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簡析麥卡託在製圖技術上的貢獻

2020-12-24 沈約讀史

引言

麥卡託在57歲的時候,也就是在1569年,發表了他創製的著名的以「麥卡託投影 法」繪製的世界地圖,他在製圖的技術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自古希臘人以來,人們就認為地球是球體,但是對於製圖家 來說,如何在平面上表現地球的弧形表面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麥卡託在1546年的時候已 經注意到航海的海員在同一趟航海的行程中在航海日誌裡面記載的事情完全不一樣,他認為這是由於不正確的地圖在誤導人們。他不是第一個發現這件事情的人,但他是第一個認真地試圖去解決這個問題的人。當時也出現了一些別的投影法,它們都依賴於緯度的標線系統,大多標出熱帶地區以及赤道。這些投影法不完全是為了航海的目的,有些是為了表達一種對於世界的觀念,有些則是藝術家的作品,比如當時達文西以及丟勒也都繪製過地圖。

麥卡託在地圖上標示的地名既參考了古希臘人託勒密的地名辭典,也參考了伊比利亞 世界的航海家們的豐富的航海活動成果,在地球表面弧形的描繪上,他向人們解釋自己的投影法說:「將球體表麵攤開在平面上,使得各個地點彼此相對的位置都處於正確的位 置,連同方向以及距離都考慮在內,也考慮到正確的經緯度。」如果在將此平面復原到一 個球體,這就是一個正確的地球儀以及地圖,對於航海活動具有實質性的指導意義。麥卡託的傳記作者尼古拉斯·科萊恩寫到麥卡託投影法,「如同哥白尼的日心說那樣超越時代。

在追尋空間真實的本質上,他是現代製圖學之父」。麥卡託於1592年12 月2日去世。他是一位真正的製圖學家,他從事製圖不是出於商業的目的,所以其製圖工 作進行得非常緩慢,許多史料以及新的地理發現都要經過仔細的考證以後才能畫在地圖 上。他具有嚴謹的批判精神。 麥卡託在杜伊斯堡的地圖製作工坊是按照傳統的行會組成的,他的三個兒子跟隨他也協助他製作地圖。他的長子雷蒙德·麥卡託繼承父親的事業成為一名科學家;次子則在杜伊斯堡協助他教授數學,在去海德堡大學念書以前英年早逝;三子後來在科隆成為一名出版家和書商。雷蒙德在製圖業方面也 很有成就,曾經編輯出版過一本《關於世界的創造以及形成的地圖集或是宇宙學的冥想》 ,其中第 一部分是古代的地圖,第二部分則是近代的地圖。

他給第二部分取名為《地圖集的第二部分:全世界的新地理》,這一部分的編撰工作尚未完成。奧特裡烏斯是出生於安特衛普的著名地理學家和 製圖學家,也是一名從事地圖、書籍和古玩買賣的商人。約在1554年,他在安特衛普開設 古籍書店。約1560年,他在麥卡託的影響之下,對於製圖學發生了興趣。在以後的十年中 他編輯了心形投影《世界地圖》(1564)、《埃及地圖》(1565)和《亞洲地圖》 (1567)等地圖集。大約從1560年開始,他製作自己的地圖。當時,他有一位商人主顧也 是朋友豪夫曼儘可能地購買他的地圖,這位商人擁有自己的商船,所 以使用這些地圖來估算船隻航行的距離,他有時也要使用這些地圖來研究歐洲的戰爭與政 治,因為這些事情都與商業活動有關。

他也建議奧特裡烏斯將這些地圖製作得小一點,這樣可以方便讀者的攜帶。於是後者第一次將38幅地圖放在一本書籍中印刷出版。這個想法 也促使奧特裡烏斯設想以更加專業的方式出版多卷本的地圖集。他將地圖以銅版畫的方式 加以印刷,這樣印刷就更加精美,版式也更加統一,製作也更加方便。到1570年的時候, 他已經收集了許多地圖以及有關地圖的說明文獻。這就是他編撰著名的《世界全景》 地圖集的由來。1570年5月,他在安特 衛普出版了第一版的《世界全景》包括53幅地圖,大部分地圖為13.5釐米寬,19.5釐米長,以拉丁文注釋地圖的歷史以及地理內容。

它們的製作者是80餘位製圖學家以及蝕刻畫 家,還配備有詳細的註解。1571年,他出版了荷蘭文的版本,以後又出版了法文以及德文 的版本。他還編輯過許多地圖,大部分是在他去世以後出版的。《世界全景》的第一部英 語版本在1606年出版。1575年,他被任命為西班牙國王菲律普二世的王家御用製圖師。到 1598年他去世時為止,《世界全景》已有不同語言的25個版本,為16世紀製圖學的總集之作,也被認為是第一部近代意義上的世界地圖集,深受當時歐洲文化界的歡迎,還取得了巨大的商業上的成功,對於16世紀歐洲北方文藝復興時期的地理知識的傳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傑拉德·德·約德也是生活在安特衛普的一位製圖家, 原先是今荷蘭東部瓦爾河畔靠近德意志的奈梅亨地方的人,1547年進入安特衛普的屬於畫家的聖路加行會工作,該行會中也有地圖畫家以及書商。他本人是一個非常能幹的銅版畫家,也擁有自己的印刷工坊,可以印刷宗教的、政治的和裝飾藝術的圖畫以及一些地圖。 16世紀50年代中期,他的商業經營非常成功,出版了許多歐洲國家地圖。他主要通過當時 的法蘭克福書市來發展自己的業務。他不僅出版自己繪製的地圖,也出版德意志、義大利 以及法國的地圖。當時的法蘭克福書市也是歐洲重要的地圖交流中心。1578年,他出版了 著名的精美的《世界之鏡》地圖集,其中以銅版蝕刻畫的形式收錄了16世紀許多著名的地圖製作家的作品。

如果沒有這些工作,這些地圖可能都會流失。他的兒子科內利斯·德·約德繼承了父業,在1593年 進入聖路加行會,也是一名銅版蝕刻畫家,不過,他更像是一位學者而不是手工藝人。他 將父親的《世界之鏡》重新編輯加以再版。1592年,他還畫過12張掛在牆上的法國地圖; 1596年還畫過11張非洲地圖。 洪根貝格和布勞 主編的《世界城市概覽》是另一部重要的有關世界城市的地 圖集。洪根貝格大約在1538年出生於尼德蘭的梅赫倫,他的父親則是出生於慕尼黑的蝕刻 畫家。洪根貝格是一名新教徒,所以他離開了佛蘭德斯前往萊茵蘭。1562年他在威塞爾, 1565年在科隆定居下來。他的弟弟也是一名蝕刻畫家。

洪根貝格在科隆開設了一家經營得非常成功的蝕刻畫的印刷所,專門印刷地圖以及地誌畫,在當地的市場上銷售得非常好。 他們除了印刷單張的世界地圖,也印刷附有插圖的書籍以及插圖本的當代歷史。布勞則是 科隆教堂的一名執事,是一位神學家以及人文主義者,也是地誌畫和地圖製作家。他為 《世界城市概覽》作文字說明。該書於1572年至1617年出版,持續了很長的時間。一共分為6卷,包括543張蝕刻畫,1572年出版第一卷,其餘在以後的50年裡陸續出版完成。儘管它屬於尼德蘭北方製圖學派的作品,具有生動的色彩豐富的佛蘭德斯藝術特色,但是實際上是在科隆製作出版的。

第一卷出版於1572年的科隆,第二和第三卷分別出版於1575年和 1581年。洪根貝格是佛蘭德斯人,但是他的事業是在神聖羅馬帝國境內德意志的北方發展起來的。 荷蘭共和國崛起以後,迅速成為歐洲強大的海洋帝國。它在黃金時代的製圖業達到了 當時製圖水平的高峰。不過,荷蘭的製圖業不是憑空發展出來的,在此以前,葡萄牙人和 西班牙人在製圖史上已經突破了中世紀以來託勒密的思想體系,將近代的製圖業建立在航 海實測的基礎之上。在神聖羅馬帝國時代以安特衛普為中心的製圖業也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成果和經驗。荷蘭的製圖業的繁榮是建立在這兩者的基礎之上的。

相關焦點

  • 海國製圖丨地圖製作為何會成為荷蘭17世紀繁榮時代的文化象徵?
    一、尼德蘭地區製圖學家對於科學的嚴謹態度使這一地區的製圖事業發展十分輝煌,繪製出具有近代意義的世界地圖中世紀末尼德蘭最早發展製圖學的是佛蘭德斯地區,這裡的技術隨著人員的流動影響到當時尼德蘭的各個地區。麥卡託是當時生活在佛蘭德斯最有聲名的製圖家,首先創造了地圖集。1537年繪製了第一副耶路撒冷的地圖,1530年繪製了佛蘭德色地圖,1541至1551年只做了兩個地球儀和和大量天文器械。
  • 世界史:遊記文學以及製圖學的發展
    在荷蘭人以後的英國人以及法國人在這方面也有很大的貢獻,比如英國的理察·哈克魯特以及薩繆爾·帕恰斯、法國人梅爾基賽代克·泰弗諾,義大利人也有貢獻,比如《馬可波羅遊記》就是最初的遊記文學的典型。在後來,日耳曼的出版家、編者以及印刷家也做出過傑出的貢獻,1590年和1634年,曾經居住在列日的特奧多雷·德·布裡的百科全書式的《格朗茲與皮蒂斯遠航紀》在法蘭 克福出版了兩次。
  • 地圖上的中國:古人製圖不輸今人,帶你看看中國古地圖的製作史
    01中國製圖史的大家——裴秀在我國製圖史上,第一位有明確記載的地圖學家是西晉的裴秀。裴秀是河東郡聞喜(今山西運城)人,曹魏時期裴秀就在宮中擔任要職,西晉時官至司空,後來裴秀開始專心於地圖繪製。他曾在自己的著作《隴右山南圖》的表文中提到了裴秀的製圖六體,並且在其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賈耽影響最大的應屬《海內華夷圖》,他用了整整17年才完成了此圖的繪製,成圖時他已年近五旬。《海內華夷圖》中曾提出了比例一寸折百裡,並在地圖上用不同的顏色註記不同的地名,這兩種製圖方法稱為「計裡畫方」與「古今朱墨」,這是在裴秀製圖六體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地圖的繪製提出新了要求。
  • 為何見到的地圖總是以北為上,以南為下呢?
    澳洲前眾議院議員斯圖爾特·麥克阿瑟在1979年就讀墨爾本大學時,就曾發行南上北下的地圖,又在地圖印上「南方生活,南方主導。統治天地的澳洲萬歲」一句。至於納恩家中那幅由澳洲地圖公司Hema maps繪製的南上北下地圖,便附上製作解釋:「傳統地圖由最早期的歐洲探險家及製圖師的角度所繪製。我們認為現在要打破傳統,並以南半球的角度展示世界。
  • 海浪黃色警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與法國麥卡託國際海洋中心召開...
    PART-12020年11月17日下午,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以下簡稱「預報中心」)與法國麥卡託國際海洋中心(以下簡稱「麥卡託」) 基於雙邊合作諒解備忘錄(MoU)聯合召開業務化海洋學遠程視頻會議。預報中心副主任劉桂梅研究員出席會議,業務科技處、自然資源部海洋災害預報技術重點實驗室、數值預報室、海洋環境預報室、海洋災害預警報室相關人員參會。
  • 掌上地圖館 | 西方近代地圖發展(上)
    西方近代地圖發展(上)地理大發現為地圖製圖學家提供的資料和數據,被迅速吸收和反映在地圖集和地球儀上。圖中有很多海怪,而這個時期西方航海圖中有很多都繪製了海怪,大家知道為什麼嘛?5.威尼斯萬曆十二年(1584),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廣東刊印了歷史上第一份中文版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成為了未來中國世界地圖繪製的藍本。與此同時的歐洲,誕生了世界第一部城市地圖集——《世界城市風貌》。
  • 11張圖看懂世界航海史
    隨著生產生活的需要,促使人們在新的領域上不斷探索。公元前4世紀下半葉,希臘航海家皮忒阿斯駕舟從希臘當時的殖民地馬西利亞(今法國馬賽)出發,沿伊比利亞半島和今法蘭西海岸,再沿大不列顛島的東岸向北探索航行到達粵克尼群島,並由此折向東到達易北河口。這是西方最早的海上遠距離航行。在此之前,地中海內的航行活動,已相當頻繁。
  • 地圖的歷史⑥︱遊走在製圖學與山水畫之間的中國傳統地圖
    有的人認為古代的中國只有「算術」和「技術」,而沒有「數學」和「科學」。這其實有一定的偏見,因為古代中國的傳統製圖學裡,就有大量數學和科學的應用。1973年在湖北馬王堆古墓裡發現的三幅絲帛地圖,向世人展現出西漢時期製圖學所達到的高超水平。這三幅地圖同樣也是專題地圖,它們的繪製技法比放馬灘的地圖更為先進。除了圖例和疑似等高線之外,馬王堆地圖上同一條河流的上下遊也被用不同粗細的線條所區分——這和現代通行的製圖規則如出一轍,但卻來自兩千多年前。馬王堆地圖復原圖的局部從宏觀角度上看,秦漢時期製圖技術的發展得益於政治的發展。
  • 澳洲挖出「明代佛像」,世界航海史或被改寫,西方專家:絕無可能
    這些年西方反正是找任何的理由來詆毀我們的歷史文化,比如他們說我們古代中國的航海史非常的落後,比西方差了太多,說我們中國古代就是一個純粹的大陸國家,海上能力極其的差。那麼真相真如西方學者說的那樣嗎?他們怕是不知道我們明代初期的鄭和7次下西洋吧,當時明朝的船隊堪稱是世界級別的,說是稱霸世界海洋也不為過,但是縱使是如此,西方學者還是給出了許多狡辯的理由,他們認為鄭和船隊裝備確實是很強大,但是技術卻比不上歐洲,為此鄭和下西洋最遠的地方莫過於東非,單單這點就無法和歐洲人相比。
  • 一篇文章帶你了解西方美術史(上)神的藝術
    我就給了他一份《華爾街日報》,《中國日報》上同樣報導的一條新聞,他卻幾乎看不懂。他很吃驚,問我,why。我告訴他,《中國日報》雖然使用英文寫的,但是,《華爾街日報》才是正宗的美國式思維。其實這只是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一個縮影。·雖然同住地球村,但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和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在文化上有著天壤之別。
  • 時隔幾十年,梁思成大量建築手稿曝光,媲美電腦製圖
    如今想要蓋一個房子,需要3D建模,需要電腦製圖,各種現代手段應有盡有,而在幾十年前,建築製圖只能靠手繪。徽因告訴我,那是合藝術和工程技術為一體的一門學科。因為我喜愛繪畫,所以我也選擇了建築這個專業。」
  • 山西古代學者在史學上的貢獻
    二、郭璞在史學上的貢獻 三、聞喜裴氏在史學上的貢獻 四、晉陽王氏在史學上的貢獻 五、唐初三位史學家的貢獻 六、宋代兩史學家的偉大貢獻 七、元好問和劉祁對金史的貢獻 八、清代山西人在史學上的貢獻
  • 鴻元軸承榮獲洛陽職工職業CAD製圖技能大賽「縣區組」第一名!
    2020年9月25日-9月28日,在市總工會舉辦的洛陽市職工職業技能大賽CAD機械製圖競賽中,我司員工朱璞榮獲「縣區組」第一名的好成績!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我司的參賽選手最後不負眾望!正式比賽前,朱璞和隊友完成一天忙碌繁雜的工作回到房間,繼續翻閱教材和筆記,從國家標準、操作理論、實操等全方位打磨CAD製圖技能,將理論知識和實操易錯點「刻」在腦海中。
  • 機械製圖的基本要求
    工程圖相當於一門語言,主要用於在設計、生產、檢驗、安裝過程中,交流技術思想,表達技術要求。我們熟悉了機械製圖的基本知識和製圖的技能,以及空間想像的能力,就可以使機械設計、製造、檢測、安裝變得更加簡單直接,縮短溝通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 羅素《西方哲學史》:一部講述西方哲學發展歷史的經典著作
    《西方哲學史》是英國現代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創作的講述西方哲學發展歷史的著作。 《西方哲學史》全書共3卷,全面地介紹了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到20世紀中葉四方哲學的發展過程。第1卷講的是古代哲學的產生與發展。第2卷講到天主教哲學從興起到壯大,最後衰落的歷史。第3卷主要講述近代哲學的發展過程。從文藝復興時期到科學的興盛期,再到19世紀思潮的猛烈湧動。作者最後提出了邏輯分析哲學。
  • 傳統CAD製圖out了,試試浩辰3D製圖軟體的原位創建!
    傳統CAD製圖軟體的繪製方法是:先測量裝配區域的尺寸,計算形狀,然後再去繪製零件。這樣的方式固然可行,但在重複繪製和測量的過程,容易出錯,降低了工作效率。而浩辰3D製圖軟體「原位創建」功能,卻能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 《機械製圖》教學大綱
    《機械製圖》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代碼:機械製圖 總學時數:108學時 適用專業: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模具設計 1.課程概述
  • 這些ArcGIS製圖技巧,你知道嗎?
    傳統的製圖方式沒有任何的數據支撐,使用製圖工具可以對地圖圖元進行隨意的繪製和修改,能夠靈活的修改地圖的每個細節,但地圖生產過程非常緩慢,也不適宜做多個專題的地圖生產。使用GIS平臺進行製圖,地圖製圖是建立在已有數據的基礎上,製圖者只需要關注數據規範和符號化規則就能夠快速的完成地圖的製作,但由於是使用規則進行符號化,故此,對於無規則的地圖符號的表達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
  • 西方歷史中的中國元素
    眾所周知,中國有燦爛悠久的文化,中華文明對世界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一提起燦爛的古代中國文明對世界的貢獻,國人會想到「四大發明」。但中國人這些偉大的發明創造是如何影響、改變西方歷史及至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中國科學技術史》,作者李約瑟,這本書介紹了中國和西方的科學技術,並系統論述了古代科學技術的成就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