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我們都知道每個國家都自己的彈藥庫,而且也存在一定交易的往來,那大家知道我國武器出口最高記錄的什麼時候嘛,就是在兩伊戰爭期間,我國從中賺取了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外匯那,就單說在1987年那一年的時間裡,中國武器就向伊拉克出口了37億5000萬美元,佔了世界軍火市場份額的12%那,讓中國一度成為全球第四大武器裝備出口國,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至今都沒能超過,不過那期間除了伊拉克和伊朗購買力了我國的軍火,還有一個國家也買了中國的武器,而且那也是中國飛彈賣得最貴一次,據計算一枚達到了一億美元,並且一次交易就超過了外匯儲備總額。
這個國家就是中東土豪國「沙特」,因為當時兩伊戰爭爆發,搞得整個中東局勢都變得極其不穩定,所以就在1982年6月6日,第五次中東戰爭爆發時,沙特陷入局勢中,第一跟以色列和伊朗的關係不和,第二石油的出口已經開始遭到伊拉克和科威特等國的排擠,第三沙特當時富得流油,在這樣的情況下,沙特隨時都會陷入戰爭中,所以他需要購買飛彈來震懾整個中東,只不過沙特購買的飛彈要求,射程需要達到4位數,但由於戰爭期間飛彈出口很是受限,不管蘇聯還是美國都不對外出售飛彈,對此沙特唯一的選擇只有中國,因為中國處於獨立於美蘇爭霸以外,不受制於國際關係的影響。
所以在1986年沙特駐美國大使班達爾親王和他妻子秘密來到了中國,表明了購買東風飛彈的想法,那是中國正處於經濟困難時期,所以需要賣武器裝備來促進經濟發展和新武器的研發,而且,遠程飛彈只是載具,只要不帶核彈頭,誰也不能說什麼,所以在1987年下半年籤署了訂購協議,我國向沙特出口了36枚東風3型飛彈,還有技術人員,還配備了高爆常規彈頭和部分部件,總價格達到了40億美元,均價一枚1億多美元那,而且這一次交易便超過了當時中國的外匯儲備總額。
而且當時為了避免帶來太大的影響,在東風3飛彈的出口時留了一手,進行了許多的限制,比如我國將射程限制在了3000公裡以內,同時為了防止技術洩漏和擴散,對結構進行特殊的改造,使得這些飛彈不具備升級改造的條件,而這些飛彈也為沙特鞏固了中東地位,現如今中國的東風3系列飛彈已經退役,由更先進的東風21系列飛彈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