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副中心圖書館:擬採用智慧機械書庫提升藏書量

2020-12-27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城市副中心綠心西北角,圖書館、劇院、博物館三大建築正陸續完成地下施工「衝出地面」。新京報記者現場探訪了解到,作為外觀最別致的建築,副中心圖書館將像一枚玉璽印章,印落於城市綠心的畫卷上。

城市副中心圖書館模型。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寧

屋頂144片「銀杏葉」構成森林傘蓋

城市副中心圖書館是坐落於六環公園邊的「書山智庫」,又名「森林書苑」,集知識傳播、城市智庫、學習共享等功能於一體。它的設計理念源於中國傳統文化符號「赤印」,方正、赤色的外形恰似一枚玉璽印章。

圖書館屋頂以銀杏葉片為靈感,144片形狀各異的銀杏葉片裝飾鋁板拼接,構建出宛如森林傘蓋般的結構。森林傘蓋下,144根巨型鋼柱屹立在圖書館四周。圖書館屋頂還將設計線性的水景,與周圍真實水系「串聯」。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9根巨型鋼柱已經矗立起來。中鐵建工生產經理張立華介紹,目前工人正在加工廠製作「葉片」裝飾鋁板,未來鋼柱和「葉片」將通過類似「腳指頭」的鑄鋼件裝配起來。「第一部分50根鋼柱建好後,我們將集中把50個葉片提升到半空中,安裝在鋼柱上。」

工人們在副中心圖書館現場施工。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寧

設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等,日接待量可達8000人次

記者從該項目全過程代建單位北投集團獲悉,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定位為現代大型省級公共圖書館,未來將與首都圖書館功能互補,滿足市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圖書館建築面積約7.5萬平方米,建築高度22.3米,設有古籍文獻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架閱覽區、智慧書庫、報告廳等功能分區,日接待量約為5000至8000人次。

傳統圖書館採用密集書庫方式存放庫本,書庫佔地面積過大、使用效率不高。為解決這個問題,經專家多次論證,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在地下一層擬採用國際先進的全自動化智慧機械書庫,以信息處理和物流組織為依託,提升藏書量和檢索效率。庫本書庫設計藏書能力約為650萬冊。

值得一提的是,圖書館二層將設置古籍文獻館和藝術文獻館。其中,古籍文獻館是集古籍典藏、閱覽、展示、修復和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性主題館;藝術文獻館設置北京聲音區、聽音區、觀影區、自助體驗區等,打造小型化、多樣化的專業影音鑑賞空間。

圖書館效果圖。受訪者供圖

「山間樹下」讀書,營造被大自然包圍感

在效果圖上,圖書館的玻璃幕牆高大通透,未來,大量陽光照射進來,可讓讀者恍如被大自然包圍。

不過,打造如此大規模的玻璃幕牆並不容易。張立華說,由於16米高、16釐米厚的大玻璃配置較高,需要2-3個月定製加工周期。由於大玻璃相互之間的夾角不同,80%的大玻璃每塊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換性。

同時,玻璃幕牆部分高度達到了21米,考慮到21米高的玻璃幕牆難以運輸和製作,施工方把16米高和5米高的玻璃「粘在」一起。大玻璃安裝後,工人在現場施打結構膠,現場施打及後期養護均需恆溫、恆溼環境。「為了讓視覺效果更加通透,玻璃支架沒有框架和龍骨,專業技術人員對玻璃承重、抗風性等進行了反覆測驗。」

記者了解到,圖書館將森林景觀與圖書閱覽區融為一體,形成極具親和力的公共開放空間。圖書館將打造「山谷門廳」,內部營造高低起伏的「地形」結構,讀者身處於建築物內任何一個角落,都會有山頂山谷交錯的切身感受,享受到「山間樹下」的觀覽體驗。

目前,副中心圖書館部分地塊已經衝出「正負零」,進入地上施工階段。預計於2021年上半年實現主體結構封頂,建築計劃於2022年12月底完成工程竣工驗收。

新京報記者 張璐 攝影記者 吳寧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立軍

相關焦點

  • 貴州省圖書館智能立體書庫開館啦
    昨天(2020年12月31日),我國西南地區首個智能立體書庫——貴州省圖書館新館開館。該圖書館採用了多項先進的圖書管理軟硬體系統和物聯網系統,同樣的藏書量,藏書面積只需要傳統圖書館藏書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有效提升了公共圖書館的拓展空間和服務效能。
  • 徐州擬重修市圖書館!還有各區圖書館大盤點,媲美「誠品書店」
    徐州圖書館擬2021年裝修改造 近日,在徐州政府市長信箱,小編又看到有市民建議搬遷徐州市圖書館: 我是一名在校大學生,今年的疫情使得我無法返校,在家鄉學習備考。徐州市圖書館提供了一個舒適安靜的學習環境。
  • 愛上閱讀,保稅區文化中心圖書館對外開放
    內容提要:改造一新的天津港保稅區文化中心圖書館正式對外全館開放。開館運營後,新開放親子閱覽室、青少年閱讀體驗中心、第二圖書借閱室、科技產業信息諮詢中心、沙龍休閒討論區以及國學經典、國際交流、航空航天、自由貿易等專題閱覽區,服務面積擴大至12000平米,閱覽座席達到2000餘個,總藏書量增至60餘萬冊。天津北方網訊:今天,改造一新的天津港保稅區文化中心圖書館正式對外全館開放。
  • 貴州省圖書館新館開館,貴陽又多一處寶藏打卡地
    貴州省圖書館異地擴建項目和貴陽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兩館合建項目位於觀山湖區林城東路中段,整體建設分為「貴州省圖書館(北館)」和「貴陽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採用「書山+書院」的設計理念,外觀形似堆放的書籍,寓意「書山有路勤為徑」。
  • 國內12所最奢華的圖書館,我願意再考一年!
    4 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沙河校區圖書館,設計藏書量為地上70萬冊,2100個閱覽座位,地下書庫藏書量為100萬冊。圖書館除了具有圖書資料存貯借閱、電子閱覽等功能,還兼具學術活動功能。
  • 圖書館新館開放倒計時 連雲港將現文化「新地標」
    12月6日,筆者從連雲港市圖書館獲悉,該館已於近期啟動搬遷工作,新館位於海州區科苑中路6號,連雲港大劇院南側,將於12月底正式對外開放。而自12月7日起,位於海州區蒼梧路56號、新海中學西側的老館調整開放區域和服務範圍。
  • 第二屆中國高校智慧圖書館(館長)論壇成功舉行
    國家圖書館館長、中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饒權;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副主任趙憲志、文科教育裝備處長張瑜;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副書記姜緒範、校長助理王志、黨委宣傳部長楊懿等領導出席論壇開幕式,中國傳媒大學圖書館、傳媒博物館、校史館館長潘力主持開幕式。
  • 據說克裡姆林宮下面,有一個「神秘」書庫,但書庫至今都沒找到
    傳言,他如此能幹的原因,是有一個神秘的書庫,也有無數人去尋找書庫,卻都無故中斷了。你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伊凡雷帝的全名是伊凡四世·瓦西裡耶維奇。
  • 蘇州第二圖書館開放,來看看江蘇十大公共圖書館,都是城市地標
    天津圖書館作為城市必不可少的文化中心,公共圖書館一般都坐落在城市核心區域,建築設計也都是蘊含了城市的人文內涵,是城市的地標形象。蘇州第二圖書館,是擁有全國唯一大型智能化集成書庫的圖書館。這座圖書館最主要的特色是擁有國內首座藏書容量七百萬冊的先進的大型智能書庫。
  • RFID數位化管理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圖書館
    建築面積20702㎡,包括地上五層和地下一層,設閱覽和自習座位共計2200個,藏書量約15萬冊。網絡安全學院圖書館在整體設計上別具一格,建築外觀方正大方,整體猶如一個網狀方盒懸浮於綠色基座之上,隱喻網絡安全;而內部樓層主題色彩各不相同,按照網絡安全等級劃分,符合網絡安全學院的學科特色。
  • 副中心將添超牛網紅新地標!面積7.5萬平,日接待8000人次
    圖書館設有古籍文獻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架閱覽區、智慧書庫、報告廳等功能分區。 圖書館的南北兩側,採用玻璃幕牆設計,最大限度提升採光能力。
  • 南沙新圖書館試運行 每天可預約進館1000人
    閱讀座位1000個,設計藏書量90萬冊,服務人口規模預計為100萬人。 全館共六層,分為地上四層,地下二層。開館當日,記者從圖書館一樓進館參觀。進入南沙新圖書館,映入眼帘的環繞式閱覽區,即刻將人帶入了被書海包圍的書香氛圍中。一樓右手邊的親子閱讀區,按照森林和海洋主題分區,充滿童趣。圖書館二層、三層為主要的圖書閱覽區。目前,新圖書館館藏圖書量已達到58萬冊。
  • 未來教育下,智慧圖書館該如何空間重構?
    由此可見,空間重構對於孩子的學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的學習空間也不僅僅是打造一間智慧教室,校園智慧圖書館更應該注入未來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那麼,空間重構到底該如何運用到校園智慧圖書館裡呢?
  • 杭州臨平:首個「智慧圖書館」開館打造百姓「知識殿堂、精神樂園」
    5月28日,位於臨平文化藝術長廊噴泉廣場的杭州市餘杭區圖書館智慧城市分館臨平圖書館正式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臨平圖書館建設面積2800餘平方米,館藏8萬冊圖書,擁有閱讀坐席200多個。該館作為臨平老城有機更新智慧化建設項目,由阿里雲和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設計完成,前期試運行時便被市民稱為網紅圖書館,不少市民紛紛前往打卡,一睹為快。開館儀式當天,張老師作為居民代表第一個走進新館,通過AI人臉識別系統進入新館後,他被眼前的環境深深吸引。在圖書館大廳的數據顯示屏上,張老師可以一目了然的查看館內人流量、圖書借閱次數和讀者活動等信息。
  • 廣東「粵讀通」工程啟動 全省公共圖書館「一證通」
    據悉,「廣東省『粵讀通』工程」為讀者提供在全省範圍內享受公共圖書館「一證通」的便利,擬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為第一批試點,於2021-2022年先行實施。該工程擬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為第一批試點,於2021-2022年先行實施,而後逐步推進至全省範圍內公共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省公共圖書館聯盟的成立和「粵讀通」工程的建設,將積極推動廣東圖書館事業「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為廣東圖書館事業開創互聯互通、合作共享、創新驅動發展新局面。
  • 送你免費的網上圖書館
    本報訊(記者 職茵)在「4·23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一場向廣大讀者推介西安市各家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大型公益讀書活動——「西圖邀你來尋寶,把你喜歡的說出來——西安市公共圖書館百萬數字資源尋找閱讀達人」正式啟動,活動面向全市尋找120名利用閱讀數字資源來提升自我素質的西安閱讀達人。
  • 龍華的孩子們,「移動圖書館」來啦!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黃曉華 通訊員 邱宏開 杜雪)龍華的孩子們,「移動圖書館」來啦!昨日,深圳市關工委青少年教育培訓基地暨龍華區關心下一代小書庫揭牌儀式在福城街道章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行。市關工委主任陳彪,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吳振興等出席活動並揭牌,龍華區有關單位負責人、「五老」及青少年代表60餘人參加活動。
  • 北京林業大學智慧圖書館系統順利實施!
    為了進一步推動智慧校園的建設,更好地向師生提供智能化、人性化的圖書館管理服務,全國的校園智慧圖書館都在逐步建設落地中。學校圖書館的傳統管理模式,出入需要刷卡通行、借書需要人工登記,閱讀需要排隊等位,古籍文獻保護區域還需要專人值守,整體借書流程繁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