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先生:豆瓣6.3分,殺好人救壞人?觀點新鮮卻過於深沉

2020-12-05 二次元葉羅麗

前言:「殺好人救壞人」這是什麼鬼道理?恐怕很多成年人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概念,為了救壞人而將好人殺掉。看似荒唐的道理背後,到底作者葫蘆裡賣什麼藥?想要觀眾探討一種怎樣的人生大道理?

文/二次元葉羅麗

隨著電影行業復甦疫情,一部國產原創動漫電影《妙先生》出現在筆者面前,從影片的開頭,就打出「殺好人救壞人」的鬼道理。從電影的宣傳海報來看,這是一部13歲以上成年人觀看的動漫作品,該作品有意衝擊國內少見的深度動畫市場,欲以動畫的形式,向觀眾傳達一種獨特人生價值觀,引起觀眾的共鳴,獲得觀眾認可。然而這部作品卻以豆瓣6.6的低分收場,令人大跌眼鏡。

何謂深度的動畫市場?國內的動漫市場大部分被子供益智向和全年齡向動漫作品佔據,這些作品大多只是具備簡單積極的價值導向。而深度的動畫,大多包涵著對人類、環境、社會、時代等深度問題的思考,這類的動畫不容易看懂,讀者需具有一種較高的觀影理解能力,能夠反思人與自然的和諧,社會發展和時代的矛盾。

這類動畫市場的觀影群體並不大,但是獲得評價相比其他簡單價值觀的動畫要高,越是有深度的動畫,就越能夠獲得價值的獎項。觀影群體不大,影響票房收入;深度的電影內容,能夠衝擊各項電影獎項,兩個本來就是很難兼得。在國內涉及的深度電影市場的作品並不多,獲得好評如潮的作品更加少之又少。

縱觀國內深度動畫,唯獨《大魚海棠》、《大護法》、《大世界》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國外市場卻早已經形成成熟產業鏈,例如以宮崎駿為代表出品的動畫作品,經久不衰,集萬千榮譽於一身,影響後人創作,作品表達的哲理髮人深省

《妙先生》不「妙」

同樣是講述人生哲理,挖掘人性善與惡的《妙先生》卻沒有得到大部分觀眾的認同,以豆瓣6.6評分來評估這部作品,作品算是衝擊獎項「失敗」了。《妙先生》不「妙」了。

《妙先生》改編自不思凡的同名短片,由李凌霄執導,這部作品據說是《大護法》的姐妹電影,這裡所謂的姐妹電影,其實是將兩者的都是同出一轍,同屬黑暗系列的成人電影,去剖析人生的善與惡。當然《大護法》取得8700多萬的票房成績,而《妙先生》的票房卻不堪入目。《秒先生》的劇情真有如此之差嗎?

《妙先生》由三個小故事組成,第一個故事,無父無母的笑人和貪婪的養父的故事,受盡各種惡意對待,最終被惡意吞噬。第二個故事,養子為了拯救全村和養父,自我犧牲,但是換來的卻是更多無止境的貪婪。第三個故事,雲香為了喚醒賭徒丈夫,甘願用盡方法攢錢,然而後果可想而知,又是一個悲催的結局。而這一切的因果,都是因為這些可憐而善良的人體內生長著一種叫彼岸花的東西,善良的人體內有金色的彼岸花,但是這些的身邊必定帶來無數的墮落和黑暗的欲望。而主角丁果正是為了殺掉這些善良的人,搜集12多彼岸花,揭開真相,砍斷因果,拯救世界墮落的人們

原來所謂的「殺好人救壞人」,意思就是為了集齊彼岸花,拯救世界處於危難的人們。

《妙先生》的核心思想和畫風

作者灌輸在這部作品的靈魂就是用一個人的生命拯救一群人,看似很划算的選擇,但是有沒有考慮到被金色彼岸花寄生的人的價值,到底要多大的勇氣,才會選擇犧牲自己,去拯救一群墮落的人們?當然作者將這種殺生成仁的抉擇權回歸到彼岸花的主人手上,救還是不救?如果不救,估計丁果擁有也集齊不了12奪彼岸花。

但是事實上,彼岸花的主人都被設定為善良的人,被周圍墮落的人們迫害到無路可走的人。當然他們最終會選擇拯救身邊的人,也就有了被迫犧牲小我,拯救大我的可歌可泣精神。

作品定位於成人作品,足足籌備了五年時間,在畫風上繼承了《大護法》一樣的國漫水墨風格,東方式的漫畫風格已經非常成熟,無論背景色彩和人物構造,都極具視覺效果,特別是對一些小動物也看到了一些新鮮的構思,例如鴕鳥般的坐騎,透明的螞蟻,奇怪的青蛙,這種奇思妙想般的創造讓這部作品有一種「宮崎駿式」的奇怪生物。

《妙先生》的畫風必須給予認可,而「殺好人救壞人」其實也挺新鮮的觀點,但是這部作品充滿了「成人化」的性質,通過對男主丁果的橫眉冷對世人的墮落,到最後不得不走上自我犧牲的道路,其實映射出好人的善良和壞人的黑暗,更加彰顯主角內心的矛盾和思想的複雜,要有多大的堅毅才能夠看著善良的人死亡而不流露出半點的憐憫。故事其中的蘊含的人生哲理和犧牲精神,善與惡的博弈,並非是人人都能夠看懂,即使是成熟的成年人觀眾也要不斷地揣測作者要傳輸的價值觀。

觀點新鮮卻存在架構缺憾

丁果最後選擇犧牲拯救世人,其實也是作者對於人生探討,其實彼岸花並沒有善惡好壞之分,造成人們墮落的根源就是人們的無止境的欲望。可怕的不是彼岸花,而是人心,人心險惡。人類自身的痛苦都是由自己的欲望而誕生的,人類最終陷入痛苦和墮落的循環之中,即使毀掉了彼岸花,人心依然會有醜惡一面的

導演關於這種「殺壞人救好人」的道理其實是標新立異,值得讚許,但是為何整體票房不佳?從影片的構思順序來看,作品一開頭就拋出這樣的鬼道理,高調鋪開故事,其實也挺有吸引力的,但事實上後續劇情並不緊湊,整體在趕劇情。可能劇情的架構在三個小故事來引導彼岸花的真相,「趕鴨子方式」的敘事方法讓人無法去深思和感受故事的魅力。

而且這種敘事方式卻以一種非常人的語言劇本來說話,讓人整體感覺到這部作品的人物,仿佛被作者灌輸一種大道理來影響觀眾,觀眾最真實的感受就是被角色說教和講道理」走馬觀花般的劇情其實是影響觀眾的觀影效果。

電影的另一個不足之處,就是過於深沉。

這部電影從開始到結束就一直充斥著生與死、墮落等等限制級的內容,這也許是作品為了達到效果,不得不將「黑暗」進行到底,正為這部作品定位13R系列,其實也是阻擋了大部分觀影群體,造成部分觀眾的流失。動漫給人的印象都是熱血和正能量的,然而《秒先生》卻一直以一種自我犧牲也拯救不了整個世界的,救贖不了醜惡的人心,作品給人一種非常壓抑的感覺

其實裡面的大道理,很多人都很難理解,甚至本身邏輯也存在一定的缺憾,例如善良本來就是一種犧牲,為何任何一種善良都不會被辜負?這種反人類的的哲理,讓人很不舒服,正因為這部作品太多的過於深沉的道理,已經超越我們的理解範圍,或者只是作者構思劇情的道理而已,讓觀眾根本無法找到代入感,從而造成這部作品的好感度並不高。

對於這類涉足的深度哲理的動漫市場的作品,其實沒有必要營造這種黑暗的氣氛,反而像宮崎駿那樣,既讓人看起來輕鬆和奇幻,又能讓人深思故事的蘊含哲理,不是更好嗎?

作品的意義被肯定

最後的話:《妙先生》雖然評分較低票房撲街,但是卻打開了國產原創動漫的成人動畫市場,本來動畫就不是低齡兒童專屬的,像日本、法國,類似這樣富含哲理的動漫作品比比皆是,這些作品都是為了向人類傳達一種人性的思考、生存的思考、成長的勵志等等,縱觀國漫市場,是缺少這樣的作品,前有《大世界》用黑色荒誕風格刻畫了社會眾生,後有《妙先生》用黑暗抑鬱的畫風帶出另類的人性思考,《妙先生》代表的是國產原創動畫的進步。

相關焦點

  • 妙先生:豆瓣6.3分,殺好人救壞人?觀點新鮮卻過於深沉
    前言:「殺好人救壞人」這是什麼鬼道理?恐怕很多成年人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概念,為了救壞人而將好人殺掉。看似荒唐的道理背後,到底作者葫蘆裡賣什麼藥?想要觀眾探討一種怎樣的人生大道理?,就打出「殺好人救壞人」的鬼道理。
  • 妙先生:「殺好人救壞人」的精髓在哪裡,東陽是壞人還是好人?
    電影《妙先生》以「善惡抉擇」為核心打造了一個「殺好人救壞人」的離奇世界,那麼在這篇稿子開始之前我問大家兩個問題,「殺好人救壞人」對不對?若是殺一個好人可以救下一群壞人你願不願意殺。從妙先生「殺好人救壞人」的規則上來看妙先生是來殺好人的,但是凌松並不知道妙先生想幹什麼,於是把東陽告訴了妙先生,確實在凌松的心中東陽確實是好人。
  • 《妙先生》為什麼要打造一個殺好人救壞人的離奇世界
    這幾年我們的國漫也逐漸崛起,有很多好的國漫因為豆瓣評分低等原因,而無人問津。這次小北看了一部國漫暗黑系列巨作《妙先生》,在這裡面是只有犧牲好人,才能拯救壞人。以善惡抉擇為核心,打造一個殺好人救壞人的離奇世界。
  • 《妙先生》:一場遠未盡興的「殺好人救壞人」之旅
    無論影片是不是叫妙先生,這種感覺都妙不可言。妙先生是不思凡導演在2014年前後創作的系列短片故事。其實短片中根本就沒有妙先生這個人,電影裡也沒有對妙先生做過多的講述,只是說他是所有尋跡者——一群不斷追尋世界奧秘的求道者的信仰。那為什麼影片還要用「妙先生」來做標題呢?因為他或許其實是不思凡導演的信仰,是他所有創意的源泉,是他思考人性善惡、生命生死的原點。
  • 《妙先生》:殺好人救壞人,這是什麼奇怪道理?
    電影《妙先生》作出的回答是:殺好人,救壞人。在電影的世界裡,有一種叫「彼岸花」的神奇之花,民間流傳服食者,可以實現任何願望,爾不必較真什麼原理,反正可以長生不死、一夜暴富、心想事成就對了。「彼岸花」雖奇,但從另一維度來說,「彼岸花」就是萬惡之源,墮落之果,它把維持人類聯結的友情、愛情、血緣親情全部分崩離析,導致惡性循環,全員惡人。全員惡人,殺是殺不盡的,只有摧毀「彼岸花」,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 主人公的任務就是「殺好人救壞人」,《妙先生》到底妙在哪裡?
    可是《妙先生》另闢新徑,故事背景離奇,男主的是一個小男孩的身份被叫做「尋跡者」,他的任務就是「殺好人,救壞人」。而且還要求好人要自願被殺,然後男主負責送他們上路。為什麼會有這麼離奇的故事,這麼離奇的人設,隨著故事的發展,我們發現這不是簡單的動漫,更是一個黑色幽默的人性的考驗。
  • 妙先生究竟是誰?殺好人救壞人是什麼道理?
    《妙先生》建議成人觀看的動畫電影,講述了尋跡者師徒梁衍、丁果二人為追蹤彼岸花的行跡展開的一段現實又驚險的旅途。看完影片的網友們也許就好奇「妙先生」究竟是誰?
  • 《妙先生》以「善惡抉擇」為核心,打造一個「殺好人救壞人」
    電影《妙先生》以「善惡抉擇」為核心,打造一個「殺好人救壞人」的離奇世界:金色彼岸花生長在至善之人心中,卻會激發周圍人的惡念,帶來災難。丁果為拯救世人,走上了消滅彼岸花的道路。然而,每一次拯救都意味著一個善良的人做出犧牲。
  • 【細嗅薔薇】殺好人救壞人,值得嗎?
    殺好人救壞人,值得嗎? 影院終於重啟了,之前撤檔的《妙先生》也排上了檔期,真是不容易啊。有機會提前觀影看了這部讓人不斷反思的動畫,後來又去補了《大護法》。從《大聖歸來》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彩條屋影業的國漫動畫融入越來越多哲思的成分。
  • 《妙先生》好看嗎?殺好人救壞人?這部國漫我還是想推薦一波
    在我看來《大護法》和《妙先生》都是通過舉反例來講故事的動漫,黑暗元素是他們的道具,讓人有所感悟是目的。而講好故事,做好動漫就又是另一個層面的難題了。《妙先生》的動畫製作成本大概在500w左右,因為疫情影響最後線下票房也就1000w+,也在線上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收費觀影。
  • 院線 | 成人向暗黑動畫,殺好人救壞人
    一個講給成年人的詭譎故事一個殺好人救壞人的荒誕選擇妙先生,真的有點「妙」!殺好人救壞人真的值得嗎?善良就是被用來犧牲的嗎?-既然是一部奇幻動畫電影,那《妙先生》充滿東方美學的奇幻畫面就是不可錯過的看點。
  • 《妙先生》:是妙還是糟?
    8月初,改編自不思凡導演的同名短片作品、頂著《大護法》姊妹篇名頭的《妙先生》上映了,遺憾的是,《妙先生》卻沒有收穫《大護法》似的口碑,目前在豆瓣上的評分是6.2分,勉強及格。其次故事主線和邏輯基本通順,故事講得很明白,整部動畫旨在突出一場「善惡抉擇」的人性考驗,情節不燒腦,只不過線頭較多,故事主題在一開始就拋出來,「殺好人救壞人」,直接定下了影片的基調,像是怕你看不懂,又像是怕你看太懂。問題在於,似懂非懂怎麼會是部好影片呢?
  • 殺好人救壞人這部妙先生中的一些劇情的感悟
    首先,這是一部以殺好人救壞人為題而開始的電影,其實在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認知裡,大部人未必能接受得了這樣的一種觀念,何為好人何為壞人,從來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所謂善惡就在一念之間,也許能讓一個所謂的好人瞬間變壞,自然換作所謂的壞人也是適用。這部動畫中的世界觀過於偏向於某種邏輯的定義,也就是它本身為觀眾制定了一個規則,讓人們來辨別於善惡之觀。
  • 妙先生:標題加上「13歲以上觀看」,很多人看了有不同見解
    隨著《妙先生》的播出,很多人對其表達出來的意義不理解,「殺好人救壞人」真的是這樣嗎?在妙先生的世界裡,它即是造物主,恩澤一方,也是彼岸花的創造者,毀壞一方。捕捉火蠶蛻的人們也是這樣,貪婪和求生的欲望讓起蒙蔽了雙眼,變得六親不認,是非不分。所謂「殺好人救壞人」,人們往往看到的是現在的一面,生活腐糜,食不果腹,貪婪,邪惡,而有沒有想過他們從前也是一位善良,和藹可親的鄉親,是欲望導致他們變成這樣,也是環境導致人心向惡,彼岸花的存在,吸附善念,激發邪念。
  • 《妙先生》:是妙還是糟?
    8月初,改編自不思凡導演的同名短片作品、頂著《大護法》姊妹篇名頭的《妙先生》上映了,遺憾的是,《妙先生》卻沒有收穫《大護法》似的口碑,目前在豆瓣上的評分是6.2分,勉強及格。這個過程本身就極富戲劇性,而每找到一個宿主,丁果還要給他/她生與死的選擇,這個衝突是這部動畫的核心,為何要殺好人來救壞人?善良為何是一種犧牲?
  • 人們追求的彼岸花——《妙先生》
    《妙先生》是咕咚工作室的武俠動漫系列作品,在2019年12月31日上線公映講述的是一個武俠世界中發生關於「親情」與「家」的故事。以善惡抉擇為核心,打造一個殺好人救壞人的離奇世界。《妙先生》設定的故事是所謂「造物主」——「妙先生」創造並播撒的彼岸花誘惑下,陷入貪婪與病痛的人間地獄。諷刺的是,彼岸花唯一適於寄生繁衍的宿主,卻是世間為數不多心地純善的好人。
  • 不太妙的《妙先生》:我們離成人動漫還有多遠?
    易巧認為《妙先生》走的是「今敏」風格,更是增加了大眾對影片的期待。提到《妙先生》,我們不得不提到它的姊妹篇《大護法》。《大護法》是不思凡打造的國內首部自主分級的成人動畫,2017年上映後收穫8000多萬票房,豆瓣評分7.8,片中對現實的批判和諷刺,在當時引發了不少討論,《每日新報》更評價「《大護法》是一部能夠體現反專制、反烏託邦式的寓言動畫。」不思凡的「暗黑國漫」系列就此打出了名聲。
  • 《妙先生》企圖建立國漫暗黑宇宙卻成了「爹味」洋溢的中二連環畫
    《妙先生》早在去年12月31日計劃上映,結果上映前一天又倉促撤檔。有人猜測是點映口碑不佳,影響了《妙先生》上映的信心。如果說之前只是猜測的話,等了大半年,在7月31日上映的《妙先生》可以說通過實際表現回應了以上猜測:大家說得對!開畫首日,《妙先生》票房僅三百萬,豆瓣開分6.6,這簡直就如北京今日的雨,口碑崩的稀裡譁啦。
  • 豆瓣評分6.3的「妙先生」,口碑為何崩塌?
    但即便如此「妙先生」也沒有在票房上取得多大的成就,而且豆瓣評分也只有6.3分,而被其捆綁宣傳的「大護法」,豆瓣評分7.8。雖然「妙先生」de評分,仍在繼續當中,但根據已知的信息判斷,妙先生的最終評分,最好不會超過6.7分,最低不會低過5.8分。
  • 《妙先生》先生不太妙啊
    所以主角的方法完全就是治標不治本的自我感動,為了達成「殺好人救壞人」而去殺人,這劇情鬧著玩呢吧?2、我不知道導演的意思就是不打算安排一丁點懸念還是安排了我沒感受到,反正反派是笑人這件事都不用腳趾,腳趾甲蓋都能猜出來。順便一說,可達鴨的抄襲不要太明顯,版權費給安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