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月19日電(刁雲嬌) 國家外匯管理局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外匯儲備餘額31079億美元,較11月末增加123億美元,較年初增加352億美元。
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2019年,按美元計價,銀行結匯1.85萬億美元,售匯1.91萬億美元,結售匯逆差560億美元;按人民幣計價,銀行結匯12.76萬億元,售匯13.15萬億元,結售匯逆差3843億元。
從中國外匯市場交易數據看,2019年1-12月,中國外匯市場累計成交200.56萬億元人民幣(等值29.12萬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2019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呈現銀行結售匯小幅逆差,售匯率總體穩定,結匯率穩中有升,外匯儲備餘額穩中有升等特點。
談及2020年外匯形勢,王春英表示,預計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仍將「穩」字當頭。從外部環境看,2020年依然存在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包括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貿易保護主義影響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國際金融市場脆弱性增強,國際政治也存在不穩定的因素。但中國的經濟基本面、政策基本面以及市場基本面仍然會繼續發揮穩定外匯市場的主導作用。
從中國經濟基本面來看,中國擁有足夠的經濟韌性和強大潛力。我國經濟穩中向好和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發生改變。而且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的空間相對比較大,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些將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非常有效的支撐。
從政策基本面來講,深化改革開放的潛力和空間依舊很大,我國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效益。在2020年我國將實施新的外商投資法,新的證券法也剛剛公布,金融領域對外開放會進一步加快。從營商環境來講,2018年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大幅提升的情況下,2019年又大幅提升。
從市場基本面來講,外匯市場成熟度在2019年表現得非常亮眼,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完善,匯率彈性不斷增強,在配置外匯資源、平衡國際收支、增強宏觀經濟韌性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外匯市場的風險緩釋能力明顯提高,市場主體在外匯市場行為更加理性有序。
(編輯:李海鵬)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