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北萊茵威斯伐倫州居特斯洛縣肉類加工企業滕尼斯食品公司發生新冠病毒聚集性感染事件,該企業安排全部5300多名員工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截至當地時間18日晚,在已經出爐的1106份檢測結果中,陽性佔730例。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自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多個國家出現肉類加工企業集體感染事件。
當地時間6月18日,英國威爾斯公共衛生部證實,位於威爾斯蘭蓋夫尼市的禽肉生產企業兩姐妹食品集團工廠,因暴發新冠病毒停產並關閉。目前該工廠有58例確診病例,560名員工將全部接受新冠病毒檢測。報導稱,兩姐妹食品集團是英國最大的食品生產商之一,是英國最大的超市雞肉供貨商。
115個肉類工廠4913人新冠感染
在5月8號,美國疾控中心發布了一份報告,表明在美國19個州的115個肉類加工廠中,確診了4913個新冠病例,其中20個患者死亡。這些工廠總共有13萬員工,感染確診率因此達到了3.8%。
而根據海鮮產品新聞網站Intrafish的資料,世界各地海產品從業人員至少有504人確診感染新冠。
三文魚等海鮮是否可能是新冠病毒源頭?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張洪濤副教授認為,這種可能非常小。新冠病毒感染依賴於宿主細胞表面的ACE2蛋白,有研究系統分析了各種動物中的ACE2蛋白,發現只有哺乳動物的ACE2適合新冠病毒感染,魚類、鳥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等都不適合。
不過,鑑於肉食加工廠、海鮮加工廠都有可能暴發疫情,感染病毒的員工,確實可以通過接觸傳染和飛沫傳播,將病毒傳遞到肉製品上。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所造成的,食物中攜帶著病毒,是一種可能性。
新冠病毒零下80度仍不會被凍死
肉食品加工之後,在抵達消費者之前,一般需要經過冷凍,尤其是跨國的長途運輸。冷凍能不能凍死病毒呢?這個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曾有報導介紹武漢病毒所的研究人員曾到野外採集病毒標本情況。要長期保存這些標本,就要通過超低溫冷凍。短期保存零下20度,長期保存則要在零下80度以下。這意味著,如果肉類食品中有病毒,即便經過長期冷凍保存,病毒核酸檢測還是能夠查出陽性。
不過,張洪濤副教授表示,冷凍可以降低病毒的感染能力,即便是核酸檢測陽性,並不表示病毒還有很有效的感染能力。檢測病毒是否有感染能力,需要通過細胞實驗,難度比較大,相對來說,核酸檢測比較簡單,可以儘快排除食品中攜帶病毒的可能性。
怎樣吃肉更安全?
肉中可能有病毒,那是否意味著要吃素?張洪濤副教授介紹,雖然病毒凍不死,但是可以被熱死,65度5分鐘就可以滅活病毒。只需要謹慎對待生的食品,避免生、熟混放,不但可以預防新冠病毒,也可以減少其他各種致病的病菌感染。
1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低風險區夏季防控指南,其中增加了食品消費者、食品從業人員等人群的防護要求,特別提出:食品消費者在處理生的肉、禽、水產品等之後,要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的肉製品,防止濺灑汙染。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18日晚接受採訪時表示,洗生肉的時候,可以用器皿裝水來清洗,洗完後對器皿進行清洗。
延伸閱讀:
全球超842萬!世衛組織:新冠疫苗年底前或研發成功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新統計,截至北京時間6月19日5時33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超842萬,達到8421357例;累計死亡人數超45萬,達到451118人。其中,美國、巴西、俄羅斯確診人數依然排名前三,分別超過218萬、95萬、56萬。
世衛組織:
新冠疫苗年底前或研發成功
據世界衛生組織18日發布的每日疫情報告,疫情最嚴重的美洲區域確診病例已超410萬,達到4015386例(新增115527例),死亡208991例(新增3436例)。
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仍未見明顯放緩的跡象,尤其是作為「震中」的美洲。不過,世衛方面也釋放了一些積極的信號。當地時間18日,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至少有200個新冠疫苗正在研發,約10個疫苗已進入人體試驗階段,其中3個很快將進入三期臨床試驗,包括來自中國的疫苗。蘇米婭·斯瓦米納坦指出,中國有幾個候選疫苗,臨床一期和二期試驗結果顯示出希望。
蘇米婭·斯瓦米納坦還表示,今年年底前,可能會出現一到兩個成功的候選疫苗。希望到2021年,可以生產出20億劑疫苗。
幸運的是,新冠病毒的變異似乎比流感病毒要少得多,而且導致疾病嚴重性和免疫反應等關鍵部分,尚未顯示出變異。
來源:綜合健康時報 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
流程編輯: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