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原而生!每分鐘射速1100發,雙35毫米高炮海拔4500米炮火呼嘯

2020-12-12 迷彩虎視頻

文/山峰

有消息稱,我國國產的PGZ-09式雙管35mm自行高炮已登上高原,對印度方面部署的阿帕奇有極大的克製作用。解放軍師承蘇聯,歷來重視野戰防空,而PGZ09型雙管35毫米自行高炮就是國內新一代旅團級野戰防空體系的主力,性能優越,每分鐘射速1100發,非常適合高原作戰,打破了西方的壟斷。

國產PGZ-09式雙管35mm自行高炮

09式主要的任務就是攔截空中目標,為己方的坦克、戰車提供掩護。作為高炮,攔截攻擊機、武直和無人機這自然是本職工作。談起高炮,大家容易產生輕視,覺得這是古董級的武器,這就大錯特錯了。就09式來講,它的科技水平要遠高於普通的低空防空飛彈,更是單兵防空飛彈不能比的。就那根炮管,全世界能生產出來的,不會超過3個國家。這3個國家是中國、瑞士和德國,美國和俄羅斯都不行。

09式35mm高炮野戰行軍狀態

而且高炮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防空飛彈看著很高端,但它有缺點,容易被探測被幹擾,飛機身上可是帶了許多專門用來防禦飛彈的裝備。但在高炮面前,飛機除了避開別無他法。而高炮的火力極其猛烈和突然,炮彈也不可能被探測到,更不可能被幹擾。35毫米口徑的殺傷力也相當大,武直、攻擊機的防護根本扛不住,無人機就更別提了。直接命中估計就要凌空爆炸了,就是被四散的彈片殃及也是極度危險的。35毫米高炮打的是又準又狠,逮到肯定是有死無生。

09式35mm高炮參加閱兵

而09高炮不光能攔機,也能攔彈。09式的有效射程是3公裡,能打3公裡的一切會飛的。現在的空射武器都講究防區外發射,空對地飛彈可以在100公裡外發射。像直升機、攻擊機乃至於無人機,它們都是通過發射飛彈來打擊地面目標,基本上這些飛彈射程都能達到10公裡。只要這些飛彈進了有效射程,都能攔截。攔截飛彈的重點並不在炮上,關鍵要看能不能及時的探測到。如果雷達能及時發現,以高炮的火力,把目標打下來,並不是太大問題。

高炮簡直就是小強一般的存在,雖然射程相比飛彈近,但是優點在於可以跟隨裝甲部隊移動而且反應時間短、火力持續時間長。雖然無法主動攻擊遠距離戰機,但是你武直和戰機還是得繞著他走,這就是一把地面部隊的保護傘。這麼好的防空利器當然也不便宜,聽說09式雙35自行高炮的價格頂3輛99坦克,而得益於我國近年來的科技進步和現在電子產品性能的大大提升,現在一輛雙35自行高炮的價格已經降低到與99A主戰坦克差不多了,但是還是很貴。

09式35mm高炮參加閱兵

09式屬於地面部隊的保護傘,是近身侍衛。可以為前線的坦克、戰車提供頭頂的保護。有了09式,地面部隊的生存能力會得到質的提高。

相關焦點

  • 最佳選擇:海軍近防炮用30mm,而陸軍用35mm高炮
    而陸軍的90式雙35毫米高射炮則是仿製瑞士厄利孔的雙35毫米高射炮,我國1987年引進了該高炮併購買了生產許可,之後我們進行升級改進而退出。厄利孔雙35毫米高炮最大射速約為每分鐘1100發,僅相當於730近防炮的1/4,從攔截概率上來說要差不少。但是厄利孔的35毫米高射炮單根炮本身重量只有670公斤,可以輕鬆布置在牽引底盤炮座上,全炮加上簡易火控也不過7噸,這一點顯然加特林結構根本無法做到。而多管加特林機炮不僅重量數倍,炮管需要電機驅動,艦載近防炮電力可以由軍艦提供,如果搬到陸地上還要多備一臺發電機。
  • 35高炮加4枚飛彈,空中目標的噩夢
    35高炮加4枚飛彈,空中目標的噩夢為了有效克制各種低空飛行作戰武器,多年來許多國家都提出了研製低空野戰防空作戰型武器系統。例如,我國生產的35毫米口徑高射炮就是該系列的代表產品。在我國軍工研製的35高炮中,就有這樣一款將高炮與近程防空飛彈技術相結合,優勢明顯的產品,它就是與35毫米高炮配置的國產外貿彈炮結合的防空武器系統。軍工研製的雙35毫米車載高炮與我軍目前裝備的09式雙35毫米履帶式自行高炮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由於採用了裝甲車底盤,該系統無論是作戰性能還是機動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打虎英雄歸來:俄軍新57毫米戰車炮,戰鬥射速超過95式自動步槍
    改為彈鏈供彈以後,57毫米戰車炮的戰鬥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120發,這個射速十分驚人,幾乎要超過了自動步槍的戰鬥射速,例如中國的95式自動步槍的理論射速為600發/分鐘,而戰鬥射速則是100~120發/分鐘。自動武器的射速分為理論射速和戰鬥射速。理論射速是在理想條件下,連射不間斷,彈藥無限,槍管保持不熱。
  • 為什麼二戰時的小口徑高炮,用的是彈匣和彈夾,而不用彈鏈呢?
    二、小口徑高炮射擊小巧靈活,打擊角度很刁,既可以高射,還可以平射,覆蓋範圍大。三、它具有戰鬥轉化快,不超過1.5分鐘,系統反應時間僅僅需要幾秒;初速高(每秒970米)、穿透力強;射速高(每分鐘最高射速可以達到4000發),攻擊效率高,覆蓋面積大,無死角;殺傷效果超好。
  • 淺析高炮彈藥,技術含量絲毫不低,重要性不亞於防空飛彈
    隨著防空飛彈的出現和不斷完善,高炮的地位也越來越受到擠壓。發展至今各國對於高炮和防空飛彈的態度基本是:飛彈為主(中、高空以及低空),高炮為輔(低空以及超低空)。飛彈雖然擁有攻擊距離遠,全自動尋的,命中概率高等優點,但是在300米以下甚至是150米以下的超低空,機動靈活的高炮在戰鬥效率方面又比飛彈技高一籌。
  • 新型轉管機槍問世,每分鐘射速3000發,1500米內摧毀有生目標
    最近一段時間,從我國官方媒體公布一款新型的12.7毫米口徑轉管機槍,該槍最大的特色就是安裝在東風猛士的軍用越野車上,而它由3根槍管組成,一旦發射可以通過高速旋轉的3根槍管,狂瀉大批子彈
  • 博福斯40毫米高炮:北歐小國瑞典的傑作,以對空防禦作戰而聞名
    40毫米,高平兩用炮,炮重1.98噸,初速881米/秒,最大射程7160米,採用8發彈夾供彈,是北歐小國瑞典的傑作。此炮大都採用雙聯裝布置,陸戰也有單管40毫米的,炮班由6名成員組成,一名炮長,指揮整個炮班;一炮手,是彈道觀測手,也兼副炮長;二炮長,是擊發手,同時也兼彈藥裝填手;三炮手,是高低瞄準手,兼擊發手;四炮長,方向瞄準手;五炮手,彈藥傳遞手。
  • 射速每分鐘1600發 號稱「空中撕布機」二戰前期德軍空戰利器
    由於德國空軍鑑於之前戰機上配置的採用馬鞍式彈鼓MG 1機槍射速過慢,性能精度都不是很好,於是在1938年的時候,根據MG34通用機槍開改進而成的MG 81機槍被研究部門製造了出來。標準型號的MG 81機槍重達6.5千克,理論射速1400~1600發每分鐘,採用彈鏈供彈,堪稱空中「撕布機」,可以說是世界上射速最快的單管機槍之一。
  • 簡直是機關槍:每分鐘打20發,俄軍服役世界射速最高自行火炮!
    據俄羅斯方面2月11日的消息,目前俄羅斯已經開發出了成熟的全世界射速最快的自行火炮,這種發射榴彈的火炮,每分鐘的穩定射速在16發左右,但如果快速裝填,能夠達到最高每分鐘20發的爆發射速,這種射速也是自行火炮家族中最快的。
  • 直擊海拔4500米雪域高原「玩火」現場
    「正前方100米處,敵碉堡火力點,火力組前出,掩護噴火組佔據有利地形,對敵碉堡實施火力打擊。」下面跟筆者的鏡頭近距離觀看高原兵哥大型「玩火」現場。 近日,第77集團軍某旅在海拔
  • 研究稱4500米為藏族血紅蛋白濃度海拔拐點,再高或難適應
    6月19日上午,澎湃新聞(www.thepaer.cn)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的宿兵實驗室和其他科研院所合作研究發現了藏族人群血紅蛋白濃度的海拔拐點為4500米。該科研團隊初步回答了藏族人群究竟能適應多高海拔的問題——通過調控血紅蛋白濃度來適應高原低氧環境的調控機制在4500米以上的極限高海拔低氧環境中可能不再有效。
  • 海拔4500米高原上的棕熊媽媽與熊寶寶們
    7月13日下午,記者下鄉採訪途中,在海拔4500米的該縣蒙宜鎮蒙格村附近一處水草豐茂的山坡處拍攝時,偶然發現一隻棕熊媽媽曬著陽光浴給三隻小熊餵奶場景,棕熊媽媽餵奶結束後領著小熊寶寶們緩慢走向大山深處。秦晉翔 攝本文轉自【中新網】; 棕熊媽媽正在給幼小的熊寶寶餵奶。秦晉翔 攝本文轉自【中新網】; 棕熊媽媽帶著3隻熊寶寶行走在山坡上。
  • 志願軍打擊敵機的「英雄兵器」,蘇制37毫米高射炮
    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是前蘇聯以瑞典M34式40毫米高炮為原型,經多次修改,於1939年正式定型的37毫米高射炮,並於1940年量產。 M1939戰鬥全重為2100公斤,以旋轉底盤和十字炮架的方式安裝在4輪拖車上,通過機械索引方式移動;炮口徑37為毫米,最大射程為8500米,有效射高為3000米,最大射高為6700
  • 陝汽底盤+PG99,CS/SA-1型高炮展示反低慢小解決方案
    ,其中榴彈初速達1175米/秒,脫殼穿甲彈為1385米/秒,單管理論射速達到550發/分,精度極高。PG99高炮有效射高約3000米,有效斜距離4000米,高低射界-5度~+92度,方向射界360,高低瞄準速度60度/秒,方向瞄準速度120度/秒。該炮在炮口安裝有初速測定裝置,可以每4發彈測定彈丸的平均初速,然後計算修訂射擊偏差,使精度達到1密位,後期型換裝了帶有測速裝訂炮口線圈的制退器,能夠配合AHEAD編程彈藥使用。
  • 海拔4500米,火焰噴射!
    文圖丨李文杰、程楊朝、陳 龍 點擊觀看精彩視頻 近日,77集團軍某旅在海拔4500米陌生地域,組織防化兵實噴實打技能專項訓練。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高原兵哥噴火訓練現場——
  • 國產近防炮每分鐘能打1萬發?
    每分鐘1萬發射速,分擔至11根炮管,每管炮射速不到1000發/分鐘。轉管炮、轉管槍有一個專用名詞--加特林機炮或機槍。這是因為最早的轉管機槍是由美國理察-加特林博士在1862年發明的,一開始射手要通過手柄轉動槍管,射速400發/分。加特林後來在1893年改用電動機驅動轉管機槍,射速一下提高至4000發/分鐘。可見對於1130近防炮這種11管加特林火炮來說,射速1萬發/分鐘並不是問題。1萬發/分鐘折換到11根炮管,每管炮的射速還不到1000發/分鐘,這是自動復進火器再正常不過的射速。
  • 小口徑的37毫米高炮除了打飛機,還能打坦克、工事嗎?
    37毫米高炮是蘇聯制式口徑防空炮之一,我國從上世紀50年代也具備了37毫米高射炮的生產能力,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國產55式單管37毫米高射炮可以發射穿甲彈、高爆彈等彈種,其中穿甲彈彈重月1.45千克、炮口初速度868米/秒、射速320-360發/分、最大射程達8500米,具有較強的穿甲能力,可用於攻擊裝甲目標和防禦工事。
  • 這把衝鋒鎗短小精悍,理論射速每分鐘1500發,價格卻很低廉
    這把衝鋒鎗短小精悍,理論射速每分鐘1500發,價格卻很低廉 2020-12-2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多款高原武器亮相央視:重裝合成部隊,就是這麼霸氣側漏
    而經過了多年發展之後,我國已經克服了高原特殊的環境對重型武器裝備作戰性能的影響,將重裝合成化部隊也開上了高原。 憑藉我國雄厚的國防科工實力,如今我們可以為高原戰士們提供性能世界一流的高原作戰裝備。請注意,我們說的這個世界一流就是世界第一的意思,因為再沒有哪個國家的武器裝備可以在海拔4000米之上的高原如此發揮自如了。
  • 速射機炮中的一代傳奇,瑞典40毫米博福斯高炮
    40毫米博福斯高炮是這一類火炮中的一代傳奇,可謂是同類型火炮中最成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它幾乎出現在所有交戰國軍隊中,而且直到今天仍在服役。 40毫米「博福斯」炮的研發始於1928年,當時瑞典海軍要求AB 博福斯公司研發一型用於防空的火炮,第一門炮1930年下線,為海軍生產的有單管和雙管兩種型號,還為陸軍生產機動型機炮,後一種型號最為著名。它炮口初速高,這讓它稱為非常理想的高炮,彈頭大小合適,它的裝藥可以擊落任何飛機,炮座或炮車重量輕,操作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