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以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為核心,充分發揮了學生資助工作「扶貧幫困、勵志育人」的功能,在學生資助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溫暖了民心,保障了民生,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讓大山裡的「野百合」也同樣擁有著春天。
配備齊全隊伍
寄宿學校高度重視貧困學生資助工作,每一學期貧困生評定工作開展前,都召開學校資助工作會議,認真總結上一學期資助工作中碰到的問題,對新一輪的貧困生評定和資助工作進行部署,並成立學校資助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校務會成員及班主任擔任成員,同時指定一名教師專門負責貧困生認定、評定的材料收集、初步審核、上報等工作,力爭做到及時,全面,科學,合理。
廣泛宣傳政策
利用學生家長會、入學教育第一課、國旗下講話等契機,以微信、QQ、致家長一封信等為載體,學校通過發放《致學生家長一封信》、宣傳欄、電子屏、微信群和黑板報等形式廣泛宣傳各類資助政策,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結合學生不同階段、不同年齡的特點,將資助政策宣傳工作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家長、做到全面覆蓋、不漏一人。特別是針對「建檔立卡」學生的資助,切實做到「一個也不能少」,讓每一個貧困家庭學生都能得到資助。」
評審程序規範
寄宿學校對資助評審制度進行細化,建立科學可行的資助評審機制。嚴格遵照政策要求、規範操作流程、公開公正透明的基礎上,學校聚焦申請、評審、審核、公示、發放等關鍵環節,加大家校聯動機制建設,主動接受監督投訴,對於特困家庭學生的認定工作,認真比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信息,凡核實屬於在校的建檔立卡等四類學生,均全部納入資助範圍,確保每一個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時享受教育資助政策。
常抓精神扶貧
俗話說「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對於貧困戶來說,他們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對於那些因殘、因病致貧的貧困戶來說,他們的心理更為脆弱,有些甚至於接近崩潰的邊緣。在每次調查走訪時都給予貧困戶、貧困學生鼓勵、教育。學校始終將資助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加強對貧困學生的感恩教育,鼓勵貧困學生在學習工作實踐中奮勇向前,不斷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提高綜合素質。
及時總結提高
學校不定期進行對貧困戶進行走訪,隨時掌握貧困戶的基本情況,並且定時與貧困戶、行政村聯繫溝通,隨時交換意見。教育是用一片樹葉搖動另一片樹葉,走訪是用一顆心靈去感動另一顆心靈。「桃李不言,大道煌煌」,學校用實際行動點亮愛的燈盞,喚醒貧困戶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讓人性發出最燦爛的光輝。對貧困戶多了一份愛心,讓我們的社會少了一份遺憾和陰暗,讓每一朵「野百合」都有奼紫嫣紅的春天!(無為市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