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物流已成為未來零售發展所必需的基礎設施,不論是「京騰系」的達達-京東到家(以下簡稱「新達達」),亦或是「阿里系」的餓了麼、點我達,相較於早期接受的財務融資,如今更多考慮的是具有業務協作的戰略融資。
8月9日,新達達宣布,公司已完成新一輪5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分別為沃爾瑪和京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沃爾瑪方面了解到,此次沃爾瑪對新達達的增資規模約3.2億美元,增資完成後,沃爾瑪在新達達的股權佔比達到10%,並將獲得一個董事會席位,而這也是沃爾瑪繼2016年10月投資新達達5000萬美元後的再一次加持。
在行業普遍認為一級市場募資遇冷的情況下,新達達新一輪融資的到位,實際上是即時物流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的縮影。而所謂的市場競爭不只局限於「最後一公裡」的配送環節,更是即時物流企業與各類商超、賣場、便利店等零售終端緊密結合的聯合作戰。
新達達再獲沃爾瑪注資
新達達雖是京東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但在此次融資中,沃爾瑪卻佔了大頭。或許正如新達達方面所說,沃爾瑪的增持是對其乃至京東「無界零售」實踐成效的認可。
據了解,沃爾瑪最早於2016年10月正式宣布與新達達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彼時接入新達達的沃爾瑪門店不過20餘家。但根據沃爾瑪方面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已有約200家沃爾瑪門店上線了京東到家。此外,在此前舉辦的2018首屆智慧零售大會上,沃爾瑪中國大賣場電子商務副總裁博駿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稱,這一數字有望於年底增至400家。
對於增持新達達的原因,沃爾瑪中國總裁及執行長陳文淵表示,沃爾瑪在中國正在持續加大對門店數位化應用的投入,與新達達的深化合作將有助於沃爾瑪的全渠道布局。
此前沃爾瑪發布的一季報顯示,受電商業務推動,報告期內沃爾瑪中國總銷售額增長6%,可比銷售額增長4%,這也是其近5年多來可比銷售額增長的最好表現。另據沃爾瑪與新達達公布的第二屆「88購物節」初步成績單,僅在8月1日的「超鮮日」大促中,生鮮日配商品銷量就同比去年增長超過180%。
而對於京東來說,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表示,對新達達的投資將有助於京東進一步聯手包括沃爾瑪在內的全球零售業合作夥伴,共同推動「無界零售」生態聯盟的構建。
在中國社科院財經院網際網路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看來,當前的即時物流市場仍處於跑馬圈地的階段,需要企業具備充足的資金以支撐其運力資源的擴充,或是用補貼的方式吸引消費者。就京東而言,新達達是其打通線上線下的關鍵一環,投入上的加碼有助於京東完善整個集團的物流體系。
即時物流加速擁抱零售企業
實際上,新達達作為京東「無界零售」理念中連接合作夥伴的關鍵一環,不僅助力於沃爾瑪的數位化改造。在「京騰」聯盟中,根據新達達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已有356家永輝超市門店入駐了新達達。此外,步步高長沙紅星店在接入新達達後,上線首日便突破2500筆訂單,刷新步步高門店線上銷售日訂單量紀錄。為此,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曾表示,紅星店取得的成績印證了京東到家零售賦能的實效,未來雙方還會更加緊密的協作,進一步實現步步高各門店的數位化轉型。
但也可以注意到,不僅是新達達在加速與實體零售商的抱團合作,以外賣起家的美團外賣、餓了麼也在加碼對生鮮、日用百貨等零售市場的滲透。打開美團外賣的App就可以看到,其早已不是僅限於餐飲配送的服務平臺。今年7月,美團點評還上線了美團「閃購」業務,涵蓋超市便利、生鮮果蔬和鮮花綠植等眾多品類,並承諾30分鐘配送上門,24小時無間斷配送。
而對於在今年4月歸入到阿里陣營的餓了麼來說,今年7月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餓了麼CEO王磊宣布啟動「夏季戰役」,稱要在2個月內投入10億元,完善整個餐飲外賣體系,提高本地生活服務平臺能力。同時他表示,餓了么正站在新零售和本地生活服務兩個風口上,未來會和阿里新零售生態的各路縱隊協同作戰。這也意味著,餓了麼未來的發展方向將不再局限於餐飲市場,而是涉及新零售的多元化領域。
實際上,早在阿里宣布收購餓了麼時,就有分析指出,餓了麼此後將會為阿里新零售體系內的各種場景提供運力。而事實也確實如此,據悉,目前在上海市部分門店,餓了麼的外賣騎手已經開始為盒馬、大潤發超市進行配送。此外,餓了麼日前還聯合阿里零售通開通了天貓小店運營模式。
即時物流與零售終端的綁定式聯手,其實正是零售行業線上線下融合趨勢的體現。李勇堅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指出,目前零售企業與即時物流的融合主要體現在數據融合、供應鏈融合及物流融合三個方面,其中涉及了門店數位化改造、大數據選品、配送上門等各類服務。就當前市場形勢而言,零售企業需要通過即時物流實現線上線下的互通,從而進一步挖掘用戶的存量價值;而即時物流企業只有找到穩定的合作夥伴才能讓運力資源有效利用起來。
顯然,在「1小時達」、「30分鐘達」成為零售新業態標配的情況下,即時配送已經成為電商、傳統零售商升級的標配。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即時配送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一季度即時配送市場的交易規模達到436.28億元,增長24.5%。但也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即時物流企業與零售企業的加速抱團,同時伴隨資本助推,社會資源逐步向頭部玩家聚攏,行業市場競爭也將愈發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