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啟程!中國成功發射「極目」一箭雙星,第355次旅程開啟

2020-12-17 無生解說科技

眾所周知,在最近中國的航天事業引來了最為鼎盛的時期,中國的嫦娥五號在世界所有人的注目下,正在從月球啟程返航回地球,回到中國母親的懷抱,而且此次更是攜帶了4斤的月壤,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我們所有人都在見證著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我們回頭看看五十年前,當時的中國找航天事業上剛剛起步,與美國日本等國完全不能相比,但是在2020年的如今,中國已經慢慢的追上來了,航天事業的好消息更是接踵而來,再次啟程!中國成功發射「極目」一箭雙星,第355次旅程開啟。

其實在嫦娥五號之後,中國的高分十四號衛星也已經發射出去了,主要作用是對地球環境進行勘測,更高精度的看地球的地形等等,而在本月份的10號凌晨,在中國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極目」空間科學衛星,而且還是一箭雙星。

顧名思義就是一顆火箭搭載了兩顆衛星,此次的兩顆衛星分開來就是「小極」與「小目」,它們兩個的目的地正是地球的兩側,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對引力波、黑洞、中子星等多種不確定因素進行觀測,而極目也已經順利進入軌道了。

中國航天布局其實已經很久了,極目衛星更是多宇宙探索的一大進展,有著這兩個兄弟衛星的存在,能夠第一時間檢測到引力波、伽馬暴或者是電暴高能輻射等等,以及及時的反饋數據。

這已經是長徵系列火箭的第355次旅程了,數十年過去了,中國從零到千,全球各地布滿中國的衛星,在宇宙各處,更有著中國的探測器,中國航天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這就是中國力量,對此各位讀者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 「極目」空間科學衛星作用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北京時間12月10日凌晨4時14分,中國「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英文簡稱GECAM)」暱稱「極目」的兩顆空間科學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一箭雙星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北京時間12月10日凌晨4時14分,中國「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英文簡稱GECAM)」暱稱「極目」的兩顆空間科學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
    12月10日消息,據新華視點報導,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 「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今日凌晨4時14分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12月10日04:14,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兩星"的形式將引力波風暴高能電磁對應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5次飛行。
  •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 創造十一連勝佳績
    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 2020絕對是中國航天年
    IT商業新聞網12月10日訊 當你還在睡夢中時,中國又默默發射了一枚火箭。今日4時14分,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對於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為中國航天點讚。
  •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海上也早已成功發射,期待空中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多次成功發射火箭自2015年9月2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完成首飛以來,長徵十一號火箭已連續十次成功發射順利將48顆衛星送入太空。2020年5月30日凌晨,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將兩顆新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2020年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一箭雙星」發射成功
    主要為低軌小衛星提供發射服務,具有入軌精度高、準備周期短、發射成本低等特點 新華社酒泉8月31日電(李國利、朱霄雄)8月31日7時4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和瀟湘一號07衛星發射升空,衛星均進入預定軌道。
  • 一箭雙星,長四乙火箭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A、B星
    一箭雙星,長四乙火箭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A、B星 2020.09.27 12:02 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 獨家視頻丨又一次一箭雙星!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
    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5次飛行。
  • 「極目」空間科學衛星的成功發射與黑洞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北京時間12月10日凌晨4點14分,名叫「極目」的兩顆空間科學衛星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於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極目衛星那麼,你可能會問:「極目」衛星是什麼,有什麼意義?那麼,讓小編來為您一一解答。首先,「極目」衛星的實際名稱叫「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極目」是科研人員對兩顆衛星的暱稱,一顆叫「小極」,一顆叫「小目」。發射該類型的衛星還是我國首次。這兩顆衛星都是近地軌道衛星,由於一顆近地軌道的衛星不足以實現全天候所有區域的實時觀測,因而需要採用兩顆衛星聯合。
  • 又一次一箭雙星!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5次飛行。 總臺央視記者丨劉常連 楊弘楊 劉文勇 車元元 劉曉暉 梅詠東 劉旭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丨朱霄雄 王玉磊 黃國暢攝影丨郭文彬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我國成功發射「極目」望遠鏡衛星 將對天空進行完整監測
    央視網消息:今天(10日)凌晨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成功發射升空,相關衛星又被稱為
  • 一箭雙星!我國成功發射第47、48顆北鬥導航衛星
    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今天5時1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配套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四十七、四十八顆北鬥導航衛星。兩顆衛星均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目前在建的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的組網衛星。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在軌測試,適時入網提供服務。
  • 我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衛星以「懷柔」命名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這是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科學實驗室掛牌後的首個科學衛星發射任務,該衛星也被命名為「懷柔一號」。
  • 「一箭雙星」!長徵十一號火箭9次發射全部取得圓滿成功
    5月30日4時13分,由航天科技四院提供四級固體發動機的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新技術試驗衛星G星、新技術試驗衛星H星送入預定軌道,「一箭雙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它全長20.8米,箭體直徑2米,重約58噸,能提供約120噸的起飛推力,其低軌能力達到700公斤,5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達到500公斤,可滿足80%以上小衛星的發射需求。這是該型火箭2020年執行的第一次宇航發射任務,發動機經過筒箭組合進行長途運輸,同時由於發射載荷變化,發動機經受住了更為嚴苛的環境考驗。此次任務的圓滿成功,充分體現了固體動力系統極強的任務適應性和高可靠性。
  • 一箭雙星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成功,羅弗巧樂卡超輕粘土銘記5﹒12
    今天(5月12日)9點16分40秒,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將「行雲二號」01星(命名為武漢號)和「行雲二號」02星兩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我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此次發射的北鬥導航衛星和配套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90次飛行。  據了解2018年年初以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已執行14次航天發射任務,再次打破同期發射紀錄。
  • 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懷柔一號」
    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KX-0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
    中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 中國航天報 2020-12-10 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