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我在二樓貨櫃辦公室裡修圖。突然一股低沉的轟轟聲傳來,腳下的地板都在嗡嗡共振,頗有些「魔鬼來了」的味道。在場的同事們四目相對,場面一陣尷尬。
我起來一看,原來是這小子來了。
沒錯,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小宇宙,M3則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為了追逐最快的E90,L先生歷盡曲折。他和我們早有接觸,不過權衡之下,決定買抵押車開。
購買過程很順利,但無奈的是,抵押的那臺M3車況實在太差,開起來一點也不緊緻不寶馬,沒幾天就被L先生草草賣掉了,當然,虧了好幾萬塊。
首次試水就失敗,再加上對抵押車的種種風險有了深入研究之後,L先生決定放棄買抵押車這條小徑。
但心裏面M3的結,終歸是要解的。
今年年初,L先生重新找到了我們。接客的淘車顧問盧標強是華南分舵成員,目前主要負責廣州和深圳地區的淘車。
他是個M3「專業戶」,粗略算來這是他經手的第5臺M3了。
有老司機帶路,自然少走彎路。淘車期間,L先生看上了一臺惠州牌照的M3。
通過翻看連結裡的照片,盧標強很快發現了異常。
首先銀色車身很不常見,其次細看車身線條和接縫也明顯不勻稱。所以,他建議先要來銘牌,查過記錄再去擼車,以減少不必要的路途成本(跨市)。
核實後的結果很意外,這臺M3居然是L先生朋友賣掉的大事故車。而車商用最簡單的技能,把裡程從15萬調到了10萬公裡,然後去掉車身特有的標識,就讓L先生毫無察覺……
隨後,經過3個月的等待,這臺上海的E90 M3出現了。
截至13年各型M3的全球產量
相對於兩門轎跑版E92 M3和兩門敞篷版E93 M3,四門版的E90 M3實用性更好,但也更少見。
這一點從M3全球生產量就能看出來。E90 M3共生產了9674臺,只有E92 M3的四分之一。所以,這臺E90 M3出現時,深得L先生的寵愛。
除了做漆比較多以外,這臺車不到四萬的裡程和內飾成色都屬上乘。L先生則表示內飾夠新,拿下。
車子剛到上海店,「車童」小杜同學就拿著座椅套屁顛屁顛的來接車了。
一步當做兩步走,嗖地一下就進去了,年輕腰力好啊。
接下來介紹一下質檢工程師董邁克,長安大學汽車系畢業,混過大學生方程式聯賽的狠角,M3打方向時的異響就是他用兩個晚上解決的。
「邁克」不僅名字起得很歪國,形象也很有英國皇室風範。畢業僅僅2年的邁克告訴我,他現在特別擔心自己的髮際線。
英國王儲威廉王子和他的髮際線
好吧,就當我沒說。
修整過程比較曲折的是掉頭時的異響。我們多次試車,懷疑過方向機、懸架件、平面軸承等等。最終卻被邁克用20ml的WD-40找到了病因。
平面軸承位於減振器和車身連接處,有了它方向機才能帶著減振器和車輪旋轉,從而完成轉向。
第一個晚上,邁克潤滑並清洗了平面軸承,故障神奇的消失了。不過第二天潤滑效力衰退後異響復現,看來只能更換平面軸承。
這就是替換下來的平面軸承,它和懸架支撐膠墊是一體的。支撐膠墊可以緩衝減振器對平面軸承的衝擊,相比普通的E90,M3的那塊橡膠被設計的很薄,懸架會更緊緻,路感也更好,當然,這可能也正是平面軸承短壽的原因。
這是以前作業裡E90的懸架支撐膠墊,目測橡膠部分比E90 M3足足厚了一倍。
新舊空氣濾芯
M3的空氣濾芯是方筒狀的,相比矩形的版本增大了進氣面積,提高了進氣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前任給它配了可清洗的空氣濾芯。不過,我們還是建議用原廠產品,舊空濾隨車帶回好了。
至於為什麼是筒狀的,我猜和機艙蓋上的洞有關。
工程師給這臺V8發動機提供了兩個進氣通道,進氣格柵和機艙蓋上的窗口,這才有了0-100km/h加速4.7秒的成績。
修整完畢後,E90 M3板車發往廣東。最後,祝L先生用車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