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績溪縣多策並施治理農村生活汙水

2020-12-17 瀟湘晨報

宣城市績溪縣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系新安江、水陽江、青弋江上遊的重要生態屏障。近年來,績溪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多策並施治理農村生活汙水,取得了水生態環境質量全市最優、全省前列的顯著效果,有力守護了綠水,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

高位推進。高質量編制了《績溪縣「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績溪縣縣域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專項規劃》,從縣級規劃層面明確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重要舉措。成立專項領導組,建立調度、督導、考核等工作制度,確保農村生活汙水治理高效推進。拓寬資金來源渠道,積極整合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等環保專項資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資金、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建設等資金,啟動實施城鄉汙水綜合處理PPP項目,為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提供有力資金保障。

因地實施。根據村莊位置的重要性、村民的積極性、工程實施的難易程度,結合各地實際推行太陽能微動力、氧化塘等集中式生活汙水處理模式和農戶三格式人工溼地等分散式生活汙水處理模式,因地制宜,有序推進。同時,以美麗鄉村中心村為重點,加快農村生活汙水管網建設,把城郊農村生活汙水納入城區汙水管網,統一由城市生活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在此基礎上,將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與改廁工作有機結合,採取村民自建、財政補助等形式,廣泛發動農民群眾主動參與改廁。截止目前,全縣累計投入各類資金7000多萬元,累計建成農村生活汙水管網120餘公裡,39個中心村已建成集中式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全縣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6%,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覆蓋農村人口3.7萬人,58%的中心村生活汙水得到有效處理,處理後的水質達到一級A標準。

創新運營。創新探索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新模式,精心謀劃並通過公開招投標實施了城鄉汙水綜合處理PPP項目,總投資達5.16億元,該項目主要包括農村汙水處理工程、經濟開發區汙水處理廠及汙水管網工程、城區汙水管網工程等三大板塊,其中農村汙水處理工程包括所有行政村汙水處理設施的補充新建、已建汙水處理設施的提標改造、數字監控系統建設。目前,全縣10個鄉鎮(除華陽鎮以外)72個中心村,除13個中心村暫不提標改造以外,已開工建設54個;10個鄉鎮政府駐地中心村已建成8個,2個中心村正在安裝設備;8個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7個中心村已完成主支管網和設備安裝建設,1個中心村汙水納入城市汙水收集管網。

【來源:宣城市局辦公室】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從「汙水靠蒸發」到「清水繞人家」 我市2248個村莊完成生活汙水治理
    農村生活汙水是當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突出短板,去年以來,我市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汙水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實現農村汙水治理全覆蓋,探索出一條可複製、可借鑑的新路子。
  • 天津推進生活汙水農村汙染治理 狠抓工業廢水治理
    內容提要:從市水務局獲悉,本市推進生活汙水和農村汙染治理,狠抓工業廢水治理,通過標本兼治,全面提升河湖水環境質量。天津北方網訊:從市水務局獲悉,本市推進生活汙水和農村汙染治理,狠抓工業廢水治理,通過標本兼治,全面提升河湖水環境質量。
  • 淺談PPP模式下汙水治理存在問題及建議
    筆者對發展鄉村汙水治理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分析,並針對PPP如何助力煙臺市鄉村汙水治理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近年來,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加快了農業現代化,農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相應增高,農村環境以及汙水治理問題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普遍關注。
  • 大禹節水一天斬獲2個農村生活汙水治理項目
    12月18日,大禹節水發布兩則項目中標通知書公告,表示公司分別中標合同金額為5.42億元的沛縣 2020 年農村生活汙水治理
  • 農村生活汙水「零直排」嘉興用3年時間實現
    近日,《嘉興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0-2022年)》出臺,將全面補齊我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短板,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用3年時間實現農村生活汙水零直排。嘉興港區在全市率先實現了農村生活汙水處理100%覆蓋,受益農戶4970戶。
  • 廣東汙水處理設備-農村生活汙水生物處理技術
    隨著國家對太湖流域環境治理的加強,開始重點對生活汙廢水及養殖戶的動物排洩糞便進行治理,使最後排放的水質達到《國家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標準,成為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和水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
  • 渾濁化清波 沅江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獲國家級榮譽
    紅網時刻 記者 劉志雄 通訊員 黃擁軍 益陽報導近日,沅江市獲評2020年全國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示範縣(市、區)。此次評選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開展,全國共有20個縣(市、區)列為全國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示範縣(市、區)。
  • 丨哈電鍋爐「三級跳」總包河北農村汙水治理項目_政務...
    丨哈電鍋爐「三級跳」總包河北農村汙水治理項目 2020-12-18 14: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省《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水質檢測化驗室技術規程》(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浙江省住建廳於近日公布《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水質檢測化驗室技術規程》(徵求意見稿),旨在規範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運維服務機構水質化驗室建設,做到分區合理、操作規範、數據準確。本規程適用於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運維服務機構水質化驗室的建設、運行管理和安全維護。
  • 蹲點深一度|告別「放任自流」,農村汙水去哪兒
    原標題:蹲點深一度|告別「放任自流」,農村汙水去哪兒 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選擇哪種方式建?資金從哪裡來?後期如何維護? 城鄉統一治理模式:該模式多存在於鎮駐地及周邊的行政村,且鎮上存在汙水處理廠,將農村生活汙水納入市政管網,由城鎮或鄉鎮汙水處理廠統一處理。該模式節省了農村地區汙水處理設施後續維護的投資,交由城鎮汙水處理廠一並處理,處理效果和運行管理更有保障。
  • 生機盎然:農村汙水市場 野百合也有春天(下)
    據 E20研究院調研,我國的大部分農村地區汙水仍處於無人治理的狀態,汙水處理率不足 10%,分散式設備有效運行率不足 20%。藍海確實名符其實。政策方面2015 年4 月,國務院發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其中明確提出要「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行農村汙水處理統一規劃、建設、管理,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治理。
  • 浙江省《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機電設備維修導則》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近日,浙江省住建廳印發《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機電設備維修導則》,旨在明確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機電設備維修技術要求,確保處理設施正常運行。本導則適用於浙江省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機電設備的維修,運行維護服務機構應遵照執行,其他相關單位參照使用。
  • 拉薩市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繪就鄉村風貌新畫卷
    正是由於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取得的突出成績,該村獲得了「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榮譽稱號。    措麥村只是拉薩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並不是個例。    近年來,為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拉薩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 生機盎然:農村汙水市場 野百合也有春天(上)
    「十一五」期間,國家計劃解決農村1.6億人飲水安全問題,農村汙水處理市場容量隨之擴大,為環保企業帶來了一線商機。   2008-2009年,國家對於農村環境治理資金運營方式主要是「以獎促治」,即農村開展整治並達到效果後,中央會以資金進行獎勵。各地農村汙水治理項目開始一些初步的探索、試點。
  • 【梅坑鎮「五梅一張」農村汙水治理工程造價諮詢(預結算編制)】中...
    北京東方華太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受業主委託,於2020-05-12在網上發布:【梅坑鎮「五梅一張」農村汙水治 理工程造價諮詢(預結算編制)】中選公告。各有關單位請與公告中招標負責人接洽聯繫,及時開展投標及相關工作 ,以免錯失商業機會。
  • ...鄉村的田園畫卷 蘭州市三縣緊盯重點區域治理使農村環境顯著改善
    繡出美麗鄉村的田園畫卷我市三縣緊盯重點區域治理使農村環境顯著改善自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行動開展以來,我市榆中、皋蘭和永登三縣把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作為提升城鄉環境面貌、建設美麗鄉村、改善人居環境目標,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綜合施策,緊盯重點區域、重點部位,全面發動,全域動員,持續發力,集中開展了攻堅突擊和常態治理
  • 惠及16.9萬戶居民 北京302個村汙水不再「曬太陽」
    首批11個農村汙水治理項目分別為:豐臺區河西地區農村汙水治理工程;大興區44個村村內汙水收集管線建設項目;2019年通州區美麗鄉村建設生活汙水治理管線工程;北京市房山區長陽鎮農村治汙工程;懷柔水庫一二級保護區內村莊汙水外引工程;平谷區2019年農村汙水治理工程;順義區農村汙水治理工程2020年度建設項目;密雲區高嶺鎮放馬峪村等15個村美麗鄉村汙水配套管網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 海南不拘一格治農村汙水 人工溼地、生物滴床都有用武之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人居環境髒亂差是我國多地農村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而生活汙水處理難一直是農村環境治理的短板。《環境與生活》雜誌記者近日跟隨中國環境學會領導和北京林業大學專家組成的調研小組,到海南省開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現場調研,了解到當地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的不同模式。
  • 多策並舉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 2025年京津冀再生水利用率達35%以上
    央視網消息:為了促進解決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汙染等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10個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多策並舉,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我國水環境敏感地區汙水處理基本實現提標升級。
  • 雄安新區白洋澱78個澱中及澱邊村汙水不再直排入澱
    據報導,雄安新區白洋澱78個澱中及澱邊村的汙水、垃圾、廁所等環境問題治理已初見成效,汙水不再直排入澱。作為華北平原最大淡水溼地系統,白洋澱素有「華北明珠」之稱,自古就以物產豐富、風景秀麗聞名。然而,隨著地下水超採,周邊城鎮工業興起,生活汙水直排、垃圾和塑膠袋亂扔等,白洋澱一度陷入幹澱和汙染的惡性循環,失去往昔風採,「靠水吃水」的老百姓也面臨失去經濟來源的威脅。痛定思痛,生態決不能成為新區未來發展的羈絆,環境治理問題亟待破解。守護賴以生存的家園要有危機意識,也有賴於協同破題。