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選擇:海軍近防炮用30mm,而陸軍用35mm高炮

2020-12-18 騰訊網

我國海軍使用的730、1130近防炮採用的是加特林多管結構,這種結構射速快,但重量和體積都相當大。海軍近防炮是作為最後道防線「鐵褲衩」而使用,對於攔截成功率要求苛刻,攔截失敗就是船毀人亡,自然對於射速要求越高越好。至於重量和體積,作為艦載裝備來說並不是太大難題。選擇30毫米作為口徑,主要是因為實用加特林機炮最大口徑就是30毫米,再大後座力以及彈鏈的拉扯力都太大,美國曾搞過37毫米的T249民團團員自行高炮,結果僅造了輛樣車就放棄。

而我國的730近防炮,可以追溯到法國80年代末期研製的薩默斯近防炮系統,法國人在蘇聯解體後將其放棄,轉賣給東方某國。即使到現在,多管加特林結構近防炮口徑最大的依然是30毫米,比如荷蘭的守門員以及俄羅斯的AK630、卡什坦。

而陸軍的90式雙35毫米高射炮則是仿製瑞士厄利孔的雙35毫米高射炮,我國1987年引進了該高炮併購買了生產許可,之後我們進行升級改進而退出。厄利孔雙35毫米高炮最大射速約為每分鐘1100發,僅相當於730近防炮的1/4,從攔截概率上來說要差不少。但是厄利孔的35毫米高射炮單根炮本身重量只有670公斤,可以輕鬆布置在牽引底盤炮座上,全炮加上簡易火控也不過7噸,這一點顯然加特林結構根本無法做到。而多管加特林機炮不僅重量數倍,炮管需要電機驅動,艦載近防炮電力可以由軍艦提供,如果搬到陸地上還要多備一臺發電機。更不用說兩者造價相差極大,以加特林機炮作為陸軍牽引高射炮,顯然不合格。

如果是作為自行高炮的話,那麼又面臨後坐力的問題,自行高射炮要求可以行進間射擊,更好掩護陸軍裝甲部隊推進的同時,也可以減少自身損傷。然而多管加特林機炮後坐力太大,底盤難以承受,德國人研製獵豹自行高炮時,也設想過30毫米加特林的方案,結論是側向射擊時底盤難以承受,而獵豹自行高炮採用的是豹1坦克的底盤,底盤性能已經非常高。

我國也不是沒有搞過730近防炮的陸地版——陸盾2000,但其開火時需要放下4個千斤頂,將整車頂起來,才能對抗開火時的後坐力。所以陸盾2000設計是針對保護機場、軍事基地等固定設施為主,不可能給陸軍裝甲部隊裝備。

另一方面,隨著科技的進步,AHEAD可編程炮彈的投入使用,雙35毫米高炮攔截效率成倍翻升。AHEAD可編程彈藥通過炮口線圈測算炮彈初速,從而計算與目標交匯時間並編輯炮彈引信,使得炮彈飛到目標前爆炸並射出一小片破片雲,這種攻擊方式可以讓雙35毫米高炮防空效率,特別是攔截亞音速目標時絲毫不比加特林機炮差。並而35毫米高炮由於口徑和彈藥更大,射程更長,彈頭重量更大,在打擊非裝甲目標時,效果要比30毫米高炮好的多。

所以海軍用30毫米加特林,陸軍用雙35毫米,是針對自己需要的選擇。海軍近防炮不允許失敗,失敗了船就沉了(雖然用近防炮的時候,也差不多要放救生艇了)。陸軍則是技術限制、成本與實用性的綜合考量,他可以犧牲幾次失手,幾輛主戰坦克被摧毀,只要能攔截下大部分就可以了。

相關焦點

  • 小口徑高射炮防空火力強悍,適合陸軍使用,高炮平射更有意外驚喜
    高射炮防空目前依然有效,就看怎麼用了。事實上,那種大口徑、射速慢的高射炮早已經淘汰了,由於這種高射炮反應速度太慢,加上命中率較低,所以不大適合現代軍隊的使用。但是小口徑、射速快的高射炮一樣可以在軍中服役,並且還是陸軍野外近程防空的主力。
  • 新型彈炮合一系統亮相,用6管25mm炮,為省錢不用30mm嗎?
    近日,在關於中國陸軍中型合成旅的一則報導中,出現了中國陸軍的新一代彈炮合一系統。有別於此前中國陸軍裝備的PGZ-95式彈炮合一系統和PGZ-04/04A式彈炮合一系統,此次亮相的這款新型彈炮合一系統,使用了6管25mm速射炮作為主炮。
  • 國產近防炮每分鐘能打1萬發?
    1130近防炮其實早已露面,最早用於遼寧號航空母艦。不過較長一段時間以來,遼寧艦是唯一部署1130近防炮的軍艦,其後建造的052C、052D型驅逐艦均無應用,現在部署排水量更小的054A型護衛艦,說明中國海軍決心將1130近防炮鋪開裝備。艦載近防炮是軍艦的最後一道防線,通過高射速來克制體積小、掠海飛行的反艦飛彈。
  • 為什麼二戰時的小口徑高炮,用的是彈匣和彈夾,而不用彈鏈呢?
    上世紀60年前後,隨著飛彈技術的發展,地空飛彈逐漸走到前臺,大口徑和中口徑高炮在很多國家逐漸成了配角,或者乾脆退出歷史舞臺,但小口徑高射炮依舊在戰場上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且不斷推陳出新,風採不減當年。我國陸軍就是以35mm口徑高炮為主建立的近防體系,以730近防炮和35mm高射炮作為近程防空火力。
  • 國產25毫米自行高炮亮相 它身懷絕技 可攔截對方火箭彈和迫擊炮彈
    35毫米單管轉膛炮,或許表明後者已經被部隊放棄。最初外界認為我軍中型機動作戰部隊應該會採用國產35毫米單管輪式自行高炮,這種自行高炮採用國產35毫米轉膛高炮,配備有齊全探測與火控系統,可以發射AHEAD彈,具備較強防空攔截能力。當時國產35毫米輪式自行高炮已經試製出樣車,也曾經交付部隊進行試用。從現在來看,這個方案並沒有得到認可。究其原因,可能是35毫米自行高炮價格昂貴,就性能來說,也不能很好應對阿帕奇新改型等新一代武裝直升機攻擊。
  • 單35mm轉膛炮的防空精銳——談談SWS2型彈炮合一防空系統
    來源:蔣蔣的兵工廠在最近的央視節目中,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展示了一種輪式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系統,安裝了4枚天燕90防空飛彈,其單管35mm炮還採用比較少見的轉膛設計,他就是SWS2型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當然選擇了VN-1就意味著最高承載重量受到限制,那麼就得在炮塔上做文章來減重。該車車體中央上部安裝有一個可以360度轉動的大型無人炮塔,無人炮塔前部為了減重只安裝有一門35毫米轉膛炮,右側安裝有四枚天燕90防空飛彈,左側安裝有三合一光電跟蹤系統轉塔,炮塔後部安裝一部搜索/跟蹤一體式相控陣雷達,一體化程度非常高。
  • 我國陸軍野戰部隊防空雙雄:PGZ-09自行高炮與紅旗-17
    作為地表第一的我國陸軍,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敢小看的。而對於陸軍最大的威脅不不外乎來自空中的攻擊,我國陸軍也不會忽視這一重要的威脅,一直都在大力發展野戰防空系統,我國根據野外作戰的需求將PGZ-09自行高炮和紅旗-17防空飛彈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構建成了一個完整的野戰防空信息化系統。
  • 關於我海軍艦炮:走了一條仿蘇俄軍品,再自行研發提高之路
    此後,蘇聯向我海軍出售了反艦飛彈、飛彈快艇等多種海軍武器裝備,在中蘇關係惡化以後,我軍工依靠自身力量,對已引進的蘇聯艦艇上的艦炮進行了大量仿製,在吃透摸熟蘇制艦炮的基礎上,走上了一條仿製和自行研發相結合的道路,終於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艦炮,從大口徑的100mm、130mm,到中口徑的76mm、57mm,再到小口徑的37mm、30mm、25mm,共仿製改進自研了以上
  • 速射機炮中的一代傳奇,瑞典40毫米博福斯高炮
    40毫米「博福斯」炮的研發始於1928年,當時瑞典海軍要求AB 博福斯公司研發一型用於防空的火炮,第一門炮1930年下線,為海軍生產的有單管和雙管兩種型號,還為陸軍生產機動型機炮,後一種型號最為著名。它炮口初速高,這讓它稱為非常理想的高炮,彈頭大小合適,它的裝藥可以擊落任何飛機,炮座或炮車重量輕,操作簡便。
  • 引進4艘現代級驅逐艦:無論單價是多少,對於海軍發展物超所值
    96年的臺海危機對海軍刺激非常大,從三軍演習以後,時任軍委主席乘坐敞篷車輛,在軍港碼頭檢閱海軍水面艦艇時可以看到,當時海軍最先進最強悍的就是1艘052型驅逐艦112艦哈爾濱號,排水量只有4200噸,防空飛彈是1座引進的8聯裝法制「海響尾蛇」,最大射程12公裡,只有點防空能力,不具備區域作戰能力
  • 現役航母:未設置反艦飛彈發射架,裝有近防炮和近防飛彈
    當然,蘇聯紅海軍的航母上,仍然配備有具備垂直起降能力的雅克-38艦載戰鬥機,此類航母被蘇聯紅海軍命名為「重型載機巡洋艦」。「重型載機巡洋艦」,具備巡洋艦強大的反艦、防空和反潛作戰能力,同時雅克-38艦載戰鬥機具備制空和對海打擊能力。
  • 巴西陸軍形象宣傳照片:許多經典武器早已進入該國 卻無人關心
    近日,巴西國防部發布了一組陸軍宣傳照片,展示了巴西陸軍的主要武器裝備。從這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熟悉的武器,卻從不知道巴西陸軍同樣裝備。我們對巴西陸軍關注度不高,對其裝備情況缺乏了解,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感覺。
  • 美國海軍電磁軌道炮改弦更張?
    大眾機械網4月27日報導,美國海軍投入了5億美元來開發能發射超音速炮彈的電磁軌道炮。不過目前這種武器依然缺少研發資金,而且也沒有上艦部署的官方計劃。海軍現在轉而尋找的是一種軌道炮衍生品,一種可從現有火炮系統上發射的超高音速炮彈。
  • 每分鐘射速1100發,雙35毫米高炮海拔4500米炮火呼嘯
    文/山峰有消息稱,我國國產的PGZ-09式雙管35mm自行高炮已登上高原,對印度方面部署的阿帕奇有極大的克製作用。國產PGZ-09式雙管35mm自行高炮09式主要的任務就是攔截空中目標,為己方的坦克、戰車提供掩護。作為高炮,攔截攻擊機、武直和無人機這自然是本職工作。
  • 二戰美海軍有多重視防空,40毫米高炮遍布全身,組成強大防空網
    美軍航母上密集的厄利孔高炮炮位戰前策略但是在1941年之前,美國海軍最新式軍艦的防空策略,是用127毫米高平兩用炮對遠距離飛機,或者是進入垂直投彈位置的轟炸機實施攻擊而著名的,遠中近三層對空火力的概念才是在這個時候構建完成的,雖然在127毫米、76.2毫米、12.7毫米"時代"就有些雛形,但在四聯裝28毫米高射炮出現後,美國海軍才具備了這種三層對空火力的概念,最後才精確的找到了定位,從而採用了中程和近程專用的博福斯40毫米高炮,以及近程專用的厄利孔20毫米高炮。
  • 09式雙35自行高炮:重裝部隊的守護之神 - 大國利器_騰訊新聞_騰訊網
    解放軍09式自行高炮 09式雙管35毫米自行高炮是目前我軍裝備的第二代履帶式自行高炮,其主要用於重裝履帶式機械化部隊的野戰伴隨防空。與之前的04式4管25毫米自行高炮相比,09式雙管35毫米自行高炮的射程、威力更強,且具有完備的全天候作戰能力和極強的抗幹擾能力,該炮是在99式雙35毫米牽引高炮的基礎上研製而成。 雖然09式雙管35毫米高炮因其外觀形似德國獵豹雙35高炮而被稱做中國「獵豹」,但實際上其戰技水平要比德國的獵豹,南非的ZA-35以及日本的87式雙35自行高炮高出來不少。
  • 122mm卡車炮尋求轉型,要變成信息化時代新武器
    122mm卡車炮尋求轉型,要變成信息化時代新武器CS/SH4型122mm卡車炮,拋開信息化,設計不如09式122卡車炮。09的炮不用下架,犁鋤放下就能開火,雖然射界不如這款,但是現代大口徑榴彈炮本身不需要全向射角,反而是快打快收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