而不會影響另一些器官。埃斯特拉達說:「到目前為止,為解釋新冠重症患者出現多器官損傷的原因,科學界提出了兩種假設。其中一種是,新冠病毒能以與初次進入人體細胞時相同的方式感染多個器官。也就是說,該病毒利用刺突蛋白(相當於鑰匙)與人體細胞的ACE2受體(相當於鎖)結合。ACE2廣泛存在於腸、腦、心臟等器官中。」
  • 阿爾法狗團隊公布6種新冠病毒蛋白質結構預測,助力疫苗研發
    當地時間3月5日,DeepMind正式交出答卷,在官方博客中表示,其用AlphaFold生成了六種可能與新冠病毒有關的蛋白質結構預測結果,而且已經開放下載。這一結果可能對新冠病毒疫苗研發等工作起到推動AlphaFold預測的一種蛋白結構說到AlphaFold,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它由曾開發出阿爾法狗的研究團隊研發,是Alpha家族的新成員。在2018年12月一問世就引起科學界關注。它可以僅根據基因代碼預測蛋白質的3D結構。
  • ...新冠病毒「非人造」,川普卻還賣力炒作「新冠源於武漢實驗室...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儘管美國國家情報局都承認同意科學界的廣泛共識:新冠病毒不是人造的,也未經過基因改造,川普卻依舊賣力炒作「新冠病毒源於中國實驗室」的謠言。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國家情報局局長辦公室在官方網站上發布聲明稱,情報界同意科學界的廣泛共識,即新冠病毒不是人造的,也未經過基因改造。 但在稍晚時候的白宮,川普卻依舊堅持對外宣稱,他有證據認為新冠病毒與中國武漢的實驗室有關。 當天在被記者問及是否有看到過任何證據讓他高度相信武漢病毒研究所是新冠病毒的來源時,川普稱:「是的,我有(看到過)。」
  • 對抗新冠病毒,防護乾貨來了
    對抗新冠病毒,防護乾貨來了科技日報  作者:  2020-02-24 近日,在廣西百色站開往廣州南站的列車上,醫護人員幫小朋友戴口罩。
  • 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近親|新冠病毒|蝙蝠|柬埔寨|-健康界
    美媒稱,據英國《自然·新聞與評論》雜誌報導,科學家在柬埔寨和日本實驗室儲存的冷凍蝙蝠與蝙蝠糞便裡,發現兩種與新型冠狀病毒相似的病毒。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1月25日報導,在新冠病毒持續在全球傳播之際,科學界從未停止尋找這種病原體的源頭。
  • 英國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對英國和世界疫情發展和控制意味著什麼呢? 新毒株感染力增加了70%?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了12倍? 按照一般理解,這似乎是說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更上層樓,這種毒株傳染性比正在流行的新冠病毒增強了接近1倍。 大家可曾還記得,先前曾有一個說法,稱新的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了10倍。 如果這兩個說法同時成立,是不是就說明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在增加10倍的基礎上又增加了70%。
  • 英國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對英國和世界疫情發展和控制意味著什麼呢? 新毒株感染力增加了70%?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了12倍? 按照一般理解,這似乎是說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更上層樓,這種毒株傳染性比正在流行的新冠病毒增強了接近1倍。 大家可曾還記得,先前曾有一個說法,稱新的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了10倍。 如果這兩個說法同時成立,是不是就說明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在增加10倍的基礎上又增加了70%。
  • 貓咪得了新冠!?寵物到底會不會將病毒傳染給人類?
    》3月27日報導,比利時列日市的一隻寵物貓在主人確診新冠肺炎後,他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也顯示為陽性。這是全世界首例已知的貓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紐約郵報》還稱,這是首例已知的貓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此前在中國香港有兩隻狗病在接受毒檢測後呈陽性,其中第一例是一隻17歲的博美犬,它在結束隔離回家後死亡。
  • 新冠病毒起源風雲再起
    ,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在美國出現的時間或比此前認為的要早數周,可能已經有人在美國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Bedford在其推特上提出反對意見並不認同這項研究,認為這並不能作為美國在早期已經出現新冠病毒傳染的證據。
  • 5G製造新冠病毒?這個陰謀論是怎麼來的?
    他注意到了早期的5G新冠病毒陰謀論,但沒過多久,謠言已是滿天飛。法國網站上的這篇博客文章發布後僅兩天,一家叫名「Het Laatste Nieuws」的比利時報紙刊登了一篇對當地醫生的採訪。這位醫生信口開河,也說新冠病毒的爆發可能與2019年安裝的5G信號塔有關。儘管文章在幾小時後就被刪除,但這並不影響其中的陰謀論在Facebook的英文頁面迅速傳播。格裡高利對此一點也不驚訝。
  • 研究新冠病毒和SARS異同有何意義?來聽專家的解讀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研究新冠病毒和SARS異同有何意義?來聽專家的解讀【環球時報記者 萬琳】2月9日湖北省召開的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在會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屬於SARS冠狀病毒。
  • 新冠病毒讓感染細胞 長「觸手」?
    他們在實驗室中感染了猴子的腎臟,然後用顯微鏡捕捉到病毒行動的圖像。他們觀察到病毒引發了絲狀物的生長,絲狀物是細胞中富含一種蛋白質的細長突起。這些觸角也是細胞探測周圍環境的「天線」。 圖像顯示,這些觸角上點綴著病毒顆粒。研究人員解釋說,這些突起比健康組織中的突起「明顯更長,分枝更多」。研究還發現,新冠病毒可以幹擾在細胞中的激酶,使其可能參與幾種細胞活動,包括細胞分裂。
  • 外媒:新冠疫情以來,科學界積累了哪些寶貴知識?
    參考消息網8月4日報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8月3日刊登題為《科學界在新冠病毒防控方面給我們留下了哪些成功與失敗案例》,作者是弗朗西斯科·雷耶斯。現將文章摘編如下:在新型冠狀病毒引發大流行病近8個月後的今天,必須承認,國際科學界對這種疾病的了解和防控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
  • 北京新冠病毒序列公布:病毒從哪裡來?如何開始流行?
    編者按6月11日,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確診,打破了北京連續56天無本地報告新增確診病例的短暫寧靜。之後,北京每天都有新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報告。截至6月17日24時,已有158人確診為新冠肺炎。那麼,導致此次北京疫情的病毒從哪裡來?如何暴發?這既是一個科學問題,也關係到下一步疫情的防控策略。
  • 「羅斯福」號新冠病毒哪來的?美搞出「臺北法案」會怎樣?
    有觀點認為,「羅斯福」號的新冠病毒是在越南傳染到的,然而,情況未必如此!目前看,在亞太地區,美軍新冠肺炎疫情到底什麼情況,還有待美軍進一步調查與披露。且看「羅斯福」號的感染情況。 截至北京時間 3 月 28 日中午,「羅斯福」號已曝出至少有 36 名水兵新冠病毒檢測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