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連軸轉的工作和應酬可能會讓你喘不過氣來。
這不,小編最近發現的這部寶藏紀錄片,剛好能拯救負能量的你。
這部僅有5集的紀錄片,11月19日上線後,B站評分高達9.9分,豆瓣評分9.4分。
與大部分自然紀錄片中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同,B站和美國國家地理首部聯合出品的紀錄片《未至之境》將鏡頭聚焦中國人跡罕至的未至之境,不僅帶領我們一起探秘所知甚少的國內野生動物,更展示了不經意間捕捉到的動物戲精和它們呆萌的一面,讓我們感受到了最原始、最純粹的情感體驗。
不知不覺中,你的身心會感到放鬆,身臨其境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這部紀錄片一定能治癒你的疲憊!
A
出場的除了國寶級
其他都是「一線流量動物明星」
說到B站,多數人的認知還停留在二次元的集合地,但隨著多部紀錄片的走紅,它已是中國最大的紀錄片平臺之一,也是近些年來視頻門戶網站中的翹楚,《人生一串》《極地》《歷史那些事》等均是B站參與製作並出品的作品。
11月19日,B站與美國國家地理聯合出品的《未至之境》播出,紀錄片共5集,單集片長44分鐘,中英文兩種配音自由挑選,目前已播出的4集畫面考究、節奏精準,在各方面都達到了自然類紀錄片的優秀標準。第一集中「中國最具標誌性的動物」大熊貓率先登場,在兼具「萌」和「猛」的國寶的誘惑下,B站網友們幾乎都給出了五星好評,評分高達9.9分,在豆瓣獲得了9.4分的高分評價。
《未至之境》,顧名思義,這部紀錄片拍攝的是那些在中國人跡罕至的地方,鏡頭從綿延萬裡的山脈高原,移動到枝繁葉茂的雨林竹海,其主要的拍攝對象就是在那些「未至之境」中鮮為人知的野生動物。
《未至之境》通過特殊拍攝手法,捕捉中國珍稀動物「平凡普通」日常生活中的珍貴鏡頭和動人故事,呈現珍稀動物最真實的一面,除了大熊貓、金絲猴等國寶級動物,更囊括藏狐、土撥鼠、雪豹、兔猻等「一線流量動物明星」。
B
紀錄片擬人化敘事
不但引共鳴還增加了趣味性
BBC自然類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衛·愛登堡曾說「最好的節目都像是一個故事」。同樣,以動物自然為題材的紀錄片所展現的應該是一個精彩的故事,而不是給觀眾上一堂生物課。為此,《未至之境》的導演們在拍攝時常常注入擬人化的故事思維,增強了紀錄片的趣味性。
《大熊貓帝國》中,憨態可掬的國寶大熊貓吸引了無數觀眾。這一集從一隻新生大熊貓的成長故事切入,在講到熊貓母子之間一生只能在一起生活兩年時,解說詞中用到了「彌足珍貴」擬人化的字眼,讓觀眾感受到熊貓母子的真實溫情。兩年之後熊貓寶寶要離開母親「自己去闖蕩」,片中熊貓母子的眼神特寫和熊貓寶寶離去的背影,讓很多觀眾落淚。紀錄片用人類的視角展現動物的分別,在動物為主角的影片中,帶來了別具特色的人文情懷。
在講到竹林中的螳螂之時,《未至之境》表現的是一段充滿戲劇性的「求愛」——為了趕走闖入的不速之客,雌螳螂張開豔麗的翅膀,「雄螳螂似乎非常震驚」。這樣的解說詞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很好地講述了這段「求愛」的過程。
除了人文情懷,這部紀錄片透露出的文化特色也讓觀眾感到親切。例如解說詞提到,竹子在中國是美德、謙遜、高雅的象徵,螳螂擅長重拳出擊,中國功夫大師從螳螂身上得到靈感,還從熊貓的顏色延伸到陰陽八卦。
長知識
《未至之境》 給觀眾帶來多個未知
大熊貓對觀眾來說並不陌生,但《未至之境》仍然能給觀眾帶來「未知」。就說吃,你以為大熊貓只要是竹子就吃,其實它們對竹子的要求很挑剔,在不止500個竹子品種中,它們只愛吃其中的60種。大熊貓的萌可能也跟吃有關,原來一張圓乎乎的臉,是因為它們那又大又有力的下頜肌肉,方便將堅硬的竹莖磨碎。難怪有人說:吃多了臉會大。
而野生熊貓寶寶「舔舐母親唾液」的畫面,是全球第一次拍攝到的鏡頭。這是因為熊貓寶寶在野外吃到的食物中可能含有病菌,而熊貓媽媽的唾液有助於熊貓寶寶形成自己的免疫系統。
在第二集中,又上線了一個「網紅」動物——藏狐,或許很多人沒聽過這個名字,但一定見過它的表情包。藏狐生活在高原上,以野兔、鳥類、野鼠為食。之所以能夠成為「網紅」,是它與一般狐狸的外表不同,因為臉型和身上毛髮濃厚蓬鬆的原因,藏狐整體看上去臉方身圓,透出一股蠢萌、憨厚的氣息,打破了我們對狐狸狡黠的常規印象……(文/儉兮)
劇迷點讚
這群「戲精」,9.9分不過分
●「B站紀錄片《未至之境》真的絕!看國寶憨憨啃竹子我能看一集!這群『戲精』,9.9不過分!」
●「從《熊貓帝國》到《古原求生》再到《金絲猴森林》,每一集都向人們展示著中國動物的神奇魅力。當點開這一部紀錄片,才會明白『每一幀都是壁紙』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拍攝、剪輯、配音、音樂、製作精良,認知到了很多不知道的珍稀動物。有趣、有內涵!」
●「看了第二集,竟被藏狐一家的故事感動到淚目。擁有4個孩子的藏狐家庭,媽媽慘死狼爪之下,狐狸爸爸帶著孩子在草原上艱難求生。鏡頭裡拍到狐狸爸爸為了孩子們體力衰弱到連平時能輕鬆捕捉的獵物也捉不到的時候,像極了我們平凡的每一個人。」
連結
央視又放大招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首播9.1分
在推介完野生動物紀錄片《未至之境》後,小編再給大家安利一部關於植物的紀錄片《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這部央視拍攝的國內首部植物類紀錄片,在歷時3年的時間裡,用鏡頭語言呈現了21科28種植物的生命旅程,並講述它們如何影響世界的故事。該片共10集,每集50分鐘,9月中旬在CCTV9上線,目前已播完,很多人都說這是BBC的範兒。在豆瓣上,首播飆升至9.1分,現在回落到理性的8.7分。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之一李成才,曾拍攝《大國崛起》《華爾街》等高分紀錄片。據統計,該片僅參與創作的人員就有200多位。8個主要拍攝團隊,100多位中國攝影師除了遍訪國內27省市自治區,更踏遍包括美國、印度、馬達加斯加等在內7個國家的30多個地區,進行4K超高清拍攝,記錄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中國水稻、茶樹、桑樹、竹子等植物。因為畫質精美,不少人將此片媲美BBC。
老實說,該片還有提升的空間,鏡頭很美,但講故事還是單薄了些。(文丨木子)
來源丨蘭州晨報文娛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