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2020年浙江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正式開考。今年,我省首次將語文、數學、外語統考科目和選考科目同時進行,考期4天,將於7月10日下午結束。據了解,今年湖州共有16526名考生走進考場。
中午11:30,2020年浙江高考語文科目結束,作文題新鮮出爐。和近三年一樣,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湖州中學老校長、省特級教師沈培健,聽聽他對今年作文題的看法。
沈培健
【浙江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
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語文考試結束後,今天下午,沈校長在家裡用1個小時完成了今年的高考同題作文《何處西南待好風》。記者第一時間拿到了沈校長的作文以及解析。
作文解析
今年的浙江卷作文題,是一如既往的格式和樣貌,就像有的考生說的:接地氣,好上手,但難出彩。這也是「考生友好」和「遴選分層」的一體兩面,所謂「外圓內方」。
也許,不停的作文操練,練思維,建構架,斟詞酌句,是容易讓人閒生悶氣,然而從心熟口熟到手熟,化作「肌肉記憶」,若沒有幾十個「重來!」,能成嗎?
老生常談,萬變不離其宗,但常談可以常新。其實只要搭個框架,把近一段的練習萃取一番,柔和進去,就成了。家國情懷,抗疫背景,職業取向,自律自覺,相對思考,等等,只要自洽自足,自圓其說,都是可以站得住的。比如
坐標——確定人生志向,是我們的必修課。職業規劃。心定腳動,應該是基本姿態;
期待——自我的,家庭的,社會的,聽誰的?十條線,一根針,還得「我心有主」(不失本心,堅守初心),聽人家的話,走自己的路;
落差/錯位:自然而然,卻千種百樣,如何面對?如何調適?
——有何不可?
別說老師沒提醒你哦。
湖中老校長的同題作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下吧!
何處西南待好風
沈培健
在祖國的詩文裡徜徉,常有好風相隨,時雨作伴,一如當下的江南。「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好風如水,清景無限」——一步一吟之間,本身便是難與君說的美妙。而細一品味,「風」的宜人、惠人之功成,更有賴於「音樂的耳朵」和「詩歌的魂靈」。
說起來,他人的錦心繡口,要讓自我的齒頰留香,也取決於「何人」。可謂「我命由我不由天」。
自我修行的初程,少不得東來西去,淺嘗輒止。一定便終身的事情,是不多的。個人的職業選擇,自然少不了家庭的痕跡和社會的影響。修正,調整,充實,乃是應有之義。然而,只要你有了綠「塞罕壩」的志趣,那麼種下的每一棵樹,每一株草,都會有用。數學的坐標上,完整的「系」,讓散布的「點」適得其所。半個月前完美收官的「北鬥星系」,55顆的閃亮,兄弟握手,織星為網,這就是自然與人文的完美詮釋,這就是九州和世界的最美圖畫。
「點」因「系」而升值,「系」因「點」而生動。
就個人的選擇而言,「系」便是自我的「價值體系」,它為你所有言行舉止賦值。泰山的光明頂,是我設定的攀登目標,而如何登臨,只是在既定體系中的路徑選擇而已,可循幽徑可經公路可爬臺階。那位帶了孫子牽了驢子的老人,可以聽人家的說,走一條曲裡拐彎的路,最要緊的是「我心有主」,絕不會糊塗了自家的坐標。到家,團圓,就是完勝。
但問耕耘,不計其功。這是因為人生的豐收,不在一時。回望這多年的過往,想法不少,期待很多,曾經的「佯攻」「假動作」也不少。在「興趣」和「被興趣」的推動下,下過棋,學過字,練過拳,也拉過琴。欣然意會過,熙熙而樂過,而煩躁埋怨厭倦鬱悶也許更多,然而今天考量起來,正是因為這些折騰,讓個人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讓自己登臨絕頂的勝算較之不折騰的主兒也更大了一些,由此看來,那樣的雞飛狗跳狼突豕奔,無一不是在自己人生的「坐標系」上的操練,成為自我成長的營養,豐盈而富足,可謂既作不失,功不唐捐。
想起那個見異思遷的薩克雷,自小有野心卻沒坐標,沒有高遠的格局和大致的「發展區」,只是他出於跟父親擰著來的固執,學藝術修法律辦報紙畫卡通做插圖,終了,活成了他的「人樣」:「敗家子」。而柯南道爾的一生則是與「福爾摩斯」爭寵,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在懊喪之時,他甚至「殺」了福爾摩斯——他自己「生」的孩子。不過,他的折騰,只是以他「自家的園地」作為戰場,戰爭的雙贏結局,是開戰的時候就註定了的。而世人在慶幸福爾摩斯的復活之際,並沒有因為少了一位名醫而遺憾。
氫彈作為一種武器,它那無窮威力的實現,首先少不了的是「激發」,而後更要緊的,是「自持」。這一事實,對我們的人生追求也深有啟發。「激活」,或可來自身外,而「自持」,必得倚重內心,由衷的珍重和堅韌的心網。或以為,世界的模樣就在於你凝視它的目光,你所見到的都是你內心的投射。這樣的「唯我」,其實也是自尊自律,特別是不怨不尤、自強不息的標識。
在「不確定性」日增的當下,西南好風或可待,但有個前提:你得確認自我的角色,開發自己的園地。
作者的情懷,讀者的期待。自1987年成為湖州中學的一名語文老師後,沈培健每年都會寫高考同題作文,30多年來無一例外。2017年7月,沈培健退休,但寫高考同題作文這件事他還在繼續。30多年來,寫同題高考作文成了沈校長的一個堅持,也成了很多湖中學子的一個期待。每年高考期間,等沈校長寫文,看沈校長的作文,似乎成了大家的習慣。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