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傅濤曾在《中國環境產業》說過:縱觀數十年的發展與升級,環境產業就像一個偉大的傳奇。公認有極大的前景,卻從來沒有真正壯大。如供水、城鎮汙水、汙泥等等不同的細分領域,在產業大勢的沉浮之中,也都有著自己獨特邏輯和發展故事。E20環境平臺特別挑選部分領域,結合產業脈絡,講述領域發展以及代表企業的故事,透視產業規律。本期特別刊發農村汙水市場,供大家參考。
目錄
01 寂寞的角落(2011年前)
廖志民的兩個金達萊
富凱迪沃的機會
02 一陣春風(2011-2015)
文一波發現了新藍海
國中水務再一次轉型
合續環境的三大利器
03 愛你想你怨你念你(2015-2018)
首創股份看上了嘉淨和思清源
北控水務:流域帶動村鎮
碧水源在農村市場也有「一招鮮」
央企中車來了:我是一個沒有感情的項目機器
04 萬物生(2018——)
後來者華航環境
05結語:不要真的當豬
每一個故事都有開頭,農村汙水處理市場的故事又從哪裡說起呢?
01 寂寞的角落(2011年前)
距今15年前,在中國大地上,大中城市汙水處理率尚不足50%,廣大農村地區就更別提了。無數條河流緩緩流過城市,也流過鄉村,倒映著高樓和樹木的影子,只是漸漸地不復清澈。
當時人們提到農村環境汙染問題,主要還是指化肥使用帶來的面源汙染,以及鄉鎮企業、畜禽養殖等帶來的汙染。
和環境產業其他細分領域一樣,農村汙水處理市場的萌芽離不了政策的驅動。
2005年到2008年間,國務院、當時的建設部、當時的環保部出臺了一些關於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的政策措施,引起了行業對於農村汙染問題的關注。
「十一五」期間,國家計劃解決農村1.6億人飲水安全問題,農村汙水處理市場容量隨之擴大,為環保企業帶來了一線商機。
2008-2009年,國家對於農村環境治理資金運營方式主要是「以獎促治」,即農村開展整治並達到效果後,中央會以資金進行獎勵。各地農村汙水治理項目開始一些初步的探索、試點。
這一時期,參與農村項目的主體多為環保局、水務局、農業局等,一些地方部門通過與高校、研究機構合作,試驗性地採用處理技術。由此,也誕生了多種多樣的農村汙水處理技術,人工溼地技術、淨化槽、淨化沼氣池、「泛氧化塘」工藝、「三化池」處理工藝等。一些技術來源於自主研發,也有相當一部分通過國外引進或國內外技術合作的方式落地。
整體而言,這個時期的農村汙水處理市場是靜謐的,偶爾有一些市場主體參與,和逐步熱火朝天的市政汙水處理市場相比,很不起眼。
農村狀況按照當時市政汙水市場的標準評價也許不值一哂,大中城市裡紛紛開建10萬噸以上的汙水處理廠,BOT模式的開創更是帶來一個加速度。市政汙水市場的蛋糕才剛開始切分,而農村汙水體量不成規模,費用來源存疑,根本不在大佬們的視野裡。2007年,美國漢氏技術有限公司獲得如皋市農村汙水BOT項目,這是非常罕見的事。更多的是地方上相關政府部門搞的試點項目,每天的處理量也就幾十噸。
我們看看這一時期,農村汙水處理的寂寞角落裡發生了哪些故事。
廖志民的兩個金達萊
2004年10月29日,深圳金達萊環保公司的創始人廖志民成立江西金達萊環保研發中心,顧名思義,就是要做些環保技術的研發。誰都沒想到,這個作為子公司的金達萊未來將取代深圳金達萊。
1993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環境系的廖志民帶領4名員工開啟環保創業徵程,創辦了深圳金達萊環保有限公司。主營工業
廢水處理,服務領域包括電子、電鍍、食品加工、印染等行業。
經過15年發展,2008年深圳金達萊營收達到1.7億,淨利潤4426萬,淨資產1.5億,開始謀劃在深交所上市。但卻由於募投資金使用必要性問題,以及收入成本核算的會計制度差異問題,沒有實現IPO。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江西金達萊成立後,不負使命,確實在2008年研發出了一項獨門技術:FMBR (兼氧膜生物反應器技術)技術。這一技術利用一些特殊的複合微生物菌群把汙水中的有機物進行高效分解,實現了有機汙泥近零排放、汙水氣化除磷和同步脫氮等方面的技術突破。具體來說,就是將特性微生物技術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利用微生物共生原理在兼性厭氧的環境之下篩選出優勢菌群,從而達到日常運行基本不外排有機剩餘汙泥、同步脫氮除磷的效果。
得益於這一技術創新,金達萊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在村鎮汙水處理領域。
它還有另外一個JDL 技術適用於重金屬廢水處理,主要應用於電鍍、線路板、金屬礦開採、冶煉等重金屬廢水處理領域。工業廢水不在本文討論範圍,所以略過不提。
母公司深圳金達萊IPO被否後,廖志民等控股股東先是收購了深圳金達萊持有的江西金達萊股權,又用江西金達萊控股主體收購原兄弟公司,再將深圳金達萊的主要資產轉移至江西金達萊。自此,深圳金達萊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江西金達萊繼續走向資本市場,2014年在新三板正式掛牌,2019年申報科創板。
江西金達萊在村鎮領域闖出名頭,確實跟FMBR技術有關係。這個技術適用於有機汙水處理,主要針對生活汙水、養殖、印染、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工業有機汙水的治理,應該說研發的目的並不是農村市場,只是它的特點比較適合零散、面廣、多樣的農村汙水處理,所以農村市場給了它成長的沃土。
憑藉FMBR技術為基礎的村鎮汙水處理一體化設備,以及起步早的優勢,在國內鄉鎮汙水治理中,金達萊頗有一些江湖地位。其技術設備已經遍及全國28個省市,運用在雲南洱海的湖泊面源汙染控制、山東榮城的村落汙水連片整治、重慶銅梁縣的鄉鎮汙水綜合治理等國家和省市重點工程中。
富凱迪沃的機會
2005年開始,歸國學者王昶教授開始淨化槽設備的研發並申請多項專利;2008年在天津市科委的支持下,應用於西青區六埠村的農村生活汙水示範工程,隨之開發了單戶型、多戶型、樓宇型及集中型淨化槽處理工藝項目。
後來,王昶成為專注於農村汙水解決方案的富凱迪沃(天津)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總監。王昶在公開採訪中表示,近些年富凱迪沃發展非常迅速,現在在天津市村一級的農村汙水處理幾乎都是其所承擔的。
和金達萊一樣,富凱迪沃能在農村汙水市場存活也有獨門技術——農村生活汙水歸一模塊化淨化槽技術。此外,富凱迪沃還研發了平推流和全混流模式耦合技術、歸一化預處理的水解技術、多臺淨化槽串並聯集成技術等集成技術。
在E20主辦的2017(第三屆)環境施治論壇上,王昶詳細解釋了富凱迪沃針對村鎮的汙水處理技術。
富凱迪沃針對村鎮汙水處理成功研發FK-JHC淨化槽和FH+MBR複合生物膜反應器,分別適用於農村汙水分散處理與鄉鎮汙水集中處理,在數十項項目工程中已經得以成功應用。
它利用汙水中的矽酸鹽顆粒物自身的重力,自由沉降到底部,與汙水分離。厭氧微生物產生的氣體使有機顆粒物以及膠體等上浮。好氧區的微生物以及後生動物進一步快速分解所形成的浮渣。生物濾床增大了水相中的微生物濃度,加快了水解過程,可以降低後續的生化負荷和提高管道的流通性。
王昶說:「農村不收水,再好的裝備處理效率都是很低的,標準再高,也達不到全面的一個好的高的標準,我們的系統適合於中國。更可貴的我們在能夠在北方,在負十幾度的時候都能正常運行,讓很多同行非常震驚。」
富凱迪沃的農村生活汙水歸一模塊化處理模式能實現礦化、脫氮、除磷以及活性汙泥的減量化。農村生活汙水歸一模塊化淨化槽串並聯繫統在應用過程中不斷完善,截至2018年5月,已在天津市西青區、寧河區、靜海區、武清區、薊縣、津南區、濱海新區以及寶坻區建立了村鎮260多個處理站點。除此之外,還有廣東的湛江、江蘇省的揚州、河北的邯鄲市、安徽省的馬鞍山、寧夏自治區的平羅縣以及山東的德州市等50多處理站。
在2018(第四屆)環境施治論壇上,王昶說,富凱迪沃天津市寶坻區2017年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和旱廁改造項目喜獲2018年度中國農村汙水處理案例。
農村市場的機會也是留給有準備的公司的,金達萊和富凱迪沃因為自己的技術儲備獲得了發展的機遇。
02 一陣春風(2011-2015)
和環境領域所有細分市場的誕生一樣,農村汙水處理市場的萌芽也是由於政策的推動。
從2010年開始,財政部、當時的環保部等部門聯合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專項工作,並支持執行效果好、且具備相應財政實力的省份開展「拉網式全覆蓋」運營方式。
在《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要「鼓勵鄉鎮和規模較大村莊建設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將城市周邊村鎮的汙水納入城市汙水收集管網統一處理,居住分散的村莊要推進分散式、低成本、易維護的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到2015年,完成6 萬個建制村的環境綜合整治任務。」
這些政策的制定可以說催生農村環境市場的最初的春風。
標準方面,基本沿用城鎮汙水標準。只有少數地區有農村汙水排放標準,如寧夏回族自治區2011 年發布了我國第一個地標《寧夏農村生活汙水排放標準》(DB64/T700-2011)(該標準已修訂為《寧夏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水汙染物排放標準》,並將於2020年5月28日實施),對COD、BOD5、總氮、總磷、氨氮、糞大腸菌群數等主要指標制定了新的排放限值,幾級標準均低於《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同級的限值;福建省2011 年發布了《農村村莊生活汙水排放標準》(徵求意見稿),但直到2019年年末,福建省《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水汙染物排放標準》(DB35/1869—2019)才正式出臺;2013年,山西省人民政府通過《山西省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汙染物排放標準》,於2013年6月30日發布,2013年7月30日實施。2015年7月,浙江《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發布實施,規定農村生活汙水排放必須達到規定的排放標準。《標準》確定了pH值、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懸浮物、糞大腸菌群、動植物油等7項主要控制指標及限值
資金方面,中央政府對於農村環境問題的直接資金主要來自中央財政2008 年起設立的《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2011 年累計下撥80 億元,2012 年為55 億元,2013 年為60 億元,2014 年為55 億元。截止到2015 年底,國務院總計投入305 億元專項資金在23 個省(區、市)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範,支持7 萬個村莊實施環境綜合整治。而地方政府的資金來自省市區縣各級政府的配套資金,區域間差異較大。
此外,中央及升級資金多用於設施建設,而設施體系的運營維護多有區縣鎮鄉等地方政府給予配套。
2013年11月,當時的環保部印發了《農村生活汙水處理項目建設與投資指南》《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和處理項目建設與投資指南》《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項目建設與投資指南》《農村小型畜禽養殖汙染防治項目建設與投資指南》等四項文件。此四項文件中內容可操作性強,配合三中全會公告中「生態紅線」的提法,繼續為農村環保市場送來政策春風。
2014 年《關於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文件的出臺,為社會資本參與農村汙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機會,可以為農村汙水處理行業提供資本與金融的保障,助力農村汙水治理的快速發展。但此時PPP大潮還未正式到來,距離農村汙水市場的真正興起尚且較遠。
上一個階段,農村市場裡出現的各種跡象還有偶發性,金達萊和富凱迪沃等公司的創業故事都是這個階段的產物。而在2011年之後,很多企業開始有意識地布局。
借著需求側的春風,產業內開始出現專注於農村汙水處理的環境企業。
註冊地在浙江象山縣的寧波正清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11月20日,專注於分散式汙水設備產業化的合續環境也是2012年成立的,北京中斯水靈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都將農村汙水處理作為自己的主營業務。
寧波正清講究的是「系統工程」,在複雜的系統裡,不斷地熟悉、深入、溝通,將農村特有的地理條件和人文脈絡理解透徹。中斯水靈則注重「高科技」,引入了歐洲VFL公司汙水處理產品與技術。合續環境的特點是堅持用工業設計思維推動產品研發,以標準化和模塊化設計為規模自動化生產創造條件,以貼近生活的方式不斷完善產品功能。
另外一個顯著信號是,一些在市政汙水處理市場上已經具有實力的企業,也將目光轉向了這個不受關注的角落。其中不乏桑德、國中水務這樣的大公司。
文一波發現了新藍海
2015年之前的農村汙水處理市場是靜悄悄的,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城市了,沒有什麼人去關注它。然而,總會有一些眼光不一樣的創業者,會默默地、勤奮地去進行偉大的革新。
作為較早的環保企業家,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已帶領企業已經走過27年。
2018年春,E20環境平臺薛總等帶隊拜訪桑德總部。文一波總結他帶領桑德一路走來的心得時這樣說:「我不喜歡做比較重複的事情。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我一直在尋求並且創造著藍海。」
「當別人都在不知所措的時候,我們早就做好了準備。」文一波認為,企業要長遠發展,絕不能僅寄希望於任何一個單點領域,要不斷地尋找藍海,預見未來。他帶領桑德在環境領域開拓的過程體現了他的思路,包括對農村汙水處理市場的判斷。
2011年,隨著城市汙水處理率的提升,桑德開始更加深入地思考新的模式和市場。「城市做完,鄉鎮是個藍海。」基於此,桑德開始研究針對鄉鎮市場的技術路線和商業模式,在技術、設備等產業鏈做進一步探索和儲備,率先進入村鎮汙水治理市場,再次成為這個細分市場的領頭羊。
其實,進軍農村水環境市場桑德早有布局:2009年開始對國內村鎮汙水現狀做了細緻的調研,2010年成立村鎮汙水處理工藝與設備開發專項攻關小組,創新性地提出以低動力生物膜法為核心的節能省地型SMART成套化、模塊化工藝。
2011年,桑德SMART村鎮汙水處理系統在湖南省長沙縣首次得以成功應用。
但與其他領域相比,農村水環境領域還很不成熟,付費主體不清、財政問題突出等等還依然存在,雖然這個市場看起來很大,但問題的解決還需要不斷探索。
2017年底,桑德中標的43.21億襄陽市漢江水環境保護建設PPP項目也是一個很好的探索。文一波認為,農村水環境市場如此大,如果引入PPP等模式推進,就一定要解決融資問題,否則仍然不可持續。
在「2019(第五屆)環境施治論壇」上,桑德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波博士說:從2009年開始組建第一支農村汙水治理技術研發團隊至今,桑德已經在農村汙水處理治理有10年的探索歷程,這10年間桑德以因地制宜、優先考慮資源化利用、高效低耗和易於管理等為原則,基於厭氧、生物膜法、生態處理等技術,按照規模大小,將村鎮汙水處理系統分為戶級、村級和鎮級三類,並結合汙泥處理處置技術和智慧運維管理系統,為村鎮汙水處理提供系統解決方案(詳情→桑德王波:農村汙水區域打捆模式「走紅」,SMART村鎮綜合整治解決方案「亮劍」)。
10年間桑德四大核心技術在全國近30個省市農村汙水處理項目得到實踐應用,服務的人口近1000萬,塑造了一大批經典案例,比如通州姚辛莊村汙水處理項目、丹陽市村莊汙水處理項目、湖南長沙縣18個鄉鎮汙水處理項目等。
在商業模式上,桑德創新地提出按效付費的建管一體化模式,避免建成的汙水站出現曬太陽的現象。根據政府需求和地區經濟水平,可靈活組合,比如PPP(合資、合營)、BOT+BT(廠網同步建設)、設備+OM(智慧運維)、EPC+OM(智慧運維)、ROT(品質提升)等。
由於農村鎮汙水項目由於規模小,需形成規模效益,因此,桑德提出適用於鄉鎮打捆(以市區縣/流域為單位)、農村打捆(以市區縣/流域為單位)、村鎮打捆(以市區縣/流域為單位)、市縣打捆(以市區縣/流域為單位)、城區中就地截汙治汙(不方便接入市政管網的汙水就地處理)等項目類型,湖北襄陽村鎮汙水處理項目便是市縣打捆模式的典型案例。
國中水務再一次轉型
國中水務不是環境領域的新玩家,第一波水務市場的浪潮中,它在供水、汙水領域都幾番拼搏,但最終也沒有搏出位,總是走在戰略轉型的路上。
2013年12月11日,國中水務公告稱計劃以1200萬美元收購丹麥BioKube公司,該公司主要針對家庭等提供小型汙水處理系統。
國中水務稱,農村和小城鎮供水和汙水處理市場是公司未來的核心開拓市場,公司將針對農村水務市場特點積極布局,分別收購和引進海外小型供水和汙水處理的先進設備與技術。
「國內部分地區農村供水安全存在隱患,癌症村、高氟水、苦鹹水、工業廢水的違規排放,農村汙水普遍缺乏有效治理,汙水橫流、垃圾遍地的現狀,令人扼腕嘆息」,時任國中水務董事長朱勇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感嘆道。
在談到商業運營模式時,朱勇軍坦言:「國中水務將通過借鑑國內其他先行企業、地方政府解決問題的先進經驗,探索並完善嘗試新的商業模式」。
自此,該公司開始針對農村水務市場特點積極布局,通過與國外公司合作加大力度引進適用於農村水處理市場的先進技術以及小型供水和汙水處理的配套設備。
2014年,國中水務分別與山東省和黑龍江省住建部籤訂合作協議,在兩地進行鄉鎮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1月進軍山東約200個鄉鎮的水務市場,8月進軍黑龍江約100個鄉鎮的水務市場,
10月,國中水務繼續深入拓展鄉鎮汙水處理市場,預中標四川省容縣度佳鎮等12個鄉鎮生活汙水處理廠BOT新建項目,四川省也成為山東省、黑龍江省之外,公司鄉鎮市場拓展的重點區域。
當年還與四川省寶興縣籤訂了關於農村集居點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採購合同,為寶興縣22個村鎮提供日汙水處理規模合計2160噸的小型汙水處理設備,合同金額約1000萬元。
但是,隨著朱勇軍卸任,國中水務的農村水務市場之路似乎就無疾而終了,至少在2015年之後,這個細分領域就很少再看到國中水務的身影了。
我們都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作為一個領域中的先驅者是有諸多劣勢的。先驅者沒有什麼經驗,需要完全摸著石頭過河,假如有時候不小心犯了什麼錯誤,或者駕馭不住自己的發展趨勢,後果可能會很致命。因為先驅者做的是以前完全沒有人做過的事情,而後人就可以觀察他們的教訓並從中學習,然後超越他們。事實是非常殘酷的。
但,國中水務這個農村汙水處理市場的先驅者的消失和以往它從行業主流中的每一次消失一樣,都是突如其來又莫名其妙。但這段故事表明,我們有時候可以換個角度去看待似乎不是很熱的市場,也許裡面暗藏玄機呢。
合續環境的三大利器
深圳合續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農村汙水處理細分領域裡早一批專為此市場創建的公司。
2016年年末,為貫徹落實國家扶貧號召,充分利用祥雲縣的資源,更好地發揮合續環境汙水處理設備領先企業的優勢,2016年12月15日,合續環境與雲南省大理州祥雲縣人民政府籤訂了招商引資合作協議,合續環境正式遷址雲南祥雲縣,更名為雲南合續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從產品角度來看,這家公司稱自己是:一家以分散式汙水處理設備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的高科技環保企業,致力於將分散式汙水處理設備工業化、標準化、智能化、信息化,是國內分散式汙水設備研發製造的企業。
該公司目前已完成大理、曲靖、騰衝、澄江、石屏等多個分散式汙水處理試點示範項目,且為提高本地化服務能力,深圳合續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已遷至雲南,並在大理、玉溪以及楚雄設立三大生產基地,未來將更好地服務於雲南省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
在「2019(第五屆)環境施治論壇」中,合續環境董事長李文生說,「農村汙水處理看著容易,很多企業都覺得非常非常困難。行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詳情→合續環境李文生:推動農村汙水處理項目落地的幾個建議)
他將很多平臺治理公司比作「大一女同學」,城市汙水是「大三的師兄」,農村汙水則是青澀的男同學。「大一女同學都喜歡成熟的大三師兄。有城市汙水在,也能對比看到農村汙水的不成熟。但回頭看,可能更多女孩最後還是嫁給了同級男同學。從時間維度來看,成不成熟只是一個階段。農村汙水,瓶頸也正是不成熟。整個行業對這個領域的關懷有所欠缺,分工不成熟、配套不成熟、管理不成熟。」
李文生提到,在農村汙水領域,一直沒有看到成熟、專注、願意投入的設計院;行業前兩年更多關注設備、裝備、標準化產品部分,也反映了這一環節做得不夠好,產品和客戶期待有差距;管理也制約著行業發展,投資主體在進行項目投資、研究的時候,在管理問題上測算也存在依據不清晰、沒有經驗可借鑑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影響了項目各方的參與積極性。
李文生表示:「絕大多數鄉鎮還不是自來水,僅實現直供水。縣一級還有很多汙水處理廠和自來水公司都在政府手裡,現在模式要求存量和新的項目打包一起,廠網是行業需求,兩汙一體是現狀要求,農村汙水是吸引投資主體、平臺參與的主要模式,有條件儘量往一個包打。」
中國農村問題複雜,很多農村基層工作都是通過鄉鎮、村級幹部實施的。若把農村汙水當作城市汙水對待,則是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了。因此,他提議在實際項目中,應讓村組織和村民儘可能參與進去。「分戶模式在很多地方成為好模式的主要原因,在於農民的獲得感。把汙水設備放到家裡,跟挖他的院子把汙水收集出去的感受不同。我認為,農村汙水一定要本地、本村化,並考慮運維人員的本地化,如果沒有當地運維人員,成本、效率都會大打折扣。」
合續環境擁有貝斯、耐斯、CHtank(中國罐及臥罐)三大完整的分散式汙水處理產品線,可滿足城市無管網區域生活汙水就地處理、城市黑臭水體控源截汙、鄉鎮生活汙水組團式集中處理、農村生活汙水小集中、聯戶、分戶處理等領域。
為了滿足農村村級小集中處理的市場需求,合續環境的CHtank-臥罐產品根據不同的出水標準要求開發出系列產品。產品設計理念除特別強調運行穩定達標外,還強調工藝上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有機汙泥產生,半年清理一次無機泥,使農村運維沒有汙泥處理負擔和減少點檢頻次。
合續環境重視日本先進供應鏈產品的引進和合作開發,聯合日本安永合作生產適合中國罐等分戶聯戶產品系列小氣量氣泵,適合分戶安裝的0.6噸處理量中國罐使用的35升/分鐘氣量氣泵能耗僅16瓦。
追蹤合續環境的市場足跡可以看出,它最初曾想利用手中三大產品利器,和水務環境巨頭們展開合作,跟桑德、博天、北控等都有接觸或籤約。
2019年4月10日,合續環境與陝西省水務集團汙水處理有限公司在陝西省西安市舉行了合作籤約儀式——合資成立陝西水務合續環境設備有限公司。
陝西省水務集團是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國有獨資企業。陝西省水務集團汙水處理公司是水務集團二級子公司,是陝西省委、省政府建設美麗陝西、改善水環境,保障汙水處理設施安全、穩定和高效率運營的重要載體。已與二十多個縣籤訂了城鄉汙水處理投資運營協議,其中多數是城鄉一體、供水排水一體的模式開創了農村汙水處理的創新模式。
合續環境與陝水公司將在西安設立合資公司——陝西水務合續環境設備有限公司。與省級國資平臺公司、大型水務平臺合作打造區域製造中心是合續環境2019年的重要發展戰略之一。
原標題:生機盎然:農村汙水市場 野百合也有春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