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阿戰爭中,雙方軍隊死亡統計對比:戰損比基本是1:1

2021-01-08 騰訊網

在戰爭中,交戰雙方一般都會發布「消滅」敵軍的人數,這個數據有的是作戰部隊統計的實數,有的則是為鼓舞士氣的宣傳數,一般來說在內部文電中所列的實數統計是比較真實的。

相對於宣傳數據來說,實數統計要更為精確,但是由於是否掌握戰場以及統計口徑、誤差等因素的存在,這個實數統計往往也不一定就是敵軍真實的損失數據,它可能會偏高,也可能會偏低。只不過相對於宣傳數而言,這個數據要更加真實而已。

而交戰雙方較為真實的損失數,其實以自己內部的作戰及衛生統計較為精準。請注意,這只是就一般情況來說的,像二戰中的日軍部隊,在這種統計上也有文章可做。再加上日軍銷毀大量戰時文件的因素,所以現在從日方現存資料去分析其真實傷亡,依然困難重重。

但不管怎麼說,對絕大多數軍隊來說,戰時內部的作戰及衛生統計還是比較準確的。區別只是統計口徑的問題,比如對於某一類減員,不同國家軍隊的統計方式可能有所不同,這就需要綜合來看了。

我們前面談到這一點,其實主要是跟2020年最值得研究的一次戰爭——亞阿戰爭有關。

這場戰爭爆發於2020年9月27日,期間雙方三次停火又三次無效,直到11月10日戰爭才終於落下帷幕,一共持續了約一個半月的時間。

在戰爭期間,亞美尼亞方面幾乎每天都在發布己方的陣亡人數以及殲敵人數;而亞塞拜然方面選擇了一種更適合網際網路特徵的發布方式,即集中發布無人機打擊亞軍技術裝備的畫面,同時有選擇性地公布消滅對方技術裝備的情況,而對自身的損失則諱莫如深,堅決不公布。

如今戰爭已經結束將近2個月時間了,戰爭的結果也已經分出了高下,無論亞美尼亞還是亞塞拜然都不再對一些數據有所保留,因此我們也得到了交戰雙方在這一場戰爭中更為真實的損失人數。

在戰爭剛剛結束時,按照亞美尼亞的戰時公布數,其陣亡者不到1400人。實現停戰數日後,亞美尼亞衛生部門給出的死亡數據為2317人,這是亞方當時實際掌握的死亡數。但由於戰時發布的原因,這個數其實要比宣傳數多出了將近1000人。

由此可見,亞美尼亞在對外公布己方損失數的時候是有所「隱瞞」的。

但是這個數據是在戰爭剛剛結束數日後公布的,它並不是亞美尼亞在這場戰爭中的全部死亡數,按照當時亞美尼亞總理帕什尼揚的說法,亞軍還有數百人處於失蹤狀態。而且帕什尼揚還舉了一個失蹤士兵成功生還的例子,以暗示這些失蹤者中還會有很多人生還。

但筆者當時就判斷,亞美尼亞的失蹤者可能要更多一些,而且其生還率也並不樂觀。

2021年1月3日,亞美尼亞衛生部門證實,在戰爭中亞美尼亞的實際死亡人數為3330人,這個數字中絕大多數都是軍人。它不僅超過了亞美尼亞戰時公布數據近2000人,更比在戰爭結束後的統計多出了1000餘人。

其中很多人是失蹤後又找到屍體的,而且由於時間過久很多人的遺體辨認工作要靠技術手段來進行。到現在為止,應當說失蹤者已經基本都找到了,因此這個數據與亞美尼亞在這場戰爭中的實際死亡數也差不了太多了。

值得注意的是,亞美尼亞在戰爭中屬於失敗的一方,而作為戰勝方的亞塞拜然,其實死亡數也僅僅是略小於亞美尼亞而已。

我們前面說過了,亞塞拜然在戰時對己方傷亡的保密是比較嚴格的,其反倒是在網絡上大量發布無人機擊毀亞軍技術裝備的視頻。相對來說,亞美尼亞並沒有多少無人機,它主要是通過重炮遠程殺傷和近戰突擊殲敵的手段來給亞塞拜然軍隊造成損傷,雖然也會有一些視頻流出,但數量和震撼程度上是不及亞塞拜然的。

我們談這一點,其實是要說一個戰時宣傳的問題。

在網際網路時代,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是絕大多數網民獲取信息時的一個原則,它跟以往的時代已經所不同了。

亞美尼亞的宣傳其實依然是之前的那一套,即通過己方的宣傳去說自己損失了多少人,消滅敵軍多少人,這種方式現在並不容易讓人信服,更多只是作為一個參考。而亞塞拜然則依靠無人機毀傷的優勢,大量發出攻擊視頻,這個是比較「恐怖」的,傳播度上快,起到的效果也好。

亞美尼亞也發視頻,但很快就被淹沒在亞塞拜然的「視頻海」中了,以至於在外界看來都是亞軍在挨打,而阿軍則一路高歌猛進。

但實際上,亞塞拜然軍隊承受的傷亡也是非常大的。它之所以選擇不公布可能最初倒也沒想那麼多,完全是因為傷亡太重無法公布才如此的。當然這一點,我們也是在戰爭結束後才確認的。

12月3日亞塞拜然對外公布,該國軍隊在戰爭中陣亡2783人,在醫院住院者仍有1245人,此外還有上百人處於失蹤狀態。

亞阿停戰是在11月10日,停戰後3個多星期還處於失蹤狀態,而起是在阿方掌握戰場的情況下,基本可以判定這些失蹤者已經死亡了,只是屍體尚未找到而已。

那麼以這個統計來看,亞塞拜然軍隊在戰爭中的實際死亡者大約是2900人左右,這個數據只比亞美尼亞最近公布的死亡數少400多人。

請注意這還沒完,亞塞拜然軍隊除了自己的部隊參加戰鬥外,在作戰過程中還有土耳其組織的敘利亞籍僱傭軍加入戰鬥。這一部分力量抵達戰區後,立即被投入到了第一線,其戰死者亦有將近300人。

也就是說亞塞拜然方面實際的陣亡者大約是3200人,而亞美尼亞的死亡者為3330人,其中拋開少量平民死亡,再加上目前仍處於失蹤狀態的少量士兵(二者基本可抵消)。綜合來看,亞塞拜然方面的陣亡者其實只比亞美尼亞陣亡者略少而已,兩者在戰場上的陣亡者基本可視為是1比1。

其實這個1比1的陣亡比實際上是很有意思的,因為作戰雙方的死亡人數相當,但在戰場態勢上卻是亞美尼亞在戰場的數萬軍隊已經失去了戰鬥力,無力再戰,從而不得不接受不利於自己的停戰協定。

損失人數都差不多,為什麼亞美尼亞撐不住,而亞塞拜然還能繼續打下去呢?

因為亞軍損失的這一部分兵力大都是精銳作戰力量和技術兵種的骨幹,這部分兵力損失掉後,亞軍的核心戰鬥力就要大打折扣。而且亞塞拜然軍隊掌握著絕對的制空權優勢,它所摧毀的亞軍技術裝備和彈藥儲備倉庫要遠比亞軍給自己造成的損傷更大。

我們都知道,戰爭爆發後亞美尼亞孤立無援,而亞塞拜然方面有著土耳其和以色列的強力支持,俄羅斯與亞塞拜然的關係也不錯,前些年亞塞拜然憑藉更強的國力從俄羅斯進口了大量俄式武器。

所以對比雙方人員損失相差不大,但其實戰爭潛力和戰爭能力上的差距則是越打越大。如果在納卡戰區的數萬亞美尼亞軍隊全部被阿軍聚殲,那麼對於僅有300多萬人口的亞美尼亞來說可是不可承受之痛。因此在有生力量即將徹底崩潰前,亞美尼亞只能是接受戰敗的結局了。

而從雙方的戰損人數來看,亞塞拜然軍隊儘管是攻堅,但己方地面作戰部隊在對方技術裝備被大量削弱的情況下,還能被打出這樣的戰損比來,其戰鬥力確實也是比較低的。

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儘管無人機等裝備在現代戰爭中已發揮出愈加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以奪取土地為目的的作戰中,無人機依然替代不了地面作戰部隊。

因此作為地面部隊,該狠抓苦練就得狠抓苦練,要不然平時鬆懈,戰時可是要死人的。

相關焦點

  • 戰爭中的軍隊傷亡,雙方記錄最多差幾十倍,誰的更可信?
    關於戰爭中軍隊的傷亡問題,其實是很多人關注的點。但是這個傷亡問題中的門道,有的朋友恐怕是不太清楚的。這個問題很複雜,我們就將複雜的問題簡單說。為了好理解些,我們用一些例子來說。在當時,比較雙方戰鬥損失最公允的條件應該是:美軍戰損+南越軍戰損+其他僕從軍戰損對比北越軍戰損+其他支援北越軍軍隊的戰損。而且為求公正,最好是以自己統計己方的損失為基準。
  • 黑鷹墜落,美軍特種兵真打出1比100的戰損比?真實情況其實是這樣
    需要明白的是由於索馬利亞當時基本處於無政府狀態,根本沒辦法有十分精確的統計,而只能依靠各方給出的大致統計做個判斷。我們取這些數字當中一個中間值,即大約死亡人數為400人,而這些死亡人數中至少一半是平民,如此與美軍交戰而死亡的武裝分子死亡在200人以下,這樣的話美軍陣亡與敵軍死亡的損失比約在1比10,這個損失比雖然比
  • 亞阿武裝衝突升級:亞宣布全國動員 阿進入戰時狀態
    雙方均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率先發起挑釁行動。亞總理發表聲明,稱亞塞拜然對亞美尼亞民眾「宣戰」。兩國都宣布進入戰時狀態。據俄羅斯《觀點報》報導,阿總統阿利耶夫稱,亞軍方27日上午開始炮擊阿軍陣地以及納卡地區雙方接觸線附近的居民點,造成平民和軍人傷亡。亞美尼亞國防部則稱,這一地區遭到阿方空中和飛彈襲擊。
  • 納卡衝突會否引爆亞阿全面戰爭
    目前,亞美尼亞宣布實行軍事總動員,亞塞拜然則宣布進入戰爭狀態。 分析人士指出,圍繞納卡地區,亞阿兩國多年來摩擦不斷,這次衝突可以說是雙方矛盾的又一次集中爆發,但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衝突演變成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不大。 ❶ 衝突再起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28日繼續在兩國有主權爭議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交火。
  • 納卡衝突會否引爆亞阿全面戰爭 專家分析可能性不大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國際觀察)納卡衝突會否引爆亞阿全面戰爭  新華社記者孫萍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27日在納卡地區爆發衝突,雙方均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率先發動軍事進攻。  分析人士指出,圍繞納卡地區,亞阿兩國多年來摩擦不斷,這次衝突可以說是雙方矛盾的又一次集中爆發。
  • 張鼓峰之戰,蘇日白刃戰28:1,而高家嶺中日戰損1:1.5教日軍做人
    在戰爭初期,日本士兵在上戰場前都有經過幾年的軍事訓練,這使得二戰中的日軍在軍事上有很高的素養。為此,和日本交戰過的軍隊都打得尤為的艱難。蘇聯人原本想憑藉著身高的優勢壓倒日本,不料在與日本的白刃戰中,蘇聯一下陷入了被動中,損失慘重。失敗後的蘇聯改變了作戰思維。他們儘量避免白刃戰。最後,憑藉著火力和空中的優勢兵力勉強打贏了張鼓峰戰爭。在戰後的清點中,蘇軍死亡2752人,日本死亡914人。
  • 「零式」剋星,F4U「海盜」戰鬥機,雙方戰損比達到了1:11
    該戰鬥機的全重約為4.1噸,機身長度約為10.26米,翼展約為12.47米,最大飛行速度約為每小時718千米,最大航程約為1600公裡,實用升限約為12000米。圖為:正在裝載火箭彈的F4U戰鬥機在太平洋戰爭初期,F4U戰鬥機因在航母起降毛病頗多,所以主要是作為陸基戰鬥機來使用,但到了1944年後,經過改進的F4U戰鬥機最終還是成功在航母上服役了。而它對「零式」戰鬥機極具威脅,據美國戰後統計,F4U戰鬥機的戰損比達到了1:11,並且因為其優秀的性能,F4U戰鬥機又參加了韓戰,直到50年代末才退役。
  • 這是一個明顯信號,亞阿戰爭的天平正發生偏轉
    目前,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已經進入全國動員階段,邊境衝突很有可能會演變為兩國之間的全面戰爭。就在亞阿兩國大打出手之際,亞美尼亞突然曝出猛料:亞塞拜然已經把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的空軍指揮權移交給土耳其人。9月30日,亞美尼亞國防部發言人斯捷潘尼揚在其個人社交網站上放了一段視頻,視頻顯示的是一張飛行路線圖。
  • 第二次布匿戰爭,西庇阿是如何攻下努米底亞,進而將戰爭扭轉?
    在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公元前204年西庇阿率軍登陸非洲北海岸,在迦太基人的印象中戰爭一直發生在義大利和西班牙。突然得知羅馬人的大軍自第一次布匿戰爭後再一次登陸阿非利加的迦太基人大驚失色,他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重新組織僱傭軍。
  • 假面騎士01:亞克零號和亞克1號的對比,逐漸開始變得完美!
    正式登場之後給人的整體感受還是比較香的,而在最新的雜誌圖裡我們也看到了這個形態進化之後的模樣,名為亞克1號,因此我們也是來聊聊這兩個形態之間的差別!亞克零號是亞克本身的意志附身在相對應的修碼吉亞身上之後產生的形態,在其設定中我們看到亞克零號更多的是對修碼吉亞的增幅。因此在化身成為亞克零號之後,正如刃姐所說一樣的,滅只是亞克零號的容器。
  • 假面騎士01:亞克零號和亞克1號的對比,逐漸開始變得完美
    正式登場之後給人的整體感受還是比較香的,而在最新的雜誌圖裡我們也看到了這個形態進化之後的模樣,名為亞克1號,因此我們也是來聊聊這兩個形態之間的差別!亞克零號的本體應該是腰帶,而其造型方面則是黑色為主的戰損形態,同時這個時候的亞克零號是沒有使用相對升華鑰就可以化身而成的形態。
  • 俄軍開進亞國首都,拿走軍隊指揮權!
    眾所周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戰爭已經徹底告一段落,事實上亞阿雙方之所以能這麼快結束戰爭,完全是因為俄羅斯從中調停,事實上即使俄羅斯佔了不少便宜,但對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來說,現在籤署停戰協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納卡戰爭殘酷一面:亞阿士兵屍體橫七豎八,大批野豬趕來啃食
    近日,亞阿交戰死傷慘烈,食肉動物在山區啃食士兵屍體。9月27日,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納卡歸屬問題打響戰鬥,俄羅斯曾2次叫停,可惜都沒能阻止戰火的發生。納卡地區衝突再起,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戰鬥也越來越激烈,雙方都損失士兵近千人,戰鬥的慘烈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 假面騎士亞克1號和亡皮套公開:亞克1號逐漸完美,亡利爪矚目!
    在假面騎士零一七月份的雜誌圖裡我們看到了零二和亞克1號的登場,看來終究會演變成為這兩個騎士之間的戰鬥。畢竟他們一個代表了澤亞,另外一個則是代表了亞克,善與惡終究還是要交鋒的。同時在這次的雜誌圖上也是公開了假面騎士亡和亞克1號的皮套細節!
  • 果阿戰爭:印度殖民地歷史的終結,卻是中印戰爭的「催化劑」
    眾所周知,1962年,中印兩國圍繞藏南問題爆發了著名的「中印戰爭」,在這場為期一個月的戰爭中,自詡強大的印度軍隊一敗塗地,尼赫魯曾經信心滿滿聲稱印度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的夢想瞬間破滅,沒過幾年就鬱鬱而終。那麼,承襲英屬印度大部分遺產的印度是怎麼認定自己足以武裝對抗強大的東方鄰國?
  • 亞阿衝突現違禁武器?白磷彈為何能被使用?阿軍隊:不違反國際法
    由於雙方火力的不斷增強和大量人員傷亡,許多國家包括美國、俄羅斯、歐盟、中國和其他國家都要求亞阿雙方保持停火,而土耳其則卻在另一邊對亞阿衝突進行挑撥。土耳其不僅公開表示支持亞塞拜然,而且還稱如果亞塞拜然需要支持那土耳其必將無條件地全力支持亞塞拜然的軍事行動。不過近期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一場軍事衝突中,亞塞拜然卻極為罕見地使用了白磷燃燒彈?
  • 阿特種部隊上尉死裡逃生,身中兩槍卻安然無恙?身上手雷救他一命
    據亞塞拜然方面曝光的圖片顯示,在進攻納卡地區第二大城市舒卡的過程中,一名亞塞拜然特種部隊軍人身中兩槍卻安然無恙。作為納卡地區重鎮的舒沙,是亞阿兩國軍隊爭奪的重點對象,大批士兵在此地的戰鬥中傷亡,為儘快佔領舒沙,亞塞拜然出動大批特種部隊對亞美尼亞的防線進行了滲透,在滲透過程中雙方不斷爆發近距離交火,亞塞拜然憑藉無人機和特種部隊在前期取得了一定優勢,但是很快被更熟悉地形的亞美尼亞人給了迎頭一棒。
  • 抗戰日軍死亡數量是中國軍隊3分之1?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抗戰日軍死亡數量是中國軍隊3分之1?這些數字相對都比較確定,那麼侵華戰爭死亡多少日軍?由於概念和範圍的不同,數量在44萬到78萬不等。什麼叫做概念、範圍不同?有的統計,是按照1931年918事件爆發以後,到1945年日本投降一共14年來計算。
  • 假面騎士01:亞克滅設計圖公開,1型換色版與戰損滅的結合!
    畢竟在假面騎士零一商戰篇的時候不破就是被譽為主騎的存在,與此同時從亞茲那裡滅也是獲得了新的腰帶,官方與此同時也是公開了假面騎士亞克滅的設計圖!滅爹在假面騎士零一因為毀滅掉了伊茲導致或人陷入黑化,成為亞克1號。於是乎我們就看到了火力全開的或人直接利用亞克1號的力量摧毀了迅,從而將滅爹也陷入黑化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