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追悔莫及!每畝2美分賣了阿拉斯加,美國人卻在這發現了金礦

2020-12-17 騰訊網

要說世界近代史上最喜歡侵略擴張的國家,沙皇俄國絕對是其中之一。17世紀的時候,它還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封建農奴制國家,在歷經3個世紀的強取豪奪後,它的領土已經跨越歐亞兩洲,高達2200多萬平方公裡。阿拉斯加就是沙俄在18世紀的不斷東擴中,拿到手的。這塊土地位於北極圈附近,氣候惡劣,面積共17萬平方公裡,西邊就是白令海峽,連接著亞洲和北美洲。

1772年,阿拉斯加還是一片不毛之地,只有愛斯基摩人和阿留茨人住在這裡。沙俄在這裡建立第一個貿易站,他們把蘿蔔和甜菜賣給當地居民,然後,在這裡開發皮草生意和基礎的海洋捕撈業。1799年,沙俄又在這裡確立了統治地位。但是,這裡經常鬧饑荒,開發成本還很貴,他們又遭到了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簡直是在做賠本買賣。

然而,這並不是沙俄出售它的直接原因,畢竟,他們對土地的執念不是一般地強。這事還要從1853年爆發的克裡米亞戰爭說起。當時,拿破崙帝國已經崩潰。為了爭奪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英國、法國、奧斯曼等國之間,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戰爭,最後沙俄敗了,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一方面,國外的棉花價格下跌,導致盧布跳水,沙俄國民收入大幅度下降。逼不得已,亞歷山大二世借了1500萬英鎊的外貸,卻還不起。再加上,沙俄在克裡米亞戰爭中損失了8億盧布,戰爭造成的經濟破壞一時半會兒還恢復不了,根本沒有閒錢和精力管阿拉斯加。另一方面,英國軍隊可能趁機北擴,把阿拉斯加一口吃掉,這樣,還有可能威脅到西伯利亞。種種原因加在一起,沙俄開始考慮出售阿拉斯加。

那麼問題來了,誰願意買阿拉斯加,而且買得起呢?雖然加拿大和阿拉斯加連著,但當時加拿大還是英國的殖民地,賣給它豈不是引狼入室。後來,沙俄發現了一位更好的「買家」,那就是美國。克裡米亞戰爭中,不僅美國報紙支持沙俄,美國各州還給沙皇的軍隊提供武器和物資。而且,美國和沙俄一樣,都把英帝國視為威脅,如果美國接手阿拉斯加,英國就很難東擴了。於是,1854年,沙俄駐美外交部長向共和黨領導人,提了售出阿拉斯加的意願。但是,這次交易沒談成,美國人也覺得阿拉斯加是個不毛之地,不值得買。直到美國爆發南北戰爭,林肯獨木難支,向俄國求救。後來,美國國務卿威廉·西沃德為了還俄國「人情」,就買下了阿拉斯加。其實,這時阿拉斯加的價值已經開始顯現了,只是沙俄無力開發。

歷經十年努力,美國終於在1867年同意購買阿拉斯加了。一開始沙俄出價1200萬美元,但是西沃德也是個強人,只願出500萬美元,不得不說,這砍價本領真強!沙俄也沒辦法,只好同意了。不過,隨即美國將價格提到了720萬美元,折合下來,一畝地才2美分,便宜得不得了。雙方都很高興,幾乎是連夜籤了購買協議。但是消息一傳到美國國內,美國民眾一片反對聲,批評這筆交易無比糟糕,甚至諷刺阿拉斯加為「西沃德的冰箱」,西沃德被罵得在家裡躲了好多天。

事實也證明,西沃德的確是位有遠見的政治家。1897年後,美國在這發現了巨大的金礦,遍地的黃金,一時間吸引了大量淘金者。隨後,美國又在這發現了豐富的石油,雖然開採成本大得驚人,但是絕對是穩賺不賠啊!此外,阿拉斯加還有森林、漁產等資源,早已不是區區720萬美元能衡量的了。為了紀念西沃德的功勞,現在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城市,就是以西沃德命名的。不知道,俄羅斯有沒有後悔這個決定啊!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出售阿拉斯加是戰略短視?看看現在的地圖,才知道這個決定有...
    ,漁業、礦業、林業和旅遊業發達,而這塊土地,是美國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從沙俄手中買過來的。1867年3月,美俄達成協議,以每英畝土地2美分的價格買下了阿拉斯加俄美公司的主權,獲得陸地148萬平方公裡、海洋23萬平方公裡,總價值720萬美元。而且美國也沒有支付現金,而是開了一張空頭支票,到最後這筆錢也沒有到沙俄手裡。 在今天看來,西華德這筆買賣賺到家了,但在當時卻招致一片罵聲。
  • 美國本土的最大飛地,當初棄之如敝履,如今是無價之寶
    阿拉斯加是極光的最佳觀測點之一但在150多年前,阿拉斯加卻是一塊「爹不疼,娘不愛」的苦寒之地,甚至連領土狂魔俄國都棄之如敝履,硬是以每英畝2美分的價格賣給了美國。其一,美國是從英國的統治下發動的獨立戰爭,因而英國是美國和俄國共同的敵人;其二,美國已成為當時北美大陸除英國殖民地以外最強大的國家,阿拉斯加賣給美國後將成為俄國最好的戰略緩衝。於是,俄國很快就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將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折合每英畝僅2美分。1867年10月18日,阿拉斯加就成為了美國的領土,也成為了美國本土的最大一塊飛地。
  • 一塊不被看好的土地,被美國以超低價格買入,如今賺得盤滿缽滿
    可以說,美國所購買的這些領土,時至今日已經遠超其購買價值的無數倍。然而最有傳奇色彩的一筆領土交易,卻還得屬於沙俄和美國的領土交易,時至今日,這應該也是俄羅斯最後悔的一筆買賣。但是對於領土龐大的沙俄而言,阿拉斯加的佔領,無非就是為了增加自己的領土,根本沒有絲毫開發阿拉斯加的意思。畢竟阿拉斯加位於北美洲,距離俄羅斯有一個天然的溝壑白令海峽,再加上阿拉斯加惡劣的氣候環境,也讓沙俄對這一地區並不重視。而這對於正在大肆擴張領土的美國而言,無疑是一件好事。
  • 俄羅斯當年為什麼要賤賣阿拉斯加,美國又是如何開發阿拉斯加的?
    大家打開這世界地圖,尤其是看到這美洲地圖的時候會發現這北美洲的西北角上,也就是在加拿大的西邊,有一塊切割的非常整齊的領土,這塊領土就叫阿拉斯加。它是美國的一個州,跟美國的本土離得還挺遠的,那麼它為什麼會脫離開美國的本土?
  • 每英畝僅2美分,美國720萬買了一塊土地,今俄羅斯腸子都悔青了
    東臨加拿大,西臨俄羅斯的北美西北地區阿拉斯加,是一個擁有著172萬平方公裡和72萬人口的美國最大州。然而,這個州卻不是本屬於美國的,而是在南北戰爭後,美國從俄羅斯手中花費720萬買得了這一塊土地,也就說每英畝僅2美分,對於如今寸土寸金的我們來說,這簡直是不敢想像的一件事情。
  • 一畝地只賣兩分錢,這是俄羅斯最後悔的一筆交易
    相信看過美國地圖的朋友們都會對那一大塊飛地印象深刻,那就是美國的阿拉斯加州,作為美國土地面積最大的一個州,大約佔全國面積的20%,那麼大家知道美國是如何得到阿拉斯加州的嗎?
  • 俄羅斯副總理:阿拉斯加的美國人應被視為俄羅斯公民
    阿拉斯加居民應被視為俄羅斯公民的聲明是為了回應日本《北海道新聞》報上刊登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稱,美國官方將屬於俄羅斯聯邦的南千島群島的居民視為日本公民。該報援引的是美國國務院官方網站上的內容,即要求俄羅斯南千島群島居民在申請美國籤證和綠卡時須標註出生地(國籍)為日本。
  • 年輕時別去阿拉斯加,因為那裡風景優美得令人不想走
    一位美國旅行家說過 :「年輕時別去阿拉斯加,因為那裡風景優美得令人不想走。年老時一定要去阿拉斯加,沒看到那裡風景會令人終生遺憾。」阿拉斯加位於北美洲西北角,東與加拿大接壤,西與俄羅斯隔海相望,南臨太平洋和阿拉斯加灣,北接北冰洋,是離開美國大陸、世界最大的飛地。
  • 阿拉斯加:153年前美國用「零錢」買的不毛之地到遍地黃金的寶藏
    這就是隔著加拿大、地處北美最北端的美國最特殊的州-阿拉斯加。153年前的1867年,美國從當時的沙皇俄國手裡買下了這個171萬平方公裡的、當時被很多人認為根本不值錢的這塊土地。按照當時72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090萬元)的成交價格,按照目前的價值換算,應該能達到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7億元)。
  • 阿拉斯加鮭魚也在等美國大選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鍾書毓美國阿拉斯加西南部的布里斯托灣地區被稱為「天然寶庫」,在這裡有著純天然的生態環境,是數百萬野生鮭魚「最理想」的棲息地,具有重大的保護價值。而此地也有著豐富的礦藏,十幾年前這裡被發現了北美乃至世界最大金銅礦區。
  • 歷史上美國購買阿拉斯加有多便宜,你能想到嗎?
    飛地-阿拉斯加1853年克裡米亞戰爭爆發,俄國面對英法的進攻,一直處於劣勢,害怕阿拉斯加被英國搶走,主動提出把此地賣給美國,另一方面,沙皇打仗也缺錢啊。購買阿拉斯加美國在購買此地時也是受到很大阻力的。就在美國買下它之後不久,這個寒冷荒涼的地方就發現了礦藏,隨便一處的產量,就能讓美國感受到物有所值,這時候,阿拉斯加的價值才有所體現。
  • 北寒之地的國際都市——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
    美國城市巡禮 在美國的50個州中,阿拉斯加是最大的一個州,然而阿拉斯加卻是一塊飛地,距離美國本土足足有3170公裡,這幾乎相當於哈爾濱到廣州的距離。
  • 晚清姑娘被賣去美國,當成「動物」展覽,一次收費50美分觀看身體
    在帝國主義侵略者、封建主義剝削者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摧折下,百姓的生活不堪重負,賣兒賣女已是常事,底層婦女的生活更是水深火熱。晚清時期就曾有姑娘被無良的西方商人賣去了美國,當作「動物」展覽,一次收費50美分觀看身體。這樣醜惡的罪行真實的發生在晚清時期。隨著港口貿易被西方列強強行打通,西方許多的商人和傳教士湧入我國。
  • 被日本戰略欺詐,美國「阿拉斯加」級巡洋艦,成最優雅「廢物」
    阿拉斯加號大型巡洋艦在上世紀30、40年代美國瘋狂下餃子的背景下,這一級性能不錯的軍艦僅僅製造了兩艘,顯得格格不入。第一艘阿拉斯加號於1941年12月17日開工,1943年8月15日下水,1944年6月17日正式服役。第二艘關島號於1942年2月2日在紐約造船廠開工,1943年11月12日下水,1944年9月17日服役。
  • 美國人在法國花50美分買了枚硬幣,網上一查,發現自己賺了19萬倍
    在跳蚤市場撿漏的好事兒,不光發生在中國,在美國也有。2018年6月,一個美國遊客在法國北部旅遊,花50美分買了一枚硬幣,最後上網一查,這枚硬幣價值97500美元,也就是說,他當初花了50美分,為他帶來了19萬5千倍的報酬。
  • 周三美油收跌8美分 布油收高2美分
    來源:新浪美股北京時間10日凌晨,原油期貨價格周三收盤漲跌不一,美國WTI原油小幅收跌,倫敦布倫特原油收高。投資者正在權衡美油庫存錄得4月份以來的最大周漲幅及疫苗大規模推廣前景對油價的正反作用。分析指出,美國有可能很快推廣新冠疫苗,幫助市場克服了上周原油庫存增長帶來的擔憂,使油價的跌幅受到限制。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三報告稱,截止12月4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1520萬桶,為4月10日以來的最大周漲幅。
  • 猶太人2個賺錢營銷思維,教你小錢賺大錢
    而在猶太人的生意法則中,有2種非常賺錢的營銷思維,它們適合於眾多行業。變通思維在納粹集中營中有一對猶太父子,父親對兒子說:你要記住,現在智慧就是你唯一的財富。多年後,父子倆從集中營出來,開始做起了賣銅的生意。一天父親問兒子:你知道一磅銅多少錢嗎?兒子很肯定地說:35美分。
  • 繁峙縣砂河鎮義興寨村發現一個大型金礦
    記者日前從山西省地質礦產科技評審中心獲悉,近日在繁峙縣砂河鎮義興寨村發現一個大型金礦,經初步判定其蘊含金金屬量達50噸以上,佔山西歷史累計查明資源量的一半以上,為現在保有量2倍,潛在經濟價值近160億元。
  • 歷史上的阿拉斯加雪橇犬能狩獵奶娃!
    ,坐著雪橇唱著歌就跨過白令陸橋,抵達了美國阿拉斯加西岸,算是成功移民美國。 當時飼養阿拉就兩個主要用途,一個是作為狩獵的輔助,尋找冰面上海豹的呼吸孔,因紐特人主要的食物來源是之一就是海豹肉,以前獵人們只要發現海豹從呼吸孔一露頭,就用特製大棒直接將海豹敲死,扒皮分割後吃掉一部分,儲存一部分,那才真叫茹毛飲血,聽起來是非常的野蠻,也正因此,因紐特人以前被稱為「愛斯基摩人」就是吃生肉的人。
  • 這一輪是什麼」牛」?
    這讓我想起了可口可樂的奇妙故事。 和茅臺相反的是,容量6.5盎司的可口可樂在1886~1959年之間長達70年的時間裡,蓄意保持5美分的價格一直不變。原因是可口可樂在1886年,把可口可樂原液按照不變價格賣給了兩個律師,兩個律師拿去做瓶裝飲料。合同規定,原液價格不變的期限是永遠,forever!可口可樂的老闆不是威士忌喝多了,而是當時認為瓶裝飲料根本賣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